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与YNZ22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强荪 赵战勇 +2 位作者 舒青 刘军 李军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 研究 YNZ2 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地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该位点与 A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 94例老年 AS患者及 75例非 AS老年人 YNZ2 2... 目的 研究 YNZ2 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地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该位点与 A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 94例老年 AS患者及 75例非 AS老年人 YNZ2 2 - VN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例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 .结果 在正常人群中 YNZ2 2位点共检测出 2 0种基因型 ,9个等位基因 ,其片段大小在 16 8~ 798bp之间 ,杂合度为 2 4.0 % ,多态信息量 (polymorphism inform ation content,PIC)为 0 .8372 ;AS人群中 YNZ2 2基因点共检测出 2 3种基因型 ,9个等位基因 ,其片段大小在 16 8~ 72 8bp之间 ,杂合度为 2 4.5 % ,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80 6 7.它们的基因频率分布有差异 .另外 ,在正常人群与 AS人群中 ,小片段的频率有显著差异 .最重要的是发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群体中不同 .结论  YNZ2 2位点可能可以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NZ22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学 序列分析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性与HUM ARA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强荪 舒青 +2 位作者 冯蕾 李军林 刘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 研究 HUMARA基因多态性在陕西地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AS)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该位点与 A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对 96例老年AS患者及 92例非 AS老年人 HUMARA- STR(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目的 研究 HUMARA基因多态性在陕西地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 (AS)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该位点与 A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对 96例老年AS患者及 92例非 AS老年人 HUMARA- STR(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 .结果 在HU MARA位点重复单位 :CAG,对照群体片段大小在 2 80~44 5 bp之间 ,重复次数为 N=2 3- 77,杂合度为 83% ,多态信息量 (PIC)为 0 .76 ;AS人群中 HUMARA位点 ,其片段大小在 2 2 0~ 44 5 bp之间 ,重复次数为 N=2 - 77,杂合度为 89% ,PIC为 0 .80 .两组的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将男性的 AS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女性的 AS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正常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AS组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RA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易感性 串联重复序列 多态性
下载PDF
Connexin3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学建 郭文怡 +4 位作者 李兰荪 舒青 姜文瑞 张淑珍 李飞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人群间隙连接蛋白37(Connexin 37,Cx3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15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及117例对照者的Cx 37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等位基因...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人群间隙连接蛋白37(Connexin 37,Cx3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15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及117例对照者的Cx 37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0.25vs0.21),两组间3种基因型(TT、TC和CC)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男性群体中,冠心病患者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0.254vs0.243),3种基因型(TT、TC和CC)分布在两组男性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汉族人群中存在Cx37基因多态性,其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间隙连接蛋白基因 基因多态性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钢 张晓兰 +1 位作者 舒青 郑强荪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分析组织蛋白酶D基因表达变化。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病理学观察HE及油红O染色的冠状动脉...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分析组织蛋白酶D基因表达变化。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病理学观察HE及油红O染色的冠状动脉及主动脉;提取主动脉RNA作基因芯片检查,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蛋白酶D在动脉中表达的分布情况及表达水平。结果14周时模型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形成纤维增生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组织蛋白酶基因表达上调,组织蛋白酶D表达上调,R值(Cy3/Cy5)为2.14(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模型组中组织蛋白酶D表达主要分布在动脉内膜、中膜;免疫印迹法检测动脉中组织蛋白酶D蛋白显示模型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及其内源性抑制剂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组织蛋白酶D可能参与了血管重塑及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大鼠 组织蛋白酶D 基因芯片 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延长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 周景师 +4 位作者 赵青川 韩骅 易蔚 王耀春 窦科峰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了研究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建立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2周给予FK506腹腔注射,3周起行全身照射及同基因骨髓移植,观察记录小鼠和移植物存活情况,以流式细胞检测受体GFP嵌合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 为了研究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建立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2周给予FK506腹腔注射,3周起行全身照射及同基因骨髓移植,观察记录小鼠和移植物存活情况,以流式细胞检测受体GFP嵌合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检测诱导耐受的特异性和效能。实验组小鼠移植物存活时间达(29.14±4.92)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GFP在BMT后4周、6周嵌合程度达到82%、91%;实验组MLR、DTH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诱导耐受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有效诱导小鼠皮肤移植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耐受 GFP
下载PDF
HSP70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自激活作用的检测
6
作者 李静 杨守京 +2 位作者 刘彦仿 周鹏 韩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 :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G BKT7 Hsp70 ,并检测其是否具有自激活作用 .方法 :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BBS2 12 Hsp70中扩增出Hsp70基因片段 ,引入酶切位点EcoRⅠ ,BamHⅠ .测序正确后 ,将Hsp70基因克隆至载体pGBKT7中 ... 目的 :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载体pG BKT7 Hsp70 ,并检测其是否具有自激活作用 .方法 :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BBS2 12 Hsp70中扩增出Hsp70基因片段 ,引入酶切位点EcoRⅠ ,BamHⅠ .测序正确后 ,将Hsp70基因克隆至载体pGBKT7中 ,并检测pGBKT7 Hsp70在MATHMAKERGAL4Two HybridSystem 3中的自激活作用 .结果 :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 Hsp70 ,并证明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作用 .结论 :pGBKT7 Hsp70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酵母双杂交系统 自激活作用
下载PDF
LIM结构域蛋白FHL1C抑制Notch信号途径的转录激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伟 秦鸿雁 +3 位作者 严学倩 于恒超 韩骅 梁英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657-661,共5页
目的:克隆人表达FHL1C基因以及建立真核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载体。方法:从人的骨骼肌细胞来源的cDNA中扩增并克隆人FHL1C基因的编码区,连接至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测序。序列测定确认后,双酶切pMD18T-FHL1C回收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 目的:克隆人表达FHL1C基因以及建立真核表达载体和慢病毒载体。方法:从人的骨骼肌细胞来源的cDNA中扩增并克隆人FHL1C基因的编码区,连接至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测序。序列测定确认后,双酶切pMD18T-FHL1C回收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FHL1C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Hela细胞及Cos7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对Notch信号作用。构建FHL1C-IRES-GFP表达单元,建立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FHL1C-IRES-GFP,包装慢病毒后感染培养的细胞,用免疫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其在被感染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了人FHL1C基因的编码区。通过转染Hela及Cos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表达,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均能够下调激活的Notch信号。成功构建了FHL1C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FHL1C-IRES-GFP,包装慢病毒,把获取的慢病毒感染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证实被感染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正确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其表达。结论:成功建立起FHL1C真核表达载体及慢病毒表达系统,为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与Notch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L1C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病毒 NOTCH信号途径
原文传递
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8
作者 朱冰柯 秦鸿雁 +4 位作者 付伟 梁世倩 曹秀丽 韩骅 梁英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1期2001-2004,2016,共5页
目的:克隆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zonula occludens protein2)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293T细胞系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淋巴结来源的cDNA中分三段分别扩增,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紧密连接蛋白ZO-2... 目的:克隆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zonula occludens protein2)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293T细胞系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淋巴结来源的cDNA中分三段分别扩增,通过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紧密连接蛋白ZO-2基因全长,连接至pMD-18T载体中,酶切测序正确后,插入pEGFP-C2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酶切正确后,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中,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绿色荧光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明成功克隆了ZO-2基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结论:小鼠紧密连接蛋白ZO-2基因的获得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ZO2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ZO-2 293T细胞 真核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