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脂膜炎国内首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米庆胜 陈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39-42,共4页
报告国内首例嗜酸性脂膜炎。患者男,21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疹5个月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8×10~9/L),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为混合型脂膜炎,脂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本病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 报告国内首例嗜酸性脂膜炎。患者男,21岁,双下肢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样皮疹5个月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8×10~9/L),组织病理检查示病变为混合型脂膜炎,脂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本病的分类、鉴别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脂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 脂膜炎
下载PDF
硬红斑患者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米庆胜 陈明 陈洪铎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8-74,共7页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技术及抗C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TSA)分别检测了25例硬红斑(EI)皮损血管壁上组织沉积免疫复合物(TIC)和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显示:(1)EI血管壁上存在着IgG、...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技术及抗C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TSA)分别检测了25例硬红斑(EI)皮损血管壁上组织沉积免疫复合物(TIC)和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显示:(1)EI血管壁上存在着IgG、IgM及IgC,其总阳率为84%(21/25),且IgM、IgG-TIC为主(72%,52%),TIC有两种方式,(2)84%EI血清CIC阳性,且以IgM、IgG-CIC为主(76%,56%),IgM-CIC与IgG-TIC、IgG-CIC与IgG-TIC之间呈显著性一致,治疗后IgM、IgG-CIC明显降低。上述结果首次证实EI为IC型血管炎,TIC来自CIC,Ⅲ型变态反应参与了EI的发病机理,动态观察EI血清CIC可以做为EI的发病机理,动态观察EI血清CIC可以做为EI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红斑 免疫复合物 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ABC免疫光镜及免疫电镜证实硬红斑皮损炎症区郎格罕细胞
3
作者 米庆胜 陈明 陈洪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应用Leu6、HLA-DR、S100抗体ABC免疫光镜及免疫电镜方法对EI皮损内S100蛋白阳性组织细胞性质进行了研究。8例EI免疫光镜观察显示EI真皮深部及皮下炎症区S100蛋白阳性组织细胞其Leu6及HLA-DR... 应用Leu6、HLA-DR、S100抗体ABC免疫光镜及免疫电镜方法对EI皮损内S100蛋白阳性组织细胞性质进行了研究。8例EI免疫光镜观察显示EI真皮深部及皮下炎症区S100蛋白阳性组织细胞其Leu6及HLA-DR染色亦阳性,且多呈树枝状或椭圆形。3例EI免疫电镜观察显示Leu6十细胞其细胞核是卷曲的脑回状,胞浆内可见不典型的棒状样的郎格罕颗粒,部分阳性细胞超微结构有受损伤的表现。上述结果表明,EI皮损内所谓的S100蛋白阳性组织细胞为LC,LC不仅存在于表皮及真皮,亦存在于皮下组织中,且可能介导了EI细胞免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红斑 郎格罕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