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渠道网络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晓丽 潘静 +1 位作者 司维柯 杨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2852-2853,共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学科[1]。当前,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诊断方法和仪器设备已...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学科[1]。当前,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诊断方法和仪器设备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检验人员的手工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出现的较先进的诊断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大大地提高了血液疾病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血液学检验 疾病检测 造血系统疾病 教学效果 形态学检查 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象 鉴别诊断 传统检验 手工方法
下载PDF
类鼻疽杆菌Ⅲ型分泌系统BPSS1395蛋白表达及其抗体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艺 胡志强 +4 位作者 马腾飞 韩丹 李倩 方瑶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BPSS1395,利用其抗体检测该蛋白在细菌中的分布。方法以pET-22b为表达系统,采用DNA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BPSS1395蛋白;用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及ELISA法鉴定其免疫学性...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BPSS1395,利用其抗体检测该蛋白在细菌中的分布。方法以pET-22b为表达系统,采用DNA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BPSS1395蛋白;用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及ELISA法鉴定其免疫学性质;以制备的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从类鼻疽杆菌BPC006株基因组DNA中PCR得到了BPSS1395目的基因,并成功构建pET-22b-BPSS1395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高纯度BPSS1395蛋白,制备的兔抗血清ELISA效价均高达1∶1 280 000,并能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亚细胞分离后BPSS1395在类鼻疽杆菌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结论重组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BPSS1395蛋白,制备了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证明了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杆菌 Ⅲ型分泌系统蛋白 抗体制备与鉴定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BsaL的制备和免疫反应性分析
3
作者 方瑶 胡艺 +4 位作者 朱攀 任春艳 马腾飞 王昆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重组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Ⅲ型分泌系统结构蛋白Bsa L的大肠工程菌,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重组Bsa L蛋白样品,探讨其作为类鼻疽菌检测的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重组Bsa L蛋白的大肠工程菌,通过亲和层析... 目的构建表达重组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Ⅲ型分泌系统结构蛋白Bsa L的大肠工程菌,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重组Bsa L蛋白样品,探讨其作为类鼻疽菌检测的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重组Bsa L蛋白的大肠工程菌,通过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方法得到高纯度的Bsa L蛋白。包被Bsa L蛋白于96孔板,分析其用于检测临床类鼻疽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重组Bsa L蛋白的大肠工程菌,诱导、表达及纯化后得到高纯度(>99%)、高浓度(20 mg/m L)的重组Bsa L蛋白。该蛋白在类鼻疽菌检测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灵敏度(85%)和特异性(89%)。结论成功表达了重组的Bsa L蛋白,获得了高纯度的Bsa L蛋白样品,在类鼻疽菌的诊断方面展示出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Ⅲ型分泌系统(TTSS) BsaL ELISA
下载PDF
热量限制通过AMPK-SIRT1-线粒体通路延缓小鼠骨骼肌衰老 被引量:8
4
作者 蒲荣喜 白川川 +3 位作者 解栋梁 吴韦铷 舒彬 杨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热量限制对老化进程中小鼠骨骼肌线粒体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探讨热量限制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13月龄C57BL/6雄性小鼠30只,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自由进食组和热量限制组,每周按照自由进食组前1周平均摄食量的60%饲养热... 目的观察热量限制对老化进程中小鼠骨骼肌线粒体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探讨热量限制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13月龄C57BL/6雄性小鼠30只,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自由进食组和热量限制组,每周按照自由进食组前1周平均摄食量的60%饲养热量限制小鼠。热量限制12周后,测量骨骼肌衰减指数、胫前肌等肌纤维密度及相对横截面积,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GC1α、AMPKα、p-AMPKα及SIRT1等的表达,并比较老年鼠与成年鼠的表达差异。结果 1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衰减指数变化不明显,胫前肌等肌纤维密度显著升高(P<0.01),相对横截面积降低(P<0.01);2电镜观察显示: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线粒体长度和宽度均增加(P<0.05,P<0.01),相对密度增加(P<0.01),PGC1α表达升高(P<0.05);3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AM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同时SIRT1表达也升高(P<0.05);4与成年鼠比较,老年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SIRT1和PGC1α的表达也均下降(P<0.05)。结论热量限制能显著促进老化进程中骨骼肌线粒体的生成及活性,这一作用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限制 骨骼肌 线粒体 衰老
下载PDF
磁共振单克隆抗体免疫靶向对比剂McAb-PMP的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伟 张绍祥 +4 位作者 丁仕义 任建敏 杨旭 谢兵 张永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42-944,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葡聚糖为载体 ,采用氧化法制备靶向磁性微粒。结果 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与单抗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结合活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合成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磁性微粒 ,保证了结合活性...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葡聚糖为载体 ,采用氧化法制备靶向磁性微粒。结果 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与单抗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结合活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合成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磁性微粒 ,保证了结合活性免疫活性 ,为活体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单克隆抗体免疫靶向对比剂 McAb-PMP 磁共振成像 聚乙二醇 磁性微粒
下载PDF
1例输入性类鼻疽病例的溯源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方瑶 陈建国 +1 位作者 朱叶飞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4-1225,共2页
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热带感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澳洲北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等地。类鼻疽的临床表现多样,有"似百样病"之称,可潜伏感染,也可急性起病,复发率高,耐药广泛,死亡率在20%-50%。
关键词 输入性类鼻疽 新几内亚 关节脓肿 败血症
下载PDF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永春 蒲荣喜 杨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99-2802,共4页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特征为随着老化进程,骨骼肌质量减少(包括肌纤维体积和数量)、力量降低,肌肉代谢水平下降以及脂肪等结缔组织增多〔1,2〕。由于骨骼肌在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不仅是老年群体摔...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特征为随着老化进程,骨骼肌质量减少(包括肌纤维体积和数量)、力量降低,肌肉代谢水平下降以及脂肪等结缔组织增多〔1,2〕。由于骨骼肌在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不仅是老年群体摔跤、骨折和失能的重要原因,同时还显著增加罹患糖尿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 细胞和分子机制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 被引量:4
8
作者 成晓玲 赵树铭 +4 位作者 王燕燕 蒋天伦 何小利 王泽荣 彭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 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 ,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处理模式 :先过滤后离心 /先离心后过滤、用 /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 4 8u全血 ,其中 30u全血 ,每单位分为 3份 (A、B、C袋 )。按A、B... 目的 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 ,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处理模式 :先过滤后离心 /先离心后过滤、用 /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 4 8u全血 ,其中 30u全血 ,每单位分为 3份 (A、B、C袋 )。按A、B、C袋将 30u全血分为 3组 ,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对照组不过滤 ,B组为先离心后过滤组 ,C组为先过滤后离心组。B ,C两组过滤前均未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另外 1 8u全血在过滤前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 ,然后采用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处理。测定各组RBCs的游离血红蛋白和K+ 浓度。结果 在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的条件下 ,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制备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先离心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 (P <0 .0 5 ) ,采用生理盐水预浸润处理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现用的滤器过滤去除白细胞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红细胞溶血 ,先过滤后离心模式较先离心后过滤模式更容易导致红细胞溶血 ,预先用生理盐水浸润滤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去除白细胞
下载PDF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shRNA对乳腺癌细胞株紫杉醇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起 陈莎 +4 位作者 杨明珍 张竹君 陈安 胡川闽 李淑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制备针对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的shRNA重组慢病毒,获得稳定低表达LAMP2A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观察LAMP2A分子下调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LAMP2A的mRNA序列分析,设计了4条shR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 目的制备针对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的shRNA重组慢病毒,获得稳定低表达LAMP2A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观察LAMP2A分子下调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LAMP2A的mRNA序列分析,设计了4条shR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GLV-EGFP-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并测序鉴定。将构建的表达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将构建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株后,Western blot法检测LAMP2A表达,验证蛋白表达抑制效果。采用1 nmol/L、10 nmol/L、100nmol/L的紫杉醇处理LAMP2A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株后,用MTT法观察LAMP2A低表达组和对照组之间增殖效率的差异。结果测序结果显示重组慢病毒质粒构建正确,病毒滴度达2×108TU/mL。乳腺癌稳定细胞株中LAMP2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在10 nmol/L、100 nmol/L紫杉醇处理后,LAMP2A低表达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耐药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的LAMP2A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获得了稳定低表达LAMP2A的乳腺癌细胞株,证实LAMP2A下调能够降低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 小发夹RNA 慢病毒载体 紫杉醇
下载PDF
类鼻疽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旭虎 胡治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简称类鼻疽杆菌)引起的一种热带医学疾病,流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澳洲北部地区。国内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地区。类鼻疽杆菌是一种腐生菌,主...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简称类鼻疽杆菌)引起的一种热带医学疾病,流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澳洲北部地区。国内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地区。类鼻疽杆菌是一种腐生菌,主要存在于疫区的污水和土壤中。它可通过接触方式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造成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3种方法对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琳 高姗 +5 位作者 周阳 辛文文 杨浩 方瑶 毛旭虎 王景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用3种检测方法对同源性较高的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比较该3种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基于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5株鼻疽伯克霍尔... 目的用3种检测方法对同源性较高的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比较该3种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方法分别利用基于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5株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5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综合判断鉴定结果,并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鉴定结果比较,寻找更适合于该两种菌的鉴定方法。结果在10株受试菌株中,2株排除是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可能,剩余8株之中,MALDI-TOF-MS方法正确鉴定了6株,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正确鉴定了8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正确鉴定4株。结论 MALDI-TOF-MS的蛋白指纹图谱方法和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很好的鉴定能力,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不适合用于该2种菌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MALDI-TOF-MS FQ-PCR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类鼻疽杆菌毒素分子BLF1的重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春艳 方瑶 +8 位作者 李倩 胡艺 马腾飞 胡治强 袁顺翎 周杰 汪黎鸿 何晓奕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毒素BLF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以p GEX为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BLF1蛋白;以纯化重组蛋白r BLF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r BLF1血清,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抗血清;不同浓度r BLF1蛋白...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毒素BLF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以p GEX为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BLF1蛋白;以纯化重组蛋白r BLF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r BLF1血清,Western blot及ELISA鉴定抗血清;不同浓度r BLF1蛋白腹腔注射BALB/c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率;A549细胞模型中,通过CCK-8实验研究目的蛋白的细胞毒性效应及抗体阻断作用。结果从类鼻疽杆菌基因组DNA中PCR得到了BLF1目的基因,连接到p GEX-6p-2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GST-BLF1蛋白经诱导表达、酶切纯化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3的高纯度r BLF1,免疫家兔抗血清ELISA效价达1∶1 280 000,Western blot鉴定在目的蛋白位置处出现特异印记条带。重组r BLF1蛋白腹腔注射BALB/c小鼠,小鼠死亡率与蛋白剂量呈正相关。r BLF1蛋白能明显杀伤A549细胞,抗体可有效阻断其杀伤作用。结论成功重组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r BLF1,该蛋白具有明显杀伤A549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能够导致小鼠死亡但表现出一定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杆菌 BLF1蛋白 毒素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治强 方瑶 +4 位作者 朱攀 任春艳 胡艺 马腾飞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BP(△BPSL1549)],建立有效的类鼻疽菌毒力基因敲除平台。方法设计引物扩增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至p K18mob Sac B自杀质粒上,通过大肠杆菌S17-1λpir以接合方式将其转入类鼻疽菌... 目的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BP(△BPSL1549)],建立有效的类鼻疽菌毒力基因敲除平台。方法设计引物扩增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至p K18mob Sac B自杀质粒上,通过大肠杆菌S17-1λpir以接合方式将其转入类鼻疽菌中。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替换野生株中的BPSL1549基因,经过蔗糖筛选靶标基因敲除株,并采用PCR、Western blot检测方法鉴定敲除株,利用动物模型评价敲除株表型变化。结果 BP(△BPSL1549)菌株与野生株的BPSL1549基因两侧同源臂片段PCR产物相比缺少600 bp,Western blot检测敲除株不表达BPSL1549基因编码蛋白,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动物实验证实敲除株相比野生株毒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成功构建类鼻疽菌BPSL1549基因敲除株,完善了类鼻疽菌敲除平台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基因敲除 BPSL1549基因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胞内运动相关蛋白BimA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艺 方瑶 毛旭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6-289,294,共5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热带医学病原体,现被美国CDC提升为I类致病菌严加防范。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致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海周边地区,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兼性胞内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热带医学病原体,现被美国CDC提升为I类致病菌严加防范。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致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海周边地区,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兼性胞内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胞内运动能力为其逃逸机体免疫和细胞间的扩散提供了重要基础。胞内动力相关蛋白A(BimA)是一种类鼻疽菌自分泌的、与其胞内运动相关的关键分子,它通过操控肌动蛋白实现干预细菌的胞内运动,在类鼻疽菌的感染和致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深入地了解BimA在类鼻疽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寻找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原的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综述了Bim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结合研究报道探讨其主导细菌胞内运动、干扰宿主胞内免疫、实现细菌胞间传播的机制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类鼻疽菌) BimA 肌动蛋白
下载PDF
类鼻疽杆菌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腾飞 胡艺 +6 位作者 方瑶 朱攀 胡治强 韩丹 康少雄 李倩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建立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采用0.01 m L洗涤后的高、中、低剂量的类鼻疽杆菌液(菌量分别为3.3×104、3.3×103、3.3×102CFU)滴鼻感染BALB/c小鼠,密切监测... 目的建立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采用0.01 m L洗涤后的高、中、低剂量的类鼻疽杆菌液(菌量分别为3.3×104、3.3×103、3.3×102CFU)滴鼻感染BALB/c小鼠,密切监测42 d,记录小鼠的生存率,探索合适的攻毒剂量。在低剂量细菌(3.3×102CFU)感染小鼠后21、28、35、42 d,计数小鼠血液、肝脏、脾脏和肺脏的细菌定植量,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FN-γ的表达和血清类鼻疽杆菌特异性Ig G抗体滴度,观察肝脏、脾脏和肺脏等主要器官的病理学改变,评价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结果低剂量类鼻疽杆菌滴鼻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42 d生存率为60%。期间小鼠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血液、肝脏、脾脏和肺脏均有细菌定植,并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多灶性坏死和脓肿等病理改变;类鼻疽杆菌血清中特异性Ig G抗体滴度从感染后21 d起持续增高;实验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FN-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类鼻疽杆菌慢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杆菌 动物模型 感染
下载PDF
类鼻疽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腾飞 方瑶 毛旭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4期65-69,共5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类鼻疽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短杆菌,现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升为I类致病菌严加防范。类鼻疽菌直接从环境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且抗生素耐药严重,一旦引起败血症会有很高的死亡率。为了更...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类鼻疽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短杆菌,现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升为I类致病菌严加防范。类鼻疽菌直接从环境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且抗生素耐药严重,一旦引起败血症会有很高的死亡率。为了更好地指导类鼻疽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类鼻疽菌的致病机制,建立类鼻疽病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对现有的类鼻疽病动物模型从易感动物、感染途径、动物品系和模型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类鼻疽病 动物模型 感染途径
下载PDF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致死因子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春艳 李倩 毛旭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胞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类鼻疽的疫苗。其致死因子1(BLF1)作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重要致病因子,能抑制宿主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 IF4A的解旋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胞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类鼻疽的疫苗。其致死因子1(BLF1)作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重要致病因子,能抑制宿主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 IF4A的解旋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LF1作为e IF4A的抑制剂,有望成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同时,BLF1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后,可成为类鼻疽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致死毒素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晓丽 潘静 +1 位作者 司维柯 杨忠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9期3005-3006,共2页
创新教育是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出发,结合该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各项措施,提出了医学院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 创新教育是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出发,结合该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各项措施,提出了医学院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些观点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生 院校 医学 创新教育
下载PDF
跨学科专业组织《干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忠 李泽桂 +3 位作者 张晓丽 卞修武 陈东风 司维柯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干细胞生物学是近几年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通过跨学科组织从事干细胞生物研究的专家教员队伍开展《干细胞生物学》选修课教学,面向全校多专业高年级学员实施,受到广泛好评。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其... 干细胞生物学是近几年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通过跨学科组织从事干细胞生物研究的专家教员队伍开展《干细胞生物学》选修课教学,面向全校多专业高年级学员实施,受到广泛好评。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其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体现了教研结合相长,医学人文教育也有机融入于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生物学 跨学科 选修课 实施
下载PDF
小剂量MIP-1α联合IL-8体外对脐血CD34^+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陆华 周来新 +1 位作者 潘静 李招权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了解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 1α,MIP 1α)联合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体外对脐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吸附法分离脐血CD34+ 细胞 ,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 ... 目的 了解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 1α,MIP 1α)联合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体外对脐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吸附法分离脐血CD34+ 细胞 ,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 (ran domcompleteblockdesignvarianceanalysis) ,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 (不加MIP 1α和IL 8) ;1 0ng/ml联合组 (加入 1 0ng/ml的MIP 1α和IL 8) ;1ng/ml联合组 (加入 1ng/ml的MIP 1α和IL 8) ;单用MIP 1α组 (加入 2 0ng/ml的MIP 1α) ;单用IL 8组 (加入 2 0ng/ml的IL 8) ,建立半固体培养体系 ,一定时间后 ,观察半固体体系中的集落生长情况。结果 集落培养表明 1 0ng/ml的浓度下 ,两者联合使用 ,在体外能明显地抑制脐血造血细胞各种集落的形成 ,其它组均未见明显的集落形成抑制作用。结论  1 0ng/mlMIP 1α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1Α IL-8 骨髓造血细胞 集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