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AS迭代及蒙特卡罗模拟优化美罗培南的使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惠峰 张睢扬 +1 位作者 常艳 任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29-535,共7页
目的:筛选出针对临床上不同MIC值细菌时美罗培南的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比较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的药效学。方法:首先用SAS迭代的方法筛选出在不同的MIC值时美罗培南两步点滴法时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然后使用蒙... 目的:筛选出针对临床上不同MIC值细菌时美罗培南的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比较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的药效学。方法:首先用SAS迭代的方法筛选出在不同的MIC值时美罗培南两步点滴法时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时的%T>MIC的值和达标概率。结果:在SAS迭代时,MIC为1、2、4μg/mL及CL和Vd取均数时,分别按500mg,0.25h/100mg+2.75h/400 mg;500mg,0.25h/250mg+2.75h/250mg和1000mg;0.25h/400mg+2.75h/600mg的优化两步点滴法的模型最优。在不同的MIC时,蒙特卡罗模拟均显示出在延长点滴和优化两步点滴法比传统点滴法有更高的%T>MIC和达标概率,优化两步点滴法比延长点滴法的达峰时间更短。结论:SAS迭代可以用来筛选出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蒙特卡罗模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点滴方式的药效学。结果显示优化两步点滴法是更好的治疗临床严重感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 蒙特卡罗模拟 美罗培南 优化两步点滴法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欣 刘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4-15,21,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长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长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门诊诊治的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组联用阿奇霉素0.25g口服,1次/d,观察治疗4个月后肺功能(FEV1%)、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次数、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舒利迭 稳定期慢性组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霄 张睢扬 王英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一种临床症候群.OS 于1985年由F... 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一种临床症候群.OS 于1985年由Flenley首先提出,主要指COPD和OSAHS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时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包括慢性肺部疾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共存的任何情况,但目前OS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现就O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O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肺动脉高压 无创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媛媛 张睢扬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9期710-713,共4页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学行为,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甚至在出院3个月后,仍有相当数量患者持续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导致患者伤口延迟...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学行为,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甚至在出院3个月后,仍有相当数量患者持续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导致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感知受损、应激反应的常见原因,是预后不良,增加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住院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现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作一综述,旨在引起住院医师的更多关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巩健男 张睢扬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第8期614-617,共4页
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且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和预防已有很多认识,但是对于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的研究却很少。VAT是一种相对局限性的疾病,... 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有很高的发病率,并且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治疗和预防已有很多认识,但是对于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的研究却很少。VAT是一种相对局限性的疾病,由于目前还没有对VAT明确的统一定义,所以很难对VAT和VAP进行鉴别。如果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查阳性,胸片没有新的或进行性加重的浸润影,就应该考虑到VAT,如果进一步发展就可能转化成VAP,故对VAT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是预防VAP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雾化吸人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兴奋剂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雄明 张睢扬 孙丽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及二者联合使用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3组:静滴呼吸兴奋剂治疗组17例,为Ⅰ组;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者20例,为...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及二者联合使用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3组:静滴呼吸兴奋剂治疗组17例,为Ⅰ组;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者20例,为Ⅱ组;呼吸兴奋剂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者17例,为Ⅲ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 d、3 d、5 d的血气改善情况、总住院天数及转归。结果Ⅲ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气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Ⅰ组(P<0.05),特别是治疗第5天后Ⅲ组PaO2改善值达47.86±12.29 mmHg,明显优于Ⅰ组改善值30.44±14.12 mmHg,PaCO2改善值达21.24±10.04 mmHg,Ⅰ组改善值仅(4.75±7.05)mmHg;Ⅱ组治疗1 d、3 d后的血气改善也优于Ⅰ组(P<0.05),其中治疗3 d后Ⅱ组PaCO2改善值达(8.57±9.00)mmHg,明显优于Ⅰ组改善值(1.55±3.91)mmHg;Ⅲ组治疗3 d、5 d后的血气改善优于Ⅱ组(P<0.05),其中治疗5 d后Ⅲ组PaO2改善值(47.86±12.29)mmHg,Ⅱ组为(39.55±12.22)mmHg;PaCO2改善值达(21.24±10.04)mmHg,优于Ⅱ组改善值(15.18±8.40)mmHg。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使二者的效能发挥最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呼吸兴奋剂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机
原文传递
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PK/PD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牛莎 张睢扬 +2 位作者 王英 王东霞 马建新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4-8,共5页
目的测定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求出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mentration,MIC)值时%T>4MIC的值及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s,PTAs),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病... 目的测定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求出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mentration,MIC)值时%T>4MIC的值及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s,PTAs),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对美罗培南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的影响。方法选自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中10例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按美罗培南1.0g/2h延长输注法的点滴模型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美罗培南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1、2、4、6、8h的血药浓度。按人口学资料中APACHEⅡ评分将10例患者分成轻度和重度脓毒症两组,将测得的时间-血药浓度数据输入药代动力学(PK)软件Winnonlin5.2求出各例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使用CrystalBall软件按PK/PD(药效学)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计算出美罗培南%T>4MIC的值及达标概率(PTAs)。结果当MIC分别为0.5、1、2、4、8μg/ml时,10例患者的平均%T>4MIC(%)值分别为124.04±39.02、99.83±32.01、73.26±24.67、46.97±16.87、14.85±8.31。轻度脓毒症组分别为172.19±11.51、138.88±8.79、105.57±7.41、71.70±5.59、36.93±4.37;重度脓毒症组分别为81.77±13.20、63.31±10.34、45.37±7.07、26.70±4.33、6.82±1.75。不同MIC值时总体组的达标概率分别为100%、99.7%、96.0%、62.5%、0.93%。轻度组达标概率分别为100%、100%、100%、100%、24.5%;重度组分别为100%、99.8%、75.7%、0.9%、0.0%。结论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病理生理的变化改变了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轻度组和重度组的药代动力学有明显差异,当MIC=4.0μg/ml时,重度组%T>4MIC的值仅为26.70±4.33,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和增加药物给药次数。当MIC=8.0μg/ml时无论轻、重组均不达标,需加大药物剂量或/和增加药物给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 病理生理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蒙特卡罗模拟法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治疗后酸碱平衡状态及电解质的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慧平 张睢扬 +2 位作者 王英 马建新 王东霞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后代谢性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状况,探讨恰当的处理方法,旨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并提高AECOPD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后代谢性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状况,探讨恰当的处理方法,旨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并提高AECOPD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伴Ⅱ型呼吸衰竭的AECOPD并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62例,并分为无创通气(35例)和有创通气(27例)二组,观察比较二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1h、2h、3h、24h、72h及通气结束后的动脉血气及Na+、K+、Ca2+变化。结果二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后呼吸性酸中毒明显改善。无创通气组通气3h时出现6例失代偿期碱中毒(17.14%),通气72h后有22例(62.86%)患者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中失代偿期碱中毒7例(25.93%),达碱中毒高峰。有创通气组在通气2h出现7例失代偿期碱中毒(25.93%),通气3h后即出现21例(77.77%)代谢性碱中毒,其中失代偿期碱中毒9例(33.33%)。二组在通气前Na+低于正常,且K+高于正常值,通气结束后恢复正常。比较24h时碱中毒者与无酸碱平衡紊乱者的电解质,发现碱中毒者K+、Ca2+低于无酸碱紊乱者。结论机械通气用于治疗伴II型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疗效肯定。机械通气后由于二氧化碳排出过快往往导致高碳酸血症呼出后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同时引起电解质钾、钙的降低。有创机械通气较无创机械通气代谢性碱中毒出现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 无创机械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 代谢性碱中毒 电解质紊乱
原文传递
成人脓毒血症患者不同负荷剂量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娟娟 王英 +3 位作者 张睢扬 马建新 王东霞 甘乐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成人脓毒血症患者2h静脉泵入负荷量1.0g与2.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T>4×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制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成人脓毒血症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10位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例... 目的比较成人脓毒血症患者2h静脉泵入负荷量1.0g与2.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T>4×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制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成人脓毒血症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10位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例。实验组受试者接受方案1给药即1.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0h静脉泵入;对照组受试者接受方案2给药即2.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h静脉泵入。在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1、2、4、6、8h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试验组对病原菌MIC为4、2、1mg/L的%T>4×MIC分别为分别为(19.89±4.10)%,(44.66±5.56)%,(68.97±7.47)%。对照组对病原菌MIC为4、2、1mg/L的%T>4×MIC分别为(53.34±7.54)%,(79.45±8.66)%,(105.87±11.14)%。结论①结果提示2h静脉泵入负荷量2.0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T>4×MIC值超过静脉泵入1.0g;②随MIC值增加,%T>4×MIC呈下降趋势,对于MIC=4.0mg/L的高病原菌感染,可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负荷剂量2.0g2h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负荷剂量
原文传递
新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折点制定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耘 郑波 +19 位作者 吕媛 魏敏吉 单爱莲 曹照龙 李若瑜 廖秦平 林明贵 吕晓菊 马小军 倪语星 童明庆 王睿 徐英春 游学甫 张菁 张琼 张睢阳 赵明 郑青山 卓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9-1076,共8页
首次进入有效性评价临床试验的新抗菌药物,需根据其体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等,提出临床试验用敏感折点,以便临床试验时筛选对该药物敏感致病菌感染患者入组,同时对此折点合理性进行再评价。
关键词 敏感折点 抗菌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原文传递
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抗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牛莎 张睢扬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脓毒症发生率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原文传递
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惠峰 张睢扬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两种点滴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比较不同点滴方法的优劣。方法收集中、重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0.5 h/250 mg+2.... 目的通过测定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两种点滴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比较不同点滴方法的优劣。方法收集中、重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0.5 h/250 mg+2.5 h/750 mg和0.5 h/500 mg+2.5 h/500 mg的点滴模型给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患者的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求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美罗培南的血浆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清除半衰期(t1/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曲线下面积(AUC)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使用Crystal Ball软件按PK/PD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MCS)计算Cmax/MIC、%T>MIC的比值及达标概率(PTAs),比较两种点滴方法的差异和优劣。结果实验组的Vd为35.51±3.33,t1/2为1.59±0.26,CL为14.80±1.11,Tmax为1.48±0.12,Cmax为11.86±0.54,AUC为64.40±4.62,对照组的Vd为29.13±4.21,t1/2为1.32±0.34,CL为14.41±1.76,Tmax为1.95±0.11,Cmax为15.25±0.93,AUC为64.56±7.38;在MIC分别为1、2、4μg/ml时,实验组的Cmax/MIC为6.40±0.55,3.20±0.27,1.60±0.14,%T>MIC为118.94±9.71,97.13±7.20,74.28±4.77,PTAs都为100%,而对照组的Cmax/MIC为15.46±1.97,7.71±0.98,3.87±0.49,%T>MIC为105.70±13.92,87.29±10.60,68.58±7.29,PTAs都为100%。结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Cmax/MIC小,但实验组的%T>MIC大于对照组,两组的达标概率都为100%,结果显示可能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可以采用0.5 h/250 mg+2.5 h/750 mg的点滴方法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优化两步点滴法 蒙特卡罗模拟
原文传递
危重患者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娟娟 王英 张睢扬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20期1547-1550,共4页
危重病患者的高病死率仍是目前全球范围重症监护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效的抗生素疗法对挽救这类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然而,危重病患者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常引起抗生素药代动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如未合理调节给药方案将导致耐药性的出现... 危重病患者的高病死率仍是目前全球范围重症监护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效的抗生素疗法对挽救这类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然而,危重病患者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常引起抗生素药代动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如未合理调节给药方案将导致耐药性的出现或治疗失败。基于危重病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的改变和抗生素的物理溶解性,探讨给药剂量调节的一般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患者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 剂量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