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在普胸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易俊 董国华 +2 位作者 许飚 李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96-699,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机器人)行不开胸普胸手术,观察其实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利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对46例患者行普胸手术,其中胸腺切除术18例、食管癌根治术4例、双侧广泛肺大泡切除缝扎术1例、肺叶切除术18... 目的评价使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机器人)行不开胸普胸手术,观察其实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利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对46例患者行普胸手术,其中胸腺切除术18例、食管癌根治术4例、双侧广泛肺大泡切除缝扎术1例、肺叶切除术1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食道-左主支气管瘘修补术1例。结果 46例患者的手术均为全机器人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平稳,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2~9 d)。结论几乎所有类型的胸科手术辅助系统都可以做到不开胸,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实,与传统开胸手术方式相比优势明显,损伤小、恢复快。但要注意医师及其他操作人员需具备胸科开放性手术经验,注意患者的选择,并做好紧急开胸的准备,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 普胸手术 微创外科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瓣膜置换患者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易俊 许飚 +2 位作者 胡若愚 李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观察接受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后,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炎性因子的变... 目的观察接受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后,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动员剂G-CSF对CPB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EPCs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CSF,600μg/d,术前共7d)和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每组20例。患者入院时(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采集外周血,测定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e C,Cys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分离、培养EPCs、并测定其数量。检测2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水平。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GFR水平低于术前,其余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GFR、SDF-1、EPCs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GFR水平均达到最低谷,其余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SDF-1、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EPCs数量、SDF-1水平均持续增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变化更加显著(P<0.01)。SDF-1浓度与循环EPCs数量呈正相关,治疗组CRP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CPB患者术后肾功能在第3天明显降低,第7天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G-CSF可增高SDF-1的水平,有效动员CPB瓣膜置换患者外周血EPCs,亦可降低CRP,对术后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心肺转流术 瓣膜置换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炎性因子 肾功能
下载PDF
辛伐他汀通过活化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γ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炎症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建军 李忠东 +2 位作者 吴海卫 张雷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69-574,共6页
目的炎性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参... 目的炎性反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旨在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参与辛伐他汀调控再灌注心肌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通过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将按照5 mg/(kg.d)的剂量术前7 d起辛伐他汀灌胃。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各组血清心肌酶谱、脂质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ferleukin,IL)-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的含量,心肌组织PPAR-γ、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活性,及PPAR-γ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凋亡心肌细胞数,降低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下调再灌注心肌组织TNF-α、IL-6和MCP-1的含量,而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未见差异。再灌注后,心肌组织PPAR-γ、NF-κB活性均显著增高,辛伐他汀预处理能进一步增加PPAR-γ活性,同时抑制NF-κB活性。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能降低IR心肌炎性因子的表达,其抗炎作用通过活化PPAR-γ、抑制NF-κB活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 辛伐他汀 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基因表型与尼妥珠单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宋海珠 易俊 +1 位作者 黄桂春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肺腺癌治疗的热点,靶向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抗可提高化疗效果,但肺癌基因表型与疗效的关系尚不明确。文中研究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人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表达强...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肺腺癌治疗的热点,靶向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抗可提高化疗效果,但肺癌基因表型与疗效的关系尚不明确。文中研究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人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表达强度,以及EGFR、KRAS和PI3KC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A549、SPC-A1和SPC-A1/DTX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强度,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及测序法检测3种细胞EGFR、KRAS和PI3K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尼妥珠单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补体依存性细胞毒性(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作用,与顺铂/多西紫杉醇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结果 EGFR表达强度:A549(-),SPC-A1(+),SPC-A1/DTX(3+);基因突变:A549的KRAS基因13号密码子和PI3KCA基因的外显子9及20位点突变,SPC-A1/DTX的PI3KCA基因外显子20突变,其余均无突变;SPC-A1/DTX倍增时间最长,为(35.0±2.1)h。尼妥珠单抗(10μg/ml)作用24 h后,进入G0/G1期细胞均增多,但SPC-A1细胞(P=0.018)和SPC-A1/DTX细胞(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低剂量尼妥珠单抗(10μg/ml)联合补体的CDC效应与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强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尼妥珠单抗(100μg/ml)与顺铂或多西紫杉醇联合时,A549细胞均为相加作用,SPC-A1均为协同作用,SPC-A1/DTX中,多西紫杉醇与尼妥珠单抗为协同作用(CI=0.40),而顺铂与尼妥珠单抗为相加作用(CI=0.93)。结论尼妥珠单抗单药对于EGFR表达阴性,KRAS和PI3KCA基因突变的A549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和CDC作用,与化疗无协同作用。尼妥珠单抗单药作用于EGFR表达阳性的细胞有G0/G1期阻滞效应和CDC效应,EGFR表达强度越大,化疗增敏作用越强,而与PI3KCA基因突变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尼妥珠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化疗
下载PDF
微创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沈中华 董国华 +3 位作者 黄海荣 吴海卫 朱家全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9-812,共4页
目的:建立微创大鼠体外循环模型,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病理生理变化和评价治疗策略提供可靠、经济的实验平台。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采用颈静脉、尾动脉、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在100 ml/(kg.min)流量下维持转流60 min,监测心率、... 目的:建立微创大鼠体外循环模型,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病理生理变化和评价治疗策略提供可靠、经济的实验平台。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采用颈静脉、尾动脉、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在100 ml/(kg.min)流量下维持转流60 min,监测心率、血压、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分析。结果:20只大鼠全部穿刺成功,在设定条件下完成体外循环,术后存活均>1周。结论:该模型具有经济、简单、微创、体外循环参数设置接近临床、模型成功率高、术后生存期长等优点,可作为研究体外循环后病理生理变化和评价治疗策略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心瓣膜疾病患者围手术期N-末端脑钠素原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史震山 景华 +6 位作者 李德闽 李忠东 胡小南 申翼 张晓华 王常田 王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96-898,共3页
目的: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20例心瓣膜置换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h、术后第1、2、3、4、5天测量血清NT... 目的: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20例心瓣膜置换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h、术后第1、2、3、4、5天测量血清NT-pro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NT-proBNP浓度变化趋势,术前NT-proBNP浓度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结果:心瓣膜疾病患者术后NT-proBNP浓度在术后2h没有明显变化,术后第1天达峰值(P=0.003),后开始下降,术后第2、3、4天其值仍高于术前,术后第5天略高于术前。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与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r=0.96,P=0.03),LVEF与NT-proBNP浓度呈负相关(r=-0.786,P<0.05)。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浓度能反映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血清NT-pro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术后早期NT-proBNP浓度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脏瓣膜 人工心功能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对急性肾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易俊 申翼 +3 位作者 罗立国 胡若愚 李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5-693,共9页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影响肾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内皮的修复是AKI治疗的重要靶点。观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由内毒素诱导的AKI小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影响肾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内皮的修复是AKI治疗的重要靶点。观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由内毒素诱导的AKI小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量、骨髓源性EPCs的增殖能力,以及向肾组织中归巢的影响。并观察由骨髓动员的EPCs对肾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健康CD-1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肾损伤对照组(B组)和G-CSF预处理肾损伤组(C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肾功能以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外周血中EPCs数量、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D34+和胎肝激酶-1(fetla liver kinase 1,FLK-1+)阳性细胞的表达。并获取小鼠骨髓,分离、培养EPCs,检测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B组和C组小鼠肾功能受损,炎性反应、肾组织学改变前者比后者重(P<0.05);外周血EPCs含量B组比A组多,明显比C组少,肾组织CD34和FLK阳性细胞的表达B组比A组多,但少于C组(P<0.05);肾细胞凋亡指数B组最高(P<0.05);B组骨髓来源的EPCs数量比A组多,但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G-CSF可降低AKI小鼠炎性反应的水平,有效动员骨髓来源的EPCs,并促进其增殖和迁移,增加外周血EPCs含量,对AKI小鼠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炎性因子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在围心脏手术期浓度变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史震山 钱建军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57-660,共4页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是利钠肽(NP)家族的一员,无生物学活性,是心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最佳的心肌标记物,其在围心脏手术期的变化能反映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作者主要综述NT-proBNP在术前心功能不全的诊...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是利钠肽(NP)家族的一员,无生物学活性,是心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最佳的心肌标记物,其在围心脏手术期的变化能反映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作者主要综述NT-proBNP在术前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围心肺转流术(CPB)期的变化及指导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肺转流术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