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章涛 余华荣 +4 位作者 杨贵忠 刘颖菊 杨俊卿 蒋建新 周岐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1-974,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影响,以评价其在人乳腺癌治疗上的应用潜力.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影响,以评价其在人乳腺癌治疗上的应用潜力.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影响与PPARγ受体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下MDA-MB-231细胞G0/G1期比例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呈量-效关系抑制其生长,IC50=5.2μmol/L.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逆转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100μmol/L罗格列酮还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的凋亡率(18.4±3.1)%与Annexin V-FITC法检测的结果一致[(16.6±2.7)%](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PPARγ介导,使MDA-MB-231细胞G1期阻滞而抑制其增殖,高浓度时还可诱导其发生凋亡,罗格列酮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抗肿瘤药 乳腺肿瘤 MDA-MB-231细胞
下载PDF
携带人PPARα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章涛 杨贵忠 +4 位作者 袁野 李苌清 万敬员 蒋建新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目的构建可以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hPPARα)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筛选作用于PPARα受体的药物提供分子平台。方法将HepG2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hPPARα全长基因,用BamHⅠ、SalⅠ双酶切后,... 目的构建可以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hPPARα)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筛选作用于PPARα受体的药物提供分子平台。方法将HepG2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hPPARα全长基因,用BamHⅠ、SalⅠ双酶切后,与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载体连接,构建phPPARα-IRES2-EGFP重组质粒,用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hPPARα基因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的hPPARα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293细胞中获得hPPARα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hPPARα-IRES2-EG-FP,为基于hPPARα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提供了高效表达hPPARα的重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甘草酸18α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开龙 何娅妮 +2 位作者 王惠明 赵玲 陈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550-2552,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21(+/+)]和p21基因敲除鼠[p21(-/-)]分成4组:p21(+/+)鼠生理盐水组和p21(+/+)鼠甘草酸治疗组,p21(-/-)鼠生理...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21(+/+)]和p21基因敲除鼠[p21(-/-)]分成4组:p21(+/+)鼠生理盐水组和p21(+/+)鼠甘草酸治疗组,p21(-/-)鼠生理盐水组和p21(-/-)鼠甘草酸治疗组;左肾IRI模型建立:无创动脉夹阻断左肾动脉血流45min,开放动脉夹形成再灌注。于再灌注后0、1、7d处死实验动物,制作双肾(右肾作自身对照)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定量检测p2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坏死,半定量分析发现甘草酸治疗组比生理盐水组轻,p21(+/+)鼠组比p21(-/-)鼠组轻(P<0.01)。在p21(+/+)鼠,甘草酸治疗组p21蛋白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P<0.01)。p21蛋白表达与肾小管坏死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甘草酸主要通过对小鼠IRI肾脏p21蛋白表达的上调,减轻肾小管坏死,从而对IRI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肾脏 IRI P21
下载PDF
人脐血源性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对DCs的免疫抑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蒙 杨媛 +1 位作者 史春梦 粟永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UCB-MS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及... 目的探讨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UCB-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UCB-MS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及成骨诱导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GM-CSF+IL-4+TNF-α,刺激DCs诱导分化及成熟;收集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的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将成熟DCs作为刺激因素,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与成骨诱导分化前后UCB-MSCs共培养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人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抑制DCs表面CD40、CD80、CD83、CD86和MHC-II的表达,上调CD14的表达;DCs具有明显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而UCB-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能显著抑制DCs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成骨诱导分化的UCB-MSCs在体外可抑制同种异体DCs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为UCB-MSCs作为同种异体源性种子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抑制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过表达外源性CCN1对大鼠放创复合伤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招权 杜业军 +4 位作者 司维柯 粟永萍 何通川 李军 潘静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471-474,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外源性CCN1对大鼠放创复合伤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AdCCN1感染CHO细胞及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Western blot法鉴定CCN1在CHO细胞的分泌和创面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感染后7d取创面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 目的观察过表达外源性CCN1对大鼠放创复合伤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AdCCN1感染CHO细胞及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Western blot法鉴定CCN1在CHO细胞的分泌和创面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感染后7d取创面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1、TIMP1、bFGF等创伤愈合相关因子表达。结果 CCN1在CHO细胞和创面组织中均高表达,与AdRFP组相比,AdCCN1组创面成纤维细胞增多,微血管密度增高,MMP1、TIMP1、bFGF等创伤愈合相关因子表达均升高。结论 CCN1具有促进放创复合伤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CN1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形成,并且调控创伤修复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1/Cyr61 重组腺病毒 伤口愈合 放创复合伤 辐射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相关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一梅 徐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18-2121,共4页
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转染进行介绍,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01/2007-01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文章,检索词"me... 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转染进行介绍,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01/2007-01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s,gene transfer",文章语言限定为英语,同时检索中文CNKI全文数据库1999-01/2007-01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文章语言限定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章后的引文。纳入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相关实验研究及综述文献,排除陈旧、重复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5篇相关文献,入选29篇。资料综合: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可移植性、易接受外源基因、可以传送基因、自身可以参与组织修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转染,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但间充质干细胞转基因技术在基因工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完善转基因技术,以及使转染后的靶细胞具有更大的生物效应等。结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将会逐步成熟,有望更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颅脑模型减速撞击过程中脑组织受力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盛雄 尹志勇 +1 位作者 赵辉 杨光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撞击过程中脑组织关键部位受力的特点(受拉或受压)。方法制作含气泡的透明颅脑物理模型,并将其固定在竖式颅脑减速撞击实验台上。将移动平台放置在400mm的高度,自由下落并撞击固定台面,同时采用高速摄像记录整个减速撞...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撞击过程中脑组织关键部位受力的特点(受拉或受压)。方法制作含气泡的透明颅脑物理模型,并将其固定在竖式颅脑减速撞击实验台上。将移动平台放置在400mm的高度,自由下落并撞击固定台面,同时采用高速摄像记录整个减速撞击过程,并用序列图片分析软件对气泡长、短轴(分别位于垂直于撞击方向及撞击方向)的轴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撞击点处的气泡在短轴方向上的轴长变化大于长轴方向上的轴长变化,对冲点处的气泡在短轴方向上的轴长变化小于长轴方向上的轴长变化。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撞击点处的气泡所受到的作用力主要为压力且来自于短轴方向,即撞击方向;对冲点处的气泡所受到的作用力主要为拉力且来自于长轴方向,即撞击方向的垂直方向。该结果对于研究颅脑减速撞击致伤的力学机制及其诊断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碰撞 对冲伤 脑组织 受力特点
下载PDF
P53-P21-Rb信号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开龙 何娅妮 +3 位作者 杜晓兰 申海鹰 赵玲 陈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12期78-83,F0003,共7页
目的研究P53-P21-Rb信号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建立P53(+/+)和P53(-/-)鼠单侧肾脏IRI模型,研究IRI后期不同时间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衰老变化以及P52、P21和Rb... 目的研究P53-P21-Rb信号通路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建立P53(+/+)和P53(-/-)鼠单侧肾脏IRI模型,研究IRI后期不同时间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衰老变化以及P52、P21和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53鼠肾脏在IRI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在IRI后3个月和6个月点显著增加(P<0.05);而P53(+/+)鼠对侧肾和P53(-/-)鼠双肾,在IRI后1个月和3个月点几乎没有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P53(-/-)鼠的IRI肾在IRI后6个月点也只检测到少量衰老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衰老与P53、P21和Rb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P53-P21-Rb信号通路的激活在IRI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下载PDF
人脐血源性MSCs成骨诱导分化后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蒙 杨媛 +2 位作者 粟永萍 马华松 邹德威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将获得的MSCs在成骨诱导体系中诱导分化并鉴定,将诱导后的... 目的:探讨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其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将获得的MSCs在成骨诱导体系中诱导分化并鉴定,将诱导后的成骨细胞分别以不同剂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用3H-TdR标记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增殖,观察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从人脐血中分离获得的MSCs,呈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CD29和CD105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在成骨诱导剂诱导下,具有成骨细胞样表型,可表达碱性磷酸酶,并形成矿化结节;人脐血源性MSCs经成骨诱导分化后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脐血源性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后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异基因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免疫调控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依托研究生构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技术平台的尝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锋超 粟永萍 +2 位作者 王军平 冉新泽 武书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7期141-143,共3页
探讨了依托研究生对研究平台的建立、维护、传承等几个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整合有限研究资源,促进研究生成才,达到双赢的管理局面。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研究生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重组人PPARα基因载体phPPARα-IRES2-EGFP高效体外转染表达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涛 万敬员 +3 位作者 刘颖菊 杨俊卿 周元国 周岐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073-2077,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phPPARα-IRES2-EGFP质粒高效转染并获得重组基因hPPARα高效表达的体系。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phPPARα-IRES2-EGFP转染入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的293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表达强... 目的建立体外phPPARα-IRES2-EGFP质粒高效转染并获得重组基因hPPARα高效表达的体系。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phPPARα-IRES2-EGFP转染入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的293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及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hPPARα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phPPARα-IRES2-EGFP的293细胞GFP报告基因高表达,转染效率高达(83±9)%;并且,其hPPARα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载体转染对照组3个数量级,hPPARα蛋白表达也远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导入的重组质粒能够高效表达hPPARα。结论成功建立重组质粒phPPARα-IRES2-EGFP高效体外转染表达体系,为hPPARα受体功能的研究及基于hPPARα为靶标的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转染 真核表达 293细胞
下载PDF
含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意义
12
作者 章涛 杨贵忠 +4 位作者 袁野 万敬员 杨俊卿 蒋建新 周岐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hPPARδ)的真核表达载体,为hPPARδ受体功能和基于hPPARδ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δ全长基因,与经Ba...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hPPARδ)的真核表达载体,为hPPARδ受体功能和基于hPPARδ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δ全长基因,与经BamHI、SalI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hPPARδ-IRES2-EGFP,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hPPARδ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293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hPPARδ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293细胞中获得hPPAR6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hPPARδ-IRES2-EGFP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携带人PPARγ1受体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意义
13
作者 章涛 李苌清 +3 位作者 杨俊卿 万敬员 蒋建新 周岐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7,130,共4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hPPARγ1受体功能和基于hPPARγ1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基因,...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hPPARγ1受体功能和基于hPPARγ1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基因,与经XhoI、SmaI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hPPARγ1-IRES2-EGFP,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hPPARγ1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293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hPPARγ1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293细胞中获得hPPARγ1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hPPARγ1-IRES2-EGFP重组质粒,为基于hPPARγ1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受体功能研究提供了高效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重组质粒phPPARδ-IRES2-EGFP高效体外转染表达体系的建立
14
作者 章涛 万敬员 +2 位作者 杨俊卿 周元国 周岐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建立phPPARδ-IRES2-EGFP重组质粒高效体外转染表达的体系。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hPPARδ-IRES2-EGFP转染入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及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hPPARδ的表达进... 目的:建立phPPARδ-IRES2-EGFP重组质粒高效体外转染表达的体系。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hPPARδ-IRES2-EGFP转染入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及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hPPARδ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phPPARδ-IRES2-EGFP质粒的293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高表达,转染效率高达(85±10)%;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的结果表明,phPPARδ-IRES2-EGFP转染的293细胞其hPPARδ表达水平高于空载体转染对照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phPPARδ-IRES2-EGFP质粒的高效体外转染表达体系,为hPPARδ受体功能的研究及基于hPPARδ为靶标的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 转染效率 真核表达 293细胞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向下调FGFR2缓解Apert综合征小鼠颅缝早闭
15
作者 罗凤涛 谢杨丽 +3 位作者 李灿 谭乔燕 杜晓兰 陈林 《生物医学转化》 2021年第2期63-71,共9页
Apert综合征(Apert Syndrome,A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并指(趾)、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由FGFR2分子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引起。目前,此疾病主要靠手术矫形来恢复功能,其中大脑等病变部位手术难度大... Apert综合征(Apert Syndrome,A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并指(趾)、智力发育障碍等,多由FGFR2分子功能增强型点突变引起。目前,此疾病主要靠手术矫形来恢复功能,其中大脑等病变部位手术难度大,难以实施,且通常需要多次手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遗传病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筛选到靶向FGFR2基因的gRNA,与Cas9经慢病毒包装后作用于Apert小鼠(FGFR2^(+/P253R))的原代颅骨细胞、体外培养的颅骨以及活体小鼠颅骨中,可敲低FGFR2的表达,改善Apert原代颅骨细胞的分化程度。CRISPR/Cas9处理体外培养的颅骨及注射至Apert小鼠头颅,颅骨冠状缝早闭状态有效缓解,异常降低的颅骨骨量、骨密度等也显著改善,表明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缓解Apert小鼠头颅异常。本研究为Apert综合征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为其它骨骼遗传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APERT综合征 2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CRISPR/Cas9基因编辑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明科 罗成基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电离辐射在工业、医学的广泛应用可造成机体严重造血损伤,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救治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4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4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下载PDF
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创伤凝血障碍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岳茂兴 梁华平 +8 位作者 楚鹰 包卿 郑旭文 刘政 沈文明 周培根 李瑛 卞晓星 黄琴梅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20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大剂量维生素 B6新疗法对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 SD 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以及新疗法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 Feeney′s 自由落体... 目的:探讨20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大剂量维生素 B6新疗法对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 SD 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以及新疗法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 Feeney′s 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加大腿骨折与放血制作大鼠多发伤模型,颈静脉插管输注20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大剂量维生素 B6,生理盐水组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24 h 后,检测大鼠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新疗法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栓弹力图 R 值新疗法治疗组[(2.24±0.68)min]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3.21±0.30)min],(t =-0.98,P <0.05);血栓弹力图 Angle 值新疗法治疗组[(81.98±1.78)deg]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79.54±2.13)deg],(t =2.43,P <0.05)。传统凝血试验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新疗法治疗组均比生理盐水组低,而纤维蛋白原(FIB)新疗法治疗组高于生理盐水组,但其差异不显著。结论20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维生素 B6联用能够明显改善创伤后大鼠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凝血酶 氨基酸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维生素B_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楚鹰 岳茂兴 +9 位作者 包卿 郑旭文 沈文明 刘政 周培根 李瑛 卞晓星 黄琴梅 尹进南 梁华平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年第6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创伤性凝血病有关机制。方法 11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创伤性凝血病大鼠模型建立实验使用60只大鼠,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50只),其中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4 h,6 h,12 h,24 h和4...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创伤性凝血病有关机制。方法 11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创伤性凝血病大鼠模型建立实验使用60只大鼠,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50只),其中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4 h,6 h,12 h,24 h和48 h时间点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10只;新疗法疗效实验使用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9%等渗盐水对照组,维生素B_6与20AA复方氨基酸联合治疗组,共3组,每组8只;新疗法作用机制实验使用30只大鼠,正常组3只、假手术组3只、新疗法组与对照组各12只,其中新疗法组与对照组分别在伤后4 h,6 h,12 h及24 h四个时间点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3只。通过造成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双股骨骨折、开腹及腹主动脉放血20%,制成大鼠多发伤模型,进行干预后,按各时间点采集标本进行相应检测。创伤性凝血病大鼠模型建立实验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变化,新疗法疗效实验分别采用血栓弹力图与凝血4项检测检测凝血功能变化,新疗法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凝血因子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1)创伤性凝血病大鼠模型建立实验:R值(反应时间)48h达到高峰,24 h,48 h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K值(血块生成时间)和Angle值(血块生成率)各组变化不大,与正常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MA(最大宽度值)4 h开始延长,48 h达到高峰,24 h,48 h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新疗法疗效实验:新疗法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栓弹力图R值为(2.24±0.68)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0.30)min(P<0.05);新疗法组血栓弹力图Angle值为(81.98±1.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4±2.13)°(P<0.05)。传统凝血试验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新疗法治疗组均比对照组低,而纤维蛋白原(FIB)新疗法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不显著。(3)新疗法作用机制实验:与正常组相比,除FⅪ与FⅩⅢA亚基外,新疗法组和对照组的肝脏凝血因子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但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新疗法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凝血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与临床基本相符的大鼠创伤性凝血病模型,利用该模型验证了维生素B_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疗法对创伤性凝血病大鼠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发现该新疗法能够通过提高肝脏凝血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从而改善动物模型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血栓弹力图 维生素B620AA复方氨基酸 凝血因子基因
原文传递
数字化教学体系在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霞 彭郁然 +3 位作者 刘锐 蒲东全 胡梦露 胡凯凯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学体系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3Shape Trios口腔扫描仪的组织形态记忆特点及Geomagic Control X 3D成像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模拟教学体系单元。将...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学体系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3Shape Trios口腔扫描仪的组织形态记忆特点及Geomagic Control X 3D成像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模拟教学体系单元。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18名口腔全科住培学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学员9名,采用常规PPT+示范操作教学后自主预备高嵌体树脂牙模型;试验组学员9名,学习数字化教学体系后预备高嵌体基牙。所有学员分别在3个树脂牙模型上进行基牙预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后各位点备牙量,以及聚合度差异,并作出总结性教学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对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量、聚合度及教学满意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员在进行高嵌体基牙预备时,颊侧肩台宽度差、舌侧肩台宽度差、近中肩台宽度差、远中肩台宽度差、功能尖高度差、近中窝最低处高度差、颊侧聚合度、舌侧聚合度、远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6.21,6.12,3.83,4.73,3.73,4.79,8.35,4.35,6.69,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功能尖高度差、远中窝最低处高度差、近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1.02,1.97,1.43,P值分别为0.312、0.054及0.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运用有利于提升住培学员的高嵌体预备水平,教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体系 高嵌体基牙预备 口腔修复学 住培学员
原文传递
多发伤患者早期促血管生成素-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明华 田君 +2 位作者 陈翔宇 文亮 粟永萍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遴选20~60岁、伤后1h内就诊入院的多发伤患者45例,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3组,人院后立即采血,对比分析各组血浆Ang-2、TNF-α、IL-6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临床...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遴选20~60岁、伤后1h内就诊入院的多发伤患者45例,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3组,人院后立即采血,对比分析各组血浆Ang-2、TNF-α、IL-6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临床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氧合指数、休克指数和碱缺失状况下的血浆Ang-2含量变化。结果血浆Ang-2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0.878,P〈0.01),与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r=0.720,r=0.758,P〈0.01);休克指数增加或氧合指数下降时,血浆Ang-2值硅著升高(P〈0.01);碱缺失升高,血浆Ang-2值也随之显著升高(P〈0.01)。结论Ang-2是创伤后早期出现内皮激活和机能失调的重要标志,与炎症介质释放和组织氧合灌注密切相关,可能与创伤后病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炎症 损伤严重度评分 促血管生成素-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