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姜炜 朱锦宇 +1 位作者 王华溢 朱庆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9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西京医院骨关节外科治疗的21例(28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西京医院骨关节外科治疗的21例(28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及关节整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6~67(33.5±6.9)分提高到术后73 ~92(87.5±4.6)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5);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的0°~ 75°(65.7°±15.2°)提高到术后85°~ 208°(165.7°±32.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08).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强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强直 人工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致强直髋患者骨盆倾斜角与股骨颈前倾角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炜 朱锦宇 +2 位作者 王华溢 薛刚 朱庆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僵直患者骨盆前倾角与股骨颈前倾角之间的相关性,及对于术中假体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西京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患者分别行骨盆CT...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僵直患者骨盆前倾角与股骨颈前倾角之间的相关性,及对于术中假体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西京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患者分别行骨盆CT平扫加三维重建、股骨远端CT平扫,分别测量骨盆倾斜角度及股骨颈前倾角。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患者其骨盆倾斜角度与股骨颈前倾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僵直患者骨盆前倾角与股骨颈前倾角之间存在相关性。根据两者线性关系,对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前倾角的定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减少假体脱位发生概率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性僵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盆倾斜角 股骨颈前倾角
下载PDF
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建斌 闫金洪 +3 位作者 第五维龙 张振宇 杨旻 韩一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5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指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全膝、全髋和全踝关节置换术患者14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纤维...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指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全膝、全髋和全踝关节置换术患者14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凝血酶原片段F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及凝血酶-抗凝血酶(thrombin antithrombin,TAT)水平,并评价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仪检测双下肢DVT形成情况,依结果分为DVT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DVT 44例(29.7%);免疫比浊法检测D-D和FDP的AUC分别为0.798和0.679(P<0.05),FIB的AUC为0.570(P>0.05);ELISA检测D-D,TpP和TAT的AUC分别为0.875,0.723和0.783(P<0.05),F1+2的AUC为0.6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25kg/m2、全身麻醉、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TpP,TAT及FDP对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有诊断价值;年龄高、体质量指数大、膝关节置换、全身麻醉是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关节置换 诊断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建斌 闫金洪 +3 位作者 郭海涛 侯巍 韩一生 王树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总结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10年12月治疗患者31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9~54岁,平均24岁。根据Smillie分期:Ⅱ期11例,Ⅲ期17例,Ⅳ期3例。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 [目的]总结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10年12月治疗患者31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9~54岁,平均24岁。根据Smillie分期:Ⅱ期11例,Ⅲ期17例,Ⅳ期3例。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64分。经手术清除脱落的软骨碎片及死骨,将跖骨头修整成类球形,解剖游离并延长第2趾长伸肌腱。[结果]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畸形改善。跖趾关节背伸改善0°~45°,平均20°;跖屈改善0°~10°,平均5°。术后1年除3例患者出现第2跖趾关节背伸无力及活动后轻微疼痛外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年除2例患者有运动后疼痛外其余患者均无其他不适。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88分,优和良为25例,占83.3%。[结论]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并且在治疗中不需要放置内固定及关节假体,避免了因运动造成的内固定及假体松动,以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和关节假体寿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是治疗Freiberg病Ⅱ、Ⅲ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IBERG病 跖骨头坏死 关节成形 肌腱延长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建斌 韩一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但对感染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传统细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较低,血沉和C反应蛋白因特异性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探索新的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指标,并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但对感染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传统细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较低,血沉和C反应蛋白因特异性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探索新的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指标,并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是研究重点。本文将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感染 诊断 核素扫描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娜 陈亚凤 +1 位作者 文毛妮 贾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189-190,共2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笔者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86例行THA患者围...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笔者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86例行THA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资料 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极低频电磁场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生物效应研究
7
作者 燕明 杨旻 +4 位作者 张振宇 王春辉 郭忠尚 第五维龙 韩一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4期2601-2605,2609,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F4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达到筛选最佳极低频电磁场参数的目的。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按不同频率5 Hz、15 Hz、30 Hz、40 Hz、50 Hz,不同磁场强度... 目的:通过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F4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达到筛选最佳极低频电磁场参数的目的。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按不同频率5 Hz、15 Hz、30 Hz、40 Hz、50 Hz,不同磁场强度0.1 m T、1 m T、5 m T、10 m T分组进行干预,每天辐照1次,每次3小时,连续3天,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OD值),并计算肿瘤细胞抑制率,初步筛选出两组最佳的电磁场参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和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并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侵袭情况。结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OD值),将磁场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磁场干预组组间OD值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场组较对照组OD值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磁场组间骨肉瘤细胞凋亡比例存在差异,且高于正常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电磁场组15 Hz,0.1 m T骨肉瘤细胞G1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电磁场组50 Hz,1 m T,S期百分比则降低;侵袭实验中穿过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后两者。结论:通过筛选得出极低频电磁场15 Hz,0.1 m T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或促使骨肉瘤细胞凋亡,减缓其侵袭能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骨肉瘤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侵袭
原文传递
Freiberg病的研究治疗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建斌 闫金洪 +3 位作者 郭海涛 候巍 王树森 韩一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3期6591-6593,6469,共4页
Freiberg病是指发生在跖骨二次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少见的骨软骨病,本病起病隐匿,早期难以诊断。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的原因与累积劳损、拇外翻畸形、服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和分期有关,开始是... Freiberg病是指发生在跖骨二次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少见的骨软骨病,本病起病隐匿,早期难以诊断。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的原因与累积劳损、拇外翻畸形、服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临床表现和分期有关,开始是局限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并最终使跖趾关节失去正常的功能。根据患者的Smillie分期,给出相应的治疗,早期保守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后期往往考虑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有:截骨术,自体骨软骨移植,关节置换等。本文总结和探讨Freiberg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了解Freiberg病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IBERG病 跖骨头坏死 病因 诊断 手术选择 人工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