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姑息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启红 朱京慈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793-795,共3页
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hospice movement)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通过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不适并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为癌症、AIDS、慢性迁延性疾病、进展性疾病等无法治愈的绝症病人提供一... 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hospice movement)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通过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不适并支持病人及其家属,为癌症、AIDS、慢性迁延性疾病、进展性疾病等无法治愈的绝症病人提供一种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人性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有意义的渡过余生,并平静地接受死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姑息护理已在发达国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本文就姑息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护理 临终关怀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改变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健 杨志焕 +2 位作者 张年春 陈力勇 周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改变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对二者间平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内毒素组(LPS组)、内毒素+迷走神经刺激组(LPS+VNS组)、等渗盐水+迷走神经刺激组(NS+VNS组)和对照组(CON组,只注...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改变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对二者间平衡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内毒素组(LPS组)、内毒素+迷走神经刺激组(LPS+VNS组)、等渗盐水+迷走神经刺激组(NS+VNS组)和对照组(CON组,只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LPS或等渗盐水后0min、2h、4h、6h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观察极低频功率(VLF)、标准化低频功率(LFnm)、标准化高频功率(HFnm)、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并检测各组肝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的水平。结果注射LPS后HFnm、LFnm、LF/HF、VLF以及肝组织ACh水平均升高,肝组织NE水平下降,与NS+ VNS组和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S后,HFnm升高,LF、VLF和LF/HF降低,肝组织ACh水平升高。与NS+VNS组和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血症时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失衡,交感神经张力高于迷走神经;VNS是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迷走神经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迷走神经 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交感-迷走神经平衡
原文传递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对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黄健 周健 +1 位作者 陈力勇 杨志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笔者前期的工作表明,调节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平衡,具有抗炎效应。迷走和交感神经对效应器官功能活动的影响是分别通过其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来实现的。... 笔者前期的工作表明,调节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平衡,具有抗炎效应。迷走和交感神经对效应器官功能活动的影响是分别通过其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来实现的。这种整体水平上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对炎症的调节作用,在效应细胞上可能会表现为ACh和NE抗炎作用的相互作用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抗炎作用 乙酰胆碱 SOCS3 基因表达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抗炎效应
原文传递
完整迷走神经刺激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黄健 谢斌 +1 位作者 周健 杨志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完整迷走神经刺激(IVNS)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mRNA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血症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 目的观察完整迷走神经刺激(IVNS)对肝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mRNA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血症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迷走神经刺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在注射前、注射后2,4,6h共4个时相点,检测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注射LPS后,肝组织TNF—α、IL-10水平升高,其中注射后4h TNF—α高于注射后2,6h(P〈0.01,P〈0.05)。在LPS注射后的各时相点,迷走神经刺激组TNF—α浓度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6h迷走神经刺激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注射后2h水平(P〈0.01),且高于内毒素组(P〈0.05)。注射后4h,LPS组SOCS1、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迷走神经刺激组SOCS3 mRNA水平高于内毒素组(P〈0.01)。结论IVNS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涉及SOCS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炎症 内毒素血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