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1q21扩增对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添美 叶飞 +4 位作者 张春阳 傅卫军 李璐 周帆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1q21扩增与接受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FISH技术对108名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进行1q21扩增的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完成检测的108... 目的探讨1q21扩增与接受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FISH技术对108名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治疗的初治骨髓瘤患者进行1q21扩增的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完成检测的108例患者中,有29例(26.9%)1q21扩增阳性。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与不伴1q21扩增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2岁与58岁(P=0.029),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81.39 g/L与97.58 g/L(P=0.002),其余临床特征如肌酐、血钙、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骨髓浆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比不伴有1q21扩增的患者合并IgH易位及13q缺失的比例更高(79.3%vs.48.1%,P=0.004和58.6%vs.31.6%,P=0.011)。可评估疗效的9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3.7%(70/95),伴1q21扩增患者有效率低于不伴1q21扩增患者(50%vs.80.8%,P=0.007)。剔除12例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剩余83例分为硼替佐米组和沙利度胺组,结果显示硼替佐米组伴有1q21扩增患者与不伴有1q21扩增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vs.80%,P=0.789),而沙利度胺组伴有1q21扩增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不伴有1q21扩增患者差(20%vs.78.3%,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纳入因素中仅1q21扩增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优势比(OR值)=0.231(95%CI:0.078~0.684,P=0.008)。结论1q21扩增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伴1q21扩增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疗效较不伴1q21扩增患者差,但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疗效与未扩增者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q21扩增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茜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6,共3页
0引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占NHL的30%~40%,它是一类在细胞遗传学、分子学、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方面异质性均明显的疾病,利妥... 0引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占NHL的30%~40%,它是一类在细胞遗传学、分子学、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方面异质性均明显的疾病,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HOP化疗使患者的5年OS(over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添美 张春阳 +3 位作者 傅卫军 杜鹃 姜华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行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年龄为44.5岁(30~54岁)。所有患者随访至2012年1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行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的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年龄为44.5岁(30~54岁)。所有患者随访至2012年10月。中位随访时间11月(0.9~92月)。结果 22例患者移植前完全缓解率为13.6%,移植后完全缓解率达63.6%。100天内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9.1%。1年内TRM为22.7%。1年内的复发率为13.6%。随访期内总生存率为68.2%,无进展生存率为50%。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年龄、性别、移植前缓解状态及诊断至移植时长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清髓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一年内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下载PDF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奚昊 侯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12-716,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目前认为不能被治愈的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欧美国家MM确诊的中位年龄为70岁,35%患者<65岁,28%为65~74岁,37%≥75岁[2]。目前将>65岁的MM患者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目前认为不能被治愈的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欧美国家MM确诊的中位年龄为70岁,35%患者<65岁,28%为65~74岁,37%≥75岁[2]。目前将>65岁的MM患者定义为老年患者。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MM患者的发病人数将随之增加,提高老年MM患者的诊治水平,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治疗方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塞米松 发生率 发病率
下载PDF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标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健 刘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23-82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治疗已经进入新型靶向药物时代。在新药时代,MM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均获得明显提升,但仍然不能治愈。如何确定目前MM患者治疗目标自然成为血液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显示,患者的长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治疗已经进入新型靶向药物时代。在新药时代,MM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均获得明显提升,但仍然不能治愈。如何确定目前MM患者治疗目标自然成为血液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显示,患者的长期生存与能否获得高质量的缓解密切相关。完全缓解、严格的完全缓解、分子水平缓解、免疫表型缓解以及PET-CT等不同水平的缓解正在成为人们努力探索的治疗目标。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应注意疗效与毒副反应的平衡,不能一味追求缓解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新型靶向药物 生存期 缓解 毒副作用
下载PDF
新药诱导后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不同危险度骨髓瘤患者的作用探讨
6
作者 周莉莉 曾添美 +5 位作者 奚昊 傅卫军 杜鹃 张春阳 姜华 侯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新药诱导后的巩固治疗对不同危险分层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新药诱导后的巩固治疗对不同危险分层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本科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ISS分期及FISH检测结果为基础的最新IMWG预后标准分为高危组17例,中危组24例,低危组26例。另选取同时期67例接受化疗作为巩固治疗的骨髓瘤患者进行年龄、危险分层配对,比较移植组与化疗组的PFS和OS差异。所有患者前期均接受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为主的诱导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后均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ve disease,PR)以上疗效,移植组与化疗组vs.接近完全缓解率(n CR/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8%vs.37.3%,P=0.380)。巩固治疗后,高、中、低危移植组患者中位n CR/CR率分别由47.1%,37.5%,50.0%增加为62.9%,62.5%,61.5%。高危患者移植巩固后中位PFS(30.5个月vs.11.2月,P<0.001)和OS(85.5 vs.34个月,P=0.015)均明显延长;中危移植组和化疗组中位PFS和OS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危移植组患者与化疗组相比,中位PFS延长(34.8 vs.17.6个月,P=0.012),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为基础的新药诱导治疗后,高危骨髓瘤患者更能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中获益,进而延长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趋势与展望
7
作者 姜华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9-513,共5页
0引言近十年来,血液系统肿瘤无论是在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免疫治疗策略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和缓解质量,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的... 0引言近十年来,血液系统肿瘤无论是在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不断涌现的新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免疫治疗策略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的治疗手段取得了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和缓解质量,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的延长。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靶向治疗 分层治疗 免疫治疗 转化医学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强琬婷 罗添丞 +8 位作者 卢静 贺婕 李璐 李荣 陈小梅 赵云阳 姜华 傅卫军 杜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48-85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62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62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rum free light chain ratio,sFLCR)在MM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初诊MM患者621例,其中sFLCR正常组(0.26≤sFLCR≤1.65)42例(6.8%),sFLCR低组(0.01<sFLCR<0.26或1.65<sFLCR<100)247例(39.8%),sFLCR高组(sFLCR≤0.01或sFLCR≥100)332例(53.4%)。sFLCR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患者初诊时血红蛋白降低,浆细胞比例、血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均增高,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DSⅢ期、ISSⅢ期患者均增多(P均<0.05)。预后生存比较中,sFLCR异常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较正常组患者缩短(58.7月vs未达到,P=0.043)。Cox预后风险回归示,sFLCR异常和细胞遗传学高危均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且sFLCR高组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OS时间41.6个月,较合并细胞遗传学标危组患者中位OS时间61.4个月缩短(P=0.015)。结论初诊时sFLCR异常的MM患者肿瘤负荷高、侵袭性强,其中伴有细胞遗传学高危的MM患者预后更差,sFLCR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下载PDF
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健 李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42-547,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复合酶,可以降解泛素标记的蛋白,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在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为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复合酶,可以降解泛素标记的蛋白,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在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I)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改善了骨髓瘤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体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雁春 杜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20-824,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抗类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MM患者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有部分MM患者预后极差,平均生存不到2年。因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抗类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MM患者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有部分MM患者预后极差,平均生存不到2年。因此,精准的预后评估及危险度分层对于识别、管理MM高危患者,进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就MM相关预后评估体系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评估 危险度分层 肿瘤因素 宿主因素 治疗反应
下载PDF
核质转运通路及其抑制剂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颜文青 侯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7-520,共4页
0引言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抗肿瘤药物,但肿瘤的高复发性和耐药性仍不可避免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与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密切相关。其中转录因子及转录辅... 0引言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抗肿瘤药物,但肿瘤的高复发性和耐药性仍不可避免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与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密切相关。其中转录因子及转录辅助因子,通过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核质转运 出入核抑制剂 信号通路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研究最新进展:第5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春阳 侯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5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热点之一,2012年会共收录MM相关摘要700余篇。这些摘要反映了MM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归为4个主要方面,包括新药临床试验、一线治疗选择、MM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MM发病和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5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热点之一,2012年会共收录MM相关摘要700余篇。这些摘要反映了MM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归为4个主要方面,包括新药临床试验、一线治疗选择、MM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MM发病和治疗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美国血液学会年会
原文传递
5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昊 张慧 +7 位作者 何海燕 姜华 赵云阳 安然 贺婕 李荣 卢静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2例初诊MM患者通过CD138免疫磁珠富集骨髓瘤细胞,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3q-、17p-、1q+、t(4;14)、t(11;14)和t(14;16)等MM常见遗传...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6种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32例初诊MM患者通过CD138免疫磁珠富集骨髓瘤细胞,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3q-、17p-、1q+、t(4;14)、t(11;14)和t(14;16)等MM常见遗传学异常进行检测,比较不同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32例患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8.20%(416/532),其中13q-的检出率为42.29%(225/532),17p-为16.35%(87/532),1q+为53.38%(284/532),t(4;14)为25.94%(138/532),t(11;14)为21.62%(115/532),t(14;16)为2.07%(11/532)。将6种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13q-与17p-、1q+、t(4;14)、t(14;16)的发生均相关(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3q-、1q+、t(4;14)和t(14;16)对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有明显影响,13q-、17p-、t(4;14)和t(14;16)对患者总生存(os)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q+、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7p-、t(4;14)和t(14;16)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将患者根据所伴有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的数量进行分组,伴有0、1、2、3个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0.9、28.4、18.7、17.6个月(P=0.035),中位OS分别为54.4、46.1、38.0、21.2个月(P=0.004)。结论1q+、17p-、t(4;14)和t(14;16)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13q-的发生常伴随着17p-、1q+和(或)t(4;14),单纯13q-不是独立预后因素;伴有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数量越多,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原文传递
14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茜 傅卫军 +3 位作者 张春阳 杜鹃 奚昊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7-740,共4页
目的了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标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7例初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0、Bcl-6、MUM1、FOXP1、GCET1、CD5、Bcl.2、Ki-67的表... 目的了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标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7例初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0、Bcl-6、MUM1、FOXP1、GCET1、CD5、Bcl.2、Ki-67的表达情况,并根据Hans分型及Choi分型进行预后分析比较。结果①对147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发现AnnArbor分期I~Ⅱ期(P=0.032)、IPI评分0-2分(P=0.001)、结外累及≤1处(P=-0.014)、获得完全缓解(P=-0.000)的患者总体生存更好,上述因素与预后相关;但性别、年龄、LDH、B症状、治疗方案与预后无关(P值均,0.05)。②127例进行免疫组化分型的患者中,根据Hans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42例,活化B细胞样(ABC)型85例;根据Choi分型,GCB型47例,ABC型80例。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oi分型中GCB型和ABC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5%和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Hans分型中GCB型和ABC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8%和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③在70例R—CHOP方案治疗患者中,以Ki-67的中位数75%分组,低Ki,67组(P=0.017)和CD5表达阴性组(P=-0.012)患者预后更好。且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尸=0.002)和Ki-67(P=0.019)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AnnArbor分期、IPI评分、结外累及、疾病缓解和Ki-67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Choi分型较Hans分型更能体现GCB和ABC亚型在预后上的差异,ABC型与不良预后相关,同时Ki.67和IPI评分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Hans分型 Choi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76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卢静 侯健 +10 位作者 张春阳 袁振刚 蓝海峰 周帆 樊建玲 周莉莉 杜鹃 姜华 金丽娜 曾添美 傅卫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6例硼替佐米初次治疗疗效达部分反应(PR)以上,复发或疾病进展后予以硼替佐米再治疗的MM患者,评价硼替佐米再治疗的疗效及不良...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6例硼替佐米初次治疗疗效达部分反应(PR)以上,复发或疾病进展后予以硼替佐米再治疗的MM患者,评价硼替佐米再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硼替佐米再治疗MM的总有效率(ORR)为60.5%,其中完全反应(CR)率6.5%,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率15.8%,PR率38.2%。按硼替佐米初治后疗效分为CR、VGPR、PR组,3组患者再治疗后ORR分别为84.6%、73.1%和43.2%。按患者硼替佐米再治疗后疗效分成2组,达到PR及以上的为有效组,未达到PR的为无效组,两组自硼替佐米再治疗后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1~39)个月和5(1—14)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2—64)个月和8(1—28)个月(P〈0.05)。88.2%的患者硼替佐米再治疗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仅9.2%(7例)患者为Ⅲ~Ⅳ级,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血小板减少,仅1例发生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结论硼替佐米初治疗效好的MM患者,再予以硼替佐米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前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重/轻链检测在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慧 周莉莉 +3 位作者 李荣 贺婕 彭真萍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观察完全缓解(CR)期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重/轻链(HLC)和游离轻链(FLC)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LC在MM患者疗效评价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取20例治疗后疗效评估为CR的IgG型MM患者,采用全自动SPAplu... 目的 观察完全缓解(CR)期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重/轻链(HLC)和游离轻链(FLC)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LC在MM患者疗效评价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取20例治疗后疗效评估为CR的IgG型MM患者,采用全自动SPA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标本HLC及FLC的表达水平,结合其同期血清蛋白电泳(SPE)及免疫固定电泳(IFE)结果,分析HLC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结合其临床疗效,比较rHLC (IgGκ/IgGλ比值)及rFLC(FLC κ/λ比值)异常与正常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中男、女各10例,中位年龄56(35~70)岁.20例患者中6例rHLC异常,而rFLC正常;3例rFLC检测异常,而rHLC正常;11例rHLC和rFLC比值均正常.中位随访18个月,6例rHLC异常患者中,4例接受干预治疗者1例复发,未治疗的2例均复发,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9.0、3.0、3.0个月.3例rFLC异常患者中,2例接受干预治疗者均未复发,1例未治疗者复发,无病生存时间为1.5个月.11例rHLC和rFLC均正常患者未接受干预治疗,其中3例复发,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3.5、5.0、5.5个月.结论 HLC与FLC联合检测,有利于MM患者疗效评估及微小残留病监测的准确性,可以更有效地评估MM患者疾病状态.而rHLC、rFLC异常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早期干预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重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 血清游离轻链 微小残留病
原文传递
血清IgD定量检测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贺婕 张慧 +3 位作者 姜华 曾添美 常洪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IgD定量检测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9例临床疗效达到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IgD型MM患者,采用全自动SPA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散射免疫... 目的评价血清IgD定量检测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9例临床疗效达到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IgD型MM患者,采用全自动SPA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IgD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sFLC)检测,结合同期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M蛋白检测结果评价IgD定量检测在疗效评估中的意义。结果①sCR组(12例)、CR组(5例)、VGPR组(12例)分别有1、2、4例患者IgD定量结果异常升高。②全部29例患者中位随访24.7(8.6~41.5)个月,sCR组、CR组、VGPR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38.5、34.1、15.5个月,sCR组与VG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CR组与VG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sCR组与C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6);sCR组、CR组、VGPR组的总生存(OS)期分别为41.5、37.7、19.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6例患者sFLC比值及IgD定量均异常升高(A组),10例患者sFLC比值异常或IgD定量异常升高(B组),13例患者sFLC比值及IgD定量正常(C组)。A组PFS期短于C组(7.8个月对43.9个月,P=0.033),B组与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个月对7.8个月,P=0.404;33.7个月对43.9个月,P=0.121)。A、B、C组的OS期分别为11.8、37.5、47.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到VGPR及以上疗效的IgD型MM患者仍存在IgD水平异常;联合应用IgD定量与sFLC及IFE检测可预测VGPR及以上疗效IgD型MM患者的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D 免疫球蛋白轻链 预后
原文传递
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春阳 傅卫军 +8 位作者 奚昊 周莉莉 姜华 杜鹃 樊建玲 李荣 金丽娜 曾添美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评价BCV(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剂量马法兰对32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HDM组),中位年龄53.5(30~63)岁... 目的评价BCV(白消安+环磷酰胺+足叶乙甙)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剂量马法兰对32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HDM组),中位年龄53.5(30~63)岁;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BCV方案(白消安静脉给药、总剂量9.6mg/kg)对38例MM患者行ASCT预处理(BCV组),中位年龄54(35—64)岁。结果两组患者MM分型、Durie—Salmon分期、国际分期体系(ISS)分期及接受一、二、三线以上治疗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V组与HDM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10.5(9—15)d对11(9~27)d,P:0.057]和血小板植入时间[11(9—210)d对12(10-45),P=0.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预处理不良反应相似,无肝静脉阻塞病和移植早期死亡发生。BCV组、HDM组患者ASCT后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18%、59.38%)均高于ASCT前(分别为44.74%、37.50%)。BCV组中位随访16(2~27)个月,10例(26.32%)患者出现疾病进展,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37%。结论含减低剂量白消安针剂的BCV方案对于M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ASCT预处理方案,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预处理
原文传递
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金丽娜 傅卫军 +9 位作者 奚昊 张春阳 杜鹃 何海燕 姜华 曾添关 樊建玲 周莉莉 常洪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诱导治疗序贯APBSCT的201例MM患者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位... 目的探讨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诱导治疗序贯APBSCT的201例MM患者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期为22.87(17.48~28.2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期为69.63(63.57-75.69)个月,5年PFS率、OS率分别为17%、49%。(~)APBSCT后达完全缓解(cR)组(112例)与未达CR组(89例)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2.93(21.03~44.83)、18.13(14.46~21.80)个月(P〈0.001),中位OS期分别为96.77(71.79~121.75)、54.70(49.53~59.87)个月(P=0.004)。③诱导治疗方案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组(123例)与不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组(21例)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1.67(24.36~38.98)、15.20(10.11-20.29)个月(P=0.013),中位OS期分别为76.30(55.44~97.15)、52.03(33.76~70.30)个月(P=0.014)。④国际分期系统(ISS)I、Ⅱ、Ⅲ期组中位OS期分别为99.47(59.58~139.36)、66.77(52.17~81.37)、53.97(28.71~79_23)个月(P〈0.001),Ⅱ、Ⅲ期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为I期患者的2.16、3.40倍。⑤IgD型(22例)、IgG型(101例)MM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11.17(10.27~13.13)、35.43(22.69~48.17)个月(P=0.007),中位OS期分别为30.83(0.24~61.42)、70.70(53.52~87.88)个月(P=0.039),IgD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是IgG型患者的2.47倍。⑥接受一线诱导(132例)和更换诱导治疗方案(69例)患者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5.43(16.09~34.77)、20.27(15.04~25.50)个月(P=-0.042),后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较前者高1.48倍,两组中位O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⑦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达CR和ISS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IgD型、移植后达CR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移植后达CR、ISS分期是影响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移植后达CR、IgD型也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诊断部分解读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杜鹃 侯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2,共2页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后文称为新版指南)又与大家见面了。与过去两版相比,它在诊断部分有了较大篇幅的修订。在传统诊断标准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生物学标记,使得一部分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uhiple my...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后文称为新版指南)又与大家见面了。与过去两版相比,它在诊断部分有了较大篇幅的修订。在传统诊断标准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生物学标记,使得一部分高危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uhiple myeloma,SMM)患者得以提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诊治指南 诊断标准 修订 中国 解读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