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烧伤后单核-巨噬细胞变化及调节措施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晓媛 靳贺 梁华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严重创伤、大面积深度烧伤可刺激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深入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变化的分子机制及拮抗措施对预防伤后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单核-巨噬细胞在创伤/烧伤后... 严重创伤、大面积深度烧伤可刺激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深入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变化的分子机制及拮抗措施对预防伤后并发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单核-巨噬细胞在创伤/烧伤后数量、功能变化及相关分子机制与逆转措施,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烧伤 细胞 免疫
下载PDF
胍丁胺在创伤/脓毒症及休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媛 田李星 梁华平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胍丁胺(agmatine,AGM)是-种生物活性胺,为L-精氨酸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由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作用生成,可经胍丁胺酶(agmatinase)降解成腐胺等;或经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催化氧化生成胍丁胺醛,... 胍丁胺(agmatine,AGM)是-种生物活性胺,为L-精氨酸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由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作用生成,可经胍丁胺酶(agmatinase)降解成腐胺等;或经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催化氧化生成胍丁胺醛,最后经乙醛脱氢酶转变为胍基丁酸.自1994年在哺乳动物脑中分离到纯内源性胍丁胺后,其合成、代谢以及生物学作用逐渐引起关注.作为一种生物胺,胍丁胺是L-精氨酸-NO代谢途径、多胺代谢及多种神经受体的重要调控者,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特性,包括神经保护、心脏保护、肾脏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胍丁胺 脓毒症 精氨酸脱羧酶 L-精氨酸 二胺氧化酶 乙醛脱氢酶 休克 创伤
下载PDF
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洁 康健毅 +5 位作者 王丽丽 杨策 伍亚民 李兵仓 王建民 赖西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开阔地爆炸组(OTB组,n=32)和舱室爆炸组(ECB组,n=32)。舱室爆炸组和开阔地爆炸组分别在模拟装甲舱室内和舱外以60... 目的探讨密闭舱室内爆炸致大鼠失能性脑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开阔地爆炸组(OTB组,n=32)和舱室爆炸组(ECB组,n=32)。舱室爆炸组和开阔地爆炸组分别在模拟装甲舱室内和舱外以600mg雷管电起爆,动物距爆点21.5cm。观察大鼠伤前及伤后1、3、5、8、12、24、72h(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失能性脑缺血面积和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舱室内、外爆炸后30min大鼠失能程度均为25%。TTC染色显示开OTB组伤后5h出现肉眼可见脑缺血区域,12h缺血区面积最大,至72h基本恢复正常;ECB组伤后3h即可见缺血区,至72h缺血区仍存在。诱发电位检测显示,ECB组伤后5h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延长,伤后8h运动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延长,且感觉变化先于运动变化。结论舱室爆炸致脑失能较开阔地爆炸更早且伤情更重,缺血区域和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可能与失能性脑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复合冲击波 脑损伤 诱发电位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洁 刘良明 伍亚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生长锥 细胞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综述
下载PDF
爆炸伤伤情创伤评分 被引量:8
5
作者 姚远 周继红 +1 位作者 刘大维 邱俊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利用创伤评分探讨对爆炸伤伤情进行有效定量评估的方法。方法对爆炸性武器致伤的69只山羊生物毁伤程度分别使用传统冲击伤伤情的病理判定方法和ISS进行判定,研究此2种伤情评定方法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结果(1)AIS2005中关于... 目的利用创伤评分探讨对爆炸伤伤情进行有效定量评估的方法。方法对爆炸性武器致伤的69只山羊生物毁伤程度分别使用传统冲击伤伤情的病理判定方法和ISS进行判定,研究此2种伤情评定方法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结果(1)AIS2005中关于肺部冲击伤的AIS编码描述较简略,不能有效反映真实的肺部损伤情况;(2)运用结合传统病理判定方法的AIS2005损伤定级方法计算ISS,能使其与传统病理判定方法对冲击波伤的伤情判定有较好的一致性;(3)对伴有破片伤及其他损伤的冲击伤进行伤情判定时,ISS较传统病理判定标准更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伤情。结论在对肺部冲击伤进行损伤定级时,应该将AIS2005编码与传统病理判定方法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多发伤 创伤评分
下载PDF
肺冲击伤转化研究——历史、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策 蒋建新 +1 位作者 王正国 庄茁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1-5,8,共6页
冲击伤是火药、炸药等易燃、易爆品发明的副产物。肺脏作为爆炸冲击致伤中最易受累的空腔脏器,是临床冲击伤诊治的重点。与普通急性肺损伤相比,肺冲击伤在致伤原因、病理生理反应、诊治和防护、转归和预后等方面,有其特定表现形式与制... 冲击伤是火药、炸药等易燃、易爆品发明的副产物。肺脏作为爆炸冲击致伤中最易受累的空腔脏器,是临床冲击伤诊治的重点。与普通急性肺损伤相比,肺冲击伤在致伤原因、病理生理反应、诊治和防护、转归和预后等方面,有其特定表现形式与制约瓶颈。既往依据伤员症状、体征、影像学、血气分析,在肺冲击伤诊治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然而,鉴于当前安全形势和生产、生活潜在爆炸风险,爆炸物种类、理化性质、爆炸当量以及爆炸现场的复杂空间分布为肺冲击伤的诊治与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创伤救治水平显著提升背景下,肺冲击伤伤员在诊治上对基于疗效和后期康复的个体化诊治需求尤为迫切,对肺冲击伤高效防护新措施渐趋关注。因此,笔者在系统回顾肺冲击伤流行病学规律基础上,从精准诊断、精准治疗和高效防护三方面概述肺冲击伤转化研究现状,并基于瓶颈问题提出愿景和展望,以期从转化医学视角分析肺冲击伤的历史、现状,探究肺冲击伤理论成果向精准治疗和高效防护转化的可行性,尝试从既往定性诊治转化为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的个体化诊治,旨在为肺爆炸冲击伤精准救治和防护范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冲击伤 创伤和损伤 冲击耗散 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 预警
下载PDF
大鼠严重创伤后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4基因表达及受体反应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权 王正国 +3 位作者 朱佩芳 蒋建新 董蕻 刘庆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后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2/4基因表达及受体反应性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严重创伤(右侧胸部撞击伤复合双侧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分别于创伤后2、6、12、24小时取腹腔巨噬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测定TLR...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后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LR)2/4基因表达及受体反应性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严重创伤(右侧胸部撞击伤复合双侧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分别于创伤后2、6、12、24小时取腹腔巨噬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测定TLR2/4的mRNA表达,以脂多糖(LPS)、Pam3CSK4刺激后取细胞上清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创伤后2小时腹腔巨噬细胞TLR2、TLR4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直至创伤后24小时。行不同浓度LPS、Pam3CSK4刺激后细胞上清液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严重创伤后腹腔巨噬细胞TLR2/4基因表达降低,受体反应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TOLL样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创伤救治培训班的教学探索
8
作者 高洁 王丽丽 杨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2期192-193,共2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局部战争及恐怖威胁的出现,开展创伤骨干培训,提高部队战创伤救治成为必须。我院所依托优势,优选培训师资,强化实用技术、见习临床病例,熟悉战伤特点等,通过学习和交流,使基层部队培训学员掌握前沿技术动态...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局部战争及恐怖威胁的出现,开展创伤骨干培训,提高部队战创伤救治成为必须。我院所依托优势,优选培训师资,强化实用技术、见习临床病例,熟悉战伤特点等,通过学习和交流,使基层部队培训学员掌握前沿技术动态,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伤应急指挥与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 救治 创伤 培训
下载PDF
步枪弹对复合防护人体上躯干冲击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徐诚 陈菁 +3 位作者 张起宽 康建毅 董萍 刘海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7,共6页
对高速步枪弹撞击带复合防护人体上躯干冲击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数值计算分析,以CT扫描获取人体上躯干建模源图像,建立了包括皮肤、肌肉、胸廓骨骼结构、主要内脏器官和纵膈在内的人体上躯干有限元模型;根据步枪弹高速侵彻特点,建立... 对高速步枪弹撞击带复合防护人体上躯干冲击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数值计算分析,以CT扫描获取人体上躯干建模源图像,建立了包括皮肤、肌肉、胸廓骨骼结构、主要内脏器官和纵膈在内的人体上躯干有限元模型;根据步枪弹高速侵彻特点,建立了软硬复合防弹衣有限元模型,利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步枪弹撞击带软硬复合防护衣的人体上躯干的冲击响应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皮肤、胸骨、心脏、肺脏、肝脏以及胃的动态冲击响应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数值计算结果定量揭示了人体上躯干靶标动力响应特性和软硬复合防弹衣后人体钝性损伤时压力传递机制,为冲击效应与损伤评估提供了基本数据,为数值模拟步枪弹高速钝击有软硬复合防护的人体靶标作用效应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枪弹 人体躯干 有限元模型 力学响应 创伤弹道
下载PDF
338083例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9
10
作者 张溢华 邱俊 +3 位作者 王昊 徐伦山 周继红 许民辉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338 083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特点,对颅脑损伤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分布、伤情、治... 目的回顾分析338 083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资料特点,对颅脑损伤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从"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210家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住院信息,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分布、伤情、治疗结果等特点。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主要集中于11~60岁人群,占85.4%;其中31~40岁最多,占24.28%;90岁以上人数最少,占0.10%。7年间颅脑损伤患者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37%。从住院月份分析,7~12月是颅脑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段;年龄分布与社会群体活跃情况分布一致;致伤原因分析提示颅脑损伤主要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男女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年龄段预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各年龄段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的发生在年龄、性别、时间、致伤原因、治疗结果等方面存在规律性,应根据规律,在政策制定和救治过程中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颅脑损伤救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回顾分析
下载PDF
感觉神经肽P物质在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文治 赖西南 +2 位作者 王正国 刘育杰 王丽丽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在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48只,行鼠背部脊柱两侧皮肤切割伤口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伤后在伤口四周注射10-7mol/L的SP,每日2次,每... 目的观察外源性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在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48只,行鼠背部脊柱两侧皮肤切割伤口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伤后在伤口四周注射10-7mol/L的SP,每日2次,每个伤口200μl/次,连续注射4天;对照组注射等量SP溶剂生理盐水。伤后4、7、10、14、17、21天用透明膜描记法记录伤口愈合面积,伤后4、7、10天取材检测肉芽组织羟脯氨酸总量和Ⅰ型、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实验组在伤后4、7、10、14天伤口愈合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周;伤后4、7、10天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外源性SP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肽P物质 糖尿病 皮肤 伤口愈合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轴的特性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帅南 黄宏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471-473,共3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α趋化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其特异性受体CXCR4广泛地表达于许多组织和器官。近来研究发现,SDF-1/CXCR4不仅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和生后造血干细胞归巢,而且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过...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α趋化因子家族的新成员,其特异性受体CXCR4广泛地表达于许多组织和器官。近来研究发现,SDF-1/CXCR4不仅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和生后造血干细胞归巢,而且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SDF-1/CXCR4的特性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下载PDF
纳洛酮对神经元GluR2表达的影响及缺氧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利人 陈力学 刘宝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445-4447,共3页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凋亡数量、胞膜表面GluR2含量变化及纳洛酮的调节作用。结果:纳洛酮可上调缺氧损伤后神经元膜GluR2的含量(P<0.05),减少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上调神经元膜表面GluR2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药理学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病理学/代谢 受体 AMPA/代谢/药物作用 神经元/细胞学/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动物 体外研究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舱室内爆炸伤大鼠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莫立稳 郭东阳 +1 位作者 甯交琳 赖西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舱室内肢体爆炸伤大鼠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80mg DDNP纸制点爆源紧贴大鼠左后肢胫腓骨中下段内侧皮肤固定后爆炸致伤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8)、单纯致伤组(E组,n...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舱室内肢体爆炸伤大鼠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80mg DDNP纸制点爆源紧贴大鼠左后肢胫腓骨中下段内侧皮肤固定后爆炸致伤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8)、单纯致伤组(E组,n=16)和致伤+NaHS处理组(S组:5mg/kgNaHS,ip;n=16)。收集大鼠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α、IL-6、IL-10浓度和H2S浓度。结果爆炸致伤后,大鼠血浆HS浓度显著下降(P〈0.05),TNF-α、IL-6、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早期给予NaHS后伤鼠血浆H2S浓度显著升高(P〈0.05),TNF-α、IL-6、IL-10浓度则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舱室内肢体爆炸致伤可引起大鼠血浆炎症因子升高;而早期给予适量H2S则可显著降低血浆前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硫化氢(H2S)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低浓度H_2O_2预处理增强小鼠BMSCs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昱庆 陈民佳 +4 位作者 李战 朱明 邱伟 黄宏 徐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介导的低浓度过氧化氢(H_2O_2)预处理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BMSCs经或不经低浓度(50μmol/L)H_2O_2预处理12 h,再暴露于不同... 目的探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介导的低浓度过氧化氢(H_2O_2)预处理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BMSCs经或不经低浓度(50μmol/L)H_2O_2预处理12 h,再暴露于不同高浓度H_2O_2(200、250、300和500μmol/L)刺激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凋亡;低浓度H_2O_2预处理12 h再暴露于300μmol/L H_2O_2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以及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H_2O_2呈浓度依赖性诱导BMSCs凋亡,50μmol/L H_2O_2预处理可降低200~500μmol/L诱导的BMSCs凋亡率,以及能降低300μmol/L诱导的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的上调和抗凋亡蛋白Bcl-2及磷酸化Akt和m TOR蛋白的表达的下调(P<0.05,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明显地阻断H_2O_2预处理引起的上述变化。结论低浓度H_2O_2预处理通过活化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凋亡 过氧化氢 预处理
下载PDF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海静 何庆华 田逢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9,共3页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是脑机接口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分解滤波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诱发电位的特征,用K近邻算法对得到的特征信... 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是脑机接口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采用累加平均和小波分解滤波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微弱的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诱发电位的特征,用K近邻算法对得到的特征信号进行模式识别。采集三名受试者的脑电数据作为处理对象,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瞬态视觉诱发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视觉诱发电位 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K近邻算法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明 肖南 +1 位作者 黄宏 徐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11-918,共8页
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易于分离培养获得、低免疫源性、多向分化潜能及旁分泌功能等特征,而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组织再生与创伤修复研究,并显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创伤的研究已开展了十余年,无论动物模型或是临床病人,均... 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易于分离培养获得、低免疫源性、多向分化潜能及旁分泌功能等特征,而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组织再生与创伤修复研究,并显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创伤的研究已开展了十余年,无论动物模型或是临床病人,均显示了不错的疗效。然而,该治疗仍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离转化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尚有距离。该文拟对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和提高疗效的手段等方面作一综述,并探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创伤 创伤修复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姚东东 张洁元 +1 位作者 刘彬 李兵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修复过程中的微环境变化进行综述。结果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依赖于损伤神经所在的微环境,包括神经再生通道建立、神经... 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修复过程中的微环境变化进行综述。结果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依赖于损伤神经所在的微环境,包括神经再生通道建立、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炎性反应、激素调节、信号通路调控及酶的调节,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胞体轴突近远端的变化。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其修复微环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结合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基因工程和干细胞移植等技术,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损伤修复 炎性反应 信号通路 微环境
原文传递
生物止血海绵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东红 刘建仓 +1 位作者 刁俊林 廖自福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自制止血海绵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体内埋植法和体外酶降解法考查其降解作用;采用MTT法评价其对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法观察其全身急性毒性;采用皮肤刺激、皮内刺激、眼刺激法考察其刺激... 目的评价一种自制止血海绵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体内埋植法和体外酶降解法考查其降解作用;采用MTT法评价其对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采用腹腔注射法观察其全身急性毒性;采用皮肤刺激、皮内刺激、眼刺激法考察其刺激作用。结果该止血海绵具有一定的降解性,无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无刺激性。结论实验结果提示该止血海绵是一种安全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海绵 降解性 细胞毒性 全身急性毒性 刺激作用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庆华 王正国 +1 位作者 田逢春 沈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2125-2127,2132,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方法:电子鼻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通常由气味取样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介绍了电子鼻的发展状况、论述了通用电子鼻的组成、原理...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方法:电子鼻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通常由气味取样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介绍了电子鼻的发展状况、论述了通用电子鼻的组成、原理及所用的传感器(金属氧化物传感器、导电型聚合物传感器、压电型传感器等)的特性及其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结果:电子鼻可用于检测肺部疾病(肺癌、肺结核)、糖尿病、尿毒症和细菌感染(厌氧菌、耳鼻喉感染细菌、不同类型的金黄葡萄球菌、伤口微生物感染)。结论:电子鼻作为一种无创的、快速诊断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查及微生物感染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传感器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