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层次护生在感染病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游建萍 廖建梅 张晓苇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23期3354-3354,共1页
关键词 带教方法 临床见习 不同层次护生 感染病科 临床实习 学生
下载PDF
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与HBsAg/HBcAg和HBV DNA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小红 李奇芬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及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原位杂交 ,检测 79例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 ,以 5 2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 :丁型肝炎HBsAg、HBcAg... 目的 :探讨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与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及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原位杂交 ,检测 79例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 ,以 5 2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 :丁型肝炎HBsAg、HBcAg检出率 ( 81%、71%)较乙型肝炎 ( 94%、92 %)低 (P<0 0 5或 0 0 1)。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 ,HBsAg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 ,HDAg和HBsAg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分布呈一致性 ,且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和病理损害程度相关 (P <0 0 1)。HBc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 ,阳性细胞主要呈单个细胞或点状分布 ,且HBcAg阳性细胞明显少于HDAg阳性细胞。HDAg表达强度与HBVDNA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HDV感染会抑制HBVDNA复制或病毒抗原表达 ;在HDV致病机制中既有HDV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 ,也有HBV和HDV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HDAG HBsAg/HBCAg HBV-DNA
下载PDF
丁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核酶的反式剪切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乐成 顾长海 +2 位作者 毛青 李奇芬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观察丁型肝炎病毒2种基因组核酶(HDVgenomicribozyme,g.Rz)是否存在反式剪切活性。方法合成g.Rz74和g.Rz55的cDNA ,克隆入质粒pGEM 4Z ,体外转录获取核酶RNA ;同时从质粒pRz277B上转录出同源性底物RNA ,以α 32p UTP标志 ;再将核酶... 目的观察丁型肝炎病毒2种基因组核酶(HDVgenomicribozyme,g.Rz)是否存在反式剪切活性。方法合成g.Rz74和g.Rz55的cDNA ,克隆入质粒pGEM 4Z ,体外转录获取核酶RNA ;同时从质粒pRz277B上转录出同源性底物RNA ,以α 32p UTP标志 ;再将核酶与底物按比例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是否出现剪切作用。结果启动反应30min后 ,可以观察到剪切产物 ,90min后剪切反应更加明显。结论 g.Rz74和g.Rz55均具有反式剪切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反式剪切 基因组核酶
下载PDF
HDV/HBV体外感染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2 位作者 毛青 王宇明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建立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 :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 ;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 结果 :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 目的 :建立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 :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 ;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 结果 :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在感染后第 2天至第 16天均可测出 ,其中上清液中HBsAg、HDAg以感染后第 4天至第 12天达高峰。 结论 :HDV在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中能稳定复制和表达至少达 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V/HBV 人胎肝细胞 细胞培养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507例HDV感染肝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小红 李奇芬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 ,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 :对507例HDV( +)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以213例HDV( -)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 :...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 ,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 :对507例HDV( +)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以213例HDV( -)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 :HDV感染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HDV( -)者高(P<0.01)。HDV( +)患者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ALT反复增高和增高幅度均较HDV( -)者高 (P<0.01或0.05) ,且慢性肝炎重度和重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 (P<0.01) ,而血清HBeAg检出率降低 (P<0.01)。HDV( +)的HBVDNA( -)组的HBeAg( -)表达高于HBVDNA( +)组 (P<0.01)。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HDAg( +)HBeAg( -)表达高于HDAg( +)HBeAg( +)表达 (P<0.01或P<0.05)。结论 :HDV感染与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HDV感染可抑制HBVDNA复制或HBcAg表达。HDV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在急性肝炎中可能起主要致病作用。HDV重叠感染的乙肝患者其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和慢性化过程中 ,HDV可能起了主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发病机制 HDV
下载PDF
HGV/GBV-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聂青和 胡大荣 +1 位作者 李梦东 谢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 研究单一HGV GBV 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 ,探讨HGV GBV 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 GBV 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 ,并用免疫... 目的 研究单一HGV GBV C感染者肝组织中该病毒核酸定位及相关抗原表达 ,探讨HGV GBV C感染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2例单一HGV GBV C感染者经肝穿获取肝组织常规病理诊断 ,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病毒RNA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毒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病理诊断急性肝炎 8例 ,慢性肝炎 4例。HGV GBV CNS5抗原检出阳性率为 66.67% ( 8 12 ) ,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 ;HGV GBV CRNA检出阳性率为 58.33% ( 7 12 ) ,阳性信号位于胞浆 ,分布无一定规律 ,阳性细胞与肝细胞变性、淤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程度等并无相关联系。单一HGV GBV C感染者临床表现轻 ,不易被发现。结论 HGV GBV CRNA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 ;肝细胞中存在HGV GBV C相关抗原表达 ,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 ,诱发免疫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病毒性肝炎 HGV/GBV-C
下载PDF
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和肝细胞凋亡双标记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小红 李奇芬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凋亡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TUNEL技术 ,检测 79例丁肝病人肝组织HDAg和肝细胞凋亡分布及其关系 ,以 5 4例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作对照。结果 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 ,HDAg、凋亡细... 目的 探讨肝细胞凋亡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TUNEL技术 ,检测 79例丁肝病人肝组织HDAg和肝细胞凋亡分布及其关系 ,以 5 4例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作对照。结果 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 ,HDAg、凋亡细胞表达分布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一致 (P <0 .0 1)。多数凋亡细胞位于HDAg阳性部位或附近 ,肝细胞凋亡在各型肝炎中的分布强度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 HDAg表达与肝细胞凋亡分布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HDAG 肝细胞凋亡 TUNEL技术
下载PDF
定量细胞ELISA检测培养细胞ICAM-1表达水平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绪清 张瑞 +1 位作者 顾长海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 探讨检测培养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水平的细胞ELISA。方法 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接种于 96孔培养板中的HePG2 细胞 ,以抗ICAM 1McAb为第一抗体 ,用ELISA检测培养孔中的HePG2 细胞ICAM 1表达水平。结果 对相同浓度TN... 目的 探讨检测培养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水平的细胞ELISA。方法 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接种于 96孔培养板中的HePG2 细胞 ,以抗ICAM 1McAb为第一抗体 ,用ELISA检测培养孔中的HePG2 细胞ICAM 1表达水平。结果 对相同浓度TNFα诱导的HePG2 细胞ICAM 1表达水平的 5次测定值进行方差分析显示彼此间相差不显著 (P >0 .0 5 ) ,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 5 % ,HePG2 细胞ICAM 1表达水平与TNFα浓度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所建立的细胞ELISA的稳定性好 ,可用于对HePG2细胞ICAM 1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ICAM-1 细胞培养 ELISA 检测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念海 马巧玉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 2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 2b3×106U ,每周3次 ,皮下注射 ,疗程3个月 ,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 2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 2b3×106U ,每周3次 ,皮下注射 ,疗程3个月 ,对照组不用抗病毒治疗。42例开放病例根据治疗剂量分为3×106U和6×106U2组,治疗方法为每周3次或隔日1次,深皮下或肌肉注射,疗程3个月。结果用重组干扰素α 2b治疗的全部病例在治疗完成时、随访6个月、1~7年的有效应答率(完全应答 +部分应答,分别为55.8 %、58.8 %、61.9 %、57.9 %、58.5 %、56.1 %、52.6 %、45.5 %和50.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 %、13.6 %、15.9 %、15.9 %、13.6 %、15.0 %、15.2 %、11.1 %和7.7 %),P<0.05或P<0.01。6×106 U和3×106 U治疗组间有效应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慢性肝炎、治疗前ALT>100IU/L、病程短于3年、女性病人和治疗开始后有发热者的疗效较好(P<0.05)。治疗组的长期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应答病例的长期预后显著优于无应答病例(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 2b是一种肯定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2-2b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预后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7721中HCV复制和表达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志强 郝飞 +3 位作者 闵峰 马巧玉 王宇明 刘国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 建立支持HCV体外长期复制的细胞培养体系 ,研究其体外复制和表达特性。方法 将HCV感染血清接种人肝癌细胞系 772 1后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C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 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 目的 建立支持HCV体外长期复制的细胞培养体系 ,研究其体外复制和表达特性。方法 将HCV感染血清接种人肝癌细胞系 772 1后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C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结果 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在孵育后的 3月余均可间断地检测出HCV正链和 /或负链RNA ,多种HCV抗原在细胞内能稳定表达 ;HCVRNA和抗原多位于胞浆中。结论 HCV在 772 1细胞系中的复制和表达与体内感染状态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721细胞系 细胞培养 肝肿瘤 HCV 病毒复制
下载PDF
ICAM-1蛋白和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绪清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1例正常人和 5 0例慢性HBV感染者肝内ICAM 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人和慢性无症状HBsAg... 目的 :探讨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1例正常人和 5 0例慢性HBV感染者肝内ICAM 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人和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肝细胞无ICAM 1mRNA和ICAM 1表达 ,CHB患者肝细胞ICAM 1mRNA和ICAM 1表达增强 ,阳性肝细胞多分布在汇管区周围和腺泡内炎症坏死区域 ;重度CHB患者肝细胞ICAM 1mRNA和ICAM 1表达显著强于中、轻度CHB患者 (P <0 0 5 ) ;肝细胞ICAM 1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肝细胞ICAM 1表达强的患者肝功能显著差于ICAM 1表达弱者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ICAM 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肝细胞I CAM 1表达水平能较好反映其肝损害程度和肝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ICAM-1蛋白 MRNA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能与HBV-DNAC启动子结合成三链结构的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光丽霞 李为明 +3 位作者 顾长海 袁发焕 陈国致 奚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筛选出能与HBV DNAC启动子形成三链结构的高亲和力寡核苷酸。方法 :以体外合成的3 2 P标记的HBV DNAC启动子区序列 ( 173 4~ 175 4)为靶序列 ,合成 5种有可能与该靶序列形成三链结构的寡核苷酸链 (TFO) ,同时设计对照靶序列和对... 目的 :筛选出能与HBV DNAC启动子形成三链结构的高亲和力寡核苷酸。方法 :以体外合成的3 2 P标记的HBV DNAC启动子区序列 ( 173 4~ 175 4)为靶序列 ,合成 5种有可能与该靶序列形成三链结构的寡核苷酸链 (TFO) ,同时设计对照靶序列和对照TFO ,用凝胶滞留试验、酶足迹试验等方法对比分析这些TFO与靶序列是否形成三链结构及其结合的亲和性、特异性。结果 :在 3 7°C、pH7 4条件下 ,CT TFO和GT TFOp与3 2 P 靶序列DNA结合的亲和力十分微弱 ,其Kd均 >10 -6mol/L ;GT TFOap和AG TFOs与靶序列DNA结合的亲和力较高 ,Kd分别为 5× 10 -7mol/L和 2 5× 10 -8mol/L ;AG TFO1与靶序列结合的亲和力最高 ,Kd为 3× 10 -9mol/L ,而且两者的结合具有序列特异性。结论 :含AG或GT的TFO可与HBVC启动子区类同聚嘌呤链逆平行方向结合成三链DNA ,其中AG TFO1与靶序列结合的亲和力最高 ,反应完全 ,可使靶双链DNA均转变成三链DNA ,经一定修饰后 ,可试用于HBV基因转录抑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链DNA 寡核苷酸 HBV 启动子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系7721与原代人胎肝细胞用于体外培养HCV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宋志强 郝飞 +2 位作者 闵峰 马巧玉 刘国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在体外培养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中复制和表达的异同 ,探讨HCV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分别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在体外培养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中复制和表达的异同 ,探讨HCV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原代人胎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系 772 1分别与HCV感染血清共孵育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RNA和抗原表达。结果 从孵育的第 2~ 3天 ,即可在细胞内和 /或培养上清中间断地检出HCVRNA(其中HCV在 772 1细胞株中的复制至少可达 66d ,HCV在人胎肝细胞中的复制持续 2 5d) ;HCV抗原可在感染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 ,感染细胞内存在HCV负链RNA杂交信号 ,且多位于细胞浆。结论 两种肝细胞对HCV易感 ,尤其是 772 1细胞可以稳定地支持HCV体外复制 ,可用于HCV体外长期培养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人胎肝细胞 7721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模型 HCV 肝癌
下载PDF
体外培养诱导人肝脏星形细胞表型激活及其鉴定
14
作者 朱永红 胡大荣 +1 位作者 聂青和 刘国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 :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正常人肝脏星形细胞 (HSCs)表型激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由正常人肝脏中分离HSCs ,在未包被的玻璃及塑料培养支持物上 ,以常规的含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改变 ,荧光显微... 目的 :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正常人肝脏星形细胞 (HSCs)表型激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由正常人肝脏中分离HSCs ,在未包被的玻璃及塑料培养支持物上 ,以常规的含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改变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维生素A自发荧光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α SMA、Ⅰ型胶原、FN及PCNA改变。结果 :正常人HSCs未包被的玻璃及塑料培养支持物上培养时 ,其表型由刚分离时及原代培养初期的静息型转变为原代培养后期及传代后的激活型。激活的人HSCs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 ,胞质中无明显脂滴 ,维生素A自发荧光明显减弱或消失 ,同时明显表达α SMA、Ⅰ型胶原、FN及PCNA。结论 :体外常规培养可诱导人HSCs激活 ,激活的人HSCs具有典型的形态及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脏星形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表型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感染病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15
作者 王宇明 胡仕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在医学专著或论文写作中,除注重立意正确、内容充实、科学性强、逻辑合理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在写作技巧、名词术语、标点符号以及对专业新名词的翻译表达等问题上,做到编写规范准确,名词术语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审定的标准名词,... 在医学专著或论文写作中,除注重立意正确、内容充实、科学性强、逻辑合理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在写作技巧、名词术语、标点符号以及对专业新名词的翻译表达等问题上,做到编写规范准确,名词术语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专业相关新概念和名词翻译要忠于原意,做到“信、达、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写作 感染病学 名词术语 学术 写作技巧 标准名词 自然科学 科学性
原文传递
肝细胞水化状态对细胞某些代谢的影响
16
作者 赵利斌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等渗条件下肝细胞水化状态改变对某些代谢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培养鼠肝细胞 [3H]亮氨酸、[3H]TdR掺入量 ,肝细胞膜Na+ K+ ATP酶及上清液中ALT、AST、LDH活性。结果 培养12 0min ,与等渗组比较 ,高渗组肝细胞 [3H]亮... 目的 探讨不等渗条件下肝细胞水化状态改变对某些代谢的影响。方法 动态观察培养鼠肝细胞 [3H]亮氨酸、[3H]TdR掺入量 ,肝细胞膜Na+ K+ ATP酶及上清液中ALT、AST、LDH活性。结果 培养12 0min ,与等渗组比较 ,高渗组肝细胞 [3H]亮氨酸和 [3H ]TdR掺入量分别减少 72 .99%和 6 5 .70 % (P <0 .0 0 1) ,低渗组减少 15 .94%和 10 .41% (P >0 .0 5 )。高渗组肝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增高 ,低渗组降低 ,与等渗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与P <0 .0 1)。肝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与 [3H ]掺入量在低渗组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高渗组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培养上清液ALT、AST、LDH活性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 肝细胞水化状态可作为影响肝细胞代谢的触发因素 ,而Na+ K+ ATP酶活性改变可能是这一状态下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水化状态 代谢影响 不等渗条件
下载PDF
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明颖 杨加彩 王英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D-Gal)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防治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和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均以D-Gal 10 mg/kg腹腔注射诱导制... 目的观察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D-Gal)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影响,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防治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和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均以D-Gal 10 mg/kg腹腔注射诱导制成ALF模型,抑制库普弗细胞组24 h后经尾静脉按10 mg/kg注入氯化钆。72 h后分别检测造模对照组和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的肝功能、炎性因子,1周后切取肝脏组织行光镜及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及血清免疫学指标IL-6、IL-1β、TNF-α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大鼠肝脏病变及肝细胞坏死程度显著低于造模对照组;抑制库普弗细胞组存活率显著高于造模对照组(P<0.05)。结论体内抑制库普弗细胞可明显减轻D-Gal所致大鼠的肝损伤,避免或抑制库普弗细胞激活可成为ALF治疗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普弗细胞 急性肝衰竭 D-氨基半乳糖
下载PDF
抑制性削减杂交鉴别早期人胎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基因
18
作者 汤勃 王宇明 +2 位作者 刘俊 王方 张瑞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38-439,共2页
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涉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受体问题,其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胎肝细胞仍然是主要靶细胞.虽有多篇报道表明晚期(孕22~24周)胎肝细胞可在体外被HBV所感染,但目前鲜见涉及人类胎肝细胞HBV受体的研究报道.设想早期胎肝细胞... 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涉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受体问题,其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胎肝细胞仍然是主要靶细胞.虽有多篇报道表明晚期(孕22~24周)胎肝细胞可在体外被HBV所感染,但目前鲜见涉及人类胎肝细胞HBV受体的研究报道.设想早期胎肝细胞由于分化程度较低,未能表达某些特定分子,因此缺乏对HBV的易感性;通过特定条件进行体外培养,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这些特定分子表达而获得易感性.鉴别出新表达的基因,从中可能发现HBV感染相关基因.此方法以HBV实际感染成功与否为标准,可分析并找到多种可能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削减杂交 鉴别诊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关基因 早期人胎肝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