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肝内血管系统三维重建及整合的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史跃 李玺 +6 位作者 董生良 高从敬 罗中华 张南征 朱丽丽 张召辉 栾智勇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对照。结果: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检查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丹 巫北海 +1 位作者 杨鸿生 宋光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8-993,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诱发率高、较接近人体恶性胸膜间皮瘤 (MPM )的动物模型 ,进行影像和病理的研究及对照。方法 Wistar大鼠 10 0只 ,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 4 0mg ,对照组 2 0只 ,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诱发率高、较接近人体恶性胸膜间皮瘤 (MPM )的动物模型 ,进行影像和病理的研究及对照。方法 Wistar大鼠 10 0只 ,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 4 0mg ,对照组 2 0只 ,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 1~ 3个月对实验组 10~ 30只 ,对照组 3~ 5只大鼠胸部CT扫描 ,动态观察MPM的发生情况 ,不处死大鼠而待其自然死亡 ,死亡鼠先行CT扫描后再做病理学检查 ,整个实验周期历时 2年。结果 对照组中无自发性MPM。实验组有效动物为 95只 ,其中有MPM 6 8只 ,诱发率 71 6 %。 6 8只中胸膜不典型增生 13只 ,胸膜阴性 14只。病理表现分为结节型、斑片型和巨块型 ;组织学分为纤维型、上皮型和混合型。 3~ 8个月内CT扫描胸膜无异常 ,9~ 2 4个月开始出现MPM的多种形式改变 ,如胸膜增厚 ,增厚胸膜密度不均匀 ;肿块 ;纵隔增宽 ;纵隔胸膜改变 ;邻近组织 (心包、心脏、膈肌、胸、肺 )的浸润及远距离的转移等较特征性的MPM征象。其中结节状胸膜增厚仅发生在MPM ,最早发生在 2 5 0d。结论 该模型与临床有较好的对应性 ,弥补了临床上很难获得新鲜、不同肿瘤时期肿瘤组织标本的缺陷 ;不同时期CT检查有阶段性改变和特征性的征象。可用于影像学等多种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对照组 改变 动物模型 征象 实验性大鼠 纵隔 MPM 异常 影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