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追尾交通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辉 尹志勇 +7 位作者 王正国 杨志焕 宁心 李晓炎 陈海兵 杨光瑜 谭浩 郭晓丽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汽车追尾碰撞交通伤的伤情特点。方法15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3组,胸、腹部以医用绷带固定后,分别以30km/h(Ⅰ组)、40km/h(Ⅱ组)、45km/h(Ⅲ组)进行汽车追尾碰撞,高速摄像与激光测速记录碰撞全过程,用运动软件分析碰撞加速度,观察... 目的探讨汽车追尾碰撞交通伤的伤情特点。方法15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3组,胸、腹部以医用绷带固定后,分别以30km/h(Ⅰ组)、40km/h(Ⅱ组)、45km/h(Ⅲ组)进行汽车追尾碰撞,高速摄像与激光测速记录碰撞全过程,用运动软件分析碰撞加速度,观察动物损伤情况。结果3组动物沿绷带走行方向均有皮下轻度出血,Ⅰ组未发现脏器损伤;Ⅱ组肺、肝脏损伤分别为1例和2例;Ⅲ组颅脑损伤1例,肺损伤4例。结论动物的损伤情况与其固定方式以及汽车追尾碰撞速度、加速度有关,汽车追尾碰撞交通伤的伤情规律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伤 挥鞭伤 模型
下载PDF
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蓉 张伟国 +4 位作者 赵辉 尹志勇 谭立文 邱明国 张绍祥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在颅脑创伤的伤情判断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1例临床典型颅脑减速伤患者的颅脑CT影像资料,结合致伤病史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果颅脑减速伤损伤的主要特点为:...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在颅脑创伤的伤情判断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1例临床典型颅脑减速伤患者的颅脑CT影像资料,结合致伤病史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果颅脑减速伤损伤的主要特点为:撞击部位头皮损伤、颅盖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颅底骨折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以撞击部位多见,硬膜下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位于脑底部及脑挫裂伤区;额、颞叶严重对冲伤是常见颅脑减速伤的重要特征。结论根据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合致伤病史或颅脑CT表现,可为临床颅脑减速伤伤情的快速判断与救治、CT扫描及诊断、创伤事故原因的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速伤 CT
下载PDF
准静态下颞部撞击致颅脑伤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辉 尹志勇 +3 位作者 蒋建新 王正国 陈继川 杨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建立准静态下颞部撞击致颅脑伤的虚拟模型,研究准静态下颞部撞击所致的应力分布以及应力波的传播,探讨颞部撞击致颅脑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准静态颞部撞击伤的有限元模型,用Ls-Dyna软件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 目的建立准静态下颞部撞击致颅脑伤的虚拟模型,研究准静态下颞部撞击所致的应力分布以及应力波的传播,探讨颞部撞击致颅脑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准静态颞部撞击伤的有限元模型,用Ls-Dyna软件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最后用Ls-Prepost软件进行后处理。结果撞击点处颞骨Von Mises应力以及颅内压力随撞击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应力波在颅骨表面的传播以撞击点为圆心的径向上传播,在颅骨-脑组织耦合处急剧衰减;颅底有应力集中区域。该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生物试验结果较吻合。结论本研究对颞部撞击致颅脑损伤的诊断和防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撞击伤 模拟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蓉 赵辉 +4 位作者 尹志勇 张连阳 陈金华 张绍祥 张伟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0期3882-3885,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18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均行胸部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胸部大血管进行重建、分析。将CT诊断结...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诊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18例急诊胸部创伤患者均行胸部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对胸部大血管进行重建、分析。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随访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例中,CT平扫显示胸部主要损伤有:肺挫伤10例(55.56%),血胸及肋骨骨折各9例(50%),气胸8例(44.44%),锁骨骨折6例(33.33%)。CT增强扫描诊断心脏大血管损伤7例,其中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胸主动脉夹层和心包破裂各1例。CT增强扫描结果与手术、临床随访结果相吻合。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全面而准确地诊断急诊胸部创伤的重要影像技术,可以对CT平扫不能确定的心脏、大血管的损伤情况作出明确判断,对临床救治方案的早期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增强扫描 胸部创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