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育模式的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赛燕 但国蓉 董兆君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4期2212-2213,共2页
为了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总体认同程度,我们在2007年春季学期开展了本科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评价调查。调查对象为2003级186名本科学员,发放问卷186份,回收18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78,49... 为了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总体认同程度,我们在2007年春季学期开展了本科学生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评价调查。调查对象为2003级186名本科学员,发放问卷186份,回收18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78,49%。调查内容主要通过学生对传统板书,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手段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劳动强度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学 医学院校学生 教育模式 认同程度 教学模式 本科学生 本科学员 教学过程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防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但国蓉 赵吉清 +2 位作者 赛燕 邹仲敏 董兆君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7期510-512,共3页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它具有从已知推导未知,从客观指引主观,从个案提炼一般的作用,容易激发学员的主体意识,文章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在防化医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关键词 防化医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模拟训练教学模式在防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吉清 董兆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第5期543-545,共3页
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应用模拟训练系统进行防化医学的教学,建立以课堂教学与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实践技能,也有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防化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以创新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防原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慧勤 邹仲敏 +4 位作者 艾国平 李蓉 徐辉 冉新泽 粟永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根据军事医学教学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卫生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在防原医学教学中,以学员为认知主体,充分突出"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军事医学特色,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现... 根据军事医学教学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卫生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在防原医学教学中,以学员为认知主体,充分突出"四个结合、四个为主"的军事医学特色,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医学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原医学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小鼠脑组织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23
5
作者 桂莉 田洪 +2 位作者 郑健 段炜 叶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技术建立一种稳定的用于测定脑组织中多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方法。方法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小鼠脑组织中多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技术建立一种稳定的用于测定脑组织中多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方法。方法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小鼠脑组织中多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微透析液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兴奋性Asp、Glu及抑制性Gly、GABA在18 min内完全分离,在0.625~5μ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HPLC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微透析 氨基酸 神经递质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后遗体处理中卫生防疫工作的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建森 朱楚洪 +3 位作者 邹仲敏 刘光久 应大君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卫生防疫 遗体 消毒
下载PDF
芥子气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邹仲敏 赵吉清 +4 位作者 程晋 但国蓉 姜帆 叶枫 董兆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2-556,共5页
芥子气是典型的糜烂性毒剂,其主要损伤机制是与生物分子作用,形成烃化物。近年对芥子气损伤机制的研究集中在DNA烃化、DNA链断裂、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激活、钙紊乱、蛋白水解酶激活和炎症反应等方面,而防治药物的研究也相应地得... 芥子气是典型的糜烂性毒剂,其主要损伤机制是与生物分子作用,形成烃化物。近年对芥子气损伤机制的研究集中在DNA烃化、DNA链断裂、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激活、钙紊乱、蛋白水解酶激活和炎症反应等方面,而防治药物的研究也相应地得到进一步扩展。本文综述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芥子气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气 治疗药物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电离辐射诱导小鼠小肠隐窝和绒毛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晋 王锋超 +4 位作者 孙慧勤 赵吉清 粟永萍 陈俊杰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方法,观察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小肠上皮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隐窝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的特点。方法 20只5周龄C57/BL6小鼠雄性20~22 g,随机分组,对照组不经电离辐照,处理组经12 Gy电...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方法,观察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小肠上皮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隐窝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的特点。方法 20只5周龄C57/BL6小鼠雄性20~22 g,随机分组,对照组不经电离辐照,处理组经12 Gy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于4、8、24 h分离小肠隐窝和绒毛上皮细胞,用cDNA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对上调或下调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并重点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P<0.01)经聚类分析被归属为各细胞信号通路,其中主要涉及p53通路、MAPK通路、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免疫反应(P<0.05),将P值排序发现p53通路、MAPK通路对隐窝的调控更为明显。各DNA修复途径代表基因在隐窝和绒毛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且与细胞周期的变化相一致。基因表达特点提示隐窝细胞以准确性高的方式(核苷酸外切修复、同源重组)进行DNA损伤修复,而绒毛细胞则以快速但易发生错误修复的方式(错配修复)恢复基因的完整性。结论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反应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隐窝细胞对损伤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小肠上皮 DNA损伤 细胞周期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鱼藤酮对大鼠中脑神经元多巴胺转运、储存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赛燕 吴强 +2 位作者 李云鹏 叶枫 董兆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DA)神经元选择性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背部sc鱼藤酮(1.0或1.5mg.kg-1.d-1)28d,观察大鼠的外观和行为变化。然后麻醉处死大鼠,取中脑黑质组织。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DA)神经元选择性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背部sc鱼藤酮(1.0或1.5mg.kg-1.d-1)28d,观察大鼠的外观和行为变化。然后麻醉处死大鼠,取中脑黑质组织。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鱼藤酮对大鼠中脑黑质DA神经元突触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表达的影响;以卞胺为底物进行比色,检测组织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流速梯度法测定黑质组织内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注射鱼藤酮28d后,大鼠发生外观和行为改变,出现类帕金森病症候群特征;中脑黑质DA神经元VMAT2蛋白免疫深染的细胞数量减少;鱼藤酮1.0和1.5mg.kg-1组VMAT2蛋白和基因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MAO活性分别从对照组的(23.6±7.6)升高至(37.8±5.0)和(40.5±4.3)kU.h-1.g-1蛋白,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中脑黑质组织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含量明显减少。结论鱼藤酮可抑制大鼠中脑黑质DA神经元VMAT2的表达,增强DA代谢相关酶MAO的活性,进而影响DA的转运、储存和代谢,这可能是鱼藤酮DA神经元选择性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多巴胺 突触囊泡单胺转运体 单胺氧化酶 神经元
下载PDF
hPDGF-A/hBD2双基因修饰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源基因体外与体内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磊 孙慧勤 +5 位作者 郭晓姝 闫国和 罗成基 程天民 粟永萍 邹仲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85-689,共5页
本研究观察腺病毒介导hPDGF-A/hBD2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体外以及移植后体内局部的外源基因表达情况。将已成功构建和包装的hPDGF-A/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体外感染原代分离培养的BM-MSC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 本研究观察腺病毒介导hPDGF-A/hBD2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体外以及移植后体内局部的外源基因表达情况。将已成功构建和包装的hPDGF-A/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体外感染原代分离培养的BM-MSC后,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目的基因蛋白的表达。收集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的无血清培养上清,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培养上清中分泌的hPDGF-A的促迁移效应。将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局部点状注射至大鼠放射创伤复合伤创面,在各时相点进行冰冻切片并观察创面移植的BMSC的分布,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体外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的大鼠BM-MSC表达报告基因EGFP。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双基因修饰的BM-MSC表达hPDGF-A和hBD2。划痕实验证实双基因修饰BMSC培养上清组在8、12、24和30小时的愈合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创面移植的外源性基因修饰的BM-MSC显示,至少在移植后2周之内BM-MSC可以较高水平地表达以EGFP为指示的外源基因。创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外源基因从第3天开始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第21天仍有少量表达。结论:hPDGF-A/hBD2双基因修饰BM-MSC在体外、体内均可使目的基因得到有效表达,成为hPDGF-A/hBD2双基因修饰BMSC促进难愈创面愈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血小板源生长N子A 防御素62 创伤愈合
下载PDF
缺氧和氰化钠中毒对犬心电信号及血清AST、ALT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晋煜 蔡颖 +2 位作者 唐禾 何悦 董兆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家犬氰化钠中毒后,外周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心脏电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四川杂种家犬18只,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安放心电电极。常氧组吸入空气,缺氧组吸入81.8%?18.2%的氮-氧混合气体,... 目的研究缺氧家犬氰化钠中毒后,外周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心脏电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四川杂种家犬18只,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安放心电电极。常氧组吸入空气,缺氧组吸入81.8%?18.2%的氮-氧混合气体,1 h后皮下注射NaCN3.6 mg/kg。于中毒前即刻(0 min)和中毒后10 min、20 min、30 min、50 min取外周血测定AST和ALT。记录Ⅱ导联心电图,测量PP间期(PPd)、PQ间期(PQd)和QRS间期(QRSd)。结果单纯缺氧能显著影响外周血ALT及PQd,单纯氰中毒能影响AST、ALT和PPd、PQd;而缺氧与氰中毒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变。结论缺氧和氰化钠中毒对狗心脏功能有联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氰化钠 心脏
下载PDF
不同活性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波 叶枫 +4 位作者 王涛 姜帆 梁后杰 庞学利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检测survivin在成体干细胞等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克隆并比较3种不同片段长度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方法取成纤维母细胞10T1/2、成肌母细胞C2C12、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胚肾母细胞293FT... 目的检测survivin在成体干细胞等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克隆并比较3种不同片段长度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方法取成纤维母细胞10T1/2、成肌母细胞C2C12、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胚肾母细胞293FT进行培养。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urvivin在成体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用基因组DNA PCR和分子克隆等方法,构建不同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驱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载体,经脂质体转染293FT细胞,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以反映启动子活性。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成体干细胞中低表达,在成肌母细胞中中度表达,在结肠腺癌细胞HT29中高表达。克隆了不同片段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并连接到荧光素酶cDNA上游。在293FT细胞中,987 bp和160 bp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活性高于270 bp的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survivin基因启动子由于肿瘤特异性和泛肿瘤表达的特点,可通过载体构建应用于监控和治疗移植后干细胞的恶性转化。用高活性survivin基因启动子构建的载体可能会提高其在监控和治疗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启动子 荧光素酶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缺氧PC12细胞中JAK1/STAT1、STAT3介导的信号通路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吉清 林海 +2 位作者 吴强 李云鹏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后PC1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janus kinase 1/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制备缺氧细胞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目的研究缺氧后PC1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janus kinase 1/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制备缺氧细胞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PC12细胞的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2 h PC12细胞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缺氧6 h达最高(P<0.01),缺氧12 h的表达量降低(P<0.05)。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段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缺氧能增强PC12细胞中JAK1/STAT1、STAT3基因的表达,在缺氧所致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PC12细胞 Janus激酶1 信号的转录因子和活化子1 3
下载PDF
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动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远鹏 但国蓉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动脉血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000m高原急性缺氧环境。2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高原高、低剂量组,平原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高原缺氧组动物置于低压氧舱内预处理72h后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动脉血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000m高原急性缺氧环境。2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高原高、低剂量组,平原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高原缺氧组动物置于低压氧舱内预处理72h后进行实验,平原组动物于普通实验环境下进行。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进行股动脉插管,注射氰化钠(1.5、2mg/kg,腹腔注射)。分别于中毒前10min和中毒后5、10、15、20、30、60、120、180min经插管采血并分离血浆,以生化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平原动物NaCN中毒60min后血浆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72h后也使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动物注射氰化钠30min后上述指标变化较平原动物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纯缺氧和单纯氰化钠中毒均明显改变氧化应激指标,二者可能具有联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氰化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急性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赛燕 田原 +3 位作者 李云鹏 王涛 叶枫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平原组动物在本地常规实验室内处理。高原组动物放置于模拟4000m海拔高度的低压舱内3d后开始实验。为大鼠腹腔注射氰化钠(NaCN)3...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平原组动物在本地常规实验室内处理。高原组动物放置于模拟4000m海拔高度的低压舱内3d后开始实验。为大鼠腹腔注射氰化钠(NaCN)3.6mg/kg染毒,于0、0.5、1、2、4、6h6个时相点麻醉后断头取脑。以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法检测脑组织血管通透性,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大鼠脑纹状体和海马组织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腺苷一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含量。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缺氧环境氰化钠中毒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纹状体和海马组织ATP和ADP含量减少,AMP含量增加。结论高原缺氧可导致大鼠脑组织腺苷酸能量代谢障碍,缺氧条件下氰化钠中毒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同时脑水肿也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氰化钠 腺苷酸 海马 纹状体
下载PDF
鱼藤酮对大鼠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辉 李云鹏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1-833,共3页
目的研究鱼藤酮染毒大鼠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应用HPLC荧光法检测鱼藤酮染毒大鼠纹状体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谷氨酸转运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谷氨酰胺合... 目的研究鱼藤酮染毒大鼠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应用HPLC荧光法检测鱼藤酮染毒大鼠纹状体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谷氨酸转运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谷氨酰胺合成酶检测试剂盒观察其活性。结果1.2mg/kg鱼藤酮染毒大鼠纹状体Glu浓度明显升高,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蛋白表达升高,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明显增强。结论GLAST表达下调可能是鱼藤酮诱导脑内谷氨酸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GLT-1上调及GS活性增强可能为神经细胞自我保护机制,以限制谷氨酸的神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GLAST GLT-1 GS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心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乐明 董兆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化学毒剂中毒在化学毒剂复合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目前尚无成熟的救治方案。探讨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中毒和失血性休克这2种致伤因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适合于化学毒剂伤复合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案,提高化... 目的失血性休克合并化学毒剂中毒在化学毒剂复合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目前尚无成熟的救治方案。探讨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中毒和失血性休克这2种致伤因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为研究适合于化学毒剂伤复合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案,提高化学毒剂复合伤的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建立NaCN中毒复合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心电、血压、心肌酶谱等心血管功能变化情况,研究失血性休克条件下NaCN的毒性作用特点。结果 NaCN中毒复合失血性休克后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心肌酶学指标显著升高。结论失血性休克条件下,NaCN毒性明显增加;心肌复极过程紊乱,心肌酶含量显著增加,提示心肌细胞损伤。NaCN与失血性休克可能通过相同的作用机制,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对机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氰化钠 毒性 心肌功能
下载PDF
芥子气暴露的远后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禾 邹仲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6-1028,共3页
关键词 芥子气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几个宏观问题的思考
19
作者 邹仲敏 刘勇 +2 位作者 董兆君 糜漫天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地震 卫生防疫 汶川
下载PDF
人AB型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扩增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试验研究
20
作者 龚奕 陈幸华 +2 位作者 张曦 彭贤贵 邹仲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3-315,319,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AB型健康成人血清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观察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人脐带血标本分离培养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密度梯度分离后,在含有15%人AB型血清、bFGF(2,5~20.0μg/L)、10^(-6)mol/L氢化可... 目的建立并优化AB型健康成人血清培养体系对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观察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人脐带血标本分离培养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密度梯度分离后,在含有15%人AB型血清、bFGF(2,5~20.0μg/L)、10^(-6)mol/L氢化可的松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采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能形成纤维细胞样集落。优化的培养条件为:DMEM/F12培养基添加15%人AB型血清、10.0μg/LbFGF、10^(-6)mol/L氢化可的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Vimentin+、CD34+、TdT-、CD45-、CK-,符合造血基质细胞特点。结论采用人AB型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培养扩增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为下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血型抗原 胎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