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变化
1
作者 陈秀青 程大胜 +1 位作者 黄爱军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3-43,共1页
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AVP受体拮抗剂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休克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AVP含量的变化规律。1材料... 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AVP受体拮抗剂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休克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AVP含量的变化规律。1材料和方法SD大鼠,体质量20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精氨酸加压素 烧伤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2
作者 程大胜 陈秀青 +1 位作者 黄爱军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2-,55,共2页
以往研究表明β内啡肽(β-E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断过量的β-EP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的β-EP含量变化... 以往研究表明β内啡肽(β-E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断过量的β-EP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的β-EP含量变化,以初步探讨β-EP在重度烫伤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Β内啡肽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加拿大魁北克医学研究基金会神经科学双边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3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6-1346,共1页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医学研究 神经科学 基金会 加拿大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曹雪涛 开幕式 医学部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NGF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雪琦 由振东 +2 位作者 赵小林 王勇姿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0-592,I006,共4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免疫阳性颗粒数目减少 ,着色浅淡 ;NGFm RNA杂交阳性信号减少。 结论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含量下降 ,NGF m RNA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海马 顶叶皮质 神经元 NGF 含量 mRNA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哲宇 何成 +1 位作者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中,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表达。结论:人及大鼠GDNFcDNA的克隆与表达获得成功,为研究GDNF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克隆 神经损伤 修复 GDNF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顾平 娄淑杰 +4 位作者 王铭维 王彦永 鲍璇 何成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 结果 :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 [(40 .5± 14 .5 ) %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16 .6± 10 .5 ) % ]、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2 0 .8± 12 .5 ) % ]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 ,但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 [(36 .1± 9.7) %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条件液 中脑神经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P物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2 位作者 胡世辉 刘渊 宋朝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P物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成 陈江野 +2 位作者 路长林 许家军 陈哲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制备高活性的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hCNTF,用片段插入和缺失法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及皮下给予CNTF,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 目的:制备高活性的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hCNTF,用片段插入和缺失法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切断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及皮下给予CNTF,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显示再生轴突通过修复部位的胞体。结果:hCNTF分子中α-螺旋结构的维持对其生物活性十分重要,C端松散结构对其生物活性贡献不大,D螺旋中后段可能与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与对照组相比,CNTF组脊髓标记胞体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为获得高活性、低副作用的CNTF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获hCNTF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运动轴突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 营养因子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CNTF
下载PDF
移植NT-4基因修饰细胞对大鼠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侍坚 路长林 +2 位作者 曲伸 何小龙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4(NT-4)基因修饰细胞对成年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体外NT-4基因转移方法,制备高表达NT-4的基因修饰细胞。离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作为外周神经损伤模型...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4(NT-4)基因修饰细胞对成年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体外NT-4基因转移方法,制备高表达NT-4的基因修饰细胞。离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作为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右侧作为对照,在离断处移植NT-4基因修饰细胞。观察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尼氏染色和胆碱酯酶染色的变化。结果:在移植NT-4基因修饰细胞组和对照组间,尼氏和胆碱酯酶染色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移植NT-4基因修饰细胞对外周神经损伤所造成的运动神经元的退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4 运动神经元损伤 基因修饰 大鼠
下载PDF
CNTF在周围神经损伤及再生中的表达和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宏良 由振东 +6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路长林 严进 黄益灯 王成海 刘葛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干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的表达及分布。 方法 :以犬喉返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为实验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CNTF m RNA及其蛋白反应产物的灰度及面积。 结果 ...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干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的表达及分布。 方法 :以犬喉返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为实验模型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CNTF m RNA及其蛋白反应产物的灰度及面积。 结果 :正常神经 CNTF位于神经膜细胞中。神经切断后远段神经干 CNTF表达迅速下降 ,6周后消失。随着神经的再生CNTF表达逐渐增加 ,表达产物分布于包绕再生轴突及髓鞘的神经膜细胞质中 ,CNTF蛋白还出现于再生的轴突中。神经再生完成后 ,表达仍明显低于正常状态。近段神经干也出现类似远段的改变。 结论 :再生神经 CNTF的表达呈下调型并与轴突再生有关 ;CNTF的重分布为神经再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F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喉神经 声带麻痹
下载PDF
CNT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俊丽 曹莉 +4 位作者 崔瑞耀 黄爱军 阎志勇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8-601,F004,共5页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 (NS)组和 CNTF组 ,用 Allen改良法撞击致 SD大鼠脊髓 T1 0 损伤 ,经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 (NS)组和 CNTF组 ,用 Allen改良法撞击致 SD大鼠脊髓 T1 0 损伤 ,经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注射 NS和 CNTF;术后每周进行一次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的行为学评分 ;6周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 ,取红核部位脑组织作冰冻切片 ,应用四甲基联苯胺 (TMB)呈色反应显示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存活率 ,并进行图像数据的分析。 结果 :(1) CNTF组行为功能评分高于 NS组 ;(2 ) CNTF组 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多于对照组。 结论 :CNTF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逆行性损伤 ,而对上行运动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从而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F 大鼠 脊髓损伤 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 保护作用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HRP
下载PDF
重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哲宇 郑兴东 +2 位作者 李建红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9-241,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了的坐骨神经 ,术中一次性将 GDNF、生理盐水 (SAL )分别加入硅胶管中。术后 4周 ,应用溃变...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了的坐骨神经 ,术中一次性将 GDNF、生理盐水 (SAL )分别加入硅胶管中。术后 4周 ,应用溃变神经纤维染色法、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技术观察 GDNF对轴突再生的影响。 结果 :与 SAL组相比 ,GDNF组溃变神经纤维面积明显减少 ,SAL组溃变纤维面积百分率为 17.3% ,GDNF组为 1.9% (P<0 .0 1) ;GDNF组脊髓 HRP标记胞体显著增加 ,SAL 组标记胞体数的百分率为 43.5 % ,GDNF组为 6 8.3% (P<0 .0 1)。结论 :外源性 GDNF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GDNF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_(1-13)致大鼠部分可逆性瘫痪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明 洪新如 +2 位作者 吴岳嵩 刘植珊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3后产生剂量相关、部分可逆性后肢瘫痪,而蛛网膜下腔注射μ受体激动剂DAGO、δ受体激动剂DADL不产生后肢功能障碍。结果提示:强啡肽A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致瘫作用可...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3后产生剂量相关、部分可逆性后肢瘫痪,而蛛网膜下腔注射μ受体激动剂DAGO、δ受体激动剂DADL不产生后肢功能障碍。结果提示:强啡肽A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致瘫作用可能系强啡肽A与k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呔 阿片 受体 脊髓损伤 瘫痪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成肌细胞中表达及分泌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伸 何晓龙 +1 位作者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研究经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介导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DNA导入大鼠成肌细胞,为体内移植治疗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大鼠BDNFcDNA导入PA317包装细胞,获取高滴度的病毒上清转染成肌细胞。... 目的:研究经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介导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DNA导入大鼠成肌细胞,为体内移植治疗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大鼠BDNFcDNA导入PA317包装细胞,获取高滴度的病毒上清转染成肌细胞。G418筛选转染的成肌细胞,采用Northem杂交和PC12细胞存活检测。结果:证实转染细胞内有BDNFmRNA的表达并具有促进细胞存活的生物学活性。结论:BDNFcDNA可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效应,可用于神经系统基因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 成肌细胞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皮质酮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雪琦 孙学军 +1 位作者 何成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6-408,I001,共3页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皮质酮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 ,结晶紫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TU 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应用免疫组化法 ,观察 CNTF对皮质酮致神经元存活率... 目的 :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皮质酮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 ,结晶紫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TU 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应用免疫组化法 ,观察 CNTF对皮质酮致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的保护作用 ,及其与 Bax和 Bcl- 2含量的关系。 结果 :皮质酮可剂量依赖地降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 (P<0 .0 1)。 1× 10 - 7m ol/ L的皮质酮作用 2 4h后 ,(1)约 45 %的海马神经元死亡 ;(2 )出现紫蓝色 TU NEL阳性细胞和圆形坏死细胞 ;(3) Bcl- 2免疫组化阳性神经元减少 ,着色浅淡 ;Bax免疫组化阳性神经元增加 ,着色深。同时给予培养细胞1× 10 - 7mol/ L 皮质酮和不同浓度的 CNTF2 4h后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CNTF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1)存活率升高 ;(2 )紫蓝色 TU NEL 阳性细胞和未着色的圆形坏死细胞均减少 ;(3) Bcl- 2免疫组化阳性神经元增加 ,着色深 ;Bax免疫组化阳性神经元减少 ,着色浅淡。结论 :凋亡和坏死过程共同参与了皮质酮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外源性 CNTF可通过减少细胞坏死和凋亡而改善神经元损伤 ,其减轻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抑制凋亡蛋白 Bcl- 2和下调促进凋亡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皮质酮 神经元 海马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艳 何成 +2 位作者 由振东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3-584,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海马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30min,于6,12,24,72h进行点杂交和原位杂交,7...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海马中的分布及其表达。方法:大鼠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30min,于6,12,24,72h进行点杂交和原位杂交,72h时进行神经元尼氏小体染色。结果: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死亡,BDNFmRNA表达于6h开始增加,72h恢复正常。24h时齿状回BDNFmRNA表达高于CA1区。CNTFmRNA表达于12h开始持续增加。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海马BDNFmR-NA和CNTFmRNA的表达均增加。BDNF可能有利于齿状回神经元耐受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马 BDNF CNTF mRNA
下载PDF
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胆碱能神经元的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晓莹 丁素菊 +4 位作者 娄淑杰 曹莉 徐晓辉 陶沂 黎佳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用于脑梗死动物模型梗死区移植细胞作准备。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的特性进行鉴定,并对细胞的胆碱能特征进行鉴定... 目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用于脑梗死动物模型梗死区移植细胞作准备。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的特性进行鉴定,并对细胞的胆碱能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后可获得MAP 2、GFAP和CNPase阳性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通过胆碱能鉴定发现大脑皮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结论:体外分离和培养的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并可以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有望应用于皮质损伤后认知障碍及运动障碍的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皮质 胆碱能神经元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骨骼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小华 侍坚 +1 位作者 蒋春雷 路长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营养作用 ,从而为神经肌肉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 :CNTF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L6 TG肌母细胞和新生SD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增殖。结论 :CNTF对体外骨骼肌细胞...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营养作用 ,从而为神经肌肉系统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 :CNTF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L6 TG肌母细胞和新生SD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增殖。结论 :CNTF对体外骨骼肌细胞具有营养作用。CNTF的神经和肌肉双重营养性能使其可能在神经肌肉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的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细胞 增殖 神经肌肉疾病 CNTF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严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本实验用Nissl染色法、Bielschowsky Gros Lawrentjew染色法、常规透射电镜、行为活动测定、双侧海马微量给药、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活细胞连续照相、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测定及P5 3蛋白免疫组化测定等方法 ,观察了... 本实验用Nissl染色法、Bielschowsky Gros Lawrentjew染色法、常规透射电镜、行为活动测定、双侧海马微量给药、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活细胞连续照相、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测定及P5 3蛋白免疫组化测定等方法 ,观察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应激引起动物行为变化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探讨了CNTF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急性应激不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CNTF不能改善急性应激时的焦虑样行为。但CNTF可显著减轻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并改善慢性应激时的抑郁样行为。CNTF可能通过早期快速抑制谷氨酸 (Glu)膜电流、胞内游离钙 ( [Ca2 +]i)的升高 ,以及后期核内效应 ,发挥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神经元 形态学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定点突变体制备及其稳定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20
作者 朱伟 张勇 +3 位作者 陈哲宇 王丽梅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α1(GFRα1)的突变体质粒 ,并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 RCE细胞株。 方法 :通过 Fugene6脂质体转染试剂 ,将 PCR法快速制备的 pc DNA3- r GFRα1突变体质粒分别与带潮霉素 ...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α1(GFRα1)的突变体质粒 ,并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 RCE细胞株。 方法 :通过 Fugene6脂质体转染试剂 ,将 PCR法快速制备的 pc DNA3- r GFRα1突变体质粒分别与带潮霉素 B抗性筛选标记的 pc DNA3.1- RET质粒共转染野生型 PC12细胞 ,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PC12细胞株。经 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转染入 PC12细胞中的各 r GFRα1突变体基因和 RET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 :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均证实了所构建的细胞株中有转入基因的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 r GFRα1各突变体基因和 RET基因同时转入表达的稳定细胞株 ,为研究 r GFRα1中关键氨基酸的位点参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信号转导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 RET PC12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