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对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帆帆 张登海 +3 位作者 王莹 彭彬 张雪 徐莉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1984-1987,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25-35(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凝聚态Aβ25-35刺激SH-SY5Y细胞,建立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空白组为未刺激的细... 目的探讨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25-35(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凝聚态Aβ25-35刺激SH-SY5Y细胞,建立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空白组为未刺激的细胞,对照组给予20μmol·L^(-1)的Aβ25-35作用6 h,试验组先给予10 mmol·L^(-1)的NAC作用24 h,然后给予20μmol·L^(-1)的Aβ25-35共同作用6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K 5的两个亚基CDK5和P35/P25的蛋白水平,以及Tau蛋白在Thr 212和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采用荧光酶标法检测氧自由基(ROS)。对三组细胞的CDK5和P35/P25的蛋白水平、Thr 212和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和ROS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细胞ROS荧光值比较结果显示,空白组ROS荧光值为231±19,对照组为359±23,试验组为264±32。空白组最低,对照组最高,试验组ROS荧光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5)。空白组Tau蛋白在T212和S396磷酸化水平分别为1.03±0.09、1.04±0.05,对照组分别为1.63±0.54、1.72±0.34,试验组分别为1.31±0.09、1.21±0.05,空白组最低,对照组最高,试验组细胞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5)。空白组CDK5、P35分别为1.00±0.06、1.00±0.18,对照组分别为0.75±0.14、1.12±0.13,试验组分别为0.19±0.21、0.99±0.09。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CDK5、P35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组P25水平为1.10±0.16、对照组为1.69±0.20,试验组为1.19±0.03,空白组最低,对照组最高,试验组P25值低于对照组,P25值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可以降低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 AΒ25-35 TAU蛋白 过度磷酸化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帆帆 徐莉敏 +3 位作者 王莹 彭彬 张雪 张登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6-39,50,共5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导致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Aβ_(1-42)刺激SH-SY5Y细胞,建立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加入雷公藤红素干预,Western印迹法检测Aβ_(1-42)导致Tau蛋白异常磷...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β淀粉样蛋白1-42导致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Aβ_(1-42)刺激SH-SY5Y细胞,建立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加入雷公藤红素干预,Western印迹法检测Aβ_(1-42)导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变化,同时检测p-NF-κB表达情况;siRNA法下调TLR4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β_(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下调TLR4后,Aβ_(1-42)刺激对p-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Aβ_(1-42)刺激SH-SY5Y细胞,导致Tau蛋白Ser199/202、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加,而雷公藤红素能降低这两个位点磷酸化水平;Aβ_(1-42)导致细胞p-NF-κB表达增加,雷公藤红素干预后p-NF-κB表达下调,且NF-κB抑制剂BAY11-7082同样能降低Aβ_(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下调TLR4表达,Aβ_(1-42)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p-NF-κB表达下降。结论雷公藤红素降低Aβ_(1-42)导致的SH-SY5Y细胞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可能与其抑制TLR4/NF-κB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Toll样受体4 p-NF-κB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稳定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彬 张雪 +4 位作者 曹帆帆 王莹 孙家兰 江梅 李龙宣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18-323,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恢复稳定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脑卒中恢复稳定期的遗传病理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线索。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GDS4521芯片数据,该芯片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IS恢复稳定期(脑卒...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恢复稳定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脑卒中恢复稳定期的遗传病理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线索。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GDS4521芯片数据,该芯片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IS恢复稳定期(脑卒中发生至少6个月以上)患者和20例未发生过脑卒中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PBMCs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利用GEO2R、DAVID、g:profiler和String等工具,筛选和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和相关信号通路情况。结果脑卒中恢复稳定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PBMCs中发现37个基因表达明显变化,其中34个上升,3个下降。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方面,以炎性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相关基因为最多;在分子功能方面,以趋化因子活性相关基因为最多。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位于TNF信号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相互作用网络图揭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以与炎性反应相关的两个网络为主。结论 IS发生超过6个月后仍有多种功能蛋白和信号通路可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与炎性反应相关的蛋白和信号通路,提示炎性反应在IS的恢复稳定期仍可能对疾病的预后和再发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生物信息学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