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结合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在胰腺外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楷炼 嵇铂尧 +6 位作者 王欢 卓冬兰 李丽 水锨崎 郑增露 赵志青 金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42-44,共3页
实践教学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的极大变革。为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 实践教学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的极大变革。为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拟在对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与翻转课堂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在胰腺外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旨在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分析翻转课堂结合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和特点,同时也分析参与的指导教师其角色转变对教学观念转换的影响,探索其优缺点,为未来更多的临床课程深入开展注重全方位素质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 胰腺外科教学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HBV X基因产物表达和ets-2、IGF-Ⅱ、C-myc及N-ras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连兆瑞 吴孟超 +3 位作者 万大方 徐国威 周筱梅 顾健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本文采用RNA杂交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了7对原发性肝癌(PHC)和癌旁组织及血清中HBxAg、ets-2、IGF-Ⅱ、C-myc和N-ras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肝组织内HBxAg表达为17和28Kd的特异性条带。在3例血清中,可见到17Kd HBxAg。在有HBxAg表达的肝组织内... 本文采用RNA杂交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了7对原发性肝癌(PHC)和癌旁组织及血清中HBxAg、ets-2、IGF-Ⅱ、C-myc和N-ras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肝组织内HBxAg表达为17和28Kd的特异性条带。在3例血清中,可见到17Kd HBxAg。在有HBxAg表达的肝组织内,常有多种痛基因如ets-2,IGF-Ⅱ、C-myc和/或N-ras同时表达增加的现象,提示HBxAg的非特异性反式激活作用。在部分癌旁组织有癌基因表达高于癌组织的现象。文内讨论了HBxAg与癌基因表达相互关系及在PH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BXAG 基因表达 肝肿瘤
下载PDF
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孟珉 吴孟超 +4 位作者 余龙 温增庆 叶天星 赵寿元 孔宪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57-262,共6页
为了阐明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在人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研究了肝细胞P53基因的分子结构改变,结果表明:31%(13/42例)的病例显示有P53基因突... 为了阐明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在人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银染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研究了肝细胞P53基因的分子结构改变,结果表明:31%(13/42例)的病例显示有P53基因突变,低分化癌的突变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的突变率(x2检验,P<0.01),突变主要集中于外显子7和外显子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42例肝细胞癌中22例有P53蛋白的核内堆积(51%),低分化癌、HBsAg阳性病例和伴有肝硬化患者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HBsAg阴性病例和不伴有肝硬化患者的P53蛋白表达率(x2检验,P<0.05)。此外,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x2检验,P<0.01)。这些资料提示:导致P53蛋白异常堆积的P53基因突变是肝细胞癌的一种常见的分子结构改变,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癌
下载PDF
浅谈多种医学教学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宋彬 陈晰辉 +2 位作者 裴轶飞 赵志青 金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14-15,共2页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剖析了当今各种主流的医学教学方法的利与弊,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应用的基于MOOC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法,实践证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医学教学法 MOOC 混合式教学法 PBL CBL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附29例报告)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先贵 金钢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1993年5月至2006年8月,共29例IPMT病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17例,女12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分类以及术后随访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1993年5月至2006年8月,共29例IPMT病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17例,女12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分类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本组共有11例是类腺瘤,2例交界性肿瘤,16例腺癌。其中,主胰管型11例,分支胰管型16例,混合型2例。2例病人由于病变累及全胰而施行全胰切除术,其余病人分别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胰体尾切除术(7例)及局部切除术(4例)。在腺癌病例中,有37.5%(6/16)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IPMT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主胰管直径≥10mm、肿瘤直径>40mm以及主胰管型病例,应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如术前考虑IPMT有恶性可能,则应施行合并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诊断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先贵 金钢 +3 位作者 张怡杰 刘瑞 邵成浩 唐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为使一些原本由于体积较大或侵犯门静脉而无法安全切除的胰头部肿瘤病人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我们尝试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5例严重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胰头部肿瘤... 目的:为使一些原本由于体积较大或侵犯门静脉而无法安全切除的胰头部肿瘤病人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我们尝试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5例严重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胰头部肿瘤病人施行先行人造血管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年龄61岁。肿瘤平均直径4.8cm。结果:5例病人均成功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60min,平均术中出血157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8天。术后随访,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11.6个月(4~15月)。结论:由于先行建立了通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有效地保证了肝脏的主要血流,减少了严重肠道淤血和肝脏缺血的发生。本术式在切除肿瘤前,即在原位完成门脉的阻断与重建,理论上能够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挤压而导致肿瘤细胞门静脉系统播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方法
下载PDF
漫谈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晓华 周旭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84-486,共3页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严重肝外伤的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晓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243,共2页
【中国图书分类号】R65732R641在腹部脏器损伤中,肝外伤的发生率在国内已超过脾破裂而跃居首位,其中严重肝外伤的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居高不下,因而探索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外伤的重要课题。实践... 【中国图书分类号】R65732R641在腹部脏器损伤中,肝外伤的发生率在国内已超过脾破裂而跃居首位,其中严重肝外伤的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居高不下,因而探索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外伤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用诊断性腹腔穿刺来确定腹腔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手术中肝动脉栓塞法治疗原发性肝癌16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华 吴孟超 +1 位作者 姚晓平 姜贞祥 《肿瘤》 CAS 1983年第1期9-12,46,共5页
鉴于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一般不到50%,因而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继续探索其他的外科疗法,以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仍有积极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 非手术 肝癌 肝脏肿瘤 栓塞剂 肝动脉造影 原发性 手术中
下载PDF
如何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阳柳 金钢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85-8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胰腺肿瘤的诊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手术切除仍是可切除胰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该术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胰腺肿瘤的诊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手术切除仍是可切除胰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该术式需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囊、胆管及部分胃,并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和胃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癌DNA含量与生物学特性关系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丛文铭 吴孟超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报道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8例肝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6例为DNA干系二倍体,32例为DNA干系异倍体。肝癌DNA干系水平与肝癌瘤体大小、包膜突破与癌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临床预后等生物学特性有明显相关性,而与临床分期... 本文报道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8例肝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6例为DNA干系二倍体,32例为DNA干系异倍体。肝癌DNA干系水平与肝癌瘤体大小、包膜突破与癌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临床预后等生物学特性有明显相关性,而与临床分期、血清AFP含量、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无关。二倍体肝癌中,66.7%的瘤体直径≤3cm,而异倍体肝癌中,75%的瘤体直径>3cm(P<0.05),提示肝癌于3cm大小时可能是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结果表明,对肝癌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可为临床估价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判断临床预后提供客观而定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DNA含量 生物学特性 病理学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动脉先行入路的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楷炼 金钢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之一,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死亡率高,R0切除率低,术后生存时间短。为了进一步降低术中风险,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出现了以动脉先行入路、钩突先行技术等为代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风险高、难度大的手术之一,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死亡率高,R0切除率低,术后生存时间短。为了进一步降低术中风险,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出现了以动脉先行入路、钩突先行技术等为代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改良路径,并获得一定程度的临床推广。本文系统介绍和分析目前临床上比较成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动脉先行入路的优缺点,并探讨手术入路个体化选择原则和本中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动脉先行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治疗复杂胰头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彻 沈力 金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治疗复杂胰头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行标准路径术式。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治疗复杂胰头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行标准路径术式。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术后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动脉先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较标准手术组低(P<0.05),同时R1切除率低(P=0.032),术后生存时间(P=0.025)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P=0.025)。结论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处理联合血管切除治疗复杂胰头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先行路径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胰腺癌根治术联合血管切除中人造血管的采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先贵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275-277,共3页
近年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得到明显提高。以往当胰腺癌侵及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时,常被视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但大量研究表明,如果胰腺癌侵犯PV/SMV而无其他远处脏器转移.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仍可获得较好... 近年胰腺癌手术切除率得到明显提高。以往当胰腺癌侵及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时,常被视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但大量研究表明,如果胰腺癌侵犯PV/SMV而无其他远处脏器转移.行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对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益处。一般认为,当血管切除长度不超过3~4cm时,可直接行血管吻合。但如果PV切除范围较长而难以直接行端端吻合时。就需应用替代血管进行重建,包括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人工血管 血外科手术
下载PDF
抗人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VG5在荷人肝癌裸鼠中的肿瘤显象研究
15
作者 张柏和 吴孟超 +1 位作者 张晓华 陈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75-278,共4页
本文报道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LINM建立带瘤裸鼠模型,以此研究抗人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AFP-R-LCAMcAb)VG5的肿瘤显象能力和规律。结果提示,肝癌组织能够选择性地聚积McAbVG5,在一定时限内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 本文报道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LINM建立带瘤裸鼠模型,以此研究抗人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AFP-R-LCAMcAb)VG5的肿瘤显象能力和规律。结果提示,肝癌组织能够选择性地聚积McAbVG5,在一定时限内其摄取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96小时肿瘤组织与肝脏和脾脏的摄取率比值分别为5.27和5.16,肿瘤定位指数为5.16。γ照相显示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积聚,可得到较清晰的肿瘤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单克隆抗体 肿瘤显象 VG5
下载PDF
几个新标记物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殷正丰 吴孟超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甲胎蛋白(AFP)已被公认为迄今最特异的肝细胞癌(HCC)标记物。然而,由于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它在HCC的诊断、治疗及预测复发等临床应用中。
关键词 肝癌 标记物 诊断
下载PDF
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治
17
作者 张晓华 周旭宇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总结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17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肝细胞腺瘤8例,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9例,后者包括5例腺瘤样增生和4例局灶性... 目的 总结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17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肝细胞腺瘤8例,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9例,后者包括5例腺瘤样增生和4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手术方式:局部切除5例,肝段切除5例,肝叶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1例,肝活检2例。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肝细胞腺瘤和肝局灶性增生性病变是临床上少见的肝良性病变。由于这些病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并有恶变可能,需要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 腺瘤样增生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肝细胞癌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承诚 吴孟超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人肝细胞癌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含最进行了研究。发现人肝癌组织中Cu,Zn—SOD含量降低,且肝癌组织中该酶的含量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本文还就以上结果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肝癌 超氧物 歧化酶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与器官移植
19
作者 孙君泓 吴孟超 孔宪涛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概述了器官移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诱导建立对同种移植物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的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具代表性的模型和方法,其机理探讨近年来已有不少进展,但尚未完全阐明,有些已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尝试。总体上说,该领域... 本文概述了器官移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诱导建立对同种移植物特异性免疫无反应性)的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具代表性的模型和方法,其机理探讨近年来已有不少进展,但尚未完全阐明,有些已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尝试。总体上说,该领域的研究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特异性 免疫无反应
全文增补中
胆管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研究
20
作者 刘孟珉 叶天星 +3 位作者 余龙 赵寿元 吴孟超 孔宪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了解胆管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胆管癌中p53基因突变,并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胆管癌p... 目的了解胆管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胆管癌中p53基因突变,并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胆管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1例胆管癌中,3例胆管癌样品PCR-SSCP单链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胆管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27%;6例有p53蛋白异常表达,阳性率为55%。结论导致p53蛋白异常表达的p53基因突变是胆管癌的一种分子结构改变,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p53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免疫组织化学 胆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