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晏 何海燕 +3 位作者 杨文群 刘丁 刘蕾 曾登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16-2620,共5页
目的 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策略(ventilator care bundle,VCB)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院中心ICU 2013年1-12... 目的 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策略(ventilator care bundle,VCB)提供证据。方法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院中心ICU 2013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204例患者的VAP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4例患者中35例发生VAP,发病率为17.16%。VAP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CB未完全依从(OR=9.600,95%CI为1.060-86.935)、无持续声门下吸引(OR=9.197,95%CI为2.035-41.566)、呼吸机管理失效(OR=7.426,95%CI为1.044-52.798)、气管切开(OR=5.593,95%CI为1.420-22.031)、吸烟史(OR=4.936,95%CI为1.606-15.174)、年龄≥60岁(OR=4.334,95%CI为1.320-14.236)、肠内营养(OR=0.218,95%CI为0.061-0.779)对VAP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 VCB未完全依从、无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理失效、气管切开、吸烟史、年龄≥60岁是机械通气ICU患者的风险因素,肠内营养是保护因素。影响ICU患者VAP发病率的因素多源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严密监控,加强集束化护理,以降低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晓翠 曾登芬 +2 位作者 何海燕 刘蕾 杨文群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4期254-255,共2页
文章介绍了ICU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源(系统缺陷、护理人员、患者、社会环境)及高危因素(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并对危重症患者风险管理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姑息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启红 朱京慈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793-795,共3页
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hospice movement)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通过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不适并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为癌症、AIDS、慢性迁延性疾病、进展性疾病等无法治愈的绝症病人提供一... 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hospice movement)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通过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不适并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为癌症、AIDS、慢性迁延性疾病、进展性疾病等无法治愈的绝症病人提供一种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人性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有意义的渡过余生,并平静地接受死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姑息护理已在发达国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本文就姑息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护理 临终关怀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严重交通伤的ICU监护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东坡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00-400,F0003,共2页
严重交通伤因情况急迫、病情复杂而容易漏诊误诊,并造成不良后果。ICU在严重交通伤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概述了严重交通伤的ICU监护,包括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神经、血液系统等功能的监护治疗。
关键词 交通伤 ICU 治疗
下载PDF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青兰 曾登芬 +4 位作者 刘蕾 何海燕 杨文群 刘丁 王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留置尿管评估观察表,前瞻性监测某院13个病区留置尿管的重症住院患者654例,...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留置尿管评估观察表,前瞻性监测某院13个病区留置尿管的重症住院患者654例,包括本科室置管和带管入院2组患者CAUTI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本科室置管的重症患者417例,发生CAUTI 56例,CAUT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5.937,95%CI(1.474~23.909);ICU置管,OR=60.499,95%CI(1.455~2515.992);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OR=5.585,95%CI(1.278~24.411);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OR=9.802,95%CI(2.413~39.816);尿管留置时间≥7 d,OR=47.652,95%CI(9.733~233.297);尿管留置时间≥14 d,OR=334.843,95%CI(56.700~1977.434);乳胶尿管,OR=0.158,95%CI(0.037~0.671)。带管入院237例,发生CAUTI 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 d,OR=7.277,95%CI(2.004~26.420);尿管留置时间≥14 d,OR=57.492,95%CI(16.549~199.728);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OR=3.429,95%CI(1.245~9.443);乳胶尿管,OR=0.323,95%CI(0.123~0.846)。2组重症患者CAUTI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三腔尿管、更换引流袋及普通引流袋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大于带管入院组,而尿管留置时间及乳胶尿管对本科室置管组重症患者CAUTI的影响稍小于带管入院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ICU置管、置管前未预先连接尿管与集尿袋、置管时手触摸尿管前端及尿管留置时间是本科室置管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则是保护因素;尿管留置时间和置管后未更换引流袋是带管入院重症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乳胶尿管也是保护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对降低CAUTI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CAUTI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金龙胶囊对肝癌切除后复发转移影响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斌 唐春 黄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转移复发、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细胞癌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观察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检测血清中的MMP-9和AFP水平;术后1年内,每个月行B超...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转移复发、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细胞癌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观察血清中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检测血清中的MMP-9和AFP水平;术后1年内,每个月行B超检查1次,每3个月行增强CT1次,观察肿瘤有无复发及临床疗效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术后肝癌切除联合金龙胶囊治疗组CD4+/CD8+和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AF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半年影像学检查肿瘤复发率为37.7%(23/61),与对照组60.6%(37/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后联合金龙胶囊治疗能明显降低MMP-9的水平,有效抑制残肝术后肝内转移的发生;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及时恢复;同时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对于肝细胞肝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药物疗法 胶囊
下载PDF
危重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希西 曾登芬 +2 位作者 杨文群 彭娜 孙强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23.66%)发生非正常拔管,平均有效留置时间为21.48d。年龄、KPS评分、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与发生非正常拔管有密切关系。结论PICC导管的留置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年龄、KPS评分、WBC计数和D-二聚体是非正常拔管的高危因素。应在PICC置管前后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为各项治疗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非正常拔管 LOGISTIC回归分析 感染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大鼠迷走神经反射通路兴奋性的改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健 杨志焕 +2 位作者 陈力勇 周健 蒋东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迷走神经反射通路兴奋性的改变。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观察内毒素(LPS,5mg/kg)注射前(0min)和注射后5、10、30、60min NTS单位放电以及LPS注射前(0min)注射后10、30min,1、2、4h颈迷走神经传入、传出纤维放... 目的观察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迷走神经反射通路兴奋性的改变。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观察内毒素(LPS,5mg/kg)注射前(0min)和注射后5、10、30、60min NTS单位放电以及LPS注射前(0min)注射后10、30min,1、2、4h颈迷走神经传入、传出纤维放电的变化。结果LPS注射后NTS单位放电由0min时(4.69±0.76)次/s分别增加至11.58±2.76、11.58±2.15、10.80±2.22、11.26±2.27次/s,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注射后颈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各时间点分别为9.83±0.89、15.17±1.50、15.5±1.50、15.83±1.17、16.33±1.78、17.00±1.00次/s,与对照组和注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使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频率明显升高,各时间点分别为8.16±1.13、12.55±1.57、14.01±1.82、14.83±2.61、13.42±2.05、13.97±1.99次/s,与对照组和注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血症时迷走神经反射通路兴奋性升高,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机体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兴奋性 内毒素 放电 炎症反应
下载PDF
G5振动排痰机在颈髓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泽平 杨文群 +1 位作者 张婷婷 左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5期758-758,共1页
颈髓损伤后因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消失,引起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咳嗽无力,导致肺部痰液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甚至肺不张。在治疗上除雾化吸入、祛痰、经人工气道吸痰以及使用抗生素外,人工翻身叩背尤为重要。但因颈髓损伤病人在叩背时... 颈髓损伤后因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消失,引起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咳嗽无力,导致肺部痰液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甚至肺不张。在治疗上除雾化吸入、祛痰、经人工气道吸痰以及使用抗生素外,人工翻身叩背尤为重要。但因颈髓损伤病人在叩背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叩背振动加重颈髓损伤,所以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延长了治疗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自2005年12月我们采用了美国G5振动排痰机对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排痰。能使痰液顺利地排出,起到了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作用,临床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G5振动排痰机 颈髓损伤病人 伤患者 护理 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人工气道 呼吸肌麻痹
下载PDF
新型伤口冲洗液引流器的研制及应用
10
作者 陈锦 叶锦 +3 位作者 曾登芬 蒋小娟 杨文群 匡桂英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伤口 冲洗 伤口冲洗液引流器 革新推广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压疮质量监控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文群 陈锦 +3 位作者 曾登芬 蒋小娟 肖喜娥 吴清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实行压疮护理质量监控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科室皮肤管理小组,统一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对收治患者进行入科皮肤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后,压疮发生率下降...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实行压疮护理质量监控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科室皮肤管理小组,统一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对收治患者进行入科皮肤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制定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后,压疮发生率下降了50%~60%,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前压疮发生率为1.05%,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后压疮发生率为0.55%。结论ICU危重患者实行压疮的护理质量监控可有效降低压疮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ICU 质量监控
原文传递
严重多发伤伴重度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一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佳瑛 周榆 +4 位作者 周健 陈力勇 张连阳 文爱清 邓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创伤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问题,是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而不可控制的出血是创伤患者继严重颅脑损伤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约40%严重创伤患者因出血无法控制而死亡[1].如何早期快速控制出血、合理进行血... 创伤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问题,是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而不可控制的出血是创伤患者继严重颅脑损伤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约40%严重创伤患者因出血无法控制而死亡[1].如何早期快速控制出血、合理进行血液制品输注、预防和纠正凝血障碍是严重创伤大量出血患者救治中的重点.笔者总结1例严重多发伤大量输血患者早期血液制品输注情况及控制出血过程,为严重创伤的救治提供参考价值和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早期复苏 重度失血性休克 控制出血 创伤患者 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制品
原文传递
超声清创冲洗在Ⅲ期压疮伤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锦 叶锦 +3 位作者 曾登芬 匡桂英 蒋小娟 杨文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冲洗用于Ⅲ期压疮伤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Ⅲ期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超声清创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倒水法冲洗,冲洗后均采用藻酸钙、水胶体等保湿敷料覆盖伤口,14d后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冲洗用于Ⅲ期压疮伤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Ⅲ期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超声清创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倒水法冲洗,冲洗后均采用藻酸钙、水胶体等保湿敷料覆盖伤口,14d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率84%,对照组显效率为24%;实验组伤口愈合为(58.00±26.13)%,对照组伤口愈合为(23.00±1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冲洗对Ⅲ期压疮伤口有明显的去除坏死组织、纤维蛋白沉淀物的作用,缩短了愈合天数,提高了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超声清创 冲洗 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青兰 曾登芬 +3 位作者 刘蕾 何海燕 杨文群 伍亚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6期-,共4页
目的:设计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并检验其信度及效度,为评估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形成初始调查条目,结合专家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确定重症患者导... 目的:设计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并检验其信度及效度,为评估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头脑风暴法形成初始调查条目,结合专家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确定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最终条目。2014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的130例留置尿管的重症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对观察表进行评价。结果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包括5个维度和26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752%, Cronbachα系数为0.869,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折半系数为0.828,观察表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2~0.873(P<0.01),观察表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311~0.823(P<0.01)。结论观察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留置尿管 观察表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内毒素血症大鼠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改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健 杨志焕 +2 位作者 张年春 陈力勇 周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改变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对二者间平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内毒素组(LPS组)、内毒素+迷走神经刺激组(LPS+VNS组)、等渗盐水+迷走神经刺激组(NS+VNS组)和对照组(CON组,只注...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改变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对二者间平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内毒素组(LPS组)、内毒素+迷走神经刺激组(LPS+VNS组)、等渗盐水+迷走神经刺激组(NS+VNS组)和对照组(CON组,只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LPS或等渗盐水后0min、2h、4h、6h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观察极低频功率(VLF)、标准化低频功率(LFnm)、标准化高频功率(HFnm)、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并检测各组肝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的水平。结果注射LPS后HFnm、LFnm、LF/HF、VLF以及肝组织ACh水平均升高,肝组织NE水平下降,与NS+ VNS组和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S后,HFnm升高,LF、VLF和LF/HF降低,肝组织ACh水平升高。与NS+VNS组和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失衡,交感神经张力高于迷走神经;VNS是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迷走神经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迷走神经 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交感-迷走神经平衡
原文传递
高位肛周脓肿根治术后窦道的处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小娟 陈锦 杨文琼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期32-33,共2页
窦道是指一种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相通的病理性盲管,窦道壁多为伴有感染的肉芽组织,其外部被硬的纤维组织所包裹。窦道形成多由异物存留、初期炎症未能有效控制引起,病程经过缓慢,较难愈合,因此,窦道的正确处理... 窦道是指一种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相通的病理性盲管,窦道壁多为伴有感染的肉芽组织,其外部被硬的纤维组织所包裹。窦道形成多由异物存留、初期炎症未能有效控制引起,病程经过缓慢,较难愈合,因此,窦道的正确处理尤为重要。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5月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处理7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形成的窦道,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窦道 伤口 湿性愈合 护理
原文传递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对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黄健 周健 +1 位作者 陈力勇 杨志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笔者前期的工作表明,调节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平衡,具有抗炎效应。迷走和交感神经对效应器官功能活动的影响是分别通过其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来实现的。... 笔者前期的工作表明,调节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平衡,具有抗炎效应。迷走和交感神经对效应器官功能活动的影响是分别通过其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来实现的。这种整体水平上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对炎症的调节作用,在效应细胞上可能会表现为ACh和NE抗炎作用的相互作用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抗炎作用 乙酰胆碱 SOCS3 基因表达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抗炎效应
原文传递
完整迷走神经刺激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黄健 谢斌 +1 位作者 周健 杨志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完整迷走神经刺激(IVNS)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mRNA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血症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 目的观察完整迷走神经刺激(IVNS)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mRNA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血症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6h共4个时相点,检测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注射LPS后,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升高,其中注射后4h TNF—α高于注射后2,6h(P〈0.01,P〈0.05)。在LPS注射后的各时相点,迷走神经刺激组TNF—α浓度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6h迷走神经刺激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注射后2h水平(P〈0.01),且高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h,LPS组SOCS1、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迷走神经刺激组SOCS3 mRNA水平高于内毒素组(P〈0.01)。结论IVNS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涉及SOCS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炎症 内毒素血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影响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19
作者 杨文群 陈锦 +2 位作者 曾登芬 肖喜娥 郝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20期2474-2476,共3页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它适用于需要中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充盈不佳或硬化的患者;需行肠外营养或长期应用抗生素、高渗透...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它适用于需要中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充盈不佳或硬化的患者;需行肠外营养或长期应用抗生素、高渗透性溶液或化学物质的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的应用已成为长期输液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留置时间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