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书一 赵晓武 +4 位作者 刘文刚 谷景棉 符粤文 董秀娟 马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371-1372,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斑狼疮 系统性/免疫学 自身抗体
下载PDF
非清髓性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肾移植受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吴书一 刘文刚 +4 位作者 董秀娟 罗明霞 葛永超 王志余 赵晓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进行非清髓性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降低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根据ABO/Rh血型相同及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相容原则,将同期等待肾移植的96例女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进行非清髓性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降低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根据ABO/Rh血型相同及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相容原则,将同期等待肾移植的96例女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同一供体的骨髓-肾联合移植;对照组接受上述供体的肾移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19+、CD4+CD25+细胞百分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0、TNF-α浓度。结果:移植后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CD3+、CD4+、CD19+细胞百分比及TNF-α浓度持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60 d后CD3+、CD4+、CD19+下降最明显(P<0.05),之后稳定在一个水平;观察组CD8+降低不明显,但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观察组CD4+CD25+百分比及IL-10浓度持续升高,与对照组相比,CD4+CD25+百分比90 d时升高最明显(P<0.05),IL-10浓度30 d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体特异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诱导肾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但更深层次的免疫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 肾移植 免疫学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输注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葛永超 王志余 +10 位作者 赵晓武 吴书一 张力 冯金顺 段堃 陈世林 郭全喜 郑涛 常保东 袁志浩 秦奋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对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行供者肾脏、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48例)和同一供者肾脏移植(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术后移植肾存活率(剔除带功死亡者)随访比较。术后1、3、5及10年,移植肾存活率联合移植组分别为98%(47/4... 对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行供者肾脏、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联合移植组,48例)和同一供者肾脏移植(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术后移植肾存活率(剔除带功死亡者)随访比较。术后1、3、5及10年,移植肾存活率联合移植组分别为98%(47/48)、94%(45/48)、83%(34/41)和9/17,对照组分别为98%(47/48)、90%(43/48)、76%(31/41)和7/17。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联合移植组为2%(1/48)、对照组为17%(8/48)(P〈0.05)。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能诱导肾移植患者免疫耐受产生,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耐受
原文传递
-80℃低温冻存保护剂对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体外冻存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书一 熊灵军 +5 位作者 刘文刚 罗明霞 赛亚 朱趁红 董秀娟 赵晓武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0期3-6,共4页
目的分析-80℃体外冻存保护体系对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效果。方法以国产或进口药用二甲基亚砜(DMSO)、羟乙基淀粉(HES)、人血白蛋白(HSA)配制细胞冷冻保护剂,分别对人外周血、纯化的CD34+、骨髓及脐血造血干细胞进行-80℃低温保... 目的分析-80℃体外冻存保护体系对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效果。方法以国产或进口药用二甲基亚砜(DMSO)、羟乙基淀粉(HES)、人血白蛋白(HSA)配制细胞冷冻保护剂,分别对人外周血、纯化的CD34+、骨髓及脐血造血干细胞进行-80℃低温保存,冻融前、后计数MNC、CD34+细胞、CFU-GM数量、回收率及台盼蓝拒染率,了解其生理活性。结果 4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各30例,以120g/L HES加10%(V/V)DMSO和64g/L HSA为保护剂-80℃冻存360d,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冻融前、后MNC、CD34+细胞、CFU-GM数量、回收率及台盼蓝拒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国产试剂对118例外周血干细胞、39例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3例脐血干细胞进行-80℃低温冻存1~9个月,进行冻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7~19d内均成功恢复造血重建。结论以120g/L HES加10%(V/V)DMSO和64g/L HSA为细胞冷冻保护剂,能够良好保持干细胞数量及生理活性,且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无显著差别,具有价格低廉,容易购买,低毒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临床应用于造血干细胞-80℃低温短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造血干细胞 羟乙基淀粉 二甲基亚砜 人血白蛋白
原文传递
SSOP基因分型对HLA-AB血清学纯合型结果的校证
5
作者 吴书一 谭春泽 +4 位作者 赵晓武 赵兴华 刘文刚 王志余 李哲先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分型技术 ,解决血清学分型局限性。方法 选择HLA -A、B血清学分型纯合型标本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PCR -SSO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 2例HLA -A、4 ...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分型技术 ,解决血清学分型局限性。方法 选择HLA -A、B血清学分型纯合型标本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PCR -SSO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 2例HLA -A、4 5例HLA -B血清学纯合型标本 ,经SSOP基因分型 ,其中分别有 3例和 8例为杂合型。结论 SSOP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等优点 ,是取代传统血清学分型方法较为优越的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OP 基因分型 HLA-AB 血清学分型 纯合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下载PDF
CliniMACS系统进行CD^+34造血干细胞阳性富集的应用评价
6
作者 吴书一 董秀娟 +3 位作者 刘文刚 赛亚 朱趁红 赵晓武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7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CliniMACS系统进行CD^+34造血干细胞阳性富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对39例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进行了CliniMACS系统阳性富集的CD^+3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阳性富集后CD^+34... 目的探讨CliniMACS系统进行CD^+34造血干细胞阳性富集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对39例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进行了CliniMACS系统阳性富集的CD^+3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阳性富集后CD^+34细胞纯度平均可达89.8%,CD^+34细胞平均回收率达78.9%,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量为(15.0±7.0)×10^5/kg,阳性富集前、后细胞胎盘蓝拒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持了细胞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移植后于2~3周内造血重建。结论应用CliniMACS系统进行CD^+34造血干细胞阳性富集,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阳性富集 造血干细胞移植 CliniMACS
原文传递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及意义
7
作者 吴书一 秦亚溱 +2 位作者 刘文刚 熊灵军 刘艳荣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检测方法及其在监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B-NHL患者进行IgH基...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检测方法及其在监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SSP方法对B-NHL患者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回顾性分析39例B-NHL患者IgH基因重排动态检测结果来了解其与临床MRD的关系。结果 39例B-NHL初诊未经治疗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34例阳性,阳性率87.1%(34/39)。34例初诊阳性患者,治疗后19例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6例IgH基因重排转阴,3例持续阳性;15例临床部分缓解者,IgH基因重排持续阳性。分析发现13例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标本IgH基因重排均呈阳性。结论 IgH基因重排检测可以作为B-NHL的辅助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重链 基因重排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