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洁 吕科 +4 位作者 滕方 姚元章 王杉 卢尧 文爱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RBC≥1∶1,n=56)、中比例组(FP∶RBC=1∶2~1∶1,n=43)、低比例组(FP∶RBC≤1∶2,n=32)。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的统计方法,比较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和3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3组之间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APTT,高vs中vs低:(37.3±12.4)vs(41.1±11.5)vs(49.9±14.0),P<0.05;输血后PT-INR,高vs中vs低:(1.11±0.19)vs(1.20±0.37)vs(1.66±0.62),P<0.05;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高vs中vs低:(19.8±6.3)vs(25.8±11.3)vs(26.6±8.0),P<0.01],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大量输血 冰冻血浆 输注比例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用血知识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方祥 何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S1期195-197,共3页
关键词 合理用血 血容量 组织间液 全血 急性出血 血液成分
下载PDF
提高输血法律和风险意识
3
作者 陈方祥 袁玲 《医学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有关输血知识,在校学生临床教学每届只有2学时,对输血相关知识了解少,从1998年以来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本文就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相关法规作一介绍,为学员... 有关输血知识,在校学生临床教学每届只有2学时,对输血相关知识了解少,从1998年以来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本文就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相关法规作一介绍,为学员在走进临床前就了解输血有法规,病人用血有风险,要树立依法办事、安全、科学输血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风险 法律责任 输血并发症 医疗事故
下载PDF
献血与健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方祥 《医学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实行4年多了,相关知识也作了广泛宣传教育,但是人们对献血与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如献血伤身体,献血会永远虚弱等。它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献血是否影响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实行4年多了,相关知识也作了广泛宣传教育,但是人们对献血与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如献血伤身体,献血会永远虚弱等。它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献血是否影响健康及献血注意事项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 血液
下载PDF
对创伤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5
作者 蒋建新 王枭 文爱清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7-640,共4页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和导致伤残的组织愈合障碍是影响当前院内创伤救治的两大核心问题[1].创伤并发症是指创伤后发生并与创伤和(或)创伤救治存在内在联系的疾病或症候群,通常发生在伤后1周左右.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创伤并发症应该是...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和导致伤残的组织愈合障碍是影响当前院内创伤救治的两大核心问题[1].创伤并发症是指创伤后发生并与创伤和(或)创伤救治存在内在联系的疾病或症候群,通常发生在伤后1周左右.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早干预,创伤并发症应该是可以防治的[2].组织修复的结局取决于组织自身修复能力.如能对组织修复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其修复能力强弱制订相应的修复措施,应能明显提高组织修复质量和速度,减少伤残的发生[3].生物标志物是指在不同生物学水平(分子、细胞、器官、整体)能特异性快速反映机体生理、病理或治疗过程中某种特征性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创伤救治 组织修复能力 创伤并发症 愈合障碍 修复质量 症候群 创伤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