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李中齐 张亚莉 +2 位作者 耿穗娜 李琼 汪能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腹膜透析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复合类新型骨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磊 王前 +2 位作者 裴国献 马建标 王亦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无机 -有机复合类骨基质材料 (NBM)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 NBM体外复合兔成骨细胞培养 1~ 14天 ,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细胞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测定 ;对 NBM采用同种兔体...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无机 -有机复合类骨基质材料 (NBM)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 NBM体外复合兔成骨细胞培养 1~ 14天 ,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细胞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测定 ;对 NBM采用同种兔体内植入观察 2、4和 8周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其体内成骨情况。 结果 体外培养时 NBM对成骨细胞的体外增殖和 AL P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成骨细胞与材料可良好黏附、增殖 ,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成分 ;而细胞 -材料复合体肌内植入后 4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8周仍未见新生骨组织生成。 结论  NBM材料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差异可能与 NBM免疫原性有关 ,体内植入后引起宿主免疫反应 ,影响体内成骨。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引起的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应引起组织工程研究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类新型骨基质材料 生物相容性 NBM 有机成分 无机成分
下载PDF
新型骨基质材料细胞相容性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磊 王前 +3 位作者 裴国献 马建标 王亦农 王小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检测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类骨基质材料(newbone-matrixmaterial,NBM)的细胞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探寻一种新型复合类细胞外基质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BMSC)和NBM体外联合... 目的检测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类骨基质材料(newbone-matrixmaterial,NBM)的细胞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探寻一种新型复合类细胞外基质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BMSC)和NBM体外联合培养进行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BMSC可以在NBM材料上发生良好的粘附、增殖,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结论NBM在体外与BMSC复合培养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对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功能表达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常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莉 耿穗娜 +1 位作者 赖福才 汪能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调查医院常见病原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的耐药现状,为遏制细菌对其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997-2000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3800株病原菌对CIP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目的:调查医院常见病原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的耐药现状,为遏制细菌对其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997-2000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3800株病原菌对CIP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避几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环丙沙得的耐药率较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分别由1997年的50%,25.6%和40.3%,上升到2000年的62.2%,53.4%和63.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对CIP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2000年分别达到31.1%和34.0%,2000年分离到的189株致医院感染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对CIP的耐药率均高达70%以上。结论:常见病原菌对CIP的耐药率较高,且4年间有逐渐上升之势,要严格限制此药的不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率 环丙沙星
下载PDF
大鼠体外肝细胞集落的建立及生长调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习锋 周东耀 +1 位作者 徐智民 周晓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9,113,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体外培养肝细胞集落的关键条件,探讨肝细胞克隆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原位预灌流和胶原酶循环灌流分离肝细胞,观察在化学限定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素(HPN)、二甲亚砜(DMSO)及尼克酰胺(NA)对肝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象... 目的研究建立体外培养肝细胞集落的关键条件,探讨肝细胞克隆生长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原位预灌流和胶原酶循环灌流分离肝细胞,观察在化学限定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素(HPN)、二甲亚砜(DMSO)及尼克酰胺(NA)对肝细胞DNA合成、有丝分裂象、光镜形态和电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肝细胞培养时间进程显示:10 mmol/L NA显著协同HPN促进肝细胞3H-TdR掺入作用,在60和84 h出现2个DNA合成峰;2% DMSO抑制3H-TdR掺入,但在NA共同作用下,肝细胞在132 h表现为DNA合成峰。有丝分裂象显示:HPN+NA+DMSO培养72 h时肝细胞为正常二级分裂,168 h后仍保持相当的有丝分裂活性。光镜下形态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到培养28 d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特征及增殖潜在性。结论NA及DMSO加入-移除方案可交叉控制HPN作用的肝细胞增殖,所构建的肝细胞克隆生长系统可用于人肝细胞代谢、诱变、细胞中毒及生物转化等研究,并为实施体外克隆肝细胞治疗肝衰竭及遗传性肝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胶原酶循环灌流 原位预灌流 生长素 细胞培养 肝细胞集落 细胞分裂 肝细胞生长因子 二甲亚砜 烟酰胺
下载PDF
一氧化氮诱导对肝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影响
6
作者 汤习锋 周东耀 康格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NO)及外源性NO对肝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及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大鼠肝细胞内源性NO及应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与原代肝细胞作用,观察肝细胞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及细胞内游离钙... 目的研究肝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NO)及外源性NO对肝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及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大鼠肝细胞内源性NO及应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与原代肝细胞作用,观察肝细胞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及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规律。结果内毒素+细胞因子作用肝细胞24h后,肝细胞MDA增高7.97倍及GSH降低57.9%,一氧化氮合酶(NOS)竞争性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使肝细胞MDA及GSH分别逆转43.5%和98.4%。异搏定显著抑制内源性NO合成及相关氧应激,A23187的作用不显著,而氯丙嗪和α-生育酚并不导致内毒素+细胞因子诱导肝细胞释放的NO下降。SNP作用肝细胞表现为可逆性增强氧化态,但外源NO显著抑制K+去极化及肝细胞生长素诱导动员的肝细胞游离钙瞬增。结论在内毒素及细胞因子导致肝细胞代谢和功能应激反应中,诱导NO、独立介导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具有起始关键作用;NO抑制肝细胞内游离钙动员,可能通过负反馈调节与蛋白激酶C相关的NOS诱导而作为一种重要的肝细胞内伺服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 内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