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影像学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希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肝移植术 并发症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的放射影像学应用及进展
2
作者 孙希杰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肝移植术 并发症 胆道造影 CT 成像 NMR
下载PDF
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旭红 张雪林 +1 位作者 许尚文 杨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分析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8例,其中7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内。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鞍上胶质瘤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光滑锐利,基本没有瘤周水肿,瘤内偏... 目的分析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8例,其中7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内。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鞍上胶质瘤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光滑锐利,基本没有瘤周水肿,瘤内偏上方多发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少数可沿视觉通路生长,CT平扫稍低或等密度,MRI检查T1WI呈稍低、低信号,T2WI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可见显著强化。此外,临床上这些患者就诊时多有眼部症状,而均无下丘脑及垂体内分泌异常症状。鞍内胶质瘤位置偏后,瘤周无水肿,瘤内可有多发微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结论鞍上胶质瘤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特点,结合患者临床发病特点,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率;鞍内胶质瘤易误诊,对有多发微囊变的位置偏后的鞍内肿瘤,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胶质瘤 MRI诊断 MRI特点 MRI检查 MR增强扫描 垂体内分泌 发病特征 病理证实 CT检查 瘤周水肿 视觉通路 CT平扫 T1WI T2WI 异常症状 眼部症状 发病特点 鞍内肿瘤 临床 不规则 囊变 多发 等密度 低信号 高信号 下丘脑
下载PDF
3cm以下肝脏常见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希杰 梁文 +3 位作者 全显跃 虞春堂 贾洪顺 杨建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3cm以下肝脏常见病变磁共振成像(MRI)的T1值、T2值和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提高磁共振诊断肝脏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选取97...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3cm以下肝脏常见病变磁共振成像(MRI)的T1值、T2值和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提高磁共振诊断肝脏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选取97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2 2个病灶,肝转移瘤2 1个病灶,肝血管瘤2 8个病灶,肝囊肿2 6个病灶,计算其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和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瘤/肝ADC值比值。结果 4种常见病变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和ADC值分别为:肝细胞癌:792 .0 3±14 1.2 5 ms和70 .0 8±11.2 3m s、(0 .91±0 .0 7)×10 - 3mm2 / s;肝转移瘤:85 6 .18±136 .33ms和73.12±13.5 3m s、(1.13±0 .2 7)×10 - 3mm2 / s;肝血管瘤:10 83.3±2 0 2 .91ms和138.4 3±2 4 .39m s、(1.94±0 .37)×10 - 3mm2 / s;肝囊肿:14 93.9±5 91.0 2 m s和2 34.6±93.5 9ms、(3.2 6±0 .30 )×10 - 3mm2 / s;瘤/肝ADC值:肝细胞癌为0 .91±0 .0 7,肝转移瘤为1.13±0 .2 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综合量化分析肝脏病变磁共振成像T2值、ADC值及瘤/肝ADC值比值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使磁共振对肝脏小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出准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量化研究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志波 黄凡衡 +1 位作者 周杰 杨建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大血管病变行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造影,先经肘正中静脉快速推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3mmol/kg,注射速度2ml/秒,注药后连续采集2~3组数据,源像用MIP技术进行三维... 目的评价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大血管病变行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造影,先经肘正中静脉快速推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3mmol/kg,注射速度2ml/秒,注药后连续采集2~3组数据,源像用MIP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夹层动脉瘤4例,主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脉硬化4例,大动脉炎2例,肾动脉狭窄3例。与IADSA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100%;图像质量:优秀15例,良好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能准确显示大血管病变,是评价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大血管病变 对比增强 磁共振血管造影 血管研究
下载PDF
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文 贾洪顺 +1 位作者 杨建明 全显跃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本文通过介绍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的制作过程,阐述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制作的影响因素及操作的注意事项,认为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是人理想的肝癌动物模型,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 SD大鼠 转移性肝癌 制作方法 动脉模型
下载PDF
肝脏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希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87-889,共3页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磁共振扩散成像 基本原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经肝动脉注射^(32)P-碘油乳剂靶向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志康 全显跃 +2 位作者 刘亚洪 周杰 卢蔚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32)P-在肿瘤内和肝内外器官的生物分布、治疗作用以及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白鼠肝癌为实验模型,分别用^(32)P-碘油乳剂和单纯胶体^(32)P经肝动脉注射。结果 ^(32)P在肿瘤内计数量以^(32)P-碘油乳剂肝动脉注射组最高(P... 目的 探讨^(32)P-在肿瘤内和肝内外器官的生物分布、治疗作用以及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白鼠肝癌为实验模型,分别用^(32)P-碘油乳剂和单纯胶体^(32)P经肝动脉注射。结果 ^(32)P在肿瘤内计数量以^(32)P-碘油乳剂肝动脉注射组最高(P<0.01),半衰期较长(13.5d),肝外器官计数量最小(P<0.01),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血常规改变不大。结论 经肝动脉注射^(32)P-碘油乳剂对肝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胶体^32P 肝动脉栓塞 肝内照射 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术前的放射学检查及进展
9
作者 孙希杰 梁文 全显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218-1219,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术 术前放射诊断 CT X线诊断
下载PDF
颅内室管膜瘤30例CT、MRI表现
10
作者 贾洪顺 陈燕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 :探讨 3 0例颅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0例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0例肿瘤发生脑室系统 15例 ,大脑半球 7例 ,鞍区 3例 ,桥小脑角区、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各 2例。除 ... 目的 :探讨 3 0例颅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0例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0例肿瘤发生脑室系统 15例 ,大脑半球 7例 ,鞍区 3例 ,桥小脑角区、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各 2例。除 2例小脑半球肿瘤显示完整边界外 ,绝大多数肿瘤边缘不整。 12例肿瘤表现跨越脑室或沿蛛网膜下腔蔓延生长。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 ( 10 /18)或等密度 ( 8/18) ,偶见钙化 ( 3 /18) ;增强后肿瘤呈显著( 9/11)或中等程度强化 ( 2 /11)。MRI平扫T1WI肿瘤呈等信号 ( 11/15 )或稍低信号 ( 4 /15 ) ,T2 WI呈稍高信号 ( 15 /15 ) ;增强后呈显著 ( 9/13 )或中等程度强化 ( 4 /13 )。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囊变率高 ,且瘤周水肿显著 ( 7/7)。结论 :3 0例颅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CT、MRI检查对颅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室管膜瘤 颅内 MRI表现 CT 大脑半球 诊断 中等 结论 强化
下载PDF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希杰 全显跃 +2 位作者 梁文 黄凡恒 唐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扩散成像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其中:29例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癌,28例肝血管瘤,19例肝囊肿。结果各种...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扩散成像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其中:29例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癌,28例肝血管瘤,19例肝囊肿。结果各种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肝细胞癌:(0.99±0.26)×10-3mm2/sec,肝转移瘤:(1.17±0.32)×10-3mm2/sec,肝血管瘤:(1.81±0.42)×10-3mm2/sec,肝囊肿:(3.11±0.38)×10-3mm2/sec,肝囊肿与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b值(扩散敏感系数)差大,测得ADC值较准确。结论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与常规检查一起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量化研究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cm以下的肝脏常见病变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孙希杰 全显跃 +4 位作者 梁文 温志波 曾盛 黄凡恒 唐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 3cm以下的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影像特点 ,提高对肝脏有关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在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 ,选取 97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 2 2个病灶 ,...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 3cm以下的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影像特点 ,提高对肝脏有关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在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 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 ,选取 97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 2 2个病灶 ,肝转移瘤 2 1个病灶 ,肝血管瘤 2 8个病灶 ,肝囊肿 2 6个病灶 ,测量并计算各种病变DWI图像的表面扩散系数 (ADC值 )以及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瘤 /肝ADC值比值。结果 在扩散敏感系数 (b值 )差为 5 0 0mm2 /s的DWI图像上 ,肝细胞癌的ADC值均值为 (0 .91± 0 .0 7)× 10 -3 mm2 /s,肝转移瘤为 (1.13± 0 .2 7)× 10 -3 mm2 /s,肝血管瘤为 (1.94±0 .37)× 10 -3 mm2 /s,肝囊肿为 (3.2 6± 0 .30 )× 10 -3 mm2 /s;肝细胞癌的瘤 /肝ADC值比值均值为 0 .91±0 .0 7,肝转移瘤的瘤 /肝ADC值比值均值为 1.13± 0 .2 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病变的ADC值及瘤 /肝ADC值比值的变化规律 ,可准确判断肝脏有关病变的性质 ,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出准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学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