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丁洁教授连任国际儿科学会常委
1
作者 张宏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儿科大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学会 泌尿系感染 专题讲座 常委会
下载PDF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葛丹丹 祝玉 +2 位作者 吴谨准 马晓波 洪国粦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359位患儿检出388株分离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14株(55.15%),革兰阴性... 目的了解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359位患儿检出388株分离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14株(55.15%),革兰阴性菌151株(38.92%),真菌23株(5.93%)。革兰阳性菌分离率前3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第一位是大肠埃希菌,之后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替坦耐药菌株少,部分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3.3%、25.0%。结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应动态监测血培养阳性微生物和耐药性,重视临床用药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耐药性 抗生素 血培养 临床分布
下载PDF
厚德尚道、大医精诚: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吴希如教授
3
作者 姜玉武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9-799,共1页
“你是想做一个儿科神经医生,还是做一个儿科神经病学家?”这是我牢记于心的一个提问,它对我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提问者就是我的导师吴希如教授。她一直教育她的学生和年轻医生们:一个优秀的儿科神经病学家... “你是想做一个儿科神经医生,还是做一个儿科神经病学家?”这是我牢记于心的一个提问,它对我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提问者就是我的导师吴希如教授。她一直教育她的学生和年轻医生们:一个优秀的儿科神经病学家,不仅要有良好的临床能力,还要做研究,要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疾病,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推动学科发展。当然,要成为这样的人是要付出更多艰辛努力的,吴老师就是这样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科 大医精诚 神经病学家 年轻医生 职业生涯 临床能力 创新精神
原文传递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急诊护理工作量分析
4
作者 董菊 赵琦 林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37-639,共3页
目的:分析儿科门急诊护理工作量变化及规律,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指导护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10-2012年每月日平均输液人次变化,2013年9、10、11月3个月日不同时间段平均接收输液病人人次,3个月日上下午平均采血量,3... 目的:分析儿科门急诊护理工作量变化及规律,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指导护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2010-2012年每月日平均输液人次变化,2013年9、10、11月3个月日不同时间段平均接收输液病人人次,3个月日上下午平均采血量,3个月日夜间门诊量分布。结果1、2、7、8、9月每月日平均输液人次量少;每日12∶00~14∶00为接收输液病人的高峰时段;上午采血量明显高于下午;夜间门诊量上半夜多于下半夜。结论根据儿科门急诊护理工作量存在的规律指导排班,可节省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急诊 护理工作量 合理排班
下载PDF
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PICC拔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杜雪燕 袁艳丽 +4 位作者 高誉恒 黄晓芳 茹喜芳 张倩男 蒙景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保障患儿静脉治疗安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24年5月对北京市16家三级甲等医院230例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保障患儿静脉治疗安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24年5月对北京市16家三级甲等医院230例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儿科护士PICC拔管知信行问卷。结果:儿科护士对PICC拔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4.83±2.76)分、(126.33±16.97)分、(129.14±10.76)分,得分率分别为67.4%、93.6%、8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性质、近3年内是否接受过PICC拔管操作培训、PICC拔管态度是儿科护士PICC拔管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对PICC拔管知识掌握情况欠佳,但态度积极,行为表现尚可。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PICC拔管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积极构建专业培训平台,为儿科护士提供全面且深入的PICC拔管管理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拔管 行为 儿科护士 影响因素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多级可拓模型在医院儿科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周晓瑜 相琼 +1 位作者 常杰 王二晓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159-164,共6页
目的: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多级可拓模型,探讨其在提升医院儿科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平台架构进行医院儿科设备全过程化管理设计,构建多级可拓模型对儿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选取2022—2023年空... 目的: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多级可拓模型,探讨其在提升医院儿科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平台架构进行医院儿科设备全过程化管理设计,构建多级可拓模型对儿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选取2022—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在用的医疗设备,将2022年1—12月期间临床在用的141台设备采用事后经验评估方法,将2023年1—12月期间临床在用的153台设备采用多级可拓评估方法进行设备质量管理数据收集和分析。两种管理方法分别抽查60台儿科设备,对比不同管理方法的医院儿科设备管理水平评分和设备质量管理能力评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研参与设备使用管理的工程师、医生、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科室管理者对不同管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采用多级可拓评估方法的儿科设备资源配置、技术支撑、信息基础和管理效益平均评分分别为(92.36±4.65)分、(90.47±3.26)分、(91.56±3.36)分和(93.26±3.68)分,均高于事后经验评估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95、18.551、19.705、17.208,P<0.05);参与设备使用管理的工程师、医生、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关科室管理者对采用多级可拓评估方法的儿科设备管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69±3.11)分、(93.62±4.95)分、(92.54±3.23)分和(94.57±4.69)分,均高于事后经验评估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6、10.215、14.852、11.644,P<0.05);采用多级可拓评估方法的设备完好率、及时维修率和规范放置率分别为96.67%(58/60)、95%(57/60)和95%(57/60),均高于事后经验评估方法,设备故障率为3.33%(2/60),低于事后经验评估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2、12.987、14.249、11.580,P<0.05)。结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多级可拓模型应用解决了儿科医疗设备管理冗杂问题,能够提升设备质量管理评价的准确性,改善医院儿科设备运行质量,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降低设备运行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可拓学 多级可拓模型 质量管理 预警干预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招收神经电生理专业进修人员的通知
7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199,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开展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的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检查项目,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小儿癫痫和其他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开展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的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检查项目,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小儿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患5000—6000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的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及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招收神经电生理专业进修人员的通知
8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开展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的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检查项目,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小儿癫痫和其他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开展儿童、婴幼儿和新生儿的常规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检查项目,脑电图监测病房有12张床位,具有网路化视频脑电图监测系统和ICU床旁脑功能监测仪器,年检测各类小儿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患5000—6000例,每周进行临床脑电图教学讨论;并开展从新生儿至各年龄段儿童的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测。为培训各地医院儿科电生理专业人员,常年招生专业进修,包括儿科医师及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技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电生理 儿科医师 进修人员 理专业 常规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2012-2021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凤珊 宁建英 《农垦医学》 202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死亡病例临床特点,为降低儿童死亡率及进一步消除儿童可预防死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儿科死亡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死亡疾...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死亡病例临床特点,为降低儿童死亡率及进一步消除儿童可预防死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儿科死亡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死亡疾病等,分析病死率及主要死因。结果:各年龄组死亡儿童中,新生儿组构成比最高;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入院24小时内;2012-2021年总病死率为0.27%,2017-2021年病死率较2012-2016年下降;死因系统顺位中,前3位是: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不同年龄组首位死因不同,早期新生儿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新生儿是新生儿败血症,婴儿组是重症肺炎,1~5岁组是重症脑炎和意外伤害,5~14岁组是急性白血病;意外伤害所致的死亡中,交通事故排首位死因。结论:围生期疾病在住院儿童死因系统顺位中排首位,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重点关注高危新生儿,积极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减少交通意外等事故发生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医院 病死率 死因
下载PDF
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江韩英 吴碧瑜 +1 位作者 洪玉苗 蔡萍萍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泉州市8所综合医院402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家庭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泉州市8所综合医院402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家庭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得分为(50.94±12.6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资收入、是否在编、是否担任领导职务、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压力、工作支持、家庭支持是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5.4%。结论综合医院儿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水平较低,提示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综合 护士 问卷调查 儿科 体面劳动感知
下载PDF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儿疾病种类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宇 甘露 +1 位作者 曹诗燕 周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6-413,共8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疾病种类的变化。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前1年)1931例和2020年2月-2021年1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618例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常住地、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对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的总数、常住地、性别及各系统疾病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数量减少68.00%(1313/1931)。疫情发生后1年常住地为外省市的患儿数量下降[17.80%(110/618)vs 29.00%(560/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住院患儿常住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发生后1年,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减少92.04%(971/1055),占比下降[13.59%(84/618)vs 54.63%(1055/1931)];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增加20.71%(29/140),占比上升[27.35%(169/618)vs 7.25%(140/1931)];新生儿疾病患儿减少43.01%(166/386),但占比上升[35.60%(220/618)vs 19.99%(386/1931)]。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疫情发生前、后1年住院患儿年龄分布(P<0.01)和各季节住院患儿数量(P<0.05)均不同。疫情发生后1年住院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肺炎患儿减少93.71%(655/699),疫情发生前、后1年肺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38%(44/84)vs 66.26%(699/1055),P<0.05]。与疫情发生前1年相比,疫情发生后1年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矮小症/生长发育迟缓占比减少、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病例占比增加(P<0.05)。结论COVID-19疫情导致儿科住院患儿明显减少,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比下降尤为显著,但内分泌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增加,提示疫情防控措施可有效减少需住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同时导致性早熟、青春期发育提前患儿增多,需引起综合医院儿科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科学 住院患儿 疾病谱
下载PDF
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段历史看医学遗传学在小儿神经科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9,共6页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has a long term of outstanding history.It was established about 60 years ago.After the division of pediatric neurology(DPN)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1960...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has a long term of outstanding history.It was established about 60 years ago.After the division of pediatric neurology(DPN)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1960s,it had been assigned to cover genetic disorders.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efforts have been put on three aspects:(1)Pediatric neurology clinical service and education;(2)research studies of childhood epilepsies and pediatric neurogenetic disorders;and (3)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DPN team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pediatric neurological program.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pediatric neurology division in our department,our clinical and research work and achievements for neurogenet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遗传学 医学 儿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下载PDF
北方冬季某医院儿科门急诊候诊厅空气消毒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静 王晶 董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92-1193,1196,共3页
目的 探讨北方冬季某医院儿科门急诊候诊厅空气消毒模式。方法 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后,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急诊候诊厅进行采样:(1)人流量相同(50~99人次)下,消毒前及消毒持续1h末、2h末分别采样;(2)人流量为1~49... 目的 探讨北方冬季某医院儿科门急诊候诊厅空气消毒模式。方法 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后,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急诊候诊厅进行采样:(1)人流量相同(50~99人次)下,消毒前及消毒持续1h末、2h末分别采样;(2)人流量为1~49、50~99、100~150人次时持续消毒2h后即刻分次采样;(3)人流量相同(50~99人次)下,持续消毒1h后及间隔1、2h分别采样,观察空气细菌菌落数的变化。结果 (1)在人流量相同、循环风量与房屋体积相当的情况下,消毒持续1h末细菌菌落数为(12.890±5.023)个/皿,消毒持续2h末细菌菌落数为(16.160±6.184)个/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2)随着人流量不断增加,细菌菌落数也逐渐增长。消毒后2h,人流量为1~49、50~99、100~150人次时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2.110±1.966)、(21.810±2.727)、(30.800±7.987)个/皿,不同人流量间细菌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毒完成后,随着间隔时间延长,细菌菌落数越多。消毒完成后间隔1、2h细菌菌落数分别为(6.350±6.396)、(14.300±4.755)个/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根据季节及门诊量采取相应的消毒模式,北方冬季门诊量大且不能开窗通风,可增加消毒次数,缩短消毒间隔时间;注重患者流管理,减少人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诊厅 空气消毒模式 探讨
下载PDF
全程导师制在综合性医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林 蒋丽琼 +1 位作者 朱建芳 梁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直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为了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尽可能达到同质化的目标,2014年起我国实行全国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试点,并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直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为了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尽可能达到同质化的目标,2014年起我国实行全国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试点,并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为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单位,拥有内科、外科、儿科等2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实行分层分级、全程导师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程导师制 住院医师培训 综合性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分层分级 儿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基地
下载PDF
应用PDCA模式对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锦婷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PDCA模式对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7月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模式后,儿科... 目的探讨应用PDCA模式对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7月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模式后,儿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考试及格率,接触患儿前后、脱手套后、无菌操作前后的洗手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接触患儿体液前后的洗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逐渐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结论应用PDCA模式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A 洗手依从性 儿科护理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综合医院儿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文秀 周月 +2 位作者 陈瑶 贺静 鲁利群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住院医师的重要手段,其培养质量与专业基地管理、师资力量、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而教学秘书作为专业基地管理人员,其自身素质及工作态度对培训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阐述综合医院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培养住院医师的重要手段,其培养质量与专业基地管理、师资力量、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而教学秘书作为专业基地管理人员,其自身素质及工作态度对培训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阐述综合医院儿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工作实践,分析教学秘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优化教学秘书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秘书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等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17
作者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LESIONS 气体信号分子 国家教育部 特聘教授 硫化氢 获得者
下载PDF
儿科心血管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杨丽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1-652,共2页
关键词 儿科心血管病房 医院感染 预防 效果观察 小儿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现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姚弥 齐建光 +2 位作者 闫辉 姜玉武 郑家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分层诊疗、优化就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10-11 8:00~2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接诊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统...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分层诊疗、优化就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10-11 8:00~2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接诊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统一设计调查表格,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患儿就诊的门诊类型、挂号方式、等待时间、接诊时间、就诊原因、就诊次数、就诊距离、病程、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家长与医生对患儿病情严重评估等信息。结果共调查279位患儿家属,患儿就诊时专家门诊占45.5%(127/279),普通门诊占54.5%(152/279);就诊时以挂号为主,占96.0%(268/279);患儿就诊等待时间平均为30(10,60)min。因本次疾病首诊的患儿占46.9%(131/279),多次就诊的患儿占53.1%(148/279)。279例患儿就诊原因前5位分别是发热(69例,24.7%)、咳嗽(67例,24.0%)、复诊(39例,14.0%)、仅开药(25例,9.0%)、腹泻(13例,4.6%)。普通门诊因仅开药患儿就诊率明显高于专家门诊(P〈0.05);夜间门诊因发热、腹泻就诊率明显高于日间门诊(P〈0.05)。279例患儿疾病诊断前5位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107例,38.4%)、支气管炎(30例,10.8%)、肺炎(29例,10.4%)、腹泻病/胃肠炎(26例,9.3%)、癫痫(12例,4.3%)。夜间门诊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胃肠炎就诊率均高于日间门诊(P〈0.05)。患儿以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为175例(62.7%),回家观察35例(12.5%),静脉输液32例(11.5%),单纯雾化吸入17例(6.1%),转至专家12例(4.3%),住院治疗8例(2.9%)。夜间门诊单纯口服药物率高于日间门诊(P〈0.05)。49.1%(137/279)的家属认为看病很容易/容易,35.8%(100/279)认为一般,15.1%(42/279)认为很困难/困难。患儿家属和医生对患儿病情评估轻重存在差异(χ2=7.803,P〈0.05)。279例患儿中,接诊医生建议可就诊于合格的初级医疗机构的患儿占60.2%(168/2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复诊、病程(≥7 d)、家属及医生对于病情轻重的评估、治疗方式是影响医生评估患儿能否就诊于初级医疗机构的因素(P〈0.05)。结论该三甲医院普通儿科门诊承担大量儿童初级医疗服务任务,多种因素影响患儿家属选择就诊地,建议加强该区域初级医疗机构人员培训,进行家长教育,制定相应政策,实行安全有效的分层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儿科 门诊医疗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莹 刘华 +2 位作者 许华 张春红 陈晓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39-41,共3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深入挖掘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课程思政素材贯穿教学始终,将课程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对课程思政案例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深入挖掘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课程思政素材贯穿教学始终,将课程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对课程思政案例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让“大医精诚”的观念以及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心中。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思政团队在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中,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与方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课程思政 案例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