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线粒体DNA拷贝数改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戴纪刚 肖颖彬 +6 位作者 闵家新 张国强 张在永 向明章 吴秋平 姚珂 周人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肺癌中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序列测定和实时荧光定... 目的了解和分析肺癌中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序列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37例肺癌组织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织线粒体DNA的拷贝数/细胞为(395±125),显著低于相对应的正常肺组织(733±196)(P<0.01)。37例肺癌样本中共检出mtMSI12例(32.4%)。肺癌组织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的改变与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显著降低,可能与控制区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肺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拷贝数
下载PDF
两种微创切除肺叶方案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劲 施子夏 周人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对比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方案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亚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肺段切除组和肺楔形切除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 【目的】对比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方案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亚肺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肺段切除组和肺楔形切除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的复发、死亡情况。【结果】肺楔形切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肺段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方案在早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肺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联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彤翰 李靖 +5 位作者 黄小兵 左国华 罗云生 肖迎彬 梁平 赵聪敏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联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增进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 ,提高疗效 ,以及生存率。方法 采用B超、CT及消化道钡餐等检查 ,判定内脏连接情况 ,手术分离 2对联体畸形婴儿。2对病例分别为剑脐联体畸形及胸腹联体畸形 ,均有肝脏连接 ... 目的 探讨联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增进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 ,提高疗效 ,以及生存率。方法 采用B超、CT及消化道钡餐等检查 ,判定内脏连接情况 ,手术分离 2对联体畸形婴儿。2对病例分别为剑脐联体畸形及胸腹联体畸形 ,均有肝脏连接 ,但胆囊及胆管各自独立 ,于生后第 2 8d、第 96d时分别实施分离手术 ,对于肝脏连接的处理 ,采用“局部血流阻断法” ,行共用肝离断术。结果  2对联体畸形经充分术前准备 ,均手术分离成功 ,术后患儿生长及发育正常。经采用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方法 ,术中出血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结论 联体畸形较为罕见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的分离术式可提高患儿的双双存活率。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 ,仅阻断了离断线局部的肝脏血流 ,对非操作区的肝脏血液供应毫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体畸形 诊断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SARI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人杰 肖颖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3期7761-7763,共3页
SARI(suppressor of AP-1and regulated by interferon)是在2008年通过差减杂交(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技术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1],是一种新型的含碱性亮氨酸拉链的Ⅰ型干扰素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从结构特性而言,与激活转录因... SARI(suppressor of AP-1and regulated by interferon)是在2008年通过差减杂交(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技术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1],是一种新型的含碱性亮氨酸拉链的Ⅰ型干扰素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从结构特性而言,与激活转录因子(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ATF)具有相似之处,故又称BATF2(basic 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ATF-lik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密切相关 早期反应基因 细胞周期素 基因启动子 亮氨酸拉链 肿瘤细胞生长 高表达 过度表达 黑色素瘤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