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寒强 王枫 +4 位作者 张文斌 季爱玲 曹瑞 侯祥红 曹子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5-726,共2页
关键词 二羟异黄酮 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 生长影响 体外抗肿瘤作用 前列腺癌细胞株 乳腺癌细胞株 抑制细胞增殖 大豆异黄酮 豆科植物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寒强 侯倩 +4 位作者 张文斌 季爱玲 曹瑞 高双斌 王枫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加入三羟异黄酮,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1)MT...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加入三羟异黄酮,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1)MTT试验显示,细胞培养第1天,三羟异黄酮20、40、80、160μmol.L-14个剂量组的吸光度值(该值反映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为0.460±0.018、0.450±0.020、0.440±0.020、0.385±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0.520±0.023,P<0.05),第2、3、4天的变化趋势相同于第1天。(2)三羟异黄酮80、160μmol.L-12个剂量组的细胞周期G2%分别为50.0%、57.5%,而对照组为6.8%。(3)三羟异黄酮10、80μmol.L-12个剂量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20.03%,而对照组为0.50%。结论三羟异黄酮对MCF-7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但主要在细胞周期的后期(G2期)发挥作用;能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乳腺癌 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株
下载PDF
基于健康教育的营养计划干预在小学生营养饮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玮 王枫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2354-235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的营养计划干预对小学生营养饮食行为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抽取某小学3、4、5年级中的各1个班级共126名小学生,设为干预组,另选取同校同级但不同班的3个班级的122名小学生,设为对照组。干预组学生开展...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的营养计划干预对小学生营养饮食行为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抽取某小学3、4、5年级中的各1个班级共126名小学生,设为干预组,另选取同校同级但不同班的3个班级的122名小学生,设为对照组。干预组学生开展基于健康教育的营养计划干预,干预时间为12个月,而对照组学生则不加以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膳食指南知识、平衡膳食与膳食宝塔知识、合理营养相关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干预组学生饮食行为优良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学生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P<0.05),但组间贫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教育的营养计划干预可提高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改变其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营养 教育 饮食行为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乳腺癌细胞系SKBr3生长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芳 王枫 +2 位作者 高双斌 史永亮 季爱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 :比较共轭亚油酸 (conjugatedlinoleicacid ,CLA)和亚油酸 (linoleicacid ,L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以探讨共轭亚油酸的抗肿瘤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 ,检测细胞生长状况 ,... 目的 :比较共轭亚油酸 (conjugatedlinoleicacid ,CLA)和亚油酸 (linoleicacid ,L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以探讨共轭亚油酸的抗肿瘤机制 .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 ,检测细胞生长状况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Western杂交检测ERK蛋白活化水平 .结果 :细胞计数法结果显示CLA对SKBr3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随着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 ,抑制作用增强 .CLA各浓度组作用 5d后抑制率分别为 75 .2 %、5 7.9%、33.1 % ;LA各浓度组作用 5d后抑制率分别为 38.4 %、2 5 .4 %、1 0 .1 % .电镜观察可见CLA可以引起细胞凋亡 ,而LA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流式细胞仪检测CLA作用后将细胞阻滞在G1期 ,作用 5d后G1 为 72 .2 % ,并出现凋亡峰 .对照组G1 期为5 0 .6 % .Western杂交显示CLA显著降低ERK1 / 2磷酸化水平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CIA) 亚油酸(LA) 乳腺癌细胞(SKBr3) ERK
下载PDF
驻海拔2847m军人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莉 王晓慧 +3 位作者 侯祥红 张亮 宋新辉 王枫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调查驻海拔2847 m地区某部队的营养素供给情况及干部体检指标的变化,为指导高海拔部队干部的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JB 1636-93《军人膳食营养调查方法》,采取称量法对该部队62名干部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2... 目的调查驻海拔2847 m地区某部队的营养素供给情况及干部体检指标的变化,为指导高海拔部队干部的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JB 1636-93《军人膳食营养调查方法》,采取称量法对该部队62名干部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2009-2011年3年期间的体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受检干部每日人均摄入总能量为17.79 MJ,其中每日人均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分别为2.44、4.13、11.22 MJ。三大产热营养素分别占13.7%,23.2%,63.1%;豆制品、蔬菜、牛奶、蔗糖、动物脏腑、鱼虾类、水果、钙、维生素A、B1、B2摄入量不足;禽蛋及植物油摄入量高于军标。不同年龄组红细胞计数、总蛋白、白蛋白、直接胆红素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部干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建议增加蔬菜和水果的供给,改进烹调方法,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合理调配膳食、均衡饮食,从而增强干部体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膳食结构 体格检查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慧 王枫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双重作用。近年来随着其生物学作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大豆异黄酮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关系的研究成为许多体内体外实验关注的焦点,且结果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本文从临床试验、流... 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双重作用。近年来随着其生物学作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大豆异黄酮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关系的研究成为许多体内体外实验关注的焦点,且结果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本文从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等方面对大豆异黄酮的抑癌和促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肿瘤
下载PDF
戒毒人员的营养状况分析及营养饮食干预对戒毒人员身体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利 王枫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600-2605,共6页
目的分析戒毒人员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饮食干预对戒毒人员身体状况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的戒毒人员10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n=65)和非营... 目的分析戒毒人员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饮食干预对戒毒人员身体状况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的戒毒人员10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n=65)和非营养不良组(n=35),采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对戒毒人员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并对其实施营养饮食干预,统计分析所有戒毒人员营养状况评价结果、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及身体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2组戒毒人员性别、毒品类型、吸食方式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P>0.05);戒毒人员年龄及吸食时间与其发生营养不良有关(P<0.05);戒毒人员营养饮食干预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红蛋白、总蛋白、上臂围及小腿围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毒人员营养饮食干预后疲倦、食欲丧失、失眠、气促及便秘、腹泻症状评分明显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毒人员普遍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实施营养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和身体状况,促进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人员 营养状况 营养饮食干预
下载PDF
海洛因对人体食物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8
作者 王娟利 王枫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09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人体食物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从从市戒毒所162名戒毒人员中使用随机数字法选择60名,观察阶段前后成瘾者对食物摄入量、体重、营养不良体征等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海洛因成瘾者的食量在戒断后均比戒断前增加...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人体食物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从从市戒毒所162名戒毒人员中使用随机数字法选择60名,观察阶段前后成瘾者对食物摄入量、体重、营养不良体征等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海洛因成瘾者的食量在戒断后均比戒断前增加,日总食量由戒毒前(640±122)g增加至(1003±151)g,其增加量经统计学检验有组间差异性(P〈0.05)。其中增加最明显的为蔬菜、肉类及谷类。戒断后成瘾者体内摄入的能量、蛋白质以及各项微量元素均比戒断前有明显提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断后,海洛因成瘾者平均体重由(54.5±12.3)Kg上升到(58.3±18.4)Kg,较戒断前有明显增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断后成瘾者营养缺乏体征较戒断前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海洛因对人体胃肠功能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人体食物的摄入量以及营养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食物摄入量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9
作者 穆颖 季爱玲 +2 位作者 刘寒强 许朝晖 王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433-436,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负荷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棕榈酸、胰岛素分别培养骨骼肌细胞2h、6h、12h、24h,对棕榈酸诱导组的一部分细胞给予1×10^(-7)M胰岛素刺激2h,用血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检测各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 目的:观察高脂负荷在胰岛素抵抗形成中的意义。方法:用不同浓度棕榈酸、胰岛素分别培养骨骼肌细胞2h、6h、12h、24h,对棕榈酸诱导组的一部分细胞给予1×10^(-7)M胰岛素刺激2h,用血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检测各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研究不同浓度棕榈酸、胰岛素对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观察胰岛素的生理功效的变化。结果:0.6mM棕榈酸诱导12h以上或者5×10^(-7)M胰岛素诱导24h后,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比正常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细胞的糖代谢能力降低。经1×10^(-7)M胰岛素刺激2h后的棕榈酸诱导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与未经胰岛素刺激的棕榈酸诱导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胰岛素的生理功效降低,证实棕榈酸诱导组细胞已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结论:高脂或高胰岛素条件均可诱导原代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棕榈酸 葡萄糖转运
下载PDF
次声作用对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叶琳 龚书明 +3 位作者 黄晓峰 王枫 刘静 陈景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 35只 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14 ,2 1和 2 8d组 5组 ,于 8Hz,130 d B次声环境下 ,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 h;取大脑皮层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鼠大脑皮层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 35只 级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 7,14 ,2 1和 2 8d组 5组 ,于 8Hz,130 d B次声环境下 ,每日暴露 1次 ,每次 2 h;取大脑皮层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 ,透射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次声作用后脑损伤以变性改变为主 ,可见于细胞内外的各种结构 ;早期随作用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后期损伤有一定的恢复 .结论 次声可非特异性地损伤脑的超微结构 ;在相同的频率和声压级水平下 ,次声的损伤作用与次声的作用时间并非呈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作用 大脑皮层 超微结构 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微波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及牛磺酸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季爱玲 龚书明 +3 位作者 刘秀红 陈景元 杨瑞华 杨保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牛磺酸 (Taurine,Tau)对微波致人色素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设立对照组、微波辐照组 (10 m W· cm- 2 ,2 0 m W· cm- 2 ,30 m W· cm- 2 ,辐照时间为 1h)及 ... 目的 探讨牛磺酸 (Taurine,Tau)对微波致人色素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设立对照组、微波辐照组 (10 m W· cm- 2 ,2 0 m W· cm- 2 ,30 m W· cm- 2 ,辐照时间为 1h)及 Tau防护组 (加入不同浓度 Tau:5 mmol· L- 1 ,10 mm ol· L- 1 ,2 0mmol· L- 1选择 30 m W/ cm2微波辐照 ) ,共 7组细胞 ,每组为5个平行样品 ,测定每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丙二醛 (MDA)的含量 .结果 微波损伤组 SOD的活性下降 ,MDA的含量增加 ;与辐照组比 ,加入 Tau后细胞内 MDA含量减少 ,SOD活性增高 ,且与 Tau浓度相关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牛磺酸 脂质过氧化作用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调控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慧 徐孝娜 +1 位作者 秦绪军 王枫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77,共4页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包含一个RNA识别结构域(RRM)和富含精氨酸-甘氨酸(RGG)结构域,在温度改变、低氧、辐射、药物、生长因子等作用下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对转录、转录后和翻译等进行调控。综述了Cirbp跨...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包含一个RNA识别结构域(RRM)和富含精氨酸-甘氨酸(RGG)结构域,在温度改变、低氧、辐射、药物、生长因子等作用下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对转录、转录后和翻译等进行调控。综述了Cirbp跨物种的进化保守性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功能和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昼夜节律、炎症、神经可塑性、干细胞的特性和癌症的发生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温和低温 分子调控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部分中药材中的砷含量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涂剑波 王四旺 +3 位作者 高双斌 常瑛 黎海妮 戚志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37-39,共3页
背景与目的:中药中的砷含量及其形态学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建立科学和可行的砷含量检测方法,并对部分中药中的砷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中药材样品湿法消化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中的砷含量,并对消化... 背景与目的:中药中的砷含量及其形态学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建立科学和可行的砷含量检测方法,并对部分中药中的砷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中药材样品湿法消化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中的砷含量,并对消化液的种类以及干扰的消除进行了探讨。结果:本法检出限为0.05μg·L^(-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6%~101.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6%。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药材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砷,部分中药材中砷舍量较高。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能够应用于中药材中不同含量砷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中药材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共轭亚油酸(CLA)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子鹏 王枫 +4 位作者 向雪松 曹瑞 张文斌 史永亮 高双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544-547,共4页
观察侧脑室注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SD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向正常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共轭亚油酸(CLA),分别于注射后2、4、8、12、24小时采血,试剂盒法测血糖、胰岛素、瘦素、血甘油三脂、... 观察侧脑室注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SD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向正常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共轭亚油酸(CLA),分别于注射后2、4、8、12、24小时采血,试剂盒法测血糖、胰岛素、瘦素、血甘油三脂、血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48小时后处死,分离动物的脂肪(皮下、内脏、肾周、睾周)进行称重,计算体脂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侧脑室注射CLA48小时后,大鼠脂体比、皮下脂肪、睾周脂肪均下降。术后2-12h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浓度也降低,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48h)。侧脑室注射CLA对脂代谢有影响,2h时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降低、4h时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结论:共轭亚油酸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外周糖脂代谢,这可能与其能减轻体重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中枢神经系统 糖脂代谢 脂解作用
下载PDF
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俊锋 郑达鑫 +6 位作者 曲书毅 杨城 谢祥军 张磊 徐孝娜 王枫 刘寒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0期5976-5979,共4页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预防医学工作,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不仅要牢固掌握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实习是医学生...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预防医学工作,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不仅要牢固掌握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加深所学的临床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操作的主要途径,在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预防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但现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本科生 临床 实习 建议
原文传递
西安市麻疹野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司源 李平 +4 位作者 侯铁军 孙亚辉 关蓉晖 姬亦昕 王枫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研究西安市流行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采集3d内出疹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的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的450bp的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采集... 目的:研究西安市流行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采集3d内出疹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的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的450bp的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13份,分离出麻疹病毒8株,分离率62%;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结论:H1基因型麻疹病毒是西安市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与全国麻疹病毒流行株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核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RT—PCR
下载PDF
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倩 孙向楠 +2 位作者 侯立朝 雷初朝 王枫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植物雌激素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途径。方法:①实验于2005-11/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②用十二孔培养板于细胞培养箱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株(本... 目的:分析植物雌激素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途径。方法:①实验于2005-11/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②用十二孔培养板于细胞培养箱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株(本实验室冻存)至对数生长期,施加终浓度分别为0,5,10,20,40μmol/L的二羟异黄酮(购自Sigma公司,4℃储存),作用24h后收集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cyclinE1,cdk2和p21表达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羟异黄酮终浓度为0,10,20,40μmol/L时,细胞周期素cyclinE1和cdk2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值依次下降(P<0.05);p21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值依次上调(P<0.05);二羟异黄酮终浓度为0,5μmol/L时,cyclinE1,cdk2,p21与β-actin基因条带的A值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二羟异黄酮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p21-cyclinE1/CDK2这条信号通路,且这种诱导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异黄酮类
下载PDF
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爱玲 蔡同建 +4 位作者 王枫 骆文静 吴佳颖 刘寒强 曹子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32-1133,11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5℃低温暴露1、2、3h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BB...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通过-15℃低温暴露1、2、3h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急性寒冷暴露对大鼠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寒冷暴露3h后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增高,BBB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脑组织在寒冷暴露下BBB通透性增高,可能是寒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 血脑屏障/病理生理学 通透性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诱导血脑屏障开放的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爱玲 王枫 +4 位作者 蔡同建 骆文静 吴佳颖 刘寒强 曹子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动物模型,探讨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暴露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茶多酚防护组,通过-15℃低温暴露3h建立大鼠急性冷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动物模型,探讨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暴露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茶多酚防护组,通过-15℃低温暴露3h建立大鼠急性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不同剂量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的影响。结果:冷暴露3h后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以及脑组织水分含量显著增高,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明显增加,添加不同剂量的茶多酚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寒冷暴露所导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结论:茶多酚能够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血脑屏障开放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寒冷所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寒冷 比色法 大鼠 Sprague—Dawley 茶多酚 冷暴露
下载PDF
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倩 李玮玮 +4 位作者 朱萧玲 侯立朝 刘寒强 牟英 王枫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7期2644-2646,共3页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二羟异黄酮 乳腺癌MM231细胞 MTT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