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捷 张蒙 +1 位作者 毕琳琳 缪珊 《大学教育》 2014年第2期71-72,共2页
双语教学是在我国入世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浪潮下而生的一种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经验,对天然药物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师资力量、教材问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教学... 双语教学是在我国入世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浪潮下而生的一种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经验,对天然药物化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师资力量、教材问题、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控制方面对天然药物化学双语教学实际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双语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红毛七的皂苷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玉梅 王倩 +3 位作者 张倩 李慧 刘杨 汤海峰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对红毛七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将样品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本文报道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葳严仙皂苷C(1)... 目的对红毛七的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将样品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本文报道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葳严仙皂苷C(1)、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3-O-β-D-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4)、3-O-α-L-吡喃阿拉伯糖-丝石竹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七 皂苷成分 丝石竹皂苷元
下载PDF
色胺酮对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捷 缪珊 +2 位作者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2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色胺酮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色胺酮原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色胺酮设定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故以高、中、低三个给药剂量进行亚急性毒性研究。连续喂养观察体态行为,30d后摘眼球取血作血常规检测... 目的观察色胺酮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色胺酮原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色胺酮设定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故以高、中、低三个给药剂量进行亚急性毒性研究。连续喂养观察体态行为,30d后摘眼球取血作血常规检测。结果试验小鼠的行为未出现异常,无小鼠死亡。各组小鼠的体重及其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计量组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色胺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安全性 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
下载PDF
色胺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捷 缪珊 +2 位作者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色胺酮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色胺酮原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色胺酮设定3个剂量组,1 d内灌胃给药3次,小鼠未出现死亡,故以同剂量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给药30 d。结果试验小鼠的行为未出现异常,无小鼠死亡。结... 目的观察色胺酮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色胺酮原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色胺酮设定3个剂量组,1 d内灌胃给药3次,小鼠未出现死亡,故以同剂量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给药30 d。结果试验小鼠的行为未出现异常,无小鼠死亡。结论色胺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安全性 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载盐酸多西环素GTR/GBR膜的结构和体外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贾列妮 徐宏宇 +4 位作者 华菲 胡祥刚 谢乔 王伟 贾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盐酸多西环素(DOX)纳米纤维膜片,评价其作为局部药物治疗与GTR/GBR技术的结合,在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方面的可行性的相关基础研究。方法: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DOX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盐酸多西环素(DOX)纳米纤维膜片,评价其作为局部药物治疗与GTR/GBR技术的结合,在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方面的可行性的相关基础研究。方法: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载DOX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分析药物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分析药物在纤维中的分布状态,琼脂扩散实验检测载药膜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抑菌作用。结果:制备的DOX-PCL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分布均匀,随着DOX的载药量由15%增加到25%,纤维直径由247.17nm降低到181.34 nm;同时以无定形分子形式分布于纳米纤维中的DOX对Aa和Pg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作为药物治疗与GTR/GBR技术的结合,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载药GTR/GBR膜在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盐酸多西环素 载药GTR/GBR膜 种植体周围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