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之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Ⅰ:我国监管体系的问卷调研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建红 陈江鹏 +19 位作者 赵晓宇 高凯 苏岭 王刚 耿洁 罗丛馨 高薇 杨萌 刘艳玮 邵瑞莹 扈正桃 梁旻 曹艳华 鲁薪安 宋晓东 徐应永 盛炜 丁发明 吕心欢 张象麟 《中国药事》 CAS 2021年第5期504-515,共12页
目的:梳理我国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监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加强该领域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措施。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关键要素,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非概率抽样法,选择从事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监管... 目的:梳理我国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监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加强该领域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措施。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关键要素,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非概率抽样法,选择从事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监管、研发、注册、生产等工作专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微信方式发放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调研对象认为,我国现行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监管体系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结论:本调研为进一步提出我国基因和细胞治疗产品监管体系的完善建议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产品 细胞治疗产品 监管政策
下载PDF
对临床试验中运用远程智能技术的监管策略的科学建议 被引量:9
2
作者 丁发明 闫慧 黄天娇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0年第11期125-133,共9页
远程智能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运用,既带来多重获益,也为临床试验的监管带来挑战。美国FDA自2015年开始倡议在临床试验中运用移动技术和监管科学研究,并和杜克大学共同推动构建临床试验转型倡议组织(Clinical Trials Transformation Initi... 远程智能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运用,既带来多重获益,也为临床试验的监管带来挑战。美国FDA自2015年开始倡议在临床试验中运用移动技术和监管科学研究,并和杜克大学共同推动构建临床试验转型倡议组织(Clinical Trials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CTTI),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对上述监管实践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监管现状,探索我国在临床试验中运用远程智能技术的监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智能技术 临床试验 监管策略 移动技术 数字健康
下载PDF
Etripamil鼻喷雾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刘薇 曹国英 +8 位作者 余姝彦 奚悦文 罗璟卉 刘波 何钰 房同勇 陈晓文 李媛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48-1952,共5页
目的评价Etripamil鼻喷雾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单次给药70 m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12例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随机接受Etripamil鼻喷雾剂70 mg(n=10)或安慰剂鼻喷雾剂(n=2)单次给... 目的评价Etripamil鼻喷雾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单次给药70 m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12例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随机接受Etripamil鼻喷雾剂70 mg(n=10)或安慰剂鼻喷雾剂(n=2)单次给药。采集受试者给药前和给药后的血和尿样品。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Etripamil在血浆和尿液中的浓度;用WinNonlin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接受Etripamil鼻喷雾剂70 mg单次给药后,Etripamil血浆浓度迅速达峰,C_(max)为(66.76±56.61)ng·mL^(-1),t_(max)的中位数(范围)为4.00(3.00~5.00)min;给药后25 min时,Etripamil血浆浓度相比峰值已下降约65%,50 min内降幅接近80%;AUC_(0-last)和AUC_(0-∞)分别为(3104.16±2654.46)和(4048.77±2682.38)ng·min·mL^(-1);其24 h尿液排泄分数为(0.01±0.01)%。接受给药的12例受试者中,有10例受试者共报告了29例次给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所有TEAEs均为轻度;最常见的TEAE为流涕和流泪增加。结论Etripamil经鼻内给药后迅速吸收,随后迅速分布及消除(非肾排泄);Etripamil 70 mg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ripamil 鼻喷雾剂 药代动力学 健康受试者
原文传递
病毒载体基因治疗药品的临床设计与评价思考
4
作者 徐应永 丁发明 +5 位作者 盛炜 高凯 杨建红 赵晓宇 邵颖 苏岭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5-738,743,共5页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已逐渐成为药品开发和风险投资领域的热点,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相比传统药物开发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性遗传物质通过多种方法转移到靶细胞中,用来治疗特定疾病。基因治疗已逐渐成为药品开发和风险投资领域的热点,或将成为未来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相比传统药物开发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本文将从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系列指南,通过对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治疗药物Zolgensma,慢病毒载体的治疗药物Kymriah,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治疗药物Yescarta,以及溶瘤病毒药物Imlygic的临床审评案例分析,从受试者选择,对照组与盲法,剂量与疗程,治疗方案,医学监查与随访多个维度对临床研究的设计和评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提示以病毒载体为代表的基因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需要着重考虑适合基因治疗的受试者群体、个体化的剂量选择模式、风险最小化的给药方案、以及根据不同载体特点确定的医学监察策略和长期随访时间等,以满足充分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药品 病毒载体 临床设计与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