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DNA损伤修复蛋白APE1线粒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梦侠 王东 +3 位作者 向德兵 张云嵩 杨宇馨 龙在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线粒体定位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DNA修复在骨肉瘤放射治疗抵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线粒体定位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DNA修复在骨肉瘤放射治疗抵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blot观察正常对照组和12Gy X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骨肉瘤细胞株HOS细胞中APE1线粒体定位情况。结果对照组、12Gy X射线处理后1、2、3h APE1和线粒体有共定位现象,APE1细细胞质/细胞核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0.78±0.04)、(1.04±0.03)、(1.14±0.05)、(1.80±0.38)。Western blot亦证实线粒体内APE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放射后早期APE1向细胞质线粒体移位,从1~3h逐渐增高,提示APE1可能在电离辐射后骨肉瘤细胞线粒体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APE1 线粒体 放射治疗
下载PDF
NGF与CNTF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影响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伍亚民 +4 位作者 李民 刘媛 曾琳 杨恒文 李应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对大鼠同一坐骨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 3 6只大鼠坐骨神经 10mm缺损 ,根据梭形...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对大鼠同一坐骨神经再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 3 6只大鼠坐骨神经 10mm缺损 ,根据梭形管的两支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 (两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 )和B组 (两支管内加入几丁糖后 ,再分别加入NGF和CNTF)。于术后 4、8、16周取再生神经的中段行透射电镜观察 ,并对 8、16周再生神经的有髓和无髓纤维的面积、有髓纤维轴突直径、髓鞘厚度行计量分析。结果 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纤维的种类、数量无显著差异。B组NGF侧再生纤维以有髓纤维为主 ,且其髓鞘较厚 ,轴突直径较大 ,而CNTF侧再生神经有髓和无髓纤维均增加 ,无髓纤维面积较NGF侧大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NGF对有髓纤维的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 ,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和无髓纤维再生 ,但其促进有髓纤维再生的作用不及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双通道桥接管 NGF CNTF 周围神经再生 超微结构 计量研究
下载PDF
大鼠角膜缘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及碱烧伤后β-连环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海燕 严军 +4 位作者 蒋建新 龙在云 张冲 黄苏娜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缘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及碱烧伤后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规律。方法消化法培养大鼠角膜缘上皮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征[细胞形态、泛角质蛋白抗体(AE1/AE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做初步鉴定;构建体外碱烧伤模型,... 目的探讨角膜缘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以及碱烧伤后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规律。方法消化法培养大鼠角膜缘上皮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征[细胞形态、泛角质蛋白抗体(AE1/AE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做初步鉴定;构建体外碱烧伤模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伤后各时相点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具典型的上皮细胞特点,大部分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且生活状态良好;核酸和蛋白水平均显示,伤后24小时β-catenin的表达有显著升高(P<0.05),至伤后48小时达到峰值(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研究结果来近似反映角膜干细胞的特点;Wnt经典信号途径参与了碱烧伤后的细胞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碱烧伤 Β-连环蛋白 角膜缘
下载PDF
脊髓挫裂伤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泽汝心 谭波涛 +6 位作者 覃小霞 伍亚民 刘媛 江龙 殷樱 贾功伟 虞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的认知、情绪改变以及脑内相关区域病理变化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情况。方法 120只成年SD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每组60只)。制备脊髓T10节段的Allen法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力度20 g×25 mm),对照组只接受...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的认知、情绪改变以及脑内相关区域病理变化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情况。方法 120只成年SD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每组60只)。制备脊髓T10节段的Allen法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力度20 g×25 mm),对照组只接受椎板切除术。BBB评分观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Morris水迷宫和高架十字迷宫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情绪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神经细胞形态数量,快速高尔基体染色检测海马区域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aspase-12蛋白在海马区域的表达变化。结果高架十字迷宫检测损伤大鼠进入开臂次数明显减少,水迷宫空间探索测试结果显示损伤动物跨越平台次数明显下降(P<0.05,P<0.01)。尼氏染色和快速高尔基体染色结果显示大鼠皮质和海马区域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异常,海马区域树突棘密度下降(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成年大鼠产生持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同时出现焦虑的情绪变化。这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海马和皮质区域发生的内质网应激引起海马与皮质区域神经细胞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认知障碍 情绪变化 脑损伤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旺 李陈成 +6 位作者 李森 冯东亮 洪有建 南伟 江龙 黄显凯 伍亚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束后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核仁及边界清晰,胞质尼氏体丰富,无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大脑皮层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病理改变;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空泡样细胞病变,CA3区更为明显;CA2区细胞排列较规则,分布较均匀;齿状回可见部分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尼氏体数量减少。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为探讨PTSD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脑皮层 海马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检测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中兴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 目的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29.62±3.23)以及OE+CE(8.60±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连续单一应激 复合应激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映琦 廖维宏 +4 位作者 迟路湘 陈康宁 史树贵 范文辉 陈贞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未见...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后6 h,开始出现少量TUNEL阳性细胞;SE后72 h,达到高峰;SE后7 d,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可见少量caspase-3阳性表达;SE后6 h,大鼠海马caspase-3阳性表达增多,主要集中于CA1和CA3区;SE后48 h,caspase-3表达达到高峰;SE后72 h^7 d,caspase-3阳性染色细胞数开始减少;但仍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果显示caspase-3表达分布与TUNEL染色基本一致,caspase-3表达高峰早于TUNEL所示凋亡细胞出现的高峰。结论神经元凋亡参与了SE后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与caspase-3的激活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CASPASE-3 匹罗卡品 凋亡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力学 姜利人 +2 位作者 刘宝松 陈恒胜 康格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为神经元损伤的早期干预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AO/EB荧光比色法观察...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和分布特征,为神经元损伤的早期干预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AO/EB荧光比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皮层凋亡发生的数量和分布,用荧光指示剂Fura-2 AM标记,检测脑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 TUNEL显示再灌注3h海马部位即出现散在凋亡细胞,并向皮层区域扩展,24—48h达高峰;坏死细胞迟于凋亡出现,弥散分布于凋亡细胞周围,再灌注48h后坏死细胞增多,72h最多。AO/EB法显示海马、额叶和顶叶凋亡细胞总数分布在再灌注后24h和72h达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C染色证实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出现梗死灶,而是在海马及大脑皮层有弥散性坏死。胞内[Ca^2+];各时间点与对照相比匀显著升高(P〈0.01)。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后受累神经元经历了由凋亡到死亡的过程,对缺血敏感的海马神经元首先受损,并向顶叶和额叶皮层扩展,细胞质内[Ca^2+]i增加是主要原因。利用凋亡时间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益于保护和挽救凋亡前期神经元,减小继发性损害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凋亡 AO/EB TUNEL TTC 神经元 海马
下载PDF
原浆型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民 曾琳 +3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李书林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从新生鼠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分离的混合星形胶质细胞,经差速振荡法得到纯化的PAS和FAS;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两... 目的从新生鼠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分离的混合星形胶质细胞,经差速振荡法得到纯化的PAS和FAS;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观察到两种细胞均特异性的标记为阳性。PAS外观扁平似圆盘状,细胞体较大,突起宽而扁,分支少,均匀排列生长;FAS细胞体较小,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突起较多,细长并有分支,呈交错生长。结论采用差速振荡法体外纯化培养两种AS,方法可行、有效,同时纯度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 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NGF促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玉波 伍亚民 +1 位作者 杨恒文 李应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促血管作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促血管作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几丁糖组(B组,医用几丁糖简称几丁糖),NGF+几丁糖组(C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前3组每组20只,术后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FactorⅧ、VEGF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术后14d,Holmes染色再生坐骨神经纤维。结果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再生坐骨神经中表达的CD34、FactorⅧ、VEGF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NGF+几丁糖组上述三抗原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或几丁糖组有明显增加(P<0·05),NGF+几丁糖+抗VEGF组再生坐骨神经血管中的CD34和VEGF的表达完全被抑制,FactorⅧ的表达与NGF+几丁糖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146)。Holmes染色发现,术后14d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及排列规则程度:NGF+几丁糖组>几丁糖组>生理盐水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结论NGF可能通过促进VEGF产生发挥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血管生成
下载PDF
PTEN表达下调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力学 姜利人 +2 位作者 刘宝松 龙在云 康格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对NR2B磷酸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在阻断Ca2+内流和神经元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神经元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转染shRNAspten-GFP质粒,采用Fura 2-AM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用免疫沉淀法和W estern b ... 目的探讨PTEN对NR2B磷酸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在阻断Ca2+内流和神经元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神经元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转染shRNAspten-GFP质粒,采用Fura 2-AM法测定胞内Ca2+浓度,用免疫沉淀法和W estern b lotting检测NR2B及磷酸化水平。结果OGD后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和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shRNAspten-GFP能成功转染到神经元中,并可显著下调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F=11.82,P<0.05),胞内Ca2+浓度也显著低于损伤组和PshGFP阴性对照组(F=62.85,P<0.05)。结论PTEN表达下调对缺氧诱导的NR2B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升高有拮抗作用,阻断Ca2+内流,从而达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NR2B shRNAs 酪氨酸磷酸化
下载PDF
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瑶 伍亚民 +5 位作者 龙在云 刘媛 王莉 曾琳 王继红 任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4-786,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10、40、80、160 ng/ml)的IGF-1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划痕实验观察IGF-1对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P...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10、40、80、160 ng/ml)的IGF-1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划痕实验观察IGF-1对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PI染色观察细胞的情况,ELISA法测定VEGF含量。结果 10 ng/ml、20 ng/ml、40 ng/ml、80 ng/ml的IGF-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IGF-1浓度为40 ng/ml、80 ng/ml的实验组与未加入IGF-1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 ng/ml的IGF-1对细胞增殖作用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40 ng/ml IGF-1作用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I染色显示实验组死亡细胞明显减少,实验组培养液上清VEGF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减少其细胞凋亡,促进受损内皮细胞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IGF-1促进细胞分泌V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内皮细胞 存活 增殖
下载PDF
必需脂肪酸对大鼠脑组织中EPA、DHA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侃 曾琳 +4 位作者 龙在云 刘媛 伍亚民 陶翠兰 何凤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大鼠脑发育期补充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 ,EFA)对脑组织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 noicacid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 ,DHA)含量的影响。方法 断乳大鼠(1月) 3 0只,雌雄不拘,分为正常组、EF... 目的 探讨在大鼠脑发育期补充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 ,EFA)对脑组织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 noicacid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 ,DHA)含量的影响。方法 断乳大鼠(1月) 3 0只,雌雄不拘,分为正常组、EFA缺乏组和补充鱼油组,分别饲以不同饲料喂养3个月,取出新鲜的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EPA、DH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EFA缺乏组的EPA、DH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 0 5 ) ,补充鱼油组明显升高(P <0 0 5 )。结论 发育期EFA缺乏会导致脑组织中EPA、DHA含量明显降低,相反在发育期补充必要的EFA会使EPA、DHA明显升高,有利于脑组织的生长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曦 胡波 +3 位作者 万子兵 杨丽 黄率帅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并观察其在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2 kHz的正弦波纯音和压强为3.0 psi的束状医用氧气流先后作用于豚鼠左侧眼角膜,训练豚鼠建立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低扭...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豚鼠眨眼反应测量方法,并观察其在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2 kHz的正弦波纯音和压强为3.0 psi的束状医用氧气流先后作用于豚鼠左侧眼角膜,训练豚鼠建立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低扭矩的肌肉张力换能器测量眨眼活动。结果训练第14天豚鼠追踪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率为(87.0±12.9)%,显著高于训练第1天的习得率(8.0±6.3)% (P=0.003);训练第10天豚鼠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率为(86.0±13.0)%,显著高于训练第1天的习得率(5.5±5.0)% (P=0.001)。在此过程中,测量了豚鼠习得条件眨眼反应的峰潜伏期、持续时间和幅度,所得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结论本教研室设计的眨眼反应测量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研究小型啮齿类动物眨眼条件反射训练中眨眼活动的拓扑学参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条件反射 豚鼠 张力换能器
下载PDF
VEGF、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政 王江 +3 位作者 龙在云 王莉 曾琳 伍亚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dSD大鼠,收集胎鼠大脑皮质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传代培养,取P3代细胞,分别加入200μg/LVEGF和(或)20...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dSD大鼠,收集胎鼠大脑皮质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传代培养,取P3代细胞,分别加入200μg/LVEGF和(或)20μg/LbFGF进行诱导分化,并设对照组(不加VEGF和bFGF),7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胎鼠大脑皮质中分离的细胞在体外悬浮生长,形成致密的球形细胞团,传代后能形成新的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球nestin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部分表达β-tubulin-Ⅲ,部分表达GFAP。与对照组比较,VEGF和(或)bFGF均可使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增加,其中VEGF+bFGF联合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80.3%)最高,GFAP阳性率(18.6%)最低。bFGF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60.4%)和GFAP阳性率(38.5%)与VEGF作用后(分别为60.3%、38.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和bFGF均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细胞分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下载PDF
转录调控因子Shh促进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天勇 刘媛 +1 位作者 龙在云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62-7163,7241,i004,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转录调控因子Shh对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效应,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中可能的应用。方法:以一定含量的Shh处理原代和传代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别在接种细胞后的第2,4,6天计数神经球的形成情况;并用胎牛血清作分化诱导剂,观察Shh... 目的:观察体外转录调控因子Shh对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效应,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中可能的应用。方法:以一定含量的Shh处理原代和传代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别在接种细胞后的第2,4,6天计数神经球的形成情况;并用胎牛血清作分化诱导剂,观察Shh中干细胞球的分化情况,8d后,免疫组化双标鉴定并计数神经微丝-200(NF-200)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对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统计学分析。结果:Shh(5~50nmol/L)在体外可以促进胎鼠脊髓原代和传代的神经干细胞增殖,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Shh(50nmol/L)的增殖效应几同bFGF(20μg/L);增殖的细胞可分化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其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同bFGF组的分别为64%∶36%和63%∶37%。结论:Shh(5~50nmol/L)在体外可以剂量依赖性的促进胎鼠脊髓原代和传代的神经干细胞增殖,且增殖的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其分化细胞的趋向类似于bFG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钾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增加宫颈癌细胞对中子照射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爽 李力 刘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mino-pynidine,4-AP)对宫颈癌HeLa细胞中子照射的影响。方法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设不同浓度(0、1、5、10、20mmol/L)4-AP组,0.67Gy252Cf中子照射后48h,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凋亡率。...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mino-pynidine,4-AP)对宫颈癌HeLa细胞中子照射的影响。方法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设不同浓度(0、1、5、10、20mmol/L)4-AP组,0.67Gy252Cf中子照射后48h,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凋亡率。0、20mmol/L4-AP组自照射后24、48、72h分别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中子照射48h后,4-AP浓度为0、1、5、10、20mmol/L时,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0、(38.81±3.45)%、(46.63±3.88)%、(63.58±6.19)%、(77.51±8.87)%,凋亡率(%)分别为(3.15±0.85)%、(8.01±1.19)%、(16.00±1.58)%、(47.20±3.18)%、(62.56±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4-AP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当4-AP浓度大于5mmol/L时,其作用明显(P<0.01)。0.67Gy252Cf中子照射0、24、48、72h后,4-AP浓度为0mmol/L组,HIF-1αmRNA/β-actin值分别为(0.423±0.116)、(0.464±0.111)、(0.487±0.121)、(0.415±0.099),Western blot灰度扫描结果HIF-1α/β-actin分别为(0.723±0.116)、(0.664±0.111)、(0.617±0.121)、(0.515±0.099),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P浓度为20mmol/L组,HIF-1αmRNA/β-actin值分别为(0.401±0.121)、(0.364±0.142)、(0.257±0.137)、(0.165±0.099),Western blot灰度扫描结果HIF-1αmRNA/β-actin分别为(0.879±0.117)、(0.645±0.115)、(0.312±0.114)、(0.130±0.118),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钾通道阻断剂4-AP能降低中子放射治疗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降低HeLa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提高HeLa细胞中子射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阻滞剂 四氨基吡啶 宫颈癌 ^252Cf中子照射
下载PDF
缺血损伤后突触后膜GluR2含量变化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宝松 廖维宏 +2 位作者 陈恒胜 曾琳 龙在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损伤后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 2 (glutamatereceptor 2 ,GluR2 )含量变化、机制及其在神经元延迟性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I染色、比色分析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死亡、膜表面及突触GluR2含量变化及途径。结... 目的 探讨缺血损伤后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 2 (glutamatereceptor 2 ,GluR2 )含量变化、机制及其在神经元延迟性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I染色、比色分析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死亡、膜表面及突触GluR2含量变化及途径。结果 缺血损伤神经元死亡数量明显增加 ;膜表面GluR2总量、含GluR2的突触数目以及突触部位GluR2含量都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胞内GluR2含量则显著增加 ,采用高渗糖预处理阻断内吞过程可显著抑制膜表面GluR2的降低过程。结论 缺氧损伤后膜GluR2内吞过程增强 ,导致了膜表面GluR2含量降低 ,缺乏GluR2的AMPA受体增加 ,进而介导了Ca2 + 的快速内流 ,引起神经元延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R2 AMPA受体 缺氧
下载PDF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优化比例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民 曾琳 +3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李书林 伍亚民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将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以不同比例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NSC的定向分化的差异,筛选出有利于向神经元分化的最佳方案,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SC与PAS的比例进行分组:3:1组;2:1组;1:1组;1:2组,共培养10天后... 目的将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以不同比例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NSC的定向分化的差异,筛选出有利于向神经元分化的最佳方案,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SC与PAS的比例进行分组:3:1组;2:1组;1:1组;1:2组,共培养1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分化神经元进行DAPI荧光标记,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20个视野,每次计数100个细胞,计算神经元在NSC中所占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NSC:PAS 2:1组分化得到的神经元数量最多,与分化的胶质细胞比例为65%:35%;而1:1组、3:1组稍低一些,比例分别为61%:39%和59%:41%;1:2组比例最低为57%:43%。结论在离体细胞共培养的实验中,因细胞的比例不同,NSC分化亦存在差异,其中NSC:PAS为2:1时,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分化 比例
下载PDF
褪黑素对癫痫状态大鼠海马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映琦 廖维宏 龙在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从神经递质角度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模型,观察大鼠SE后4个时相点即6、48、72h和7d海马GABA含量和GAD67mRNA表达的变化,以... 目的从神经递质角度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模型,观察大鼠SE后4个时相点即6、48、72h和7d海马GABA含量和GAD67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Mel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PILO诱导大鼠SE后6h至7d,海马GABA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GAD67mRNA的表达于SE后6~72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SE后7d,GAD67mRNA的表达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ILO+Mel组大鼠SE后6h至7d,海马GABA水平显著高于PILO组(P<0.01),并且GAD67mRNA的表达在SE后6~72h,也显著高于PILO组大鼠(P<0.05)。结论Mel可能通过上调GAD67mRNA的表达,使GABA合成增加,抑制功能增强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褪黑素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