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神经外科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根 郭艳 +2 位作者 章翔 易声禹 王志祥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71-74,共4页
长期以来,显微神经外科一直是治疗颅内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限度和有时带来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放射外科的诸多好处.如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和疗效满意等,已经成为显微神经外科的一个强有力的替代者。放射外科开展的时间不长... 长期以来,显微神经外科一直是治疗颅内疾病的重要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限度和有时带来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放射外科的诸多好处.如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和疗效满意等,已经成为显微神经外科的一个强有力的替代者。放射外科开展的时间不长,到目前为止尚无长期随访资料可供研究。但是回顾一下现有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神经外科 现状 展望 显微神经外科 颅内疾病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研究舌癌放疗舌体靶区勾画外放范围
2
作者 姚晓伟 许林 白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347-347,共1页
应用Varian直线加速器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舌癌治疗时舌在口腔内的活动情况,为舌癌患者口腔内靶区勾画CTV到PTV外放扩边提供参考值。方法:选取26位舌癌手术后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头颈肩膜固定,口腔内含压舌器。定位从眶... 应用Varian直线加速器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舌癌治疗时舌在口腔内的活动情况,为舌癌患者口腔内靶区勾画CTV到PTV外放扩边提供参考值。方法:选取26位舌癌手术后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头颈肩膜固定,口腔内含压舌器。定位从眶上到锁骨头水平扫描,层厚、螺距均为3mm,将CT扫描图像传输至TPS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及设计治疗计划后,将计划传送到VARIAN-IX加速器。治疗时均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Arc),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CBCT扫描,共扫描156次。结果:26位舌癌患者共扫描CBCT图像156次,根据Van Herk的PTV外放值计算公式Mptv=2.5Σ+0.7δ,计算我科舌癌放疗时舌体在X、Y、Z轴上CTV到PTV外放值分别为6.07mm﹑6.97mm﹑6.54mm,故舌癌患者口腔内靶区勾画CTV到PTV外放值分别都应大于7mm。结论:利用Vrian-IX直线加速器附带测量工具测量舌体在口腔内不重合部分差值,为临床医生勾画舌癌口腔内靶区CTV到PTV边外放提供精确参考值,外放边界应大于外科手术肿瘤外放切缘7mm;遇到特殊患者,可根据病灶情况适当调整外放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Arc) 靶区外放 CBCT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治疗照射野布野方向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肖锋 石梅 +1 位作者 宋晖 魏丽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布野方向对5野鼻咽癌同期增量调强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取同一病例分别从患者头部上半球、下半球和全球设5个照射野,设计调强治疗计划,分别得出其剂量分布结果,对比靶区及各主要危及器官受量。结果:靶区剂量分布差别... 目的:研究不同布野方向对5野鼻咽癌同期增量调强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取同一病例分别从患者头部上半球、下半球和全球设5个照射野,设计调强治疗计划,分别得出其剂量分布结果,对比靶区及各主要危及器官受量。结果:靶区剂量分布差别不大;全球5野均匀分布照射时,腮腺受量明显少于其他布野方式;从下半球布野视交叉受量最少。结论:不同布野方向对5野鼻咽癌同期增量调强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影响不大,全球5野均匀分布照射可更好地保护腮腺,当靶区距视交叉较近时推荐从下半球布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布野方向
下载PDF
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石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13-515,共3页
肿瘤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21世纪国际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其优势是在给肿瘤区更高治疗剂量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国外临床研究已在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国内研究也已起步并初见成效。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组合式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白飞 石梅 +3 位作者 李捷 张丽华 刘晓莉 许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5,共2页
随着放疗设备、技术不段发展,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放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放疗同道们也为实现精确放疗而不断地努力、研究。体位固定及治疗体位的设计是实现精确放疗极其重要一个环节。胸部肿瘤由于受呼吸、体重、... 随着放疗设备、技术不段发展,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放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放疗同道们也为实现精确放疗而不断地努力、研究。体位固定及治疗体位的设计是实现精确放疗极其重要一个环节。胸部肿瘤由于受呼吸、体重、皮肤牵拉、手臂上举等因素影响,使整个治疗过程中摆位重复性较差,因而一个舒适的治疗体位设计和精确体位固定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体位固定装置众说纷纭情况下,笔者研究了常规体位固定装置和组合式固定装置(手臂托架联合真空垫固定)在胸部肿瘤中摆位误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技术 精确放疗 胸部肿瘤 组合式 固定装置 体位设计 摆位重复性 放疗设备
原文传递
盆腔肿瘤精确放疗中自制辅助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飞 石梅 +2 位作者 李捷 张丽华 许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 利用瓦里安机载CBCT研究自制辅助装置在体模固定盆腔肿瘤放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盆腔肿瘤患者50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热塑体模和自制辅助装置加以固定,对照组用热塑体模固定。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 目的 利用瓦里安机载CBCT研究自制辅助装置在体模固定盆腔肿瘤放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盆腔肿瘤患者50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热塑体模和自制辅助装置加以固定,对照组用热塑体模固定。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在线匹配,得出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56±1.00)﹑(1.60±1.29)﹑(1.36±1.00) mm,对照组的分别为(1.76±1.33)﹑(2.76±1.69)﹑(1.92±0.91) mm (P=0.551、0.009、0.043)。结论 自制辅助装置解决了体模固定在上下方向上误差,也可解决患者不自主的下肢活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装置 精确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华 白飞 +3 位作者 李捷 许林 刘晓莉 石梅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意义。方法对2013—2014年间84例脑瘤患者行头部热塑模网罩体位固定,其中36例加以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 A组),分别与27例常规固定技术( B组)、21例加以偏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 C... 目的:探讨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意义。方法对2013—2014年间84例脑瘤患者行头部热塑模网罩体位固定,其中36例加以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 A组),分别与27例常规固定技术( B组)、21例加以偏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 C组)采用千伏级CBCT进行空间位置偏差比较。最后将A组第1次偏差结果分别与之后的误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 A组CBCT 212次、B组CBCT 158次的通过率分别为95.2%、93.8%。 A组与B组在x、y、z轴上的误差分别为(0.868±0.618) mm与(1.319±0.935) mm (P=0.005)、(1.118±0.692) mm与(1.149±0.807) mm (P=0.824)、(0.868±0.790) mm与(0.936±0.919) mm (P=0.665)。 C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为(1.162±0.866) mm,分别与A组、B组相近( P=0.070、0.430)。 A组x轴首次误差与第6次误差不同[0.790±0.656)、(1.280±0.724) mm,P=0.030]。结论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较常规技术x轴的摆位精度提高,旋转误差减少,可为放脑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放射疗法 辅助标记点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3.0T MR及DW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婉玲 宦怡 +7 位作者 魏丽春 陆军 徐俊卿 赵海涛 葛雅丽 印弘 刘莹 齐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探讨3.0TMR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40Gy后均进行MR平扫及自由呼吸状态下轴位DWI,b值取0、1000s/mm2,分别测量放疗前后肿瘤区表... 目的探讨3.0TMR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40Gy后均进行MR平扫及自由呼吸状态下轴位DWI,b值取0、1000s/mm2,分别测量放疗前后肿瘤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放疗前T1WI示病灶呈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D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ADC值平均约(0.99±0.07)×10-3mm2/s;放疗后病灶明显缩小,DWI信号减低,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ADC值平均约(1.52±0.08)×10-3mm2/s。放疗前后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癌放疗前DWI呈明显高信号,放疗后DWI信号减低,且不均匀,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增高,DWI可以作为宫颈癌放疗监测的理想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放射治疗 宫颈癌
原文传递
Bolus与皮肤间隙大小对皮肤表面剂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兴安 谭丽娜 +4 位作者 孙晓欢 马奎 王中飞 牛静 肖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0,共2页
高能光子线表面剂量比Dmax低,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兆伏特级光子线建成效应更为显著[1],皮肤表面剂量只有最大剂量的25%左右.临床上为了治疗接近表面皮肤的肿瘤,需要在皮肤表面加Bolus来提高皮肤剂量.表面剂量和Dmax深度都依赖于光子... 高能光子线表面剂量比Dmax低,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兆伏特级光子线建成效应更为显著[1],皮肤表面剂量只有最大剂量的25%左右.临床上为了治疗接近表面皮肤的肿瘤,需要在皮肤表面加Bolus来提高皮肤剂量.表面剂量和Dmax深度都依赖于光子线能量、照射野大小、源皮距和入射角度等条件[2-4].准确测量表面剂量能在放疗临床中评估皮肤剂量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提供有价值依据[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剂量 表面剂量 高能光子 最大剂量 皮肤表面 射野大小 不良反应 源皮距
原文传递
比较口服不同亲和力重组耻垢分支杆菌调节免疫的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婷 薛莹 +1 位作者 樊爱琳 简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8期1435-1438,1477,共5页
目的:Th1与Th2的平衡紊乱是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学基础,本研究通过给予小鼠口服免疫不同亲和力屋尘螨抗原Der p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来比较其调节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1,分别给予6-8周BALB/c小鼠口服接种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pCW-... 目的:Th1与Th2的平衡紊乱是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学基础,本研究通过给予小鼠口服免疫不同亲和力屋尘螨抗原Der p2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来比较其调节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1,分别给予6-8周BALB/c小鼠口服接种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在末次免疫后第14、28、56天分别用夹心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及IL-4的含量。结果:夹心ELISA结果显示,无论是血清还是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各组IFN-γ、IL-2水平逐渐升高,IL-4水平逐渐降低,8周时更明显,pCW-Der p2-PEB1-rM.S组与M.S、pCW-Der p2-rM.S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体外给予Der p2蛋白刺激后,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组变化更加明显,而M.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小鼠口服免疫pCW-Der p2-PEB1-rM.S能明显提高Th1型免疫反应,与pCW-Der p2-rM.S组相比有统计学学差异。三种不同亲和力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口服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Th1型免疫应答,且pCW-Der p2-rM.S及pCW-Der p2-PEB1-rM.S诱导产生的Th1优势应答具有Der p2抗原特异性。本研究弥补了粘膜型疫苗低亲和力的不足,为新型口服疫苗的制备和改进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p2 PEB1 耻垢分枝杆菌 口服疫苗 TH1 TH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