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月阳 王芳 王俊霞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0%~15%,且...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本病在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10%~15%,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持续加重的盆腔黏连、疼痛及不孕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异位子宫内膜来源至今尚未阐明,1921年由Sampson提出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成为主导理论,然而却无法解释多数(约90%)育龄女性存在经血逆流,但仅少数(10%~15%)发病。经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伴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内膜 EMT 高甲基化 启动子区 基因启动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 在位内膜 表观遗传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谱及累计发病风险 被引量:8
2
作者 金黑鹰 颜宏利 +6 位作者 马修强 贺艳 丁义江 孟荣贵 阎于悌 崔龙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1 6 7例 HNPCC相关肿瘤患者的首发肿瘤中 ,结直肠癌 1 35例 (80 .8% ) ,胃癌 1 0例 (6 .0 % ) ,子宫内膜癌 8例(4 .8% ) ,卵巢癌 3例 (1 .8% ) ,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和脑胶质瘤各 2例 (分别占 1 .2 % ) ,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各 1例 (分别占0 .6 % )。70岁时 ,大肠癌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93.3% ,肠外肿瘤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5 6 .1 %。 结论 :中国人 HNPCC肿瘤谱中 ,胃癌发生率较高 ;4 0~ 6 0岁大肠癌发生风险最大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累计发病风险 家系
下载PDF
无hMLH1/hMSH2生殖系突变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3家系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颜宏利 金黑鹰 +5 位作者 陆一鸣 刘凡 刘飞 孟荣贵 孙树汉 崔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考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家系 h ML H1 /h MSH2生殖系突变的情况。 方法 :选择 1 3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 HNPCC家系中的先证者 ,利用 DNA测序检测 h ML H1 /h MSH2基因突变情况。对其中不携带 h ML H1 /h MSH2生殖... 目的 :考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家系 h ML H1 /h MSH2生殖系突变的情况。 方法 :选择 1 3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 HNPCC家系中的先证者 ,利用 DNA测序检测 h ML H1 /h MSH2基因突变情况。对其中不携带 h ML H1 /h MSH2生殖系突变的 HNPCC家系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 h ML H1 /h MSH2基因表达、PCR- SSCP检测先证者肿瘤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结果 :1 3个 HNPCC家系的先证者中有 3例检测不到 h ML H1 /h MSH2的生殖系突变。 3例无 h ML H1 /h MSH2突变的先证者中 ,肿瘤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均为 MSI- H,免疫组化检测 h ML H1 /h MSH2基因表达正常。结论 :3个严格符合 Amsterdam标准的 HNPCC家系中未发现 h ML H1 /h MSH2基因系突变 ,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基因突变导致该 3个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hMSH2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家系 遗传特点
下载PDF
母血中胎儿遗传物质与无创性产前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费明钰 张毅 +1 位作者 贾音 孙树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利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遗传物质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技术正逐步面向临床。本文综述了目前较为广泛被研究的母血中的胎儿遗传物质,着重阐述了使用无创的方法获得母血中胎儿遗传物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 无创性产前诊断 母体外周血 胎儿有核红细胞 胎儿游离DNA 胎儿游离RNA
下载PDF
phP53-luc质粒的构建及其用于检测化学物质遗传毒性的初步分析
5
作者 施柯 黎怀星 +2 位作者 吴丹 李雅慧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构建 2个分别由 p5 3基因启动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 ,并探讨其用于检测遗传毒性化学物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 PCR扩增人 p5 3基因启动子片段 ,然后采用重组 DNA技术克隆入 p GL3- BASIC的荧光素酶报告... 目的 :构建 2个分别由 p5 3基因启动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 ,并探讨其用于检测遗传毒性化学物质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 PCR扩增人 p5 3基因启动子片段 ,然后采用重组 DNA技术克隆入 p GL3- BASIC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上游而获得 ph P5 3- luc表达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 ph P5 3- luc转染入 NIH3T3细胞并分别用 5 -氟尿嘧啶 (5 -FU)处理 ,最后裂解细胞用 Dual- L 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 结果 :构建了 2个分别由p5 3基因启动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 ,位于这 2个质粒上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在 NIH3T3细胞内的表达显著地受遗传毒性化学物质的诱导 ,其表达比对照的 p GL 3- BASIC载体上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高近 2 4 0倍。结论 :基于人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P53—luc质粒 检测 化学物质遗传毒性 P53基因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猪囊尾蚴抗原c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诱导小鼠免疫应答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丹 王庆敏 +3 位作者 陈蕊雯 朱维佳 陈祖欢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 c 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免疫对诱导 BAL B/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雌性 BAL B/ 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 (DNA疫苗组 ) ,质粒 DNA以 1 0 d间隔免疫 3次 ;B组 (联合免疫组 ) ,质粒 DNA以 1 0 d间隔免疫 2次后以 G... 目的 :观察 c 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免疫对诱导 BAL B/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雌性 BAL B/ 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 (DNA疫苗组 ) ,质粒 DNA以 1 0 d间隔免疫 3次 ;B组 (联合免疫组 ) ,质粒 DNA以 1 0 d间隔免疫 2次后以 GST- c C1融合蛋白加强免疫 1次 ;C组 (蛋白质疫苗组 ) ,分别在第 0、3周免疫接种融合蛋白 ;D组 (pc DNA3对照组 ) ,以 1 0d间隔 ,3次免疫接种质粒 pc DNA3。 EL ISA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 IFN- γ和IL- 4水平 ,以 MTT法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结果 :C组可诱导相对较强的小鼠免疫应答 ,其特异性 Ig G和 Ig G1以及脾脏淋巴细胞分泌 IL- 4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 (P<0 .0 5 ) ,免疫的类型以 Th2应答为主。B组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 A组 (P<0 .0 5 ) ,B组和 A组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均以 Th1应答为主。结论 :以 DNA prim ing-protein boost的策略可有效诱导较 DNA疫苗单独使用更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 ,且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抗原 cC1 DNA疫苗 蛋白质疫苗 小鼠 免疫应答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蕊雯 段世伟 +7 位作者 蔡青 杨波 林懿 陈琦 冯国鄞 韩星海 贺林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 :在中国汉族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中 ,检测 TNF- α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方法 :在 1 0 7例 AS患者和 1 1 6名正常对照中 ,用直接测序法和实时动态荧光 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对 TNF- α基因中的 3个启动子上的 SN... 目的 :在中国汉族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中 ,检测 TNF- α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方法 :在 1 0 7例 AS患者和 1 1 6名正常对照中 ,用直接测序法和实时动态荧光 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对 TNF- α基因中的 3个启动子上的 SNPs(- 1 0 31 T/ C,- 86 3C/ A,- 85 7C/ T)和 2个内含子上的 SNPs(内含子 1的 +1 2 3C/ T和内含子 3的 +5 1 A/ G)进行基因分型 ,分析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是否与 AS相关。用单倍型推测软件计算上述位点单倍体型频率的分布 ,分析这些单倍体型是否与 AS的发病有关。 结果 :在 AS患者中 ,TNF- α的 - 85 7T和 - 86 3A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它们的基因型频率显著性地超过健康对照组 ,经 Bonferroni校正后仍为阳性。对启动子上 3个 SNPs位点的两两和 3个位点组合的单倍体型频率分析表明 ,其在 AS患者和对照组中也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P<0 .0 1 )。在 3个位点推测的单倍体型中 ,AS患者增加最显著的是TNF- 1 0 31 T/- 86 3C/- 857T单倍体型。 结论 :TNF-α基因上 2个 SNPs及单倍体型与中国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 汉族人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 单倍体型
下载PDF
猪囊尾蚴抗原DNA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 被引量:32
8
作者 吴丹 郭瀛军 +1 位作者 林懿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 :观察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 c C1DNA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及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 c C1c 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构建了重组质粒 p3- c C1,肌注小鼠 ,EL ISA检测小鼠血清抗 c C1抗体 Ig G及 Ig G2 a水... 目的 :观察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 c C1DNA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及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将全长 c C1c 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构建了重组质粒 p3- c C1,肌注小鼠 ,EL ISA检测小鼠血清抗 c C1抗体 Ig G及 Ig G2 a水平 ,并进行仔猪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免疫小鼠第 3周出现特异性 Ig G应答 ,第 8周 Ig G水平达到最高 ;小鼠血清的 Ig G2 a检测显示 ,第 2周 Ig G2 a应答即为阳性 ,且长时间保持较高应答水平。用该疫苗免疫仔猪使其获得了 73%的保护率。结论 :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 c C1DNA疫苗能有效诱导仔猪的免疫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免疫保护 保护性抗原CC1-cDNA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波 陈蕊雯 +4 位作者 段世伟 韩星海 蔡青 林懿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 TNF- 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 DNA直接测序法 ,对 1 0 8例 AS患者和 1 0 0名正常对照者 TNF- α- 2 38和 - 30 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并分析基因型... 目的 :探讨 TNF- 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 DNA直接测序法 ,对 1 0 8例 AS患者和 1 0 0名正常对照者 TNF- α- 2 38和 - 30 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并分析基因型与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AS组 TNF-α - 2 38G/ G基因型有 1 0 6例 (98.1 % ) ,- 2 38G/ A基因型有 2例 (1 .9% ) ,正常对照组两种基因型分别有 95例 (95 .0 % )和 5例 (5 .0 % )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S组 TNF-α - 30 8.1 .1 (G/ G)基因型有 89例 (82 .4 % ) ,- 30 8.1 .2 (G/ A)基因型有 1 9例 (1 7.6 % ) ,正常对照组中 - 30 8.1 .1 (G/ G)有 85例 (85 .0 % ) ,- 30 8.1 .2 (G/ A)有 1 4例 (1 4 .0 % ) ,- 30 8.2 .2 (A/ A)有 1例 (1 .0 % ) ,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AS患者根据 X线判定的疾病严重程度在TNF-α - 30 8位点 G/ G、G/ A基因型之间有显著的不同 ,- 30 8.1 .2 (G/ A)基因型发病较轻 (P<0 .0 5 )。 结论 :在所研究的人群中未发现 TNF-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与 AS的易感性相关 ,但 TNF-α基因启动子 -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表现型 疾病易感性
下载PDF
猪囊尾蚴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庆敏 陈蕊雯 +1 位作者 郭瀛军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 :研究猪囊尾蚴副肌球蛋白 (Ag B)核酸疫苗诱发的免疫应答。 方法 :将 pc DNA3- Ag B核酸疫苗肌注 4~ 6周龄的昆明种小鼠 ,从 2周后开始用 EL 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 Ig G和 Ig G2 a的水平。另外将该核酸疫苗注射 C5 7BL / 6小鼠 ,... 目的 :研究猪囊尾蚴副肌球蛋白 (Ag B)核酸疫苗诱发的免疫应答。 方法 :将 pc DNA3- Ag B核酸疫苗肌注 4~ 6周龄的昆明种小鼠 ,从 2周后开始用 EL 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 Ig G和 Ig G2 a的水平。另外将该核酸疫苗注射 C5 7BL / 6小鼠 ,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 ,用刀豆蛋白 A (Con A)和特异性抗原刺激 ,EL 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 IL - 2和 IL - 4的水平 ,并观察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另外 ,将该核酸疫苗肌注瘦型仔猪 ,进行攻击实验 ,计算相对保护率。结果 :注射疫苗后的第 3周起 ,Ig G即为阳性 ,持续升高至第 8周 ;从第 2周起 ,小鼠血清 Ig G2 a为阳性 ,第 4周达到高峰。细胞因子检测表明 ,IL- 2水平远远高于空载体对照组 ,而 IL- 4含量却与空载体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对仔猪的相对保护率为 80 %。 结论 :猪囊尾蚴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在小鼠动物实验中引发了以 Th1型免疫应答占优势的全面免疫应答。pc DNA3- Ag B核酸疫苗对仔猪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副肌球蛋白 核酸类 疫苗 TH1免疫应答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4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囊尾蚴DNA疫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丹 郭瀛军 +1 位作者 王庆敏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克隆猪白细胞介素4(IL-4)cDNA,观察其在抗囊尾蚴免疫中的疫苗佐剂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获得带有5'AUG侧翼翻译优化突变序列的猪IL-4 cDNA,测序后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在体外瞬时表达的基础上与囊尾蚴保护性抗原DNA疫苗... 目的:克隆猪白细胞介素4(IL-4)cDNA,观察其在抗囊尾蚴免疫中的疫苗佐剂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获得带有5'AUG侧翼翻译优化突变序列的猪IL-4 cDNA,测序后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在体外瞬时表达的基础上与囊尾蚴保护性抗原DNA疫苗联合免疫仔猪。结果:获得的猪IL-4 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完全一致,在体外瞬时表达中获得了有生物学活性的猪IL-4。其与囊尾蚴保护性抗原DNA疫苗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个体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结论:构建了一高效表达猪IL-4的真核表达质粒,初步实验证实了其在抗囊尾蚴DNA疫苗中的佐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细胞介素4 基因克隆 囊尾蚴 DNA疫苗 佐剂作用
下载PDF
Annexin B1与磷脂酰丝氨酸的结合活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芳 张毅 +4 位作者 颜宏利 高远舰 刘凡 贺艳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 annexin B1与磷脂酰丝氨酸的结合活性。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annexin B1蛋白 ,经离子交换层析得纯品 ;选用 U937细胞 ,以过氧化氢诱导凋亡 ,制备小鼠洗涤血小板 ,凝血酶激活 ;以异硫氰酸荧光黄 (FITC)标记的 annexin B1... 目的 :研究 annexin B1与磷脂酰丝氨酸的结合活性。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annexin B1蛋白 ,经离子交换层析得纯品 ;选用 U937细胞 ,以过氧化氢诱导凋亡 ,制备小鼠洗涤血小板 ,凝血酶激活 ;以异硫氰酸荧光黄 (FITC)标记的 annexin B1检测凋亡细胞和活化血小板。结果 :FITC标记的 annexin B1既能与凋亡细胞特异性结合 ,又能与活化血小板特异性结合 ,结合活性接近 annexin 。结论 :研究表明 annexin B1可结合于凋亡细胞和活化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 (PS) ,而非其他膜成分 ,也进一步阐明 annex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 B1 磷脂酰丝氨酸 结合活性 血小板活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ESAT6抗原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庆敏 胡振林 +3 位作者 周凤娟 肖存杰 章建程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ESAT6抗原DNA疫苗,并观察其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结核杆菌 ESAT6抗原DNA疫苗pVAX-ESAT6,并将其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IgG、 IgG2a/IgG1)水平,并在体外用特...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ESAT6抗原DNA疫苗,并观察其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构建结核杆菌 ESAT6抗原DNA疫苗pVAX-ESAT6,并将其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IgG、 IgG2a/IgG1)水平,并在体外用特异抗原刺激小鼠脾细胞,检测其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4)的水平;用乳酸脱氢酶(LDH)释 放法测定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pVAX-ESAT6DNA疫苗诱导了抗原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抗体亚型检测显示IgG2a与IgG1的比值为(2.28±0.4),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显示IFN-γ的水平(360±45pg/ml) 高于IL-4的水平(124±16pg/ml)。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VAX-ESAT6DNA疫苗,它能在小鼠中诱导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 应答类型以Th1型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AT6抗原 DNA疫苗 小鼠 诱导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应用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CpG免疫激活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振林 孙树汉 +1 位作者 戴建新 周凤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2-545,T002,共5页
目的 :寻找与 Cp G免疫激活序列 (imm unostimulatory sequence,ISS)有选择性相互作用的蛋白 ,以进一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酵母单杂交系统 ,以 4重复的 ISS为“诱饵”,对人骨髓细胞 c DNA文库进行初步筛选 ,并对部分阳性... 目的 :寻找与 Cp G免疫激活序列 (imm unostimulatory sequence,ISS)有选择性相互作用的蛋白 ,以进一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酵母单杂交系统 ,以 4重复的 ISS为“诱饵”,对人骨髓细胞 c DNA文库进行初步筛选 ,并对部分阳性克隆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 )进行验证。结果 :已获得 4个双阳性克隆 ,其中两个编码功能未知的蛋白 ,而另外两个均属抗体轻链 ,分别与抗 DNA抗体和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 (HBs Ab)高度同源 ;EMSA发现 HBs Ab可在偏酸 p H条件下 (p H6 .4和 5 .8时 )特异性地与含 ISS的寡核苷酸 (Cp G- ODN)结合。 结论 :HBs Ab可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免疫激活序列 酶母单杂交系统 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结合蛋白
下载PDF
Annexin B1:一种新的细胞凋亡检测用蛋白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毅 郭瀛军 +3 位作者 王芳 高远舰 颜宏利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4,共2页
目的 :为细胞凋亡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检测用蛋白。 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nnexinB1蛋白 ,经离子交换层析后得纯品 ,异硫氰酸荧光黄 (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AnnexinB1;选用Jarkat细胞 ,羟基喜树碱诱导该细胞凋亡 ;以FITC... 目的 :为细胞凋亡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检测用蛋白。 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nnexinB1蛋白 ,经离子交换层析后得纯品 ,异硫氰酸荧光黄 (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AnnexinB1;选用Jarkat细胞 ,羟基喜树碱诱导该细胞凋亡 ;以FITC标记的AnnexinB1检测凋亡细胞。 结果 :FITC标记的AnnexinB1与凋亡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结合 ,使凋亡细胞呈阳性着色 ,能有效检测细胞凋亡。 结论 :开发得到了一种新的细胞凋亡检测用蛋白AnnexinB1,为推广高效快捷的凋亡检测技术提供国产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B1 细胞凋亡 检测用蛋白
下载PDF
膜联蛋白32与低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宏利 孙树汉 +1 位作者 陈蕊雯 杨湘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构建膜联蛋白32(annexin32,Anx32)和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k)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内作表达。方法:利用重叠区扩增法进行基因拼接,然后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Western印迹验证表达产物... 目的:构建膜联蛋白32(annexin32,Anx32)和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ScuPA32k)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内作表达。方法:利用重叠区扩增法进行基因拼接,然后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Western印迹验证表达产物。结果:重叠区扩增得到 1.8 kb融合基因,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内得到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6%,Western印迹证明表达产物正确。结论:用重叠区扩增法进行基因拼接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32 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 基因拼接 基因表达 重叠区扩增法 大肠杆菌
下载PDF
DNA疫苗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祖欢 郭瀛军 +2 位作者 章亚男 朱维佳 孙树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考察DNA疫苗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及DNA疫苗的干扰作用。方法 :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供试品阴性对照系列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 ,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 :将疫苗稀释 2倍可用灵敏度为 0 5EU
关键词 DNA疫苗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检测 疫苗制品
下载PDF
核酸疫苗pcDNA3-γcC1诱导囊尾蚴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树汉 郭瀛军 +1 位作者 陈蕊雯 杨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0-1091,I002,共3页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非接种组 ,且未经凋亡诱导的细胞核无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经诱导或免疫接种组的细胞核均表现为极强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结论 :首次观察到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寄生生物细胞凋亡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囊尾蚴 细胞凋亡 pcDNA3-γcC1
下载PDF
猪囊尾蚴抗原cC1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湘越 孙树汉 +2 位作者 陈蕊雯 郭瀛军 颜宏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67,共4页
目的 克隆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方法 用PCR法在cC1cDNA5′端引入所需限制酶位点和酵母分泌信号肽 ,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 ,构建表达质粒 pPIC9k -cC1。采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116 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 目的 克隆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方法 用PCR法在cC1cDNA5′端引入所需限制酶位点和酵母分泌信号肽 ,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 ,构建表达质粒 pPIC9k -cC1。采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D116 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 ,用G4 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 ,培养上清SDS -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PCR产物经测序无误 ,pPIC9-cC1和 pPIC9k -cC1酶切分析与预期相符 ,获取 86 3个酵母阳性重组克隆及9个高拷贝转化子。表达产物cC1的分子量约 4 2kDa ,占分泌总蛋白 80 %以上 ,产物浓度为 2 0 0 - 35 0mg/L。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cC1分子的免疫原性。结论 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猪囊尾蚴cC1抗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1cDNA 克隆表达 巴斯德毕赤酵母 囊虫病 猪囊尾蚴
下载PDF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大鼠一些脏器内皮素-1和内皮素A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希洲 陈学云 +4 位作者 戴建新 孙树汉 陈德昌 杨兴易 景炳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时内皮素 - 1(endothelin- 1,ET- 1)和内皮素 A受体 (ETAR)基因在肺、肾和小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2 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 ;...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时内皮素 - 1(endothelin- 1,ET- 1)和内皮素 A受体 (ETAR)基因在肺、肾和小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2 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 ;通过持续静脉泵注大肠杆菌内毒素 (L PS)复制大鼠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模型 ;运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以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 PD)基因为内参照基因 ,分别检测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肺、肾脏和小肠粘膜组织 ET- 1和 ETAR基因表达情况 ,同时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白蛋白 (A )、尿素氮 (BU N)、肌酐 (Cr)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脏器组织 ET- 1和 ETAR基因表达产物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加 (P <0 .0 1) ;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血清AL T、BUN和 Cr较正常组、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均显著上升 (P<0 .0 1) ,脓毒症组上述指标也较正常组明显上升 (P<0 .0 1) ;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和呼吸性碱中毒 ,脓毒性休克组后期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和 CO2 潴留。 结论 :ET- 1和 ETAR参与了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且很可能是参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启动的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内皮素-1 内皮素A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