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内镜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国良 张振书 +1 位作者 冯福才 周殿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52-53,共2页
为探讨术中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总结了过去20年间32例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和部位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术中内镜应用结果。方法是通过手术探查切口插入内镜向口侧至十二指肠向肛侧至回盲瓣进行... 为探讨术中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总结了过去20年间32例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和部位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术中内镜应用结果。方法是通过手术探查切口插入内镜向口侧至十二指肠向肛侧至回盲瓣进行检查。结果诊断明确率达100%,其中以小肠肿瘤和血管发育不良最为常见。结论术中内镜检查对于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准确性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不仅可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还能指导选择手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术中 内镜栓 诊断
下载PDF
小剂量化疗对老年消化系肿瘤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姜泊 刘成贵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7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应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合4种抗 T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对8例老年消化系肿瘤小剂量化疗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eu4、Leu3a、Leu7在化疗前后皆无明显变化,Leu2a 化疗后较化疗前略有增高,Leu3a/... 应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合4种抗 T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对8例老年消化系肿瘤小剂量化疗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eu4、Leu3a、Leu7在化疗前后皆无明显变化,Leu2a 化疗后较化疗前略有增高,Leu3a/Leu2a 比例有所下降,但皆无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提示:小剂量化疗对老年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影响不大,适合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化疗 消化系肿瘤 免疫系统 老年人 治疗
下载PDF
结肠息肉致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3
作者 徐国良 万田谟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8年第2期129-129,共1页
患者女,68岁。因鲜血便一天就诊。患者当日上午10时左右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鲜血便,至下午4时就诊时共解鲜血便5次,每状量约150~200ml,均为鲜红色,有少量血块伴有轻度头晕及心慌,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发热等。既往体健。
关键词 结肠息肉 下消化道大出血 鲜血便 出血期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大肠癌免疫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并抑制其生长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1 位作者 刘思德 张振书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及白介素4( I L4)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及白介素4( I L4)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 D C激活的 T 淋巴细胞预防性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随后接种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率;观察 D C 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生长。结果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明显能预防裸鼠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预防组 10% , 对照组 100% , P< 0001);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该移植瘤生长〔对照组、治疗组 及加强 治疗组 肿瘤 大小分 别为 873m m 2 ±19m m 2 、569m m 2 ±17m m 2 、361m m 2 ±26m m 2 , P< 005 及 P< 001〕。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 D C体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不仅能预防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裸鼠移植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大肠肿瘤 T淋巴细胞 免疫疗法
下载PDF
肠粘膜细菌培养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国良 潘令嘉 +1 位作者 孙勇 张秀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1期37-38,共2页
探讨内镜下活检肠粘膜细菌培养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价值.对32例内镜下表现有伪膜的患者粪便和活检肠粘膜进行常规和厌氧菌培养及毒素的鉴定,结果32例患者粪便和活检肠粘膜的常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10例患者粪便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探讨内镜下活检肠粘膜细菌培养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价值.对32例内镜下表现有伪膜的患者粪便和活检肠粘膜进行常规和厌氧菌培养及毒素的鉴定,结果32例患者粪便和活检肠粘膜的常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10例患者粪便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阳性率31.3%,而活检肠粘膜有28例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阳性率87.5%,研究表明内镜下活检肠粘膜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粪便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 诊断 细菌培养 活检 患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粪便培养 阳性率 梭状芽胞杆菌 内镜下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明松 王晓芽 +1 位作者 袁爱力 罗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1-712,共2页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抑制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与生长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张亚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4-207,共4页
为研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D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 为研究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D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DC,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以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预防性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进一步接种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观察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生长.发现,D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不仅能预防裸鼠人肝癌细胞系HepG2移植瘤发生,而且能抑制该移植瘤生长.提示经肿瘤抗原激活的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肝癌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肿瘤免疫 抗肿瘤疫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抑制移植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陈学清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能否抑制裸鼠移植瘤肿瘤细胞增殖。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 C S F)及白介素4( I 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的细胞免疫能否抑制裸鼠移植瘤肿瘤细胞增殖。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 C S F)及白介素4( I L4)直接从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以源于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 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产生细胞 毒性 T 淋 巴细胞 ( C T L); 建立 人肝癌 细胞 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模型; C T L 治疗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 裸鼠移植瘤;检测移植瘤标本肿瘤细胞 P C N A 表达水平。结果  D C诱导的 C T L抑制 Hep G2 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从而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 经肿瘤抗原激活的 D C 作为一新概念上的抗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增殖抑制 移植瘤 细胞毒
下载PDF
胃螺旋菌实验感染大鼠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智民 潘令嘉 +1 位作者 杨海涛 周殿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报道用狗胃螺旋菌接种11只大鼠和2只小鼠,以建立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了解其致病性及摸索建立人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条件。结果:11只大鼠中有9只感染有GHLOs,GHLOs主要定植于大鼠的胃窦、小弯、贲门及与假胃交界的胃体粘膜,胃... 本文报道用狗胃螺旋菌接种11只大鼠和2只小鼠,以建立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了解其致病性及摸索建立人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条件。结果:11只大鼠中有9只感染有GHLOs,GHLOs主要定植于大鼠的胃窦、小弯、贲门及与假胃交界的胃体粘膜,胃体罕见。空肠、回肠、结肠未检出GHLOs。GHLOs可引起鼠胃较狗胃内更明显的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程度与GHLOs的定植密度呈正相关,r=0.7190,P<0.0001;感染及炎症可持续半年以上;GHLOs可在大鼠密集饲养条件下互相传染,可能是以粪—口途径传播。实验表明:大鼠胃粘膜对GHLOs易感,主要定植于含中性粘液的生境如胃窦、小弯、贲门,有一定的致病性,并可引起较其自然宿主更明显的炎症反应,有引起慢性胃炎的倾向,不经治疗可长期存在,可能是引起人类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本实验研究对建立人胃螺旋菌感染动物模型具有一定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胃螺旋菌 大鼠 致病菌 感染 传染
下载PDF
GM-CSF及IL-4增强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松 智发朝 +3 位作者 袁爱力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及白介素4(IL4) 对正常成人及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 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DR 及B72 等免疫分子表达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GMCSF ... 目的 探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及白介素4(IL4) 对正常成人及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 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DR 及B72 等免疫分子表达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GMCSF 及IL4 联合刺激正常成人(n = 10) 及肝癌患者(n = 10)DC,检测经GMCSF 及IL4 联合刺激前后DC 表面HLADR 及B72 表达水平及DC 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经GMCSF 及IL4 联合刺激后DC 表面HLADR 及B72 表达水平在肿瘤患者(6-7 ±1-6 、6-1 ±1-1 增至13-1 ±2-3 、11-4 ±2-0VOF,P< 0-01) 及正常成人(10-7 ±1-4 、9-6 ±1-2 增至14 ±2-2 、11 ±1-7VOF,P< 0-05) 均有增高;该DC 免疫诱导能力亦相应增强( 肝癌患者:由3100 ±120 增至6400 ±140cpm ,P< 0-01 ;正常人:由6200 ±90 增至7000 ±110cpm ,P> 0-05) 。结论 GMCSF 及IL4 联合刺激能增强正常成人及肝癌患者DC 表面HLADR 及B72 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增强DC 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难辨梭菌在地鼠肠粘膜中粘附定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村龙 潘令嘉 周殿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21,共4页
我们对难辨梭菌(C.d.)在地鼠肠粘膜中的定植进行了细菌分离和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探索C.d.的定植及C.d.性肠炎的发病机理。结果表明,用抗生素处理再接种C.d.的地鼠肠粘膜和盲肠内容物均分离到C.d.并证明正常菌群对C.d.定植有拮抗作用。不... 我们对难辨梭菌(C.d.)在地鼠肠粘膜中的定植进行了细菌分离和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探索C.d.的定植及C.d.性肠炎的发病机理。结果表明,用抗生素处理再接种C.d.的地鼠肠粘膜和盲肠内容物均分离到C.d.并证明正常菌群对C.d.定植有拮抗作用。不同肠段内C.d.的定植量有较明显的差别。无毒株与毒力株定值量亦稍有不同。接种C.d.自第5天起逐渐减少。接种C.d后24小时扫描电镜可见肠粘膜粘液层内和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C.d.定植。透射电镜亦观察到在上皮细胞表面有C.d.定植。毒力株定植12小时可引起上皮细胞线粒体和细胞基质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辨梭菌 定植 肠粘膜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献平 曲玉蓉 +3 位作者 张秀荣 孙勇 张淑华 潘令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了解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酸碱度及菌群变化 ,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 3组各 30例 ,测定 pH值并以阴道分泌物快速涂片法进行阴道菌... :目的了解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酸碱度及菌群变化 ,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 3组各 30例 ,测定 pH值并以阴道分泌物快速涂片法进行阴道菌群分析。结果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 pH值为 3 4~ 5 0 ,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结论子宫全切术后阴道偏酸 ,pH值低于对照组 ,易发生念珠菌阴道炎性菌群失调症 ,但多为I~Ⅱ度可逆性失调。治疗以氟康唑胶囊 35 0mg分 3日口服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阴道菌群 氟康唑 生态学特征 酸碱度
下载PDF
血浆神经降压素测定在胆石症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于刚 陈元方 +4 位作者 陆国钧 周殿元 温淑豪 侯雪 王智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73-275,27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NT测定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胆囊结石病人组 ,正常对照组再分为五个年龄组。受试者空腹静脉取血两次 ,然后进行试验餐 ,餐后第 15min、30min、60min、12 0min各取血一次 ,分离血浆 ,采用... 目的 探讨血浆NT测定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胆囊结石病人组 ,正常对照组再分为五个年龄组。受试者空腹静脉取血两次 ,然后进行试验餐 ,餐后第 15min、30min、60min、12 0min各取血一次 ,分离血浆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NT值。结果  67名正常人空腹血浆NT值 ,试验餐后明显升高 ,其血浆NT反应曲线出现两次高峰 ,2 0 -4 9岁组于餐后 15min出现最高峰 ,而 5 0岁以上组在餐后 30min出现最高峰 ,两者的峰水平差值相差非常显著。 2 3名胆石症患者空腹血浆NT值为 15 39± 1 94pmol/L ,试验餐后血浆NT值均显著大于基础水平 ,其血浆NT反应曲线与正常人 5 0岁以上组相似。正常人与胆石症患者血浆NT组比较 ,空腹及餐后各时间点血浆NT值均无显著差异 ,但有二分之一的病人餐后第二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脂肪对神经细胞直接刺激是NT释放的重要因素和条件 ,但不是唯一的 ;神经系统可能参与调节引起餐后早期NT浓度升高的反应 ,血浆NT浓度升高可能是部分患者之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神经降压素 胆石症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3 位作者 智发朝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以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 目的以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细胞、BEL-7402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经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TAA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后,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细胞均有高效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92%±10%和41%±8%),对BEL-7402细胞亦有较强的杀伤力(杀伤率分别为56%±10%和31%±9%),对SGC-7901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则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提示DC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其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肿瘤免疫
下载PDF
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 张亚历 +4 位作者 邱红明 周殿元 吴保平 张立力 孙勇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6年第3期229-230,共2页
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微小卫星DNA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N)与具有遗传背景的大肠癌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微小卫星DNA 不稳定性 胃癌 消化系统 肿瘤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骨肉瘤术后复发和转移
16
作者 李明松 吴增晖 +3 位作者 潘德寿 黄建翔 赖卓胜 袁爱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骨肉瘤 手术后 复发 树突状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脑水肿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兴洲 陆兵勋 +1 位作者 石向群 姜泊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8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短暂闭塞后血管源性脑水肿(VBE)与调亡细胞数的关系。VBE程度用光密度法测量甲酸胺提取外渗至血脑屏障(BBB)受损最严重的脑区Evans蓝(EB)含量定量,石蜡切片的调亡细胞数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检测... 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短暂闭塞后血管源性脑水肿(VBE)与调亡细胞数的关系。VBE程度用光密度法测量甲酸胺提取外渗至血脑屏障(BBB)受损最严重的脑区Evans蓝(EB)含量定量,石蜡切片的调亡细胞数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检测。结果表明BBB受损程度与调亡细胞数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二者密切相关。VBE促进了细胞凋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管源性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LN.ALBTRS.TK体外靶向表达研究
18
作者 刘思德 袁爱力 +1 位作者 万田谟 赖卓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0年第2期18-21,共4页
逆转录 HSV-TK 载体用于肝癌的转基因治疗已在动物实验证明有良好效果,但目前尚无满意的靶向表达载体可供使用,本研究采用 PCR、Southern blot 及 Northern blot 等方法,对本室构建的逆转录载体 LN.ALBTRS.TK 在体外对多种靶细胞进行转... 逆转录 HSV-TK 载体用于肝癌的转基因治疗已在动物实验证明有良好效果,但目前尚无满意的靶向表达载体可供使用,本研究采用 PCR、Southern blot 及 Northern blot 等方法,对本室构建的逆转录载体 LN.ALBTRS.TK 在体外对多种靶细胞进行转染和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LN.ALBTRS.TK 能转染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肝癌细胞及非肝癌细胞,并在表达白蛋白的肝癌细胞中可检测到 mRNA 的转录和HSV-TK 的表达产物,而在不表达白蛋白的非肝癌细胞中元 HSV-TK 的 mRNA 转录和 HSV-TK 的蛋白产物表达。这一结果表明:LN.ALB-TRS.TK 逆转录载体能正确的在期望的细胞中靶向表达,具备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TK 转基因治疗 靶向表达 肝癌 逆转录病毒载体
下载PDF
p53、c-myc基因蛋白产物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中的同步检测
19
作者 余中逊 朱建新 +1 位作者 蔡俊杰 张亚历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为弄清P53、c-myc基因和细胞增殖活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c-myc基因蛋白产物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P53... 目的为弄清P53、c-myc基因和细胞增殖活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c-myc基因蛋白产物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P53,c-my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46.7%和567%。p53在Ⅰ、Ⅱ、Ⅲ级肝癌组织的表达率有递增趋势;而c-nlyC基因在三级间的表达率却无明显区别。p53与c-myc基因的同时表达率为233%。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HCC中呈四种类型:散在型、边缘型、镶嵌型和弥漫型。PCNA标记指数与HCC的分级相关。p53阳性的HCC中PCNALI为53.8±24.3,阴性的为33.1±15.7(P<0.05);c-mpc基因表达阳性与阴性的PCNALI分别为38、7±22.9、42.8±21.6(P>0.05)。结论p53、c-myc基因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无依存关系;伴有p53基因突变的HCC中癌细胞增生活跃,恶性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癌基因 抑癌基因 抗原 P53 C-MYC PCNA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抗人肝癌细胞系的肿瘤免疫
20
作者 李明松 袁爱力 +3 位作者 陈村龙 张亚历 张振书 周殿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以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 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 ;以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及白介素 4 (IL 4 )联合刺激DC ;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和BEL 74 0 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 (TAA)激活DC ;DC诱导... 目的 以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方法 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 ;以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及白介素 4 (IL 4 )联合刺激DC ;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和BEL 74 0 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 (TAA)激活DC ;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素性T细胞 (CTL) ;检测CTL对HepG2细胞、BEL 74 0 2细胞、SGC 790 1细胞、LOVO细胞及HOS 86 0 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 ,该CTL对HepG2细胞和BEL 74 0 2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 (杀伤率分别为 90 %± 10 % ,86 %± 11% ) ,对SGC 790 1细胞、LOVO细胞及HOS 86 0 3细胞则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杀伤率分别为 11%± 6 % ,8%±4 % ,6 %± 4 % )。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肝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