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氯化钠液对模拟高原条件下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周勇敬 高钰琪 +2 位作者 孙秉庸 周广福 陈雪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80-80,共1页
含钠溶液治疗平原地区的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本文拟就模拟海拔4,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高渗氯化钠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兔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索。雄性家兔11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5)和高渗盐水治疗组(n=6)。于模拟海... 含钠溶液治疗平原地区的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本文拟就模拟海拔4,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高渗氯化钠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兔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索。雄性家兔11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5)和高渗盐水治疗组(n=6)。于模拟海拔4.000m急性缺氧条件下,经股动脉放血,使动脉平均压下降至5.70±0.20kpa,维持70min后,经静脉输入总失血量1/10的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急性失血性休克 高渗盐水 急性缺氧 失血量 平原地区 平均动脉压 临床应用 心肌收缩力 存活时间
下载PDF
低氧大鼠脑线粒体体外转录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文祥 柳君泽 +1 位作者 吴利平 蔡明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低氧对大鼠脑线粒体D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能量生成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急性低氧组 (AH)、慢性低氧组 (CH)和对照组 ,其中急、慢性低氧组动物分别连续暴露于模拟海拔 40 0 0m高原 3d(AH)和 40d(CH)。分... 目的 :探讨低氧对大鼠脑线粒体D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能量生成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急性低氧组 (AH)、慢性低氧组 (CH)和对照组 ,其中急、慢性低氧组动物分别连续暴露于模拟海拔 40 0 0m高原 3d(AH)和 40d(CH)。分离脑线粒体 ,分别测定线粒体体外转录活性、F0 F1 ATP酶活性以及ATP对线粒体体外转录的影响。结果 :急性低氧大鼠脑线粒体体外转录活性及F0 F1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慢性低氧时有所回升 ,两者呈线性相关。ATP对大鼠脑线粒体体外转录活性呈双相效应。结论 :低氧时脑线粒体转录活性改变可能参与低氧抑制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线粒体 体外转录 大鼠脑 能量代谢
下载PDF
缺氧性肺动脉和体动脉增压反应的研究——慢性间断缺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秉庸 谢增柱 +11 位作者 王俊元 毛长琪 肖月 杨映波 薛树国 杨昌礼 刘福玉 夏亚莉 罗德成 田恒轩 黄玲玲 刘贵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8-13,共6页
雄性长白种(Landrace strain)幼猪10只,每天在低压舱内于4,000m模拟高原停留8小时,共30天。第31天再次缺氧时,其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比急性缺氧组(11只)显著增强,但同时测得的全血量,血浆量和心输出量都无显著增加。仅血球量和红细胞... 雄性长白种(Landrace strain)幼猪10只,每天在低压舱内于4,000m模拟高原停留8小时,共30天。第31天再次缺氧时,其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比急性缺氧组(11只)显著增强,但同时测得的全血量,血浆量和心输出量都无显著增加。仅血球量和红细胞压积增高,不过,都未达到足以影响肺动脉压的程度。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的组织胺含量不仅未增加,反而下降。两组动物的肺血管阻力都增大,但前者更显著。两组动物的体动脉压在缺氧时都升高。在4,000m模拟高原,异搏停(钙离子拮抗剂)可致两组动物的肺动脉压和体动脉压明显下降,其作用可维持2小时以上。间接说明钙离子与缺氧性肺动脉和体动脉增压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 缺氧性体动脉增压反应 异搏停
下载PDF
急、慢性缺氧对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高文祥 柳君泽 +1 位作者 吴利平 蔡明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关键词 线粒体 能量代谢 急慢性缺氧 大鼠
下载PDF
低氧习服大鼠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和血流供应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3 位作者 史景泉 刘福玉 曹利飞 孙秉庸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3,230,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和血流供应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在模拟海拔5 0 0 0m低氧 5、15和 30d后 ,用肌球蛋白ATP酶 (mATPase)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骨骼肌Ⅰ、Ⅱ型纤维和毛细血管并进行图像分析 ;用放射性微... 目的 :观察大鼠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和血流供应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在模拟海拔5 0 0 0m低氧 5、15和 30d后 ,用肌球蛋白ATP酶 (mATPase)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骨骼肌Ⅰ、Ⅱ型纤维和毛细血管并进行图像分析 ;用放射性微球法测定骨骼肌血流量。结果 :低氧 5d组大鼠骨骼肌纤维即出现明显萎缩 ,15d和 30d组大鼠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高 ,但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数 /肌纤维数 (C/F )的比值无明显变化。在所观测的时间内 ,各组大鼠骨骼肌血流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毛细血管并未发生真正的增生 ,而由于骨骼肌纤维出现萎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骨骼肌 毛细血管 血流量 习服 高原
下载PDF
低氧习服过程中大鼠心脏的适应性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4 位作者 史景泉 刘福玉 陈健 曹利飞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 :观察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血流供应和心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在 5 0 0 0m模拟高原低氧 5、15d和 30d后 ,用碱性磷酸酶 (ALP)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心肌毛细血管并进行图象分析 ;用放射性微球法测定心肌血... 目的 :观察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血流供应和心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在 5 0 0 0m模拟高原低氧 5、15d和 30d后 ,用碱性磷酸酶 (ALP)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心肌毛细血管并进行图象分析 ;用放射性微球法测定心肌血流量 ;用心导管技术测定左、右心室功能。结果 :在低氧习服过程中 ,整个右室心肌血流量显著增加 ,功能显著增强。低氧 15d后 ,右室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虽无明显变化 ,但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的比值 (C/M)显著增高。低氧 5d时左室心肌血流量虽显著增加 ,但左室功能明显降低 ;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 ,左室心肌血流量和左室功能恢复正常。在低氧 30d时 ,左室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C/M比值均显著增高。结论 :大鼠在对低氧习服过程中 ,右室心肌血流量持续增加、心肌肥大并伴有毛细血管增生及功能增强 ;左室先有心肌血流量增多和心功能降低 ,后来心肌血流量恢复并出现毛细血管增生 ,同时左室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大鼠 心脏适应性 习服 心肌肥大 毛细血管增生
下载PDF
低氧大鼠冠状血管储备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玉峰 黄梅 +2 位作者 谢增柱 刘福玉 廖为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 - 1对低氧时冠状血管储备 (CVR)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3组 :(1)平原对照组 ;(2 )急性低氧组 ;(3)慢性低氧组。分别测量心肌血流量、血浆和心肌NO-2 、内皮素 - 1(ET- 1)含量、心肌一氧化氮合...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 - 1对低氧时冠状血管储备 (CVR)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 3组 :(1)平原对照组 ;(2 )急性低氧组 ;(3)慢性低氧组。分别测量心肌血流量、血浆和心肌NO-2 、内皮素 - 1(ET- 1)含量、心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产并观察心肌血管结构改变。结果 :(1)急性低氧导致双心室心肌血流量、心肌NO-2 、ET - 1含量、NOS活性明显增高 ,CVR明显下降。 (2 )间断低压低氧 90d后 ,左室CVR、心肌ET - 1/NO-2 比值无明显改变 ;右室心肌ET - 1含量、ET - 1/NO-2 比值明显增加 ,右室NO-2 含量、CVR明显下降 ;右室冠状小血管壁增厚 ,管周胶原、血球压积 (Hct)及右室重量指数增加。结论 :急性低氧时 ,安静心肌血流量增加 ,CVR减少 ;慢性低氧时 ,右室CVR减少可能与心肌ET - 1含量增加、NO含量减少、右室冠状小血管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低氧 冠状血管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ET-1 CVR 心肌血流量
下载PDF
缺氧幼猪离体肺小动脉^3H—磷酸肌醇及组织多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军英 孙秉庸 +1 位作者 李景荣 刘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0-275,共6页
实验结果:(1)平原幼猪离体肺小动脉组织在缺氧或缺氧+组胺刺激时,[ ̄3H]-IPs积累分别比其相应常氧对照高8.6倍和23.1倍(P<0.01);慢性缺氧组离休肺动脉刺激诱导的[ ̄3H]-IPs积累与平原组显著不同... 实验结果:(1)平原幼猪离体肺小动脉组织在缺氧或缺氧+组胺刺激时,[ ̄3H]-IPs积累分别比其相应常氧对照高8.6倍和23.1倍(P<0.01);慢性缺氧组离休肺动脉刺激诱导的[ ̄3H]-IPs积累与平原组显著不同。提示PIP_2降解参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细胞内信息传递:慢性缺氧可以改变动脉内刺激诱导的PIP_2的降解程度。(2)缺氧动物的肺、肺小动脉壁及右心室肌多胺含量显著高于平原组,并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肺小动脉壁增厚和右心肥大相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聚胺 肺性高血压 磷酸肌醇
下载PDF
基因的缺氧诱导性表达调控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君泽 侯晓丽 方福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7年第1期15-21,共7页
Hypoxia-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interaction between oxygen response/ oxygen regulated elements located in the promoter and/or enhancer and trans-acting factors. 3’Flanking Sequence of erythropoietin (... Hypoxia-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interaction between oxygen response/ oxygen regulated elements located in the promoter and/or enhancer and trans-acting factors. 3’Flanking Sequence of erythropoietin (EPO) gene contalns hypoxia inducible enhancer, a 50 bp fragment. The homologous sequence to hypoxia inducible enhancer(HIE) of EPO gene also exists in other hypoxia inducible gene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HIF-1), isolated from nuclear extract of some cells exposed to hypoxia,is a heterodimer with DNA binding activity and basic-helix-loop-helixPAS domain,and is comPosed of 120kD HIF-1α and 91-94 kD HIF-19. HIF-1 can specifically bind to site l in 3’-HIE of EPO gene induces expression of the gene in response to hypox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基因表达 诱导性
下载PDF
慢性缺氧和氯化钴引起红细胞增多时血液流变学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长琪 黄永萍 刘福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9-315,共7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增多和慢性缺氧对血液流变学和右心室肥大的影响。实验的大鼠分4组:(1)对照组;(2)单纯红细胞增多组:以CoCl_2注射引起大鼠RBC增多;(3)慢性缺氧组:在模拟4000m高度慢性减压47天;(4)慢性减压复合CoCl_2注射组。...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增多和慢性缺氧对血液流变学和右心室肥大的影响。实验的大鼠分4组:(1)对照组;(2)单纯红细胞增多组:以CoCl_2注射引起大鼠RBC增多;(3)慢性缺氧组:在模拟4000m高度慢性减压47天;(4)慢性减压复合CoCl_2注射组。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或单纯RBC增多均引起所有切变率下尤其是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滞性增加、右室收缩压增高和右室指数增大;缺氧复合RBC增多上述指标更进一步增加。右室指数与Ht及低切变率时(2.24sec^(-1))血液粘滞性呈明显正相关。以上结果证明RBC增多,在缺氧性右心肥大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此外还讨论了RBC增多引起右心肥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缺氧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模拟高原缺氧不同时间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习服—适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玲 孙秉庸 张国斌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缺氧不同时间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探讨模拟高原缺氧对机体影响的细胞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改变在机体对缺氧习服—适应中的意义,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察急性连续缺氧(模拟5 000m 高原...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缺氧不同时间对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探讨模拟高原缺氧对机体影响的细胞机制以及线粒体功能改变在机体对缺氧习服—适应中的意义,为高原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察急性连续缺氧(模拟5 000m 高原)3、12、36 和72 小时以及慢性间断缺氧14、28 和42天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测定了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结果:各时间点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比对照组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的下降程度较慢性组为甚,其中急性缺氧3 小时组抑制程度最显著。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急性缺氧3 小时末显著降低,随后有所回升,而慢性缺氧则使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升高。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在急性缺氧组升高。线粒体丙二醛含量在急性与慢性缺氧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其中以3 小时组的丙二醛值为最高。结论:急性缺氧、尤其是在最初3 小时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抑制较严重,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可能有一定的代偿适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缺氧 线粒体 琥珀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