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樑 秦怀洲 +6 位作者 赵振伟 李立宏 曲友直 邓剑平 高立 赵继培 高国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9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8例脊髓内CA患者均行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灶全切17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1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8例脊髓内CA患者均行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灶全切17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1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增强MRI可准确地显示脊髓内CA的大小位置,显微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脊髓 显微神经外科 MRI
下载PDF
采用问题式学习模式提高神经外科进修生教学质量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怀洲 高国栋 +2 位作者 赵振伟 王庆丰 曲友直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4年第16期1416-1419,共4页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是医学教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自2000年以来,在神经外科进修生医学教学中采取以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按进修生的学习需要来组织,以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立足于构建灵活的... “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是医学教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自2000年以来,在神经外科进修生医学教学中采取以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按进修生的学习需要来组织,以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立足于构建灵活的知识基础与高层次思维能力,发展进修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本人所需要的信息源,发展进修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提高进修生将不同学科的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能力,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目前我国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模式 神经外科 教学
下载PDF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樑 冯富强 +6 位作者 冀培刚 李宝福 李毅 贺世明 秦怀洲 赵继培 高国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共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共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在MRI上有特征性的表现,可见“桑椹状”或“网格状”结构,肿瘤周边可见低信号环,以T2WI像更为明显,提示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的陈旧性出血。本组肿瘤全切14例,1例次全切。术后1周。12例较术前症状有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l例延髓病变者出现饮水呛咳加重。术后3月,随访13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改善。术后12月,随访12例,11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MRI及其增强显影可准确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神经外科 MRI
原文传递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曲友直 李敏 高国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复制脑I/R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黄芪治疗组在制模后即刻经腹腔...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复制脑I/R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黄芪治疗组在制模后即刻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2ml/kg。采用干湿重法、分光光度计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含量及咬合蛋白(Oeeludin)、闭锁小带蛋白(Z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83.12±0.28)%比(78.14±0.26)%]、EB含量(μg/g;419.3±19.4比85.4±12.7)明显增多,Oceludin和ZO—1的阳性血管数(个)明显减少(Oecludin:28.5±4.2比90.3±4.7,ZO-1:34.8±6.2比118.5±8.9,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81.06±0.42)%比(83.12±0.28)%]、EB含量(205.9±17.0比419.3±19.4)显著减少,Occludin阳性血管数(6Z.7±3.5)和ZO—1的阳性血管数(98.6±5.3)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脑I/R后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黄芪注射液上调Oecludin、ZO-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咬合蛋白 闭锁小带蛋白 中药治疗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国栋 秦怀洲 +2 位作者 赵振伟 赵继培 曲友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人路栓塞(8例)、栓塞+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人路栓塞(8例)、栓塞+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愈,1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缓解,1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比较困难,术前仔细研究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正确采取不同的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瘘口的位置、供血动脉数量以及静脉引流方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分型 介入栓塞治疗 血管压迫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友直 高国栋 +1 位作者 赵振伟 赵燕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 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假手术组插入栓线但不阻...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 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假手术组插入栓线但不阻塞大脑中动脉。模型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川芎嗪组于制模前30 m in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33 m g/kg。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6 h时TNFα含量及缺血/再灌注24 h时的M PO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含量〔(1.576±0.153)μg/L〕及M PO活性〔(0.409±0.044)U/g〕较假手术组〔(0.601±0.089)μg/L和(0.026±0.008)U/g〕均显著升高(P均<0.01);川芎嗪组TNFα含量〔(1.035±0.092)μg/L〕及M PO活性〔(0.293±0.039)U/g〕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TNFα含量及M PO活性来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唪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秦怀洲 高国栋 +4 位作者 唐红卫 赵振伟 王樑 曲友直 邓剑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 将16 9例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分为4组:无药物预防组、抑酸剂预防组、生长抑素预防组、联合预防组。比较各组对出血预防的效果,然后将各组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利用胃肠张力管检...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方法 将16 9例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分为4组:无药物预防组、抑酸剂预防组、生长抑素预防组、联合预防组。比较各组对出血预防的效果,然后将各组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利用胃肠张力管检测不同时间pHi值,同时测定不同时段胃液pH值,研究其变化规律及与出血的关系。结果 联合用药对预防重型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出血效果更加显著(P <0 .0 1)。联合用药处理未显示更强的抑酸效果。发生出血的患者入院时的pHi均值与未发生溃疡出血者无显著差异;入院后第12、2 4小时、第3、5、7天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监测pHi值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具有预警作用,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胃粘膜 酸硷度
下载PDF
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施国君 高国栋 +2 位作者 赵振伟 赵继培 陈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0-22,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的改变情况。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兔脑血管造影,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5 d后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结扎前比,结扎后大部分兔脑血管,尤其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增粗,颅内外侧... 目的研究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的改变情况。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兔脑血管造影,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5 d后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结扎前比,结扎后大部分兔脑血管,尤其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增粗,颅内外侧支循环广泛形成。结论颈总动脉结扎后,兔脑可能靠侧支循环增加和基底动脉增粗来代偿脑血流的下降;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制作中,颈总动脉结扎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颈总动脉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细胞凋亡的电镜研究
9
作者 施国君 高国栋 赵振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07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建立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然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兔基底动脉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电镜下见基底动脉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核固缩,胞浆空泡化,类似细胞早期凋亡改变。结论凋亡可能... 目的研究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建立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然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兔基底动脉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电镜下见基底动脉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胞核固缩,胞浆空泡化,类似细胞早期凋亡改变。结论凋亡可能参与脑血管痉挛,为研究和治疗脑血管痉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模型 凋亡
下载PDF
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脑血管痉挛模型的研究(英文)
10
作者 施国君 高国栋 +2 位作者 赵振伟 赵继培 陈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969-1970,共2页
目的:研究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的改变情况。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兔脑血管造影,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5d后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结扎前比,结扎后大部分兔脑血管,尤其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增粗,直径达(... 目的:研究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后脑血管的改变情况。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兔脑血管造影,再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5d后行第二次脑血管造影,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结扎前比,结扎后大部分兔脑血管,尤其是基底动脉迂曲、延长、增粗,直径达(0.96±0.11)mm,与结扎前比较犤(0.66±0.08)mm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8355,P=0.0015)。颅内外侧支循环广泛形成。结论:颈总动脉结扎后,兔脑靠侧支循环增加,基底动脉增粗代偿脑血流的下降;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中,颈总动脉结扎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模型建立 脑血管痉挛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自制电熔可控微弹簧圈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继培 赵振伟 +4 位作者 高国栋 陈玲 张一心 任永花 张声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6-707,共2页
目的研制国产化的可控电熔微弹簧圈,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方法采用抗拉伸、抗扭力、顺应性及疲劳性实验,检测微弹簧圈及其连接点的性能;体外接通直流电检测微弹簧圈的解脱时间;X射线透视下检测微弹簧圈标记的清晰程度.结果微弹簧圈及其... 目的研制国产化的可控电熔微弹簧圈,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方法采用抗拉伸、抗扭力、顺应性及疲劳性实验,检测微弹簧圈及其连接点的性能;体外接通直流电检测微弹簧圈的解脱时间;X射线透视下检测微弹簧圈标记的清晰程度.结果微弹簧圈及其连接点的抗拉伸强度为(83.53±2.47)cN(厘牛,1牛顿=103厘牛)、抗扭力强度为(134±13)圈、顺应性、疲劳性以及在体外接通直流电解脱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证明其安全性、稳定性与进口产品相近.结论 国产电熔可控微弹簧圈在其性能上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特别是在抗拉伸、抗扭力和解脱时间等方面优于国外产品,实验结果证明国产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自制电熔可控微弹簧圈 诊断 治疗 性能测试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