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3
1
作者 崔琳 罗羽 陈俊国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应急救援中我国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认为应急救援中存在着急救专科护士缺乏,护理装备落后,护士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灾害医学教育背景,急救应变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心理救援知识和技能等问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应急救援中我国护理人员的素质现状,认为应急救援中存在着急救专科护士缺乏,护理装备落后,护士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灾害医学教育背景,急救应变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稳定,缺乏心理救援知识和技能等问题。提出扩大应急救援护理队伍,培养急救专科护士,加强应急救护继续教育,增加灾害护理学及心理救援知识的培训,强化演练,提升护理人员救援应急能力等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救援 素质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特殊环境下的战伤急救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仙园 周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48-49,共2页
探讨特殊环境下 ,包括高原、高寒、海上、戈壁沙漠。
关键词 特殊环境 战伤 急救护理 卫勤保障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锦秀 赵秀梅 罗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临终关怀 心理 护理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4
4
作者 陈春燕 罗羽 谢容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前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更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目前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是李义庭的PDS模式和施榕的“施氏模式”,两者的共同核心为家庭临终照护和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医护人员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模式更能适应人们的需要。新模式缩小了临终关怀的范围,拓展了自愿者的队伍、收治对象,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范围,扩大了临终关怀覆盖面,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减少了经济因素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模式 可行性
下载PDF
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燕 郑江 +1 位作者 王仙园 周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动物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在低压舱内减压至海拔4 000 m,经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MAP)降至 40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组动物给予氧浓度(...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动物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在低压舱内减压至海拔4 000 m,经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MAP)降至 40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组动物给予氧浓度(FiO2)为0.80的O2吸入,并回输全部失血量及 1.5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溶液抗休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 MAP于治疗后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而治疗后h和8 h实验组的血浆乳酸水平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实验组 动物的小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高原失血性休克可以造成肠黏膜屏障损伤,氧疗对高原失 血性休克家兔的肠黏膜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高原失血性休克 氧疗 治疗后 肠黏膜屏障 抗休克治疗 保护作用 水平 实验 结论
下载PDF
临终关怀中护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晴 罗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3期67-69,共3页
对病人临终护理中护士面临的问题 ,包括业务素质 ,护士生理、心理的问题及社会问题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护士 护理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在缺氧组织内的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燕 汪智 周娟 《医学综述》 2004年第7期394-396,共3页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基因表达 缺氧 心肌
下载PDF
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1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3-6,共4页
目的 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探讨其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7只,模拟高原环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行补液治疗。同时Ⅰ、Ⅱ、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气治疗,以选择... 目的 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探讨其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1只家兔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7只,模拟高原环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行补液治疗。同时Ⅰ、Ⅱ、Ⅲ组分别给予80%、50%、30%氧气治疗,以选择理想的氧疗浓度。另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7只)和对照组(8只),同样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1 h后,两组均行抗休克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80%氧气吸入,对照组不予氧气,动态测定两组心肌收缩性能、动脉血气。结果Ⅰ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高于Ⅱ组和Ⅲ组,且动物存活时间较长,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碳酸氢盐(HCO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同时实验组的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救治中,采用80%浓度的氧疗效果优于50%、30%浓度的氧疗;氧疗对高海拔地区失血性休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氧疗 高海拔地区 血气分析 心肌收缩
下载PDF
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家兔心功能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2 位作者 周娟 郑江 刘福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 ,低压舱减压至海拔 4 0 0 0m ,将动物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4 0mmHg ,实验组动物给予 80 %O2 吸入和抗休克治疗 ;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 ,动态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动物的MA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和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的最大速率 (±dp/dtmax)于治疗后 4h均显著增高 (P <0 0 5 ) ,而实验组动物的平均肺动脉压 (mPAP)则在治疗后 1h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动物的治疗后 8h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氧疗在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中对心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高原失血性休克 心功能 家兔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1例报告
10
作者 殷春红 罗羽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第4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抗生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原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燕 王仙园 周娟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高原 失血性休克 缺氧环境 血流动力学 动脉血气 代谢性酸中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