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防治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凤海 王书智 +4 位作者 张薇 孙媛媛 纪义梅 胡冰 陆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胆胰疾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在肝脏肿瘤组织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赟 谈冶雄 +4 位作者 胡栋平 张蓓蓓 王庆 丛文铭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1-714,共4页
目的应用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检测肝脏良、恶性肿瘤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自制鼠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正常肝组织、94例肝细胞癌(HCC)组织、2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42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 目的应用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检测肝脏良、恶性肿瘤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自制鼠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例正常肝组织、94例肝细胞癌(HCC)组织、2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42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GPC3蛋白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GPC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达到79.8%,而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胆管细胞癌组织和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均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与血清AFP水平(P=0.020)、是否伴有门静脉癌栓(P=0.050)、有无包膜等因素相关(P=0.043)。结论抗人GPC3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检出肝细胞癌组织GPC3蛋白的表达,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单克隆抗体 肝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治疗性ERCP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体会 被引量:13
3
作者 于凤海 张薇 +4 位作者 孙媛媛 纪义梅 胡冰 王书智 陆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6-259,共4页
目的降低胆胰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930例(其中≥60岁患者510例)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30例患者中,ERCP成功896例,成功率96... 目的降低胆胰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930例(其中≥60岁患者510例)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30例患者中,ERCP成功896例,成功率96.34%。发生ERCP并发症73例,发生率7.85%;其中胰腺炎42例(合并胆道感染1例),十二指肠穿孔4例,乳头切开后迟发性出血6例,贲门黏膜撕裂出血2例,胆道感染19例(合并感染性休克5例)。2例死亡,余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是较安全有效的,但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且合并疾病较多,出现并发症后治疗困难,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故要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提高内镜技术,术前、术后积极治疗合并疾病,积极预防并及时诊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安全
原文传递
联合多种胆道介入方法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
4
作者 于凤海 孙媛媛 +4 位作者 张薇 陆蕊 胡冰 陆正华 王书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2-853,共2页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解除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 随着内镜等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治疗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已成为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解除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非手术介入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胆道镜等,各种方法均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对病情复杂的病例,有时需同时联合以上两种方法才能取得成功,现将几种联合方式及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梗阻性黄疸 非手术治疗 胆道镜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介入方法 胆管置管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 介入技术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华邦 徐勤蓉 +9 位作者 汪慧 周东勋 王昊 王庆 邹姗姗 涂芊茜 孙正勤 艾莉 吴孟超 胡和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7个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仍与ICC显著相关,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265(6.676~15.783)、13.101(5.265~32.604)、18.242(3.580~92.958)、18.435(1.930~176.082)、15.102(4.607~49.499)和11.820(3.522~39.668)。胆总管结石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尸值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P〉0.05)。肝囊肿、胆囊结石、肝血管瘤、睹肪性肝炎、糖尿病、吸烟、饮酒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及肝血吸虫病可能是ICC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的ICC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目前其他国家的文献报道,HBV感染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可能是国内I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90K与肿瘤研究进展
6
作者 曲海霞(综述) 胡和平(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90K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分泌蛋白,在肿瘤转移及肿瘤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探讨90K在不同组织、不同肿瘤以及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将对90K的临床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90K 肿瘤转移 免疫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