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A_3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周荣 刘良明 +1 位作者 胡德耀 徐竞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A3受体(adenosine A3 receptor,A3AR)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钾通道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40mmHg)诱导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 目的探讨腺苷A3受体(adenosine A3 receptor,A3AR)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钾通道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40mmHg)诱导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低反应性模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对NE诱导的收缩反应性采用离体小血管张力测定仪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后0~4h,其肠系膜上动脉1级分支血管对由NE诱导的收缩反应性呈现"双向性"变化;A3AR激动剂(IB-MECA)可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1级分支由NE诱导的收缩反应性,且该作用可被A3AR阻断剂(MRS1523)所拮抗;此外,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开放剂NS1619可部分拮抗IB-MECA休克血管反应性的恢复作用;但ATP依赖钾通道(KATP)开放剂吡哪地尔对IB-MECA对休克血管反应性的恢复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A3AR参与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形成,其机制可能部分与BK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管低反应性 腺苷A3 钾通道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FK506结合蛋白12.6的转位及其与血管反应性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荣 丁小丽 刘良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84-2288,共5页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后不同时期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FK506结合蛋白12.6(FKBP12.6)的表达及其分布,检测休克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探讨FKBP12.6是否参与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方法 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后不同时期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FK506结合蛋白12.6(FKBP12.6)的表达及其分布,检测休克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探讨FKBP12.6是否参与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方法 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40 mm Hg(1 mm Hg =0.133 kPa)]早期(30 min)及晚期(2 h)模型;采用离体器官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失血性休克后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对缩血管物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反应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FKBP12.6的表达及其分布;采用免疫共沉淀联合免疫杂交检测FKBP12.6-雷诺定敏感受体2(RyR2)复合子形成.结果 失血性休克早期(30 min),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明显提高,最大收缩力(Emax)由(0.70 ±0.18)g升至(1.03±0.31)g(P <0.05),而在休克晚期(2 h)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Emax由(0.70 ±0.18)g降至(0.54±0.12) g(P<0.05),提示在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NE具有“双相”反应性;失血性休克后30 min及2h,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平滑肌FKBP12.6总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在失血性休克早期,FKBP12.6在胞质内的表达明显增强,在质膜上的表达明显降低;在休克晚期,FKBP12.6在胞质内的表达降低而在质膜的表达升高;免疫共沉淀结果可见,在失血性休克30 min,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FKBP12.6-RyR2复合子的形成明显减少,而在休克晚期FKBP12.6-RyR2复合子的形成较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改变;相关分析显示,失血性休克早期FKBP12.6在胞质内的表达增强与休克早期血管高反应性呈显著正相关(r =0.993,P<0.01).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平滑肌FKBP12.6存在胞质/质膜的转位,在休克早期FKBP12.6从RyR2的解离,至少部分促成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NE高反应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管反应性 FK506结合蛋白12 6 雷诺定敏感受体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