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含量及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敏涓 周立红 刘泽霖 《血栓与止血学》 1997年第3期99-100,104,共3页
本文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糖尿病2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中TFPI抗原含量与活性进行了测定。白血病患者各为86.52±20.63ng/ml(P<0.001)与79.12±13.0u/ml(P>0.05),糖尿病患者各为183.58±29.0ng/ml(P<0.0... 本文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糖尿病2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中TFPI抗原含量与活性进行了测定。白血病患者各为86.52±20.63ng/ml(P<0.001)与79.12±13.0u/ml(P>0.05),糖尿病患者各为183.58±29.0ng/ml(P<0.001)与103.22±25.27u/ml(P<0.01)。初步认为白血病患者TFPI抗原含量降低可能有与亚急性DIC存在相关,而糖尿病患者TFPI抗原含量与活性均增高与常伴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糖尿病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昌虎 何春玲 +6 位作者 王越月 田亚宁 周智辉 周明方 张云志 闫昱江 王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21-722,725,共3页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2μm厚的骨髓病理切片,用网形测微器计点法测定切片内造血主质与脂肪组织所占容量的百分比率,确定骨髓增生度;以骨髓增生度、局限性造血细胞灶...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2μm厚的骨髓病理切片,用网形测微器计点法测定切片内造血主质与脂肪组织所占容量的百分比率,确定骨髓增生度;以骨髓增生度、局限性造血细胞灶或岛、巨核细胞数等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理分型依据。结果:在380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检查患者中,依据此方法分型,其中:再生不良型83例(21.84%),再生障碍型II196例(51.58%),再生障碍型I101例(26.58%);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与低增生骨髓象、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特征。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以及骨髓病理分型,可有效的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诊断 骨髓/病理学
下载PDF
眼镜蛇毒M组份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3
作者 刘泽霖 许建邦 +3 位作者 冯莹 刘敏涓 谭获 管锦霞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用眼镜蛇毒提取的 M 组份,对58例健康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其能抑制血小板对 ADP 的诱聚,初步认为其作用与其所含之纤溶酶与磷脂酶 A_2有关。
关键词 眼镜蛇毒 M 组份 血小板聚集 纤溶酶 磷脂酶 A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乐荷 邓勇峥 +1 位作者 刘敏涓 周立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4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3)和西医组(n=31),两组使用相同西药,中西医结合组同时加用滋养肝肾、健脾化湿、活血被...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4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3)和西医组(n=31),两组使用相同西药,中西医结合组同时加用滋养肝肾、健脾化湿、活血被动瘀中药方剂,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血浆儿荷酚胺(CA)含量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为57.58%,西医组治愈率为32.26%(P<0.05)。与治疗前相比,中西医结合组CA含量显著下降(P<0.05),PAI活性亦显著下降(P<0.01),tPA活性显著增高(P<0.01)。与西医组比较,CA、PAI显著降低,tPA活性显著增高(P<0.05-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滋养肝肾,健脾化湿,活血祛瘀中药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视网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益肝肾 复方凡参注射液 治疗 儿茶酚胺类 纤溶酶原灭活剂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的研究
5
作者 陈文准 李慧慧 +2 位作者 杨碧云 汤爱萍 曹瑞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 :调查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在江西省出血性疾病中的患病率。方法 :从临床筛选出肢体有瘀点、瘀斑或出血症状 ,而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象和 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等均正常的患者 ,用刺参酸性粘多糖诱导测血小板的聚集... 目的 :调查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在江西省出血性疾病中的患病率。方法 :从临床筛选出肢体有瘀点、瘀斑或出血症状 ,而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象和 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等均正常的患者 ,用刺参酸性粘多糖诱导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结果 :共查出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 3 4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2 6例 ,中位年龄 4 0岁 ,患病数为 2 6.8%。结论 :证实在人群中确实存在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 ,且男性少于女性 ,其比为 1∶3 .2 ,以中青年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聚集功能 血小板疾病 对比研究 沈迪氏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
全文增补中
利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急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
6
作者 齐卫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5年第1期35-36,共2页
利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急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研究室齐卫血液净化方法临床应用的前题条件是建立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自1991年至今我们对2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使用了... 利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急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研究室齐卫血液净化方法临床应用的前题条件是建立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自1991年至今我们对2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使用了临时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循环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血液通路 深静脉插管 临床护理体会 血液净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衰
下载PDF
中国蕲蛇毒试剂对肝病凝血异常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英 易淑倩 +1 位作者 刘泽霖 许建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中国蕲蛇毒试剂(Chinese Agkist-rodon Acutus Toxin Reagent 简称CAAT-R)系广州蛇毒研究所从中国蕲蛇毒中提取,它具有类凝血酶作用,能直接作用于凝血第三阶段,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而促凝血。
关键词 中医蕲蛇毒 试剂 肝病 凝血异常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蛇毒凝血像与传统肝功能指标的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易淑倩 陈丽英 +3 位作者 马秀棣 林曼鹏 刘泽霖 许建邦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以中国蝰蛇毒试剂及中国蕲蛇毒试剂检验了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蛇毒凝血像(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靳蛇毒时间-AT;蝰蛇毒血小板因子3活性测定-RVVPF3aT),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进行了对比,证明蛇毒凝血试验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以中国蝰蛇毒试剂及中国蕲蛇毒试剂检验了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蛇毒凝血像(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靳蛇毒时间-AT;蝰蛇毒血小板因子3活性测定-RVVPF3aT),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进行了对比,证明蛇毒凝血试验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异常检出率亦明显高于传统凝血试验及大部常规肝功能检查结果(P<0.0001)并与慢性指标成正相关;而且随着肝功Child分级的加重血液凝固时间愈长(P<0.05)。提示蛇毒凝血试验为一较好的探测肝脏损害、凝血障碍、肝脏储备功能的新试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功能 蛇毒
下载PDF
中国蕲蛇毒试剂的初步临床应用
9
作者 刘泽霖 许建邦 周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中国蕲蛇毒试剂(Chinese Agkistrodon Acutus Toxin Reagent CAAT——R)系广州蛇毒研究所研制,具有类凝血酶作用,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血浆凝固。本文采用 CAAT——R 直接测定正常人与肝、肾疾病患者的血浆凝固时间.即蕲蛇毒时间(Ag... 中国蕲蛇毒试剂(Chinese Agkistrodon Acutus Toxin Reagent CAAT——R)系广州蛇毒研究所研制,具有类凝血酶作用,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血浆凝固。本文采用 CAAT——R 直接测定正常人与肝、肾疾病患者的血浆凝固时间.即蕲蛇毒时间(Agkistrodon Acutus Toxin Tim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蛇毒研究所 TOXIN REAGENT 肾疾病患者 凝血酶原时间 临床应用 凝固时间 透析病人 血嗽 血液凝固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慧慧 陈文准 +1 位作者 杨碧云 汤爱萍 《血栓与止血学》 1996年第4期150-151,188,共3页
本文报告了43例原因不明的皮肤散在瘀斑和/或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等,排除了其他可能病因所致的继发性出血性疾病,经凝血象、外周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未见异常,但用抗凝剂刺参酸性粘多糖作血小... 本文报告了43例原因不明的皮肤散在瘀斑和/或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等,排除了其他可能病因所致的继发性出血性疾病,经凝血象、外周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未见异常,但用抗凝剂刺参酸性粘多糖作血小板聚集诱导测定,发现其中有13例(占30.2%)缺乏聚集反应,符合沈迪代病的表现。同时探讨了本病的特点和可能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酸性粘多糖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1
作者 冯莹 刘泽霖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74-77,共4页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PRCA)是一种以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和骨髓红细胞系造血不良而粒细胞、巨核细胞系生成并无异常为特征的血液病。自1922年Kaznelson 首次报道本病后,报道日渐增多。其发病率约占再障总数的3%。分类亦日趋详尽...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PRCA)是一种以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和骨髓红细胞系造血不良而粒细胞、巨核细胞系生成并无异常为特征的血液病。自1922年Kaznelson 首次报道本病后,报道日渐增多。其发病率约占再障总数的3%。分类亦日趋详尽(见表)。本文重点讨论获得性纯红再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获得性纯红再障 骨髓红细胞系 巨核细胞系 粒细胞 骨髓红系 正细胞正色素 胸腺瘤 造血系统疾病 细胞毒性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造血系统疾病(附六例报告)
12
作者 杨碧云 陈文准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PSE 造血系统 ITP 脾功能亢进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慢粒白血病 CML 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 HS 疗效研究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白血病与淋巴瘤
13
作者 刘泽霖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78-80,共3页
以抗体被动免疫治疗肿瘤的概念早已建立,1976年以来单克隆抗体(MoAbs)问世,才使其具有特异性。用免疫过氧化酶与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证实:以 MoAbs 投入白血病患者,可见其与白血病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数下降。MoAbs 治疗肿瘤的途径有:... 以抗体被动免疫治疗肿瘤的概念早已建立,1976年以来单克隆抗体(MoAbs)问世,才使其具有特异性。用免疫过氧化酶与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证实:以 MoAbs 投入白血病患者,可见其与白血病细胞结合,使肿瘤细胞数下降。MoAbs 治疗肿瘤的途径有:①作为免疫系统补体的活化,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elty,ADCC);②通过抗生长因子或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导向 白血病细胞 被动免疫治疗 免疫过氧化酶 淋巴瘤 抗体依赖性细胞 流式细胞仪 生长因子 抗体反应 特异性
下载PDF
高半胱氨酸的致血栓效应不依赖于血小板聚集和肝素辅因子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琳 张广森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09-312,340,共5页
目的:探索高半胱氨酸( Hcy) 致血栓形成的机制,体外观察 Hcy 对血小板聚集机能、抗凝血酶Ⅲ( A TⅢ) 和肝素辅因子Ⅱ( H CⅡ) 的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血小板聚集机能测定和发色基质法测定肝素辅因子的... 目的:探索高半胱氨酸( Hcy) 致血栓形成的机制,体外观察 Hcy 对血小板聚集机能、抗凝血酶Ⅲ( A TⅢ) 和肝素辅因子Ⅱ( H CⅡ) 的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血小板聚集机能测定和发色基质法测定肝素辅因子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 Hcy 对 A D P 和凝血酶诱导的血 小板聚集均无影响( P > 0 .05) ;在正常人血浆体系中, Hcy 对血浆 A TⅢ和 H CⅡ的抗凝血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Hcy 对纯化的 A TⅢ体系的抗凝血酶作用也无影响。结论:超生理剂量的 Hcy 在体外不影响 A D P 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提示 Hcy的体内致血栓效应不依赖于血小板聚集的“ A D P 途径”; Hcy 对 A TⅢ和 H CⅡ的抗凝血酶活性 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肝素辅因子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李爱敏 张锦华 +6 位作者 王弘 姜俊 宓真 张成红 陈世洁 陈誉华 于秉治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 根据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NB)易发生早期骨髓转移的特点 ,建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实验技术。方法 对 2 7例伴骨髓转移的NB患者进行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并与已建立的SMS KCNR和SH SY5Y细胞系进行比较 ... 目的 根据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NB)易发生早期骨髓转移的特点 ,建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实验技术。方法 对 2 7例伴骨髓转移的NB患者进行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并与已建立的SMS KCNR和SH SY5Y细胞系进行比较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 ,同时应用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原代培养的NB骨髓转移细胞。结果 在 2 7例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中 ,培养成功 9例 ,其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与SMS KCNR和SH SY5Y细胞系基本一致 ,单克隆抗体F3系列检测均阳性。结论 NB骨髓转移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为NB体外诱导逆转及多药耐药等复杂机制研究提供更接近体内生物学性状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细胞 体外原代培养技术 肿瘤 NB 瘤细胞
原文传递
白血病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及受诱导分化剂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波航 林修基 林茂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
作者观察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自发分泌及在脂多糖(LPS)诱导下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并用咐醇酯(TPA)等5种诱导分化剂诱导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探讨白血病细胞诱... 作者观察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自发分泌及在脂多糖(LPS)诱导下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并用咐醇酯(TPA)等5种诱导分化剂诱导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探讨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与TNFα分泌之间关系。结果: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在LPS诱生下可以分泌TNFα,其中3例在无LPS时还可自发分泌TNFα。用TPA等诱导分化后部分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可分泌TNFα,这种分泌与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