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7500C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1
作者 林淳峥 甘志忠 梁声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2期55-60,共6页
目的:验证BC-7500C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系统(以下简称“BC-7500CS全血CRP检测系统”)的性能。方法:参考行业相关标准,从空白测定、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不同检测系统可比性、正确度、干扰试验(甘油三酯、胆... 目的:验证BC-7500C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系统(以下简称“BC-7500CS全血CRP检测系统”)的性能。方法:参考行业相关标准,从空白测定、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不同检测系统可比性、正确度、干扰试验(甘油三酯、胆红素)、血细胞压积自动校正公式、生物参考区间9个方面验证BC-7500CS全血CRP检测系统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性能。结果:BC-7500CS全血CRP检测系统的空白测定结果≤0.2 mg/L,携带污染率为0.01%。该系统检测正常浓度和病理浓度样本的批内标准差分别为0.05、0.78 mg/L,批间标准差分别为0.38、1.99 mg/L;检测正常浓度和病理浓度样本批内变异系数为1.05%和1.61%,批间变异系数为6.83%和3.95%。该系统检测CRP的线性范围为0~274.03 mg/L。该系统与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的CRP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75。该系统检测参考物的偏倚均在±10%范围内。干扰试验显示,甘油三酯浓度≤427.2 mmol/L时与未加入甘油三酯的样本CRP相对偏差均在±10%范围内、胆红素浓度≤433μmol/L时与未加入胆红素的样本CRP相对偏差均在±10%范围内。血细胞压积自动校正公式验证结果显示线性关系良好。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显示,样品的CRP值完全在现有生物参考区间,符合要求。结论:BC-7500CS全血CRP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均达到厂家及相关标准要求,可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7500C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CRP检测系统 C反应蛋白 血液检查 性能验证
下载PDF
胆囊息肉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进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森 叶金宝 高鹏飞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PLG)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进展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就诊的627例PLG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284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42岁。同时收集2020年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PLG)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进展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就诊的627例PLG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284例;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42岁。同时收集2020年1月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所有入组人员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分析PLG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PLG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根据随访情况,将PLG患者分为进展组和无进展组。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LG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27例PLG患者中,30~4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其次为40~50岁年龄段,分别为38.4%和34.8%;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占比为1.21∶1;办公室职员占比最高,为58.4%;单发息肉占比略高于多发息肉,分别为53.3%、46.7%;息肉直径在1~6 mm内占比63.3%;非宽基底型息肉占88.4%。PLG患者糖尿病、肥胖、脂肪肝、血脂升高占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χ^(2)=13.646,21.567,17.758,19.04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宽基底型息肉、血脂升高、BMI升高、长期熬夜是PLG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6,3.367,4.124,2.373;P<0.05)。结论宽基底型息肉、血脂升高、BMI升高和长期熬夜是PLG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息肉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性PDAP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叶金宝 张海森 +2 位作者 马建新 张林梅 梁声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病原菌特征,构建并验证革兰氏阳性(G+)菌或革兰氏阴性(G-)菌引起PD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2—2021年发生PDAP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特征,根据病...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病原菌特征,构建并验证革兰氏阳性(G+)菌或革兰氏阴性(G-)菌引起PD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2—2021年发生PDAP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特征,根据病原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分为G+菌和G-菌感染,分别按7︰3的比例随机纳入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G-菌引起PDAP影响因素后构建预测模型,并分别在建模组、验证组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325例次PD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2株,其中G+菌121株(52.16%),G-菌95株(40.95%),真菌16株(6.90%)。PDAP患者平均发病率为0.29次/年,自2013年开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建模组(包含G+菌80例次,G-菌60例次)证实腹痛、年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均为G-菌性PDAP的影响因素,而血钾(K+)则为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3.729、1.128、3.968、6.618、0.502。构建G-菌性PDAP预测模型:P=1/{1+EXP[-(-16.605+1.316×腹痛+0.112×年龄+1.378×NLR-2.304×K++1.859×PCT)]}。预测模型对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3(0.716~0.853),当最佳截断值为0.534时,模型预测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75.00%,Hosmer-Lemeshow(H-L)检验结果为P=0.632。预测模型对验证组(包含G+菌34例次,G-菌26例次)AUC为0.759(0.704~0.823),当选择0.534作为截断值时,模型在验证组预测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64.71%。K折交叉验证显示,10组训练准确性为0.778±0.032,预测准确性为0.793±0.047。结论:PDAP病原菌以G+为主,发病率呈降低趋势,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G-菌或G+菌性的PD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和血清B-ALP、CTX-I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桂华 徐青芳 +2 位作者 郑强平 林淳峥 许小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6期3097-3100,3130,共5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的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134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的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134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拉莫德片联合依那西普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骨密度、血清B-ALP、CTX-I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挂氨酸肽抗体(抗-CCP)表达和DAS28评分分别为(23.53±2.77)mm/h、(11.73±2.30)mg/L、(17.45±3.08)U/L、(43.22±7.17)RU/m L、(2.74±0.3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7±5.04)mm/h、(19.11±2.12)mg/L、(24.47±2.59)U/L、(55.23±7.44)RU/m L、(3.21±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血清B-ALP分别为(0.83±0.05)g/cm3、(117.02±15.65)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77±0.04)g/cm3、(101.19±9.59)U/L,观察组CTX-I为(0.36±0.0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0.47±0.0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骨密度、血清B-ALP、CTX-I的表达,提高临床缓解率,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 骨碱性磷酸酶 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