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c-myc基因DNA甲基化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高崇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01-504,共4页
探讨肝细胞癌c-myc基因是否存在低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结合Southern杂交手段,对6例正常肝组织和18例肝细胞癌c-myc基因3′端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进... 探讨肝细胞癌c-myc基因是否存在低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结合Southern杂交手段,对6例正常肝组织和18例肝细胞癌c-myc基因3′端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6例正常肝组织c-myc基因3′端至少5个CCGG位点均被甲基化,而这种高甲基化模式在11例肝细胞癌消失,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甲基化。在同一肿瘤组织各亚克隆细胞的甲基化状态也不一样。具有低甲基化状态的肝细胞癌多属进展期,其分化程度较差,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转移。结论肝细胞癌c-myc基因的甲基呈不同程度的丢失,由此可能导致c-myc基因异常高表达;c-myc基因低甲基化状态可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有助于判断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表达 DNA 甲基化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3 位作者 吕有勇 高崇峰 崔建涛 鲁荣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7-299,共3页
为探讨DNA甲基化异常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12例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发现6例正常肝组织CpG岛均未被甲基修饰,而41.7%(5/12)的肝细胞癌CpG... 为探讨DNA甲基化异常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12例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发现6例正常肝组织CpG岛均未被甲基修饰,而41.7%(5/12)的肝细胞癌CpG岛被不同程度的重新甲基化;甲基化程度显著升高者多伴17p13.3位点的杂合缺失。结果表明:CpG岛重新甲基化可能是17p13.3位点基因失活的重要机理之一,过度的高甲基化状态与杂合缺失有关。为肝癌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DNA 甲基化 杂合缺失 肝细胞癌
原文传递
Rb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多种失活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高崇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 Rb 抑癌基因失活的多种机制。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 Southern 杂交方法对肝细胞癌 Rb 基因内含子1杂合缺失、Rb 基因结构异常和 Rb 基因5′端 CpG 岛的甲基化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 Rb 抑癌基因失活的多种机制。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 Southern 杂交方法对肝细胞癌 Rb 基因内含子1杂合缺失、Rb 基因结构异常和 Rb 基因5′端 CpG 岛的甲基化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4例肝癌中,12例为杂合子,Rb 基因内含子1杂合缺失率为25%。在10例肝癌中未发现 Rb 基因重排现象,但2例分别在4.5kb 和9.8kb、7.5kb 处缺失。15例肝癌只有1例肝透明细胞癌出现 Rb 基因5′端高甲基化。结论:肝细胞癌Rb 基因的主要失活机制可能为缺失,除此之外,DNA 甲基化异常可能参与某些亚类肝癌 Rb 基因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RB基因 失活机制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李诤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肖文华刘为纹吕有勇李诤肝癌的病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1]。目前研究表明,突变是抑癌基因p53失活的重要机理[2,3]。肝癌p53基因突变存在2种类型:(1)突变散在于各外显子的... 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肖文华刘为纹吕有勇李诤肝癌的病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1]。目前研究表明,突变是抑癌基因p53失活的重要机理[2,3]。肝癌p53基因突变存在2种类型:(1)突变散在于各外显子的散在型;(2)位点特异突变型。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P53基因 突变型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抑癌基因p53突变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李诤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9期573-574,共2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谱.方法住院肝细胞癌患者20例,皆经病理证实,长期在重庆地区居住,其中早期小肝癌4例,中期6例,晚期10例.采用PCR-SSCP,PCR直接测序技术分析p53基因5,6,7和8外...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谱.方法住院肝细胞癌患者20例,皆经病理证实,长期在重庆地区居住,其中早期小肝癌4例,中期6例,晚期10例.采用PCR-SSCP,PCR直接测序技术分析p53基因5,6,7和8外显子突变.结果p53基因总的突变率为40%.其中外显子5和6各占10%,外显子7占20%,未发现外显子8的突变;测序证实外显子7为第249位密码子G→T的颠换突变.突变病例多为晚期肿瘤.结论重庆地区肝细胞癌存在明显的p5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癌 抑癌基因 P53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