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病变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汪盛贤 于中和 +3 位作者 潘传敬 钱桂生 刘宽宇 马建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0-822,F003,共4页
模拟海拔 5km高原连续缺氧 ,制备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动物模型 ,应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等方法 ,研究缺氧后 10、2 0、30天和对照组大鼠肺血管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发现缺氧后各时相各级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尤以 2 0天... 模拟海拔 5km高原连续缺氧 ,制备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动物模型 ,应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等方法 ,研究缺氧后 10、2 0、30天和对照组大鼠肺血管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发现缺氧后各时相各级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尤以 2 0天为著。主要表现为中膜平滑肌细胞 (SMC)增生 ,内弹力膜增厚 ,外膜胶原纤维增多。肺腺泡内无肌型和部分肌型动脉SMC增生、肌化 ,使肌型动脉数量增加 ;缺氧各组肌型动脉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缺氧后肺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内皮细胞肿胀、胞质电子密度降低 ,饮泡增多 ,有的胞质形成乳头突向腔面 ;多数毛细血管充血、瘀血 ,中性粒细胞嵌塞 ,血小板聚集。表明缺氧可引起肺血管结构重塑 ,肺血流阻力增加 ,导致HPH。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病变所致的肺微循环障碍也是HPH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结构重塑 肺动脉高压 缺氧 超微病理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春 毛宝龄 +3 位作者 陈正堂 李羲 陈维中 李淑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环氧合酶 2(COX 2)m RNA 表达和ALI中前列腺素(PGs)变化的关系,以及COX 2 在ALI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脂多糖(LPS)诱发的ALI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环氧合酶 2(COX 2)m RNA 表达和ALI中前列腺素(PGs)变化的关系,以及COX 2 在ALI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脂多糖(LPS)诱发的ALI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COX 2 m RNA表达情况,并观察了PGs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大鼠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0.32±0.11);而在ALI大鼠,肺组织COX 2m RNA表达显著增加,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达5~8 倍,同时伴有PGs的升高〔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41.64±41.79)μg·L- 1 ·g- 1 ,ALI大鼠分别为(190.53±47.91)~(470.95±184.17)μg·L- 1·g- 1 〕。结论:正常肺组织有极少量的COX 2 m RNA表达,COX 2参与ALI的发病,并可能是引起ALI时PGs升高的主要同工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
下载PDF
ARDS患者肺组织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4 位作者 王建春 钱桂生 陈正堂 徐剑铖 夏锡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85-586,共2页
目的 探讨Bax和Bcl- 2表达的变化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 ,试图为进一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RDS组 9例 ,对照组 5例 ,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ax和Bcl- 2... 目的 探讨Bax和Bcl- 2表达的变化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 ,试图为进一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RDS组 9例 ,对照组 5例 ,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ax和Bcl- 2表达的变化。结果 ARDS急性期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且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 ;Bcl- 2表达ARDS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Bax在ARDS急性期患者肺组织表达明显上调 ,并且Bax表达的增加与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呈平行关系。结论 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改变和Bax/Bcl- 2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临床ARDS急性期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胞凋亡 BAX基因 BCL-2基因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兔血浆颗粒膜蛋白-140的改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琦 钱桂生 +3 位作者 陈正堂 高广正 官正华 李文碧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兔急性肺损伤(ALI)时血浆颗粒膜蛋白 140(GMP 140)的变化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同种骨髓提取液(BME)经兔颈静脉缓慢恒流注入复制骨髓型ALI模型,多时间点检测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G... 目的:观察实验兔急性肺损伤(ALI)时血浆颗粒膜蛋白 140(GMP 140)的变化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同种骨髓提取液(BME)经兔颈静脉缓慢恒流注入复制骨髓型ALI模型,多时间点检测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GMP 140、内皮素 1(ET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以及肺组织GMP 140含量。结果:致伤后0.5小时,血中CEC、GMP 140、ET 1、ACE均显著升高并持续6 小时,而肺组织GMP 140 含量降低。血浆GMP 140 早期升高,幅度较大〔伤后0.5 小时为(52.57±10.25)μg/L,较伤前(16.18±4.33)μg/L 高(> 3 倍),伤后1 小时达峰值(56.32±12.43)μg/L〕,与其他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浆GMP 140可作为临床ALI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评估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内皮细胞 内皮素-1 GMP-140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3 位作者 钱桂生 王建春 施毅 夏锡荣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1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as和/FasL系统表达改变的意义。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 PCR)及免疫组化等...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as和/FasL系统表达改变的意义。方法: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 PCR)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大鼠ALI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 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内毒素性ALI早期(< 24 小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大鼠ALI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内毒素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3 位作者 钱桂生 陈正堂 施毅 夏锡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DS组9例,对照组5例,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ARDS的发病机制和在细胞凋亡水平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RDS组9例,对照组5例,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变化。结果:ARDS早期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Fas抗原、FasL在ARDS早期患者肺组织表达明显上调,并且Fas、FasL表达的增加与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呈平行关系。结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临床ARDS早期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FAS抗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4 位作者 钱桂生 陈正堂 徐剑铖 王建春 夏锡荣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10-61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ARDS组9 例,对照组5 例,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变化。结果 AR...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ARDS组9 例,对照组5 例,采用TUNEL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ARDS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变化。结果 ARDS急性期患者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主要表现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Fas 抗原、FasL在ARDS急性期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并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呈正相关。结论 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ARDS急性期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FAS抗原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基因与Fas基因配体系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1 位作者 钱桂生 王建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 (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在全身炎症反应及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通过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 ,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SqRT PCR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ALI肺组织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 (ALI)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在全身炎症反应及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 通过复制内毒素性大鼠ALI模型 ,采用TUNEL法、原位杂交、SqRT PCR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ALI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Fas基因与Fas基因配体 (Fas/FasL)系统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 ALI早期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P <0 0 1) ;Fas、FasL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 ,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大鼠ALI血清TNF α释放、抑制肺部炎症反应 ;明显抑制LPS诱导的肺组织细胞凋亡 (P<0 0 1) ,并明显下调Fas、FasL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P <0 0 1)。结论 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表达上调 ,可能参与大鼠ALI早期的发病 ;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抑制Fas/FasL系统的活化 ,阻断、调控肺组织靶细胞凋亡 ,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肺损伤 地塞米松 细胞凋亡 FAS基因 配体
原文传递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的合成释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汪盛贤 于中和 +3 位作者 刘宽宇 钱桂生 潘传敬 李继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25-727,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肺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 (AM)的合成分泌及其在HPH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模拟 5km高原连续缺氧 ,复制大鼠HPH动物模型。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 ,观察、测定缺氧后 10d、2 0d、30...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肺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 (AM)的合成分泌及其在HPH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模拟 5km高原连续缺氧 ,复制大鼠HPH动物模型。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 ,观察、测定缺氧后 10d、2 0d、30d和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AM蛋白表达及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AM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 (EC)、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SMC)、支气管粘膜上皮、肺巨噬细胞 (MΦ)、Ⅱ型肺泡上皮及支气管软骨细胞AM均呈阳性表达。缺氧各时相 ,尤以 2 0d ,上述各种细胞表达明显增强 ;其中EC、SMC、MΦ表达呈强阳性。各时相血浆A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BALFAM含量于缺氧 10~ 2 0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 2 0d明显高于 10d ;30d含量下降 ,趋于正常。结论 缺氧可促使肺组织中AM的合成和释放。AM作为一种局部激素及循环激素 ,对HPH病理过程中肺循环、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肺动脉高压 缺氧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氟美松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勇 毛宝龄 +1 位作者 钱桂生 王建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氟美松 急性 肺损伤 细胞凋亡 FAS/FAS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