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与传统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创新 郭远清 +2 位作者 李金祥 李国威 陈涛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0期4307-4307,共1页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及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治疗的24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的完全愈合患者110例(90.16%...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及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治疗的24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的完全愈合患者110例(90.16%)明显多于小夹板固定组70例(58.33%);小夹板固定组的愈合不佳患者40例(33.33%)、未愈合患者10例(8.33%)均分别明显高于外固定组的12例(9.84%)、0例(0.00%),两组在完全愈合及愈合不佳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较传统固定法中的小夹板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传统固定法 四肢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肝外伤4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禄 刘文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6期54-56,共3页
目的总结48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9月至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外伤的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7例,均治愈。手术治疗41例,治愈38例,死亡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膈下积液、胆瘘等。结论应根... 目的总结48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9月至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外伤的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7例,均治愈。手术治疗41例,治愈38例,死亡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膈下积液、胆瘘等。结论应根据肝外伤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迅速有效的止血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关键。基层医院对难以控制的肝脏出血采用肝周纱布填塞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救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局部注射引起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二例教训
3
作者 陈国能 杜鸿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56-57,共2页
1 病例报告1.1 例1,女,8岁.1985年1月10日,因感冒发烧,于左臀区肌注安乃近一支,继而局部红肿,寒战高烧,左下肢进行性肿胀、疼痛,1月13日急诊入我科.查体P148/min,T40.3℃.BP8/5kPa.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左下肢从大粗隆水乎到小腿中下1/3... 1 病例报告1.1 例1,女,8岁.1985年1月10日,因感冒发烧,于左臀区肌注安乃近一支,继而局部红肿,寒战高烧,左下肢进行性肿胀、疼痛,1月13日急诊入我科.查体P148/min,T40.3℃.BP8/5kPa.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左下肢从大粗隆水乎到小腿中下1/3均明显肿胀,皮肤有大小不等的血泡,有散在大片边界不清的蓝灰色斑块,皮下积液,皮肤有漂浮感,皮肤痛觉消失.白细胞19×10~9/L,中性0.90,诊断为左下肢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给予抗休克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静脉滴注红、氯、庆大霉素.急诊行左下肢多处切开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 局部注射 筋膜炎 神志淡漠 皮肤痛觉 皮下积液 大粗隆 静脉滴注 臀区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 被引量:11
4
作者 欧卫权 汤照峰 王志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27-2628,共2页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同期常规用药组为对照与早期使用抗凝、祛聚药物预防组...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同期常规用药组为对照与早期使用抗凝、祛聚药物预防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彩超监测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62例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率92.5%,其中预防组39例,对照组23例。术后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6例(26.1%),1例为复发血栓。预防组发生门静脉血栓3例(7.7%),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是防治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肝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经腕舟状骨骨折月骨掌侧脱位一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焯 丁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01-901,共1页
关键词 月骨掌侧脱位 腕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疼痛 病例报告 高处坠落 入院查体 右手掌 清醒后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内胆管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斌 张军 +3 位作者 丁佑铭 赵凯亮 佐藤 王卫星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内胆管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O组),SAP 3h组、SAP6h、SAP12h,通过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内胆管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O组),SAP 3h组、SAP6h、SAP12h,通过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大鼠SAP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总胆汁酸(TBA)水平,应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胰腺、肝内胆管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内胆管细胞MIF表达情况。结果 SAP大鼠血清AMY、LIPA、ALT、ALP、TBA、TBIL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中ALP、TBA、TBIL增高明显,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大鼠胰腺及肝内胆管细胞病理损伤明显,病理评分伴随胰腺炎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P各组大鼠肝内胆管细胞MIF表达较SO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SAP时,大鼠肝内胆管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功能及病理损伤,MIF在SAP并发肝内胆管细胞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肝内胆管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肝损伤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树军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禄 刘文艺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环 无张力修补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广革 黎民钦 +1 位作者 黎木淦 唐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采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双套管引流组(37例)住院时间、再手术例数、死亡例数、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单管引流组(32例)。差异有...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胃肠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采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胃肠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双套管引流组(37例)住院时间、再手术例数、死亡例数、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单管引流组(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胃肠吻合口瘘,操作简便、经济有效,避免了再次手术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及高昂的医疗费用,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单腔管 双套管 引流
下载PDF
注重心理健康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惠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心理辅导 护理
下载PDF
落实带教周计划 提高护生教学质量
11
作者 梁春丽 陈伟霞 +1 位作者 黄晓文 雷锡兰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552-552,共1页
目的探讨护生带教的方法。方法通过严抓护理教学质量,落实带教周计划及评定、出科考核,一对一全程带教,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和操作能力;实习结束进行教与学双向评定。结果通过严格、规范、有计划的教学护生的理论... 目的探讨护生带教的方法。方法通过严抓护理教学质量,落实带教周计划及评定、出科考核,一对一全程带教,使护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和操作能力;实习结束进行教与学双向评定。结果通过严格、规范、有计划的教学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明显提高,对带教工作给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带教方法 体会
下载PDF
浅谈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与中药制剂用于治疗重度肛周脓肿45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尔东 刘丹 +1 位作者 刘杨 宋艳杰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第4期1557-1557,共1页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与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的效果。方法 将45例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2例)。对照组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采用中医科常规...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与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的效果。方法 将45例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2例)。对照组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采用中医科常规坐浴后使用呋喃西林纱条换药,每日1~3次;观察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后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换药,每日1~3次;对比术后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术后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病人术后治疗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较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脓腔愈合时间分别为45±5和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用于肛周脓肿创面愈合效果较中药坐浴换药明显,能够缩短换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 换药
下载PDF
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华 程全胜 +1 位作者 周荣华 吴尚政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174-176,共3页
目的研究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予以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予以对照组患者非那雄胺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特拉唑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量指标(15.23±4.23)分、(37.87±20.45)m L、(19.56±4.21)m 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1.55±6.32)分、(47.23±16.65)m L、(12.12±4.0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0 0,2.583 9,9.271 8,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32%和9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6 3,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慢性前列腺炎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那雄胺 特拉唑嗪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22例35个断指再植报告
14
作者 陈国能 杜鸿章 +1 位作者 穆希胜 闫乔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36-36,共1页
我科自1987年1月~1989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2例35个完全性断指进行再植,成活26指,成功率74.3%。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20例,女2例;年龄5~46岁。其中拇指6个,食指16个,中指6个,环指5个,小指2个;单指伤15例,多指伤7例。电锯伤6例18指... 我科自1987年1月~1989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2例35个完全性断指进行再植,成活26指,成功率74.3%。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20例,女2例;年龄5~46岁。其中拇指6个,食指16个,中指6个,环指5个,小指2个;单指伤15例,多指伤7例。电锯伤6例18指,成活12指;钢丝绳、角铁等撕脱压砸伤6例10指,成活6指;利器伤7例7指,全部成活。离断部位均位于近节和中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电锯伤 中节 环指 显微外科技术 克氏针固定 手指功能 细钢丝 指动脉 完全性
下载PDF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15
作者 张银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70-70,共1页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可提高到36%~77%,适应证广,毒性低,对机体免疫功能损害少,不易产生耐药性,但用药后短期毒性反应重,有一定的风险.氨甲蝶呤常用剂量为5~20mg/日,我科今年收治此类患者2例。
关键词 氨甲蝶呤 短期毒性 免疫功能 次最大 药物浓度 腋淋巴结转移 肺转移 纤维肉瘤 栓塞性静脉炎 黑色素瘤
下载PDF
选择性血管内药物灌注术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护理
16
作者 张银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70-71,共2页
选择性血管内药物灌注术治疗恶性骨肿瘤可明显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且导管治疗操作简单,对病人损伤小,用途广泛,我科近年来用此项技术治疗11例,其中1例完全治愈,治疗后病变区病检报告为退变骨组织,保留肢体,随访5... 选择性血管内药物灌注术治疗恶性骨肿瘤可明显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且导管治疗操作简单,对病人损伤小,用途广泛,我科近年来用此项技术治疗11例,其中1例完全治愈,治疗后病变区病检报告为退变骨组织,保留肢体,随访5年健康存活并正常工作.另3例治疗后18~20个月死亡.4例9~15个月后死亡,还有3例已存活12个月以上,在随访中.现将其护理小结如下:一、插管前护理:1.心理护理:解释该手术的基本程序,优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消除紧张心理,以主动配合手术.2.穿刺处剃毛,清洁皮肤.做奴夫卡因,碘过敏试验,术前6~8h进流质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药物灌注 病检报告 碘过敏试验 药物浓度 管前 心理护理 骨组织 流质饮食 剃毛
下载PDF
介绍一种消除液体中橡皮屑的简易方法
17
作者 张银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33-233,共1页
液体中的橡皮屑一般多由注射针头在刺入瓶塞时带入瓶中,它是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液体中的橡皮屑及针头堵塞,我在10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除方法,现介绍如下:①加药前选择锋利、无钩、无锈、无损伤针头;②当针... 液体中的橡皮屑一般多由注射针头在刺入瓶塞时带入瓶中,它是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液体中的橡皮屑及针头堵塞,我在10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除方法,现介绍如下:①加药前选择锋利、无钩、无锈、无损伤针头;②当针头斜面的1/3刺入橡皮塞时向斜面的后方轻轻用力,使斜面与橡皮塞之间有一缝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方法 输液反应 消除方法 橡皮塞 针头堵塞 注射针头 瓶塞 针头斜面 摸索出 无损伤
下载PDF
骨肉瘤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化疗
18
作者 阎乔生 杜鸿章 王希锐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53-53,共1页
骨肉瘤比较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88年2月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化疗对4例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本组男性3例,女性1例.19岁2例,23岁、54岁各1例.股骨下端2例,股骨上端及髂骨各1例.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造影 骨肉瘤 股骨下端 股骨上端 骨母 插管化疗 小圆细胞 动脉穿刺 病理分型 肠道反应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吴金邦 李晓辉 郑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9期1379-1380,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B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行输尿管...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B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有较理想的疗效,疗效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尹万勇 《系统医学》 2018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目的总结并归纳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在治疗直肠癌时,具体的效果。方法从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50例已确诊为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开腹低位直肠... 目的总结并归纳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在治疗直肠癌时,具体的效果。方法从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选取50例已确诊为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然后以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后,手术出血量为(35.89±21.57)mL,住院时间为(13.24±5.26)d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57.48±27.15)mL,住院时间(17.52±8.25)d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 2,3.113 1,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00%),对照组患者为(32.00%),(χ~2=4.500 0,P=0.000 0<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在治疗直肠癌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可以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保肛术 直肠癌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