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线形CO_2激光吻合小血管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荣 杨继庆 蔡振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目的 应用线形 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撑物进行小血管吻合 ,观察术后血管吻合口的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物理性质 .方法 家兔 10 4只 ,随机分为 8组 ,每只家兔的左颈动脉离断后用激光进行吻合 ,右颈动脉则用缝线进行吻合 .在术后 1h... 目的 应用线形 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撑物进行小血管吻合 ,观察术后血管吻合口的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物理性质 .方法 家兔 10 4只 ,随机分为 8组 ,每只家兔的左颈动脉离断后用激光进行吻合 ,右颈动脉则用缝线进行吻合 .在术后 1h,2 4 h,3d,1,2 ,4 ,8和 12 wk时分别再次麻醉动物 ,解剖颈动脉 ,观察血管通畅情况 ,并测试吻合口的耐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结果 术后血管吻合口的即刻通畅率均为10 0 % ;远期通畅率 ,激光吻合组为 98% ,缝线吻合组为 94 % ;动脉瘤发生率 ,激光组为 3% ,缝线组为 0 .耐压强度测定 ,术后 1wk内激光组显著高于缝线组 ,2 wk后两组之间无差异 .抗拉强度测定 ,2 wk内 ,激光组显著低于缝线组 ,4 wk后两组间无差异 .结论 应用线形 CO2 激光器和血管支撑物进行小血管的吻合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它在远期通畅率、动脉瘤发生率及血管物理性质几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血管外科手术 动物实验 替代实验 线形CO2激光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大鼠:高压氧干预促进治疗性血管生成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峰 张近宝 +5 位作者 周凯 欧阳辉 唐柯 邬晓臣 何春阳 刘维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5011-5016,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心肌后梗死区周边心肌的缺血、缺氧、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到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而高压氧能显著改善其缺氧状态。目的: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心肌局部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心肌后梗死区周边心肌的缺血、缺氧、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到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而高压氧能显著改善其缺氧状态。目的: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心肌局部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后对大鼠进行高压氧干预,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所获得的治疗性血管生成效应的影响。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移植至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缺血区组织,移植前细胞行CM-DiI标记。移植后2周每日对大鼠行高压氧治疗干预。移植1个月后行心脏B超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Ⅷ因子染色并评价新生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CM-DiI能有效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率近100%。细胞移植1个月后高压氧干预的大鼠射血分数、再生血管密度较均明显增高(P<0.05)。证实,高压氧干预能显著促进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心肌梗死大鼠所获得的治疗性血管生成作用,对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心肌 治疗性血管生成 干细胞
下载PDF
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膜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东锷 刘维永 +3 位作者 汪钢 俞世强 胡军 胡巧侠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 (PL GA)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PL GA结构特点 ,将 PL GA在兔皮下包埋 ,分别于 2周、4周、6周、8周和 12周观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 ,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 目的 探讨应用聚乳酸聚乙醇酸 (PL GA)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PL GA结构特点 ,将 PL GA在兔皮下包埋 ,分别于 2周、4周、6周、8周和 12周观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 ,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 ,对照其生长曲线、平滑肌 α肌动蛋白表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特点。将犬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种植于 PL GA上 ,观察其形态并测定细胞合成胶原和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果  PL GA呈网孔状结构 ,孔径 179μm。皮下包埋显示 PL GA生物相容性好 ,体内降解时间为 12周。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和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平滑肌 α肌动蛋白均为部分阳性表达 ,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 ,生长曲线相似。细胞种植显示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 ,并具有合成胶原和前列环素的功能 (P<0 .0 5 )。 结论 以 PL GA为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细胞不仅能在 PL GA表面生长 ,还能合成细胞间质和血管活性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应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栋 汪钢 +2 位作者 赵东锷 刘维永 金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聚羟基丁酸 /聚羟基戊酸共聚物 ( poly- hydroxybutyrate- co- hydroxyva lerate,PHBV)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PHBV的结构特点 ,将 PHBV行兔皮下包埋 ,分别于包埋后 2周、4周、6... 目的 探讨应用聚羟基丁酸 /聚羟基戊酸共聚物 ( poly- hydroxybutyrate- co- hydroxyva lerate,PHBV)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PHBV的结构特点 ,将 PHBV行兔皮下包埋 ,分别于包埋后 2周、4周、6周、8周和 10周观察 PHBV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体外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 ,观察其生长曲线 ,平滑肌 α肌动蛋白表达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特点。将体外培养的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种植于 PHBV上 ,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PHBV呈网孔状泡沫结构 ,孔径 130μm。皮下包埋显示 PHBV生物相容性好 ,体内降解时间约 10周。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平滑肌 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 ,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 ,生长曲线良好。种植实验显示细胞在 PHBV上生长良好 ,并有合成、分泌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论 以 PHBV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种子细胞不仅可以在 PHBV上生长 ,而且可以合成血管活性物质 ,初步提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 聚羟基戊酸共聚物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PHBV 主动脉瓣
下载PDF
预制破片致兔胸部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晓彬 易定华 +4 位作者 段维勋 张金洲 晏培松 马福成 刘维永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预制破片铝制雷管致兔胸部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 ,为制定胸部爆炸伤的救治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电启动方式引爆预制破片铝制雷管 ,将 32只家兔置于距雷管 5、8、1 0、1 2、1 5cm处 ,致伤前后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及破片... 目的 研究预制破片铝制雷管致兔胸部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 ,为制定胸部爆炸伤的救治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电启动方式引爆预制破片铝制雷管 ,将 32只家兔置于距雷管 5、8、1 0、1 2、1 5cm处 ,致伤前后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及破片、冲击波对胸壁、肺脏和周围组织脏器的损伤情况。结果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46 9% ,各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冲击波主要靶器官为肺脏。破片伤发生率为 62 5 % ,以盲管伤为主 ,常合并肋骨骨折及肋间血管损伤、心肌挫伤、肝脾、胃肠破裂。结论 胸部爆炸伤伤情复杂、死亡率高 ,伤后易致以肺功能衰竭 (ARDS)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冲击伤 破片伤 肺功能衰竭 动物实验 ARDS
下载PDF
应用胶原膜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俞世强 赵东锷 +2 位作者 汪钢 胡巧侠 刘维永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胶原膜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特点。材料兔皮下包埋实验 ,分别于 4,6 ,8,12周观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 ,对照其生... 目的 :探讨应用胶原膜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特点。材料兔皮下包埋实验 ,分别于 4,6 ,8,12周观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 ,对照其生长曲线、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和扫描电镜特点。将犬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种植于胶原膜上 ,观察其形态并测定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功能。结果 :胶原膜呈网孔状结构 ,孔径 10 7μm。皮下包埋实验显示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体内降解时间为 12周。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和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平滑肌α肌动蛋白均为部分阳性表达 ,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 ,生长曲线相似。种植实验示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 ,并具有合成、分泌前列环素 (84.2 pg/ m L vs0 .4pg/ m L ,P<0 .0 5 )的功能。结论 :以胶原膜为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细胞不仅能在材料表面生长 ,还能合成、分泌血管活性物质 ,是具有“生理功能 "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7
作者 侯晓彬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57-261,共5页
在创伤等应激因素刺激下 ,机体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 ,并可导致以急性肺损伤为主的器官功能损害 ,影响患者康复。
关键词 信号转导 创伤 急性肺损伤 蛋白激酶 受体 ALI
下载PDF
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荣 胡雪慧 +4 位作者 崔勤 薛卫斌 藏妍 郑霄 苏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监护病区近2年来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管道,按留置时间分类,对明确的和可疑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患者,均留取外周血和导管标本进行培养。结果:留置时间4~7d时,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1%,留置时间8~14d的感染率为20.8%,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时间超过15d的患者,导管感染率为78.9%。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感染 体外循环
下载PDF
125例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段大为 张伟达 +3 位作者 刘维永 王晓武 左健 崔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5,77,共4页
目的 总结 12 5例主动脉瘤及主动夹层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尘的原因、种类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12 5例动脉瘤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 :保留主动脉瓣人工血管置换 18例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 5 3例 ,... 目的 总结 12 5例主动脉瘤及主动夹层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尘的原因、种类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12 5例动脉瘤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 :保留主动脉瓣人工血管置换 18例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 5 3例 ,主动脉根部加主动脉弓替换 13例 ,主动脉根替换加象鼻子手术 6例 ,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16例 ,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2例 ,腹主动脉瘤成形加自体肾移植 2例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11例 ,胸主动脉腔内支架 4例。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 2 5例 ,占动脉瘤手术例数的 2 0 % ,并发症包括截瘫 1例占并发症例数的 4 .0 % (1/ 2 5 ) ,一过性意识障碍 5例占 2 0 .0 % (5 / 2 5 ) ,呼吸功能不全 4例占16 .0 % (4 / 2 5 ) ,消化道大出血 2例占 8.0 % (2 / 2 5 ) ,肾功能不全 2例占 8.0 % (2 / 2 5 ) ,严重感染 4例占 16 .0 %(4 / 2 5 ) ,二次开胸止血 6例占 2 4 .0 % (6 / 2 5 ) ,二次升主动脉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 1例占 4 .0 % (1/2 5 )。死亡 11例 ,死亡率为 8.8% ,死亡例数占并发症例数的 4 4 .0 % (11/ 2 5 )。结论 在动脉瘤手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以二次开胸止血最高 ,其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术后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并发症 死亡率
下载PDF
小婴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一期纠治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海龙 易定华 +3 位作者 孙国成 刘洋 张金洲 杨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婴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实施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手术4例,年... 目的:探讨小婴儿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实施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期外科纠治手术4例,年龄64~128d,体重2.5~5.9kg,其中A型主动脉弓离断3例,B型1例,Ⅰ型主肺动脉窗3例,Ⅱ型1例,4例均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术中采用深低温低流量局部脑保护方法,全部利用自体组织修补。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例。术后上、下肢动脉压差<10mmHg。分别随访4、27和39个月,晚期无死亡和再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主肺动脉窗合并主动脉弓离断及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一经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在小婴儿实施一期外科纠治是安全的,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肺动脉窗 主动脉弓离断 婴儿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纯化培养 被引量:9
11
作者 禹晓东 罗卓荆 +2 位作者 张琳 李亮 白崇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591-593,i000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原代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阿糖胞苷以纯化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与重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原代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阿糖胞苷以纯化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与重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DF12培养基中,观察神经元生长状况,用细胞计数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细胞纯度。结果:培养的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生长状态正常,有神经突起生长和标记蛋白的表达,可达到90%左右的纯度。结论:本培养方法简单、稳定、高效,为对神经元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纯化 免疫细胞化学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下载PDF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雪慧 薛卫斌 +4 位作者 杨秀玲 郑霄 贾宏 张赤铭 马爱英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59-1859,共1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 呼吸道护理
下载PDF
温度对保护液肺动脉灌注改善体外循环未成熟犬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宿学家 张慧颖 +2 位作者 易定华 张志勇 朱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6-708,共3页
目的 :探讨温度对肺保护液在CPB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改善未成熟犬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月龄幼犬 5 6只 ,随机分为对照及不同温度保护液灌注等 7组 .灌注组在阻闭主、肺动脉的同时 ,肺动脉远端持续灌注不同温度LPD肺保护液 ,直至主、肺动... 目的 :探讨温度对肺保护液在CPB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改善未成熟犬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月龄幼犬 5 6只 ,随机分为对照及不同温度保护液灌注等 7组 .灌注组在阻闭主、肺动脉的同时 ,肺动脉远端持续灌注不同温度LPD肺保护液 ,直至主、肺动脉开放 .测定肺静脉血氧饱和度、肺泡表面活性剂、NO、MDA、MPO、肺组织含水量及肺血管通透性 ,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1 0℃和 1 5℃灌注组PO2 /FiO2 、PS、NO明显升高 ,W/D、EB强度值明显下降 ,而MDA、MPO在各温度灌注组改变不明显且 4℃灌注组还略高 ,但上述指标各温度灌注组均较对照组有改善 .组织学及超微结构亦是 1 0℃、1 5℃灌注组损伤最轻 .结论 :CPB过程中应用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可减轻未成熟犬肺损伤 ,1 0℃和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灌流 心肺转流术 损伤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臧妍 薛卫斌 +1 位作者 周琴 高照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76-1976,共1页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婴幼儿 心脏手术 肾功能衰竭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组织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荣 李彤 +5 位作者 赵生涛 段大为 庄小飞 郑帅 张仁腾 蔡振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对脑组织ATP酶活力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降温至18℃后停循环90 m 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对脑组织ATP酶活力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降温至18℃后停循环90 m 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ATP酶活力和乳酸含量测定。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RCP组ATP酶活力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IACP组ATP酶活力值无显著差异,乳酸含量仅在停循环后45 m in时显著升高。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RCP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但易发生神经细胞水肿;IACP的脑保护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ATP酶活力 乳酸
下载PDF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组织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荣 李彤 +5 位作者 庄晓飞 段大为 赵生涛 郑帅 张仁腾 蔡振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组织S-100蛋白表达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组)组,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逆行脑灌注(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RCP,DH...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组织S-100蛋白表达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组)组,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逆行脑灌注(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RCP,DHCA+RCP组)组,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间断脑灌注(intermittent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IACP,DHCA+IACP组)组。3组犬体外循环开始后将鼻咽温降至18℃,随后停循环90min,开放循环后复温至36℃,随后停机。在停循环前、停循环后45min、90min及开放循环后15min和30min由颈静脉插管留取血液标本进行S-100蛋白含量测定。手术结束时取脑海马组织作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3组犬在停循环前颈静脉血S-100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循环后DHCA组和DHCA+RCP组S-100蛋白含量较停循环前显著升高(P<0.01),DHCA+IACP组S-100蛋白含量停循环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RCP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的脑保护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逆行脑灌注 顺行性脑灌注 S-100蛋白
下载PDF
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荣 李彤 +5 位作者 蔡振杰 段大为 赵生涛 庄小飞 郑帅 张仁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 目的:观察不同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对脑氧代谢及结构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组,DHCA结合逆行脑灌注(RCP)组,DHCA结合顺行间断脑灌注(IACP)组。术中鼻咽温降至18℃后停循环90min;在停循环前后及再循环后留取血液标本作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测定,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及脑氧摄取率(CERO2)。手术结束时取海马组织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停循环后,DHCA和DHCA+RCP组CERO2值显著升高,SjvO2值显著降低;DHCA+IACP组SjvO2和CERO2值无显著变化。结论:DHCA时间较长时,脑组织会发生氧供需失衡;RCP方法由于受到灌注流量的限制,提供给脑组织的氧合血有限,并且易发生脑组织及神经细胞水肿;IACP方法的脑氧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脑氧代谢 逆行脑灌注 顺行脑灌注
下载PDF
抗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细胞表位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廷慧 高天文 +2 位作者 李春英 侯晓彬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TRP 1抗原表位区的研究 ,为白癜风、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RSETA/TRP 1融合蛋白 ,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 ,并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进行... 目的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TRP 1抗原表位区的研究 ,为白癜风、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RSETA/TRP 1融合蛋白 ,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 ,并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此抗体的鉴定。结果 :①表达了PRSETA/TRP 1融合蛋白 ;②制备了抗TRP 1B细胞表位区的多克隆抗体 ;③并用多克隆抗体检测了毕赤酵母表达的 6His TRP1蛋白 ,证实此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结论 :此抗体可用于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B细胞表位区 抗体
下载PDF
成人鼻腔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禹晓东 罗卓荆 +1 位作者 白崇峰 李亮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自成人鼻腔嗅黏膜中培养纯化嗅鞘细胞,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探讨嗅黏膜中嗅鞘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 取成人嗅黏膜,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通过纯化,可获得纯度约为... 目的 自成人鼻腔嗅黏膜中培养纯化嗅鞘细胞,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探讨嗅黏膜中嗅鞘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 取成人嗅黏膜,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通过纯化,可获得纯度约为75%的嗅鞘细胞,并表达P75NGFr,光镜下细胞形态以带有细长突起的双极细胞及三极细胞为主,有少量的扁平“煎蛋样”细胞。结论 自成人鼻腔嗅黏膜可成功分离培养出嗅鞘细胞,为开展自体嗅黏膜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提供了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鼻腔 成人 纯化 免疫细胞化学法 形态学观察 技术与方法 化学鉴定 培养方法 人嗅黏膜 双极细胞 细胞形态 分离培养 脊髓损伤 移植修复 高纯度 贴壁法
下载PDF
VEGF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峰 王红兵 +1 位作者 俞世强 蔡振杰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VEG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VEGF165,将载...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 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VEG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VEGF165,将载体转染大鼠MSCs,RT-PCR,ELISA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VEGF在大鼠MSCs中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构建VEG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VEGF165,其转染后的大鼠MSCs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促使内皮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结论VE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MSCs后能有效增加VEGF表达,并表现出较强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