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老年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秦昊 宗兆文 +8 位作者 张连阳 刘华渝 沈岳 郭庆山 赵玉峰 陈辉 钟孝政 任永川 华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老年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07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46例老年创伤患者(年龄≥65岁),其中男649例,女997例;年龄65~110岁,平均76.7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致伤... 目的探讨单中心老年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07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46例老年创伤患者(年龄≥65岁),其中男649例,女997例;年龄65~110岁,平均76.7岁。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病死率、死亡原因、伴发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变化。比较引入损害控制技术和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2007—2009年组)和后(2010—2014年组)伤情变化及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的特点。结果老年创伤患者数量(t=7.31,P〈0.01)及其在总体创伤患者中所占比例(t=6.29,P〈0.01)均逐年上升,平均年龄逐年增加(t=3.11,P〈0.05),伴发病所得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WIC)逐年增大(t=6.45,P〈0.01),病死率逐年下降(t=-4.27,P〈0.01),而平均ISS和ISS≥16分所占当年的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跌倒伤是首位致伤原因,且逐年增加(t=2.83,P〈0.05)。2010—2014年组平均ISS(t=2.13,P〈0.05)和ISS≥16分所占比例(χ^2=3.92,P〈0.05)均高于2007—2009年组,但其病死率却明显低于2007—2009年组(X^2=4.33,P〈0.05)。与非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损伤严重程度更重、伴随疾病情况也更严重,交通伤发生率更高(P均〈0.05)。结论随着创伤救治技术的改进和救治策略的完善,老年创伤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老年创伤患者的伴发病和致伤原因提示,应重点加强对老年患者创伤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老年人 流行病学 损伤严重度
原文传递
不同时相点移植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在损伤脊髓中的存活数量及其机制
2
作者 宗兆文 沈岳 +5 位作者 任永川 郭庆山 赵玉峰 华祥 刘华渝 孙士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点移植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在损伤脊髓中的存活数量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雄性大鼠SKPs,Allen法制备雌性大鼠中度脊髓挫伤模型,伤后即刻、1d、3d、7d和14d取损伤脊髓匀浆离心取...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点移植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在损伤脊髓中的存活数量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雄性大鼠SKPs,Allen法制备雌性大鼠中度脊髓挫伤模型,伤后即刻、1d、3d、7d和14d取损伤脊髓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白介素-1(IL-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含量,然后观察上清液、IL-1和PDGF对SKP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上述同样的时相点将DAPI标记的SKPs经局部注射到损伤脊髓处,移植后14d取材采用针对Y染色体的实时定量PCR检测脊髓中SKPs含量,BBB法评价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L-1可抑制SKPs的增殖活性,促进其凋亡;而PDGF的作用相反。损伤3d后脊髓的提取液培养中IL-1的浓度最高,7d的PDGF浓度最高,7d的脊髓提取液对SKPs促增殖活性最高。伤后7d移植组损伤脊髓局部存活的SKPs数量最多,功能恢复也最好。结论:中度挫伤脊髓损伤后7d移植SKPs存活率最高,对功能恢复的作用最强,其可能机制与损伤脊髓局部表达的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皮肤源性前体细胞 细胞因子 存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移植真皮多能干细胞向全身照射大鼠骨髓的分布
3
作者 宗兆文 任永川 +4 位作者 沈岳 陈永华 冉新泽 史春梦 程天民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A(PDGF.AA)处理能否增加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向全身照射(TBI)大鼠骨髓的分布。方法分离雄性大鼠dMSCs,向第3代dMSCs中加入10μg/LPDGF—AA,继续培养2h后,Westernblot检测dMSCs中tenascin—C...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A(PDGF.AA)处理能否增加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向全身照射(TBI)大鼠骨髓的分布。方法分离雄性大鼠dMSCs,向第3代dMSCs中加入10μg/LPDGF—AA,继续培养2h后,Westernblot检测dMSCs中tenascin—C的表达,Transwell小室观察dMSCs的迁移能力,并收集细胞静脉移植到雌性全身照射大鼠体内,伤后2周采用针对Y染色体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骨髓中dMSCs含量。以未处理的dMSCs作为对照。结果与未处理的dMSCs相比,PDGF—AA处理可上调dMSCs中tenascin—C的表达,在骨髓提取液的趋化下迁移到Transwell小室下层的细胞多,移植后分布到骨髓的dMSCs数量为(1.79±0.13)×10^5个,明显高于未处理的(1.24±0.09)×10^5个(t=8.833,P〈0.01)。结论移植前用PDGF-AA处理dMSCs可增强其迁移能力,并可增加其向全身照射大鼠骨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真皮多功能干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