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萍 毕晓莹 +1 位作者 陆铮 管阳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综合医院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3 124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疾病分类及治疗情况。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综合医院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3 124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疾病分类及治疗情况。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多为中老年,常伴基础疾病,男女性别比为1∶1.7。疾病分类以神经症(占47.7%)和情感障碍(占26.3%)为主;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者占91%。结论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年龄偏大,常伴随基础疾病,症状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加以辨别;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障碍 神经内科 临床特征
下载PDF
PBL模式与神经内科教学中的病例选择与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明媛 管阳太 +2 位作者 徐盛明 姜平 费丽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3期364-365,共2页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习中运用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病例设计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病例设计必须有科学性、针对性、艺术性。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效果反馈,定期开展优秀病例设计选评等,有助于提高病例设计质量。
关键词 病例设计 PBL教学 神经内科 实习
下载PDF
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毛晓薇 毕晓莹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分析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因,旨在早期识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171例,根据病史特点、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血管评估等辅助检查,焦虑抑郁状态通过自评焦虑或抑郁量表评价。采用卒中风险评分(Stroke R... 目的分析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病因,旨在早期识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眩晕患者171例,根据病史特点、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血管评估等辅助检查,焦虑抑郁状态通过自评焦虑或抑郁量表评价。采用卒中风险评分(Stroke Risk Score,SRS)确定眩晕患者病因,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171例患者中,中枢性眩晕19例(11%),前庭周围性眩晕142例(83%),焦虑或抑郁10例(6%)。各组临床表现(体位诱发或加重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听力减退)比较无显著差异。中枢性眩晕组发病年龄、吸烟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史的发病率以及SRS>7分的比例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周围性眩晕组(P值分别为0.001,0.004,0.023,0.015,0.021,0.002,0.006和<0.001)。中枢性眩晕组发病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以及SRS>7分的比例等方面均显著高于焦虑/抑郁组(P值分别为0.001,0.011,0.019,0.027和0.003)。周围性眩晕组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焦虑/抑郁组(P=0.001)。结论孤立性眩晕常见为非中枢性眩晕,而急性脑血管病也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中枢性眩晕患者在年龄、既往血管危险因素病史等方面与非中枢性眩晕有显著差异,临床诊治中应重点识别中枢性损害,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科医生神经内科培训内容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萍 韩一平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1期1538-1539,共2页
探讨全科医生在神经科培训期间的教学内容。即围绕社区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本着"需要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使其更好地胜任社区工作。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神经科学 培训内容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水平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宁 丁素菊 +1 位作者 吴涛 朱幼丽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51-358,共8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不同自由基水平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1mg/kg依达拉奉组、3mg/kg依达拉奉组,各组又根据造模后处死动物的不同时间(6h,12h,24h,48h,72h,7d,14d)分为七个亚组,...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不同自由基水平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1mg/kg依达拉奉组、3mg/kg依达拉奉组,各组又根据造模后处死动物的不同时间(6h,12h,24h,48h,72h,7d,14d)分为七个亚组,假手术组中每个亚组1只大鼠,其余三组中每个亚组6只大鼠。左尾壳核立体定向注入自体血80μL,制作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肿周围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羟自由基含量,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血肿组织周围细胞凋亡数,并分析血肿周围组织自由基水平和凋亡相关性。结果(1)模型组羟自由基及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四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和两种剂量的依达拉奉组(2)均于6h即可观察到TUNEL阳性细胞,24h明显增加,72h时达到高峰,7d时明显减少,14d时于血肿周边仍可见少量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与脑组织产生自由基能力(r=0.2003)及MDA含量(r=0.6563)具有相关性。结论(3)脑出血后细胞凋亡数和自由基水平变化趋势相同,二者具有相关性,提示自由基可能参与诱导出血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自由基 凋亡 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依达拉奉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红 汤可娜 +3 位作者 仲星星 韩露 朱德生 管阳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轻度偏高组与异常偏高组,比较3组间面神经瘫痪数量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结果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肺部感染及近期疫苗接种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患者面神经瘫痪数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48,P=0.03);脑脊液蛋白水平与面神经瘫痪数量呈正相关(r=0.288,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面神经瘫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GBS患者面神经瘫痪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 面神经瘫痪
下载PDF
综合医院医学心理门诊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朱俊娟 陆峥 +7 位作者 蔡军 施慎逊 季建林 朱荣申 史以珏 蒋有倩 王崇顺 丁有菊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6期339-342,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和非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情况及对抑郁症的治疗模式和临床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来自上海市9所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的抑郁...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和非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情况及对抑郁症的治疗模式和临床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来自上海市9所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的抑郁症患者47例,分为专科医师组20 例和非专科医师组27例,在入组时、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 (HAMD24)、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修订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自编的药物依从性评估等量表的评定。结果 (1)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显著高于非专科医师组(X2=12.68,P<0.01)。(2)专科医师组对抑郁症的治疗疗效优于非专科医师组(X2=7.16,P<0.01),两者在治疗后第8周及第12周HAMD、HAMA总分减分率上有显著性差异。(3)两组在治疗第12周时SF-36各因子分均较入组时有显著提高。结论综合性医院精神科门诊中专科医师在对抑郁症的识别、治疗疗效上优于非专科医师;非专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及诊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的卫生管理体系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综合性医院
下载PDF
天然抗抑郁药物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华军 毛晓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神经发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方向之一,目前多种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抑郁动物模型上证实具有治疗作用,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从促神经发生的角度对天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神经发生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方向之一,目前多种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在抑郁动物模型上证实具有治疗作用,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从促神经发生的角度对天然抗抑郁药进行分类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天然药物 神经发生
下载PDF
整合式教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神经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毛晓薇 毕晓莹 张社卿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精英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知识构架,有必要将两学科间的交叉领域进行教学整合.
关键词 整合式教学 八年制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下载PDF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附6例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中魁 赵玫 +1 位作者 张社卿 丁素菊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8-720,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间质型梅毒3例,实质型梅毒3例,其中1例为脊髓痨,2例为麻痹性痴呆。6例患者的血、脑脊液梅毒抗体均为...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间质型梅毒3例,实质型梅毒3例,其中1例为脊髓痨,2例为麻痹性痴呆。6例患者的血、脑脊液梅毒抗体均为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间质型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青霉素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表现和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0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仇一青 毕晓莹 丁素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6-758,共3页
目的分析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为早期诊治、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为早期诊治、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男女比例3∶7,症状以颅高压、肢体无力的较多,体征以锥体束征最常见。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出率较高,影像学检查以颅内多灶病变及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多见。抗栓治疗或(和)免疫调节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女性更易累及,颅内静脉系统受累多见,抗栓及免疫调节治疗可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周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和热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管阳太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7-320,共4页
即使相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而言,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数也并不是很低,之所以被认为是少见病、罕见病,是因为其致残率相对较低、对其多样性认识不足以及缺乏明确诊治手段,从而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下载PDF
TACI-Ig融合蛋白对小鼠视神经病理损伤的影响
13
作者 韩露 杨红 +4 位作者 李梅 朱德生 李则挚 刘明媛 管阳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TACI-Ig融合蛋白对小鼠视神经炎症浸润、髓鞘完整性等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TACI-Ig低剂量注射组(0.4 mg/kg)、TACI-Ig高剂量注射组(4 mg/kg),每...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TACI-Ig融合蛋白对小鼠视神经炎症浸润、髓鞘完整性等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TACI-Ig低剂量注射组(0.4 mg/kg)、TACI-Ig高剂量注射组(4 mg/kg),每组6只。TACI-Ig隔日腹腔注射1次,生理盐水对照组按照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0.2 mL,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20日后将小鼠麻醉灌注,取眼球和视神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固蓝(LFB)染色,分别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和髓鞘脱失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着色均匀,视神经纤维排列紧密、规则;TACI-Ig低剂量注射组(0.4 mg/kg)视神经结构与两对照组类似;高剂量注射组(4 mg/kg)细胞均匀分布,可观察到炎症细胞少量浸润,炎症细胞浸润评分与其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610 3)。所有组别视网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神经节细胞单层紧密排列、胞体完整、胞核可见、分布均匀,各组实验动物视网膜各层结构相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经LFB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神经髓鞘均无明显脱失和损伤情况,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 6)。结论·低剂量(0.4 mg/kg)TACI-Ig腹腔注射对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无损伤,高剂量(4 mg/kg)可能引起视网膜区域炎症少量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I—Ig融合蛋白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视神经 脱髓鞘
下载PDF
以脑神经麻痹起病的糖耐量减低一例
14
作者 陆悦 黎佳思 +2 位作者 孙旭 郑惠文 毕晓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52-452,共1页
1病例报告 女,61岁,因"复视4d"于2015-09-02入院。患者于入院4d前晨起时出现持续性复视,以向左前方注视时显著,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年。否认感染、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毒物接触史。入院后查体:左侧眼睑遮... 1病例报告 女,61岁,因"复视4d"于2015-09-02入院。患者于入院4d前晨起时出现持续性复视,以向左前方注视时显著,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年。否认感染、糖尿病、高血脂及药物、毒物接触史。入院后查体:左侧眼睑遮盖1/3瞳孔,左侧眼球向外运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脑神经麻痹
下载PDF
癌性脑神经病变8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陈正挪 邓本强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期71-72,共2页
癌性神经病变是指肿瘤非转移或浸润的情况下,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与机能障碍的疾患,可分别或同时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有关脑神经受累的报道少见。我科1983年4月~1996年3月间共确诊癌性神经病变38例,其中脑神经受损8例,现报道并分... 癌性神经病变是指肿瘤非转移或浸润的情况下,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与机能障碍的疾患,可分别或同时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有关脑神经受累的报道少见。我科1983年4月~1996年3月间共确诊癌性神经病变38例,其中脑神经受损8例,现报道并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7例,女1例,最大72岁,最小43岁,平均52±4岁。动眼神经麻痹4例,周围性而瘫3例,舌下神经瘫1例。单侧脑神经受损6例,双侧受损2例,单纯脑神经受损4例,合并癌性肌无力综合征3例,合并癌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1例,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例,短期内明显消瘦2例,6例因脑神经麻痹首诊,经随访确诊2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显示多灶性腔隙性脑梗塞,1例硬膜外积液,皆未发现有转移性癌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 脑神经病变 副肿瘤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16
作者 赵武伟 张致峰 +3 位作者 何晓军 苏敬敬 孔令山 谢惠君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早期帕金森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安坦治疗组(11例)和司立吉林治疗组(11例);年龄分别为(61.6±8.3)岁和(60.8±5.0)岁。两组患者入组时均经纹状体99mTc-TRODAT-1单... 目的观察司立吉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早期帕金森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安坦治疗组(11例)和司立吉林治疗组(11例);年龄分别为(61.6±8.3)岁和(60.8±5.0)岁。两组患者入组时均经纹状体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以及帕金森病量表评分,随后开始施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3个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治疗13个月后纹状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99mTc-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百分率的变化。结果(1)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患病肢体对侧及同侧纹状体对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特异性摄取值下降百分率分别为:安坦组(28.9±13.0)%、(31.8±15.6)%,司立吉林组(30.39±14.7)%、(32.6±16.6)%,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2)帕金森病量表评分显示,治疗6个月时,安坦组评分为(23.7±4.3)分,司立吉林组为(13.1±5.5)分;治疗13个月时两组评分分别为(27.0±4.3)和(9.8±4.8)分,司立吉林组明显优于安坦组(均P<0.05)。结论司立吉林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不加重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立吉林 早期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药物治疗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露 李梅 +3 位作者 朱德生 李则挚 刘明媛 管阳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以体液免疫介导为主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谱系,特异性表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常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要表现。但临床中AQP-4抗...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以体液免疫介导为主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谱系,特异性表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常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要表现。但临床中AQP-4抗体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复发率往往不呈正比,提示其他途径介导了疾病的发生。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有许多现象提示B淋巴细胞在NMOS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B淋巴细胞在NMO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从B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体液免疫、调节性B淋巴细胞效应及免疫耐受等角度阐述B淋巴细胞介导NMOS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B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中水通道蛋白4抗体与视神经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鹭 汤可娜 +2 位作者 仲星星 李梅 管阳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中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与视神经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经AQP4抗体检测确诊的53例NMOSD患者的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是否有视神经损害分为视神经损...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中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与视神经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经AQP4抗体检测确诊的53例NMOSD患者的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是否有视神经损害分为视神经损害组与无视神经损害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与生化特征。根据AQP4抗体是否阳性将患者分为AQP4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2组视神经损害发生率。分析AQP4抗体与视神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视神经损害组与无视神经损害组比较,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值、脑脊液蛋白值、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指数及寡克隆带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次数、浅感觉减退发生率、血肌酐值及AQP4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抗体阳性组与AQP4抗体阴性组比较,视神经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P<0.05)。AQP4抗体与视神经损害发生呈正相关(r=0.297,P<0.05)。结论 NMOSD患者AQP4抗体阳性易出现视神经损害,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有助于NMOSD患者视神经损害的早期预判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视神经损害 脑脊液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肢体伤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欣欣 丁婕 +3 位作者 韩露 于鹭 朱德生 管阳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与肢体伤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与肢体伤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5例NMOS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与入院时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差值将患者分为残疾状况减轻组与加重组,并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分析BBB通透性与肢体伤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残疾状况减轻组与残疾状况加重组NMOSD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与治疗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检查中胸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2组患者生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脊液检查中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cerebrospinal/serum albumin ratio,QALB)偏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QALB正常组与偏高组患者残疾状况加重发生人数百分比分别为27.60%(16/58)与46.80%(22/47)(χ~2=4.150,P=0.042)。BBB通透性与肢体伤残发生呈正相关(r=0.299,P=0.042)。结论·NMOSD患者入院时BBB通透性越高,肢体残疾程度越高。BBB通透性差异为探讨NMOSD患者肢体伤残发生的免疫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血脑屏障通透性 肢体伤残
下载PDF
感觉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升东 周夏俊 +1 位作者 蒋建明 管阳太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3-876,共4页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病 diseases 感觉性共济失调 NEURON 后根神经节 深感觉障碍 浅感觉障碍 神经受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