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凝药物预防及治疗脑梗死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夏彦君
皇婉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万寿路干休所卫生所
-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4991-4992,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脑梗死抗凝与溶栓治疗对比效果。方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即溶栓组(对照组)和抗凝组(治疗组),每组38例,且对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和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治疗组的总体生存期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病情重、死亡率高,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脑梗死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脑梗死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他汀类药物致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夏彦君
戚亚伦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万寿路干休所卫生所
武警西安市支队卫生队
-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8期14-1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老年人肝功能损害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查阅2011年5-11月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有效病例为200份。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填写调查数据资料。结果发生肝功能损害15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5%。饮酒、营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性别是导致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他汀类药物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全国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一致。饮酒,营养不良,HBsAg(+),女性是他汀类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有助于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他汀类
老年人
-
分类号
R595.3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陕西省某高校离休干部心理障碍状况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夏彦君
戚亚伦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万寿路干休所卫生所
武警西安市支队卫生队
-
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
文摘
目的:调查离休干部心理障碍状况,分析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方法:对陕西省某高校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00名离休干部总体上人际交往问题相对严重,不同年龄段的离退休干部在情绪、适应、认知、总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退休师级干部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离休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的离退休干部适应性、认知功能和总分要显著高于其他离退休干部;同时,离退休前职务级别越高,被试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和除人际交往维度外其他各维度状况越好。结论:离休干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干部类型、文化程度、职务是离休干部心理障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加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
-
关键词
心理障碍
离休干部
-
Keywords
Psychological Disorder
Retired cadre
-
分类号
R195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R161.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老年性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 4
-
-
作者
夏彦君
皇婉
-
机构
陕西省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万寿路干休所卫生所
-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3期26-27,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口服药物治疗和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两组都治疗2周。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68.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和中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结合注射药物药物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血糖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老年性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老年人药动学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王秋月
丁志青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万寿路干休所卫生所
陕西赛德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
文摘
老年人易受到感染 ,因此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较青壮年频繁。老年患者伴随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减退 ,其代谢排泄药物的能力也随之减弱。根据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 ,合理、安全、准确的使用抗感染药物。
-
关键词
抗生素
老年人
药动学
-
分类号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