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肝癌精准治疗的挑战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华邦 胡和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09-1210,共2页
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分子基础,基于突变基因的精准治疗是未来治疗肝癌最重要的方向。从肝癌基因突变的复杂性、突变基因检测水平以及临床试验局限性等方面介绍了当前肝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开展肝癌精准治疗的复杂性以及未来的发... 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分子基础,基于突变基因的精准治疗是未来治疗肝癌最重要的方向。从肝癌基因突变的复杂性、突变基因检测水平以及临床试验局限性等方面介绍了当前肝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开展肝癌精准治疗的复杂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方向。指出尽管基于基因突变的肝癌精准治疗当前面临众多的挑战,但精准治疗未来仍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 突变 治疗 述评
下载PDF
PTCD并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郝玉芝 邢冬娟 +2 位作者 龚少娟 宋卫华 徐爱民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研究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行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9±30.2)μmol/L,术后2周时,血清... 目的研究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行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9±30.2)μmol/L,术后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67.4±42.1)μmol/L(P<0.05)。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管炎4例,支架阻塞1例,胆汁漏1例,经治疗好均好转。结论 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 胆道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钝性扩皮送鞘降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守紫 赵疃 毛鑫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钝性扩皮送鞘降低超声引导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取钝性扩皮送鞘,对... 目的探讨钝性扩皮送鞘降低超声引导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取钝性扩皮送鞘,对照组采取手术刀片扩皮送鞘。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渗血与渗液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原发肿瘤来源、穿刺血管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7%(110/115),对照组为94.8%(109/1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100.0%(115/115),高于对照组(93.0%,107/1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穿刺术中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均无渗液发生,对照组4例(3.5%)有少量渗液(P=0.122)。结论采用钝性扩皮送鞘行PICC置管可明显提高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钝性扩皮送鞘法 疼痛 渗血 渗液
下载PDF
信号调节蛋白α1在胃溃疡大鼠胃壁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4
作者 孙政勤 高孝忠 +5 位作者 乔秀丽 郭琳娜 陈磊 王红阳 胡和平 吴孟超 《胃肠病学》 2011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背景: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SIRPs)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可减弱或抑制诱导性信号,对细胞内生物学活动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目的:探讨SIRPα1在胃溃疡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背景: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SIRPs)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可减弱或抑制诱导性信号,对细胞内生物学活动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目的:探讨SIRPα1在胃溃疡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每组10只。以冰乙酸作用于胃窦部浆膜面1min诱导胃溃疡模型。术后14 d处死大鼠,胃溃疡模型组于溃疡部位取材,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壁细胞SIRPα1表达。以胃囊翻转与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胃壁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IRPα1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呈弥漫强阳性表达,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胃溃疡模型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免疫组化评分:2.6±0.8对6.2±0.7,P<0.001)。分离的大鼠胃壁细胞SIRPα1亦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结论:胃壁细胞SIRPαt1低表达使之对胃酸分泌的负向调控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免疫调节因素在溃疡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调节蛋白α1 胃溃疡 壁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现代认识与发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庆 周华邦 胡和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6-338,共3页
尽管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率较低,但它是继肝细胞癌后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而且,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及其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方面,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极为困难... 尽管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率较低,但它是继肝细胞癌后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而且,近几十年来发病率及其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方面,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另一方面,该肿瘤具有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肝外转移早,即使手术切除,术后常常较早复发,患者总体预后极差。遗憾的是,由于其发病率较低,患病人数相对较少,临床上对其重视不够;由于临床资料、标本缺乏,对ICC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就近年来ICC的新进展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发病危险因素、分子机制、新的诊断标志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等,旨在提高人们对ICC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内胆管细胞癌 发病机制 分子标志物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