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时SOD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江淮 王涛 +2 位作者 陈惠孙 田昆仑 刁有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5-98,105,共5页
本实验探讨大白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时输注SOD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细胞保护效应。松夹1h,实验组肠和心肌MD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OD治疗组肠和心肌MDA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松夹2h... 本实验探讨大白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时输注SOD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细胞保护效应。松夹1h,实验组肠和心肌MD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OD治疗组肠和心肌MDA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松夹2h,实验组肠、心、肝、肺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5~0.01),而SOD治疗组肠、心、肺MDA仍低于实验组(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此外,SOD治疗组血浆β-葡萄糖醛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明显低于实验组,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SOD 动脉 丙二醛 自由基
下载PDF
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伟文 方传勤 +4 位作者 陆松敏 刘建仓 郭素清 程凤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失血性休克5小时组(HS)、单纯复苏对照组(RE)、复苏加Rg1治疗组(Rg),每组6只...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失血性休克5小时组(HS)、单纯复苏对照组(RE)、复苏加Rg1治疗组(Rg),每组6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COX活性。结果失血性休克5小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摄取Rhoda-mine123减少,即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单纯复苏组膜电位有轻微提高,复苏加Rg1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提高,恢复到正常组水平。失血性休克5小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COX活性显著降低,单纯复苏后其活性仍然较低。复苏加Rg1治疗组COX活性较休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单纯复苏组。结论复苏加Rg1可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COX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Rg1提高COX活性可能和提高该酶的产量和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肠上皮细胞 三七皂甙单体Rg1 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性休克大鼠肝线粒体损伤及抗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建新 汪江淮 +3 位作者 陈惠荪 田昆仑 习有芳 王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本文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MAO)休克后,观察了肝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并比较了多种自由基清除酶(剂)对肝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松夹1 h,实验组RCR较对照值明显下降(P<0.05),而P/O值无明显减少。松夹2 h,RCR下降更甚(P<0.01),... 本文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MAO)休克后,观察了肝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并比较了多种自由基清除酶(剂)对肝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松夹1 h,实验组RCR较对照值明显下降(P<0.05),而P/O值无明显减少。松夹2 h,RCR下降更甚(P<0.01),P/O值亦下降明显(P<0.05)。表明SMAO休克时,肝线粒体呼吸功能严重障碍,ATP合成减少。松夹1 h后,ALLO组、SOD+CAT组,SOD+ALLO组和SOD+ALLO+CAT组的RCR,P/O值均较对照值无明显下降(P>0.05),而较实验组明显升高(P<0.01),松夹2 h后,ALLO组RCR虽较对照值有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其它各联合治疗组RCR,P/O值均仍较对照值无明显减少。各治疗组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均显著高于实验组。表明各自由基清除酶(剂)对SMAO休克时,大鼠肝线粒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线粒体 游离基类 SMAO
下载PDF
TRH对肺挫伤合并休克犬心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春华 蒋耀光 胡德耀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25-325,共1页
肺挫伤在胸部钝性创伤中甚为常见,多伴有内脏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对于肺挫伤应该限制液体输入,而对于失血性休克则应输入足够的液体,因此肺挫伤合并休克时在容量复苏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本研究将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促甲状腺素... 肺挫伤在胸部钝性创伤中甚为常见,多伴有内脏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对于肺挫伤应该限制液体输入,而对于失血性休克则应输入足够的液体,因此肺挫伤合并休克时在容量复苏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本研究将14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治疗组,采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右侧胸壁加股动脉放血来建立犬肺挫伤合并休克模型。TRH组用新型抗休克药物TRH进行治疗,在模型完成及其后1h、2h、3h各静注0.4%TRH2mg/kg、1mg/kg、1mg/kg、1mg/kg、4h后活杀。结果:1.活杀前TRH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动脉压(76.6±5.7kPa,VS.39.4±16.5kPa,P<0.01),心指数(2.31±0.67L/min/m^2,VS.1.39±0.14L/min/m^2,P<0.01),每搏指数(14.4±2.9ml/beat/m^2,VS.7.8±1.5ml/beat/m^2,P<0.01)及心脏做功能力非常显著地增加;平均肺动脉压(12.7±1.4kPa,VS.12.7±0.4kPa,P>0.05),肺血管阴力(581.0±232.7dyne,sec,cm^(-5)VS.718.8±74.9dyne,sec,cm^(-5)P>0.05),周围血管阻力(6653.0±1493.7dyne,sec,cm^(-5)VS.4850.0±2099.8dyne,sec,cm^(-5),P>0.05)无显著差别,表明TRH能明显改善肺挫伤合并休克犬心脏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无明显的收缩肺血管作用。2.活杀前TRH组与对照组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H 肺挫伤 外伤性休克 心肺功能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大鼠肠上皮UCP2变化及其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文建 肖南 +2 位作者 田昆仑 刘韧 刁有芳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B12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解偶联蛋白 2 (UCP2 )在肠上皮线粒体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分别于休克前、休克 90分钟及复苏 2小时、6小时、12小时、2 4小时取小肠上皮 ,用Western blot法测线粒体UCP2...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解偶联蛋白 2 (UCP2 )在肠上皮线粒体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分别于休克前、休克 90分钟及复苏 2小时、6小时、12小时、2 4小时取小肠上皮 ,用Western blot法测线粒体UCP2的含量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UCP2对线粒体膜电位 (MP)、线粒体内活性氧 (ROS)产生的影响作用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组织中三磷酸腺苷 (ATP)的含量。结果 (1)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肠上皮线粒体中UCP2含量增高 (P <0 .0 5 ) ;(2 )UCP2可降低MP并抑制线粒体内ROS产生 ,但UCP2对线粒体内ROS产生的调节作用受MP影响 ;(3)失血性休克后 ,肠上皮组织中ATP含量明显下降 ,是对照组的 2 0 .81% ,复苏后 2 4小时 ,其水平仍低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大鼠 肠上皮 线粒体功能 解偶联蛋白2
下载PDF
高渗盐水右旋糖酐液抗失血性休克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梅建民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2,共3页
近年来的实验表明,高渗盐水右旋糖酐-70(HSD)抗失血性休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高渗盐水(HS)。HSD的抗失血性休克机理与其能迅速扩充血浆容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毛细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通过右旋糖酐-70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渗盐的作... 近年来的实验表明,高渗盐水右旋糖酐-70(HSD)抗失血性休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高渗盐水(HS)。HSD的抗失血性休克机理与其能迅速扩充血浆容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毛细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通过右旋糖酐-70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渗盐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休克 高渗盐液 HSD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及其复苏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靖华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2000年第3期163-165,171,共4页
失血性休克及其复苏通过多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一方面抗感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抑制,使机体易于继发感染;另一方面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可能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研究并阐明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的机理对寻求有效的免疫调理... 失血性休克及其复苏通过多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一方面抗感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抑制,使机体易于继发感染;另一方面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可能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研究并阐明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的机理对寻求有效的免疫调理药物、防治感染、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白花前胡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周荣 王怀良 章新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 :评价白花前胡 (Peucedanum Praeruptonrum Dunnon.,PPD)对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效果 ,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野白合碱 (m onocrotoline,MCT)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 目的 :评价白花前胡 (Peucedanum Praeruptonrum Dunnon.,PPD)对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效果 ,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野白合碱 (m onocrotoline,MCT)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PPD(5 0 ,10 0 ,15 0 mg/ kg· d- 1 )采用管饲给药三周 ;治疗效果的评价采用 :血液动力学 (肺动脉平均压 ) ,血液流变学(表观及还原粘度 ,红细胞聚积指数 )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PPD(5 0 ,10 0 ,15 0 mg/ kg· d- 1 )可分别使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降低 14.5 % ,19.2 % (p<0 .0 5 ) ,18.8% (p<0 .0 5 )。 PPD(10 0 mg/ kg· d- 1 )能有效降低 MCT大鼠肺循环血液高切 (2 0 0 s- 1 )表观粘度 2 3.9% (p<0 .0 5 ) ,低切 (ls- 1 )表观粘度 39.6 % (p<0 .0 1)和红细胞聚积指数 15 .7% (p<0 .0 5 ) ,且其降低表观粘度(2 0 0 s- 1 ,ls- 1 )与其降低肺动脉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0 .86 8(p <0 .0 5 ) ,0 .6 35 (p<0 .0 5 )。结论 :白花前胡能通过改善肺微循环 ,有效防治大鼠慢性“炎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液流变学 白花前胡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富荣 陈惠孙 柏干荣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59-56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受体 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途径 抑制剂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源 李华强 +3 位作者 沈际皋 汪江淮 覃世文 刘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63-465,共3页
许多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严重细菌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在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血液循环或脑脊液中发现TNF 水平增高。然而,除Nohynek和Suter的报道之外,极少有关TNF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许多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严重细菌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在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血液循环或脑脊液中发现TNF 水平增高。然而,除Nohynek和Suter的报道之外,极少有关TNF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肺炎 新生儿
下载PDF
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富荣 陈惠孙 刘怀琼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4-485,共2页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 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 (LPS组 ,n =2 3)、氯胺酮 1组 (K1组 ,n =2 2 )、氯胺酮 2组 (K2组 ,n =2 3) ,各组小鼠均经尾静脉注射LPS(2 5mg/kg) ,K1、K2组分别在LPS注射前30...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 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 (LPS组 ,n =2 3)、氯胺酮 1组 (K1组 ,n =2 2 )、氯胺酮 2组 (K2组 ,n =2 3) ,各组小鼠均经尾静脉注射LPS(2 5mg/kg) ,K1、K2组分别在LPS注射前30min肌肉注射氯胺酮 (10 0mg/kg) ,K2组还在LPS注射后 1h、4h、7h皮下注射氯胺酮 (2 0mg/kg) ,观察 72h存活率。 结果 三组小鼠的 72h存活率分别为 2 1 74 %、5 4 5 3%、6 9 5 7% ,K1、K2组值分别显著 (P <0 0 5 )、非常显著 (P <0 0 1)地高于LPS组。结论 氯胺酮可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的 72h存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胺酮 内毒素休克 小鼠 存活率 静脉麻醉药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mtTFA、COXⅠ、COXⅣ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伟文 陆松敏 +4 位作者 方传勤 刘建仓 柏干荣 程凤 王正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简称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mtTFA基因以及核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COX Ⅳ和线粒体编码COXⅠ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探讨在缺血缺氧性损害中核转录因子mtTFA对线粒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观察休克...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简称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mtTFA基因以及核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COX Ⅳ和线粒体编码COXⅠ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探讨在缺血缺氧性损害中核转录因子mtTFA对线粒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观察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mtTFA、COXⅠ和COXⅣ基因mRNA量的改变。结果休克早期mtTFA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至休克4 h有所增强,到休克5 h下降到休克前水平;休克1 h大鼠肠上皮细胞COXI mRNA表达开始增加,3 h达高峰,后又降低,到休克5 h显著低于休克前水平。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核基因编码COXⅣmRNA休克3 h略有增高,休克4 h后开始下降,至休克晚期低于休克前水平。结论 mtTFA mRNA表达变化在休克时发生较晚,且升高幅度较小,说明休克时该基因对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敏感性较低。休克时COX Ⅰ mRNA比COX Ⅳ mRNA上调速度快,维持时间长,说明休克早期线粒体基因表达的改变在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mtTFA基因 COX I基因 COX IV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脓毒症休克条件下细胞、亚细胞损伤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松敏 刘建仓 +3 位作者 王成英 刘光海 郭素清 陈惠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实验研究了盲肠结扎穿孔(CPL)致大鼠实验性脓毒症休克条件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微粒体膜流动性、微粘度及膜脂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并测定了脂质过氧化物、磷脂酶A_2和唾液酸。结果说明大鼠脓毒症休克早期(CPL后10h)、晚期(CPL后2... 实验研究了盲肠结扎穿孔(CPL)致大鼠实验性脓毒症休克条件下肝细胞、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微粒体膜流动性、微粘度及膜脂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并测定了脂质过氧化物、磷脂酶A_2和唾液酸。结果说明大鼠脓毒症休克早期(CPL后10h)、晚期(CPL后20h)肝细胞和骨骼肌静息跨膜电位差明显下降。且肝细胞膜电位下降比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及血压的改变均早且重。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升高1.6倍,唾液酸含量下降(P<0.01)。微粒体膜流动性降低(P<0.01),微粘度升高(P<0.01),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升高(P<0.01)。血浆PLA_2从874.2±84.5u/ml升高至2074.2±695.0u/ml(P<0.01),肝组织PLA_2升至2943.3±471.8u/ml tissue。结果提示:脓毒症休克时细胞和亚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是:PLA_2激活,膜上唾液酸含量增加,膜的电负性下降,膜脂区分子流动性下降,膜脂分子结构和构型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膜电位 脓毒症 粗面内质网
下载PDF
缺血缺氧与线粒体DNA损伤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松敏 李伟文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线粒体DNA(mtDNA)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 Ⅰ、Ⅱ、Ⅲ (COX Ⅰ、COX Ⅱ、COX Ⅲ )及ATP酶亚单位 6、8(ATPase 6 .8)等蛋白质及多肽 ,控制着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缺血缺氧时氧化磷酸化障碍 ,ATP合成减少 ,COX Ⅰ mRNA、NADH辅酶Q氧化还原... 线粒体DNA(mtDNA)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 Ⅰ、Ⅱ、Ⅲ (COX Ⅰ、COX Ⅱ、COX Ⅲ )及ATP酶亚单位 6、8(ATPase 6 .8)等蛋白质及多肽 ,控制着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缺血缺氧时氧化磷酸化障碍 ,ATP合成减少 ,COX Ⅰ mRNA、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 mRNA (NDmRNA)转录水平升高 ,基因上调。缺血缺氧引起线粒体DNA突变率升高 ,mtDNA4977、mtDNA743 6、mtDNA1 0 42 3 缺失 ,ATPase6~ 8亚单位基因突变。葡萄糖糖酵解酶、热休克蛋白 (HSP)、磷酶甘油还原酶B(PGM B)及基因疗法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氧化磷酸化 缺血 缺氧
下载PDF
内皮素与PGI_2及NO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宝华 陈惠孙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ET1、PGI_2、NO在合成和生物学效应间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T1增加PGI_2、NO的合成,而PGI_2、NO则抑制ET1合成。PGI_2、NO通过cAMP、cGMP松驰血管平滑肌,抑制细胞增殖以拮抗ET1... ET1、PGI_2、NO在合成和生物学效应间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T1增加PGI_2、NO的合成,而PGI_2、NO则抑制ET1合成。PGI_2、NO通过cAMP、cGMP松驰血管平滑肌,抑制细胞增殖以拮抗ET1的缩血管作用。ET1和PGI_2、NO在生物学效应间存在着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前列腺素类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磷脂酶A_2抑制剂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萍 陆松敏 +2 位作者 李著 宋双明 刘建仓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磷脂酶A2(PLA2)抑制剂地塞米松(DXM)对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效应。方法 动 物分为两组,即内毒素血症组和地塞米松组。采用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测定内毒素血症组、PLA2抑制剂 DXM预处理组动物平均动脉压... 目的 研究磷脂酶A2(PLA2)抑制剂地塞米松(DXM)对内毒素血症动物的保护效应。方法 动 物分为两组,即内毒素血症组和地塞米松组。采用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测定内毒素血症组、PLA2抑制剂 DXM预处理组动物平均动脉压(MAP)、8小时活存率、血浆PLA2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注射内毒 素后MAP显著下降,8小时存活率为57%;血浆PLA2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并随着伤情的加重而升高。 而DXM预处理组,注射内毒素后MAP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毒素组(P<0.05),血浆PLA2活性及MDA含量也 显著低于内毒素组,动物8小时活存率达70%。结论PLA2抑制剂DXM能显著提高动物活存率和活存时 间,改善血液动力学,抑制PLA2活性。提示DXM在抗休克和全身炎症方面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磷脂酶A2 地塞米松 保护效应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DNA单链断裂与凋亡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传勤 周华东 +1 位作者 李萍 程凤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80-380,共1页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DNA单链断裂、神经元凋亡的变化 ,探索它们的关系 ,发现脑缺血再灌注先引起神经元DNA单链断裂 ,随后出现神经元凋亡 ,DNA单链损伤可能是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DNA 单链断裂 凋亡 脑缺血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与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文华 陈惠孙 +1 位作者 陆松敏 胡德耀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肝细胞、枯否氏 (Kupffer)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与PAF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在体和离体两部分。在体实验设 3组 :对照组 (Ⅰ组 )、内毒素血症组 (Ⅱ组 )、内毒素血症并苦...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肝细胞、枯否氏 (Kupffer)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与PAF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在体和离体两部分。在体实验设 3组 :对照组 (Ⅰ组 )、内毒素血症组 (Ⅱ组 )、内毒素血症并苦银杏内酯B(GinkgolideB)预处理组 (Ⅲ组 )。Ⅰ组及Ⅱ、Ⅲ组动物分别于内毒素处理后 1、3、5、8小时等时相点活杀取材 ,测定组织PAF、丙二醛 (MDA)、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以及肝组织PAF受体的特征。离体实验设对照组和内毒素血症组 ,二组动物分别于内毒素处理后 1、3、5、8小时等时相点行肝脏原位灌流分离肝细胞、肝枯否氏细胞 ,测定胞内及培养上清液中的PAF含量 ,同时测定不同细胞表面PAF受体的特征。结果 内毒素血症时 ,肝组织PAF、MDA含量均明显增加 ,ATP的水平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时 ,肝组织、肝细胞、枯否氏细胞PAF受体的亲和力变化均不明显 ,但于 8小时时相点 ,肝组织、枯否氏细胞PAF受体结合位点有较明显的增加 ,最大结合力分别 =(19.93± 2 .34)fmol/mg .p、(2 .15±0 .2 7)fmol/mg .p。用PAF受体拮抗剂GinkgolideB预处理后 ,肝组织中PAF的水平未受明显影响 ,MDA含量显著降低 ,ATP水平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 内毒素血症时 ,PAF可能通过其相应的胞膜受体直接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受体 肝脏
下载PDF
战创伤休克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良明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战伤 创伤 休克 治疗 液体复苏 细胞膜保护
下载PDF
β-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文爱清 刘良明 胡德耀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β 内啡肽是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双向联系的重要介质之一 ,在免疫系统内发挥重要的调理功能。研究表明 β -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调节中亦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其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 。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免疫 Β-内啡肽 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