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正芳 罗采南 +5 位作者 武丽君 吴雪 孟新艳 陈晓梅 石亚妹 钟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bamylated protein, Car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表达水平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非RA患者以及体... 目的:探讨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bamylated protein, Car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表达水平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非RA患者以及体检中心健康对照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肌肉骨骼超声结果,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清中抗CarP抗体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59例研究对象,其中RA组158例(包括血清阴性RA 45例),非RA组59例,健康对照组42例。RA组患者抗CarP抗体浓度[8.31(5.22,15.26) U/mL]高于非RA组[4.50(3.35,5.89) U/mL]及健康对照组[3.46(2.76,4.92) U/mL];非RA组抗CarP抗体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抗CarP抗体诊断RA的灵敏度58.2%、特异度93.1%,抗CarP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peptide containing citrulline, 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三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82.3%、特异度96.5%。抗CarP抗体在血清阴性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4.4%(20/4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RF、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 GPI)、抗CCP抗体、抗CarP抗体是RA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CCP抗体、抗CarP抗体是R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抗CarP抗体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ESR、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for 28 joints, DAS28)、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DAI)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骨侵蚀RA组患者(88例)抗CarP抗体浓度高于无骨侵蚀RA组(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arP抗体对RA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RF、抗CCP抗体、抗CarP抗体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价值,抗CarP抗体可能是血清阴性RA的有效辅助诊断工具。RA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抗CarP抗体浓度可能提示骨侵蚀风险增加,应早期干预治疗,但仍需进一步队列研究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自身抗体 诊断 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
下载PDF
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及血清CRP、RF分析
2
作者 赵华军 钟夏君 陶锡东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2024年2月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将剩余3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指标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2024年2月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将剩余3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清CRP、RF情况,疼痛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CRP、RF、NRS指标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熏蒸可提升治疗效果,实现炎症水平改善,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性较高,能够满足患者疾病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CRP RF
下载PDF
“候氏疗法”与类风湿病的治疗
3
作者 侯丽萍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45-49,共5页
类风湿病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疾病,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根据症状、体征,病程符合中医“历节”病,又根据病程长,难以治愈的特点,后世医家称之为“顽痹”.在治疗类风湿病方面,1987年笔者首创了“侯氏疗法”。
关键词 类风湿病 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痹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名老中医 心理治疗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抗类风湿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1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侯丽萍 郝惠兰 +1 位作者 王秀玲 孙小晶 《山西中医》 1992年第5期24-25,共2页
1987年至1990年,我院收治了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1065例,其中属于湿热阻络者(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135例,按中医辨证施治的法则,予以抗类风湿胶囊治疗。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35个病例,按ARA标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2例... 1987年至1990年,我院收治了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1065例,其中属于湿热阻络者(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135例,按中医辨证施治的法则,予以抗类风湿胶囊治疗。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35个病例,按ARA标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2例,女性83例。年龄男性大多集中在25~35岁左右,呈对称态分布;女性多在25~50岁左右,中年妇女居多。发病诱因潮湿者20例,感染者40例,产后与手术后患病者22例,精神创伤引起者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类风湿胶囊
下载PDF
痰瘀同治在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德华 钱玉中 张国恩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中晚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痰瘀同治 外邪 软骨破坏 关节肿痛 机能
下载PDF
补肾通督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阳春 刘丹冰 +1 位作者 林琳 侯丽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51-1453,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双盲分为治...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入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均服药12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FN-γ、IL-4、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与各自组治疗前相比,Th1、Th1/Th2显著降低(P<0.01),Th2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h2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的Th1降低更为明显(P<0.01),Th1/Th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IFN-γ、TNF-α、IL-1β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4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IFN-γ、TNF-α降低更为明显(P<0.01),IL-1β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可以明显改善肾虚寒凝型RA患者Th1/Th2的比例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督胶囊 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 TH2 IFN-Γ IL-4 TNF-α IL-1β
下载PDF
甲氨喋呤和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产生趋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宁涛 杨明辉 +2 位作者 罗文丰 魏锦 袁国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和雷公藤多甙(T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产生CC趋化因子受体5配体(CCL5)的影响.方法:分离13例RA和7例骨关节炎(OA)的滑膜细胞行体外培养,并用细胞脂多糖(LPS)诱导CCL5产生,同时加入或不加...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和雷公藤多甙(T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产生CC趋化因子受体5配体(CCL5)的影响.方法:分离13例RA和7例骨关节炎(OA)的滑膜细胞行体外培养,并用细胞脂多糖(LPS)诱导CCL5产生,同时加入或不加入不同浓度的MTX或T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CCL5水平.结果:RA滑膜细胞体外自发产生CCL5水平高于OA滑膜细胞(P〈0.05);LPS刺激后,RA和OA滑膜细胞产生CCL5水平均较刺激前显著升高(P均〈0.001),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TX和TG均可显著抑制RA滑膜细胞产生CCL5,但二者抑制方式不同:MTX剂量在5-20μg/L的剂量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效应,之后随剂量的增大,其抑制作用不再进一步增强.而TG未显示出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仅在剂量达到或超过40彬L时出现比MTX更显著的抑制作用.TG抑制CCL5产生与其所致的滑膜细胞死亡相关.结论:RA滑膜细胞产生CCL5增高,MTX和TG均可显著抑制CCL5的产生,其中TG抑制CCL5产生与其细胞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趋化因子CCL5 滑膜/细胞学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树突状细胞水平及其与T辅助细胞亚群的关联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捷 陈海燕 +2 位作者 何东仪 王维东 沈培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滑膜液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DC1、DC2)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RA患者外周血单个...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滑膜液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DC1、DC2)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关节滑液中单个核细胞表面DC1和DC2组合标志、CD4分子和细胞内IFN-γ、L-4分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标记结果。结果实验发现虽然RA患者外周血DC亚群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关节液中DC1数量较RA和对照组外周血组明显增高,而DC2含量则明显低于RA和对照组外周血组(P〈0.05-0.01)。RA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h1细胞数量和Th1/Th2比值较对照组外周血升高(P〈0.01)。DC1数量和DC1/DC2比值与Th1含量有正相关关系(P〈0.01-0.05)。结论RA患者的病程中存在DC亚群的异常,这种异常改变可能导致Th亚群比例的失衡及疾病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树突状细胞 T辅助细胞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量化等级评判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新秀 秦冰 阎殷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72-973,共2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高,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无科学的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因此制定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标准是当务之急。要制定本病的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高,中医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无科学的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致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因此制定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标准是当务之急。要制定本病的证候量化标准,首先需建立症状程度分级标准,依此标准进行病例调研,才能使建立的证候量化标准与临床实际相符,从而指导临床实际。因此症状半定量研究是证候量化的基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的症状与部分全身症状,进行半定量研究,制定出轻度、中度、重度的评分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量化 评判标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小鼠关节聚集的T细胞克隆型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文明 山本一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小鼠模型发病不同时期的四肢足关节聚集的T细胞克隆型的分析 ,了解T细胞克隆型与RA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SSCP法 ,对一种自发性RA小鼠模型 (SKG小鼠 )发病初期与后期四肢足关节聚集的T细胞克隆型...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小鼠模型发病不同时期的四肢足关节聚集的T细胞克隆型的分析 ,了解T细胞克隆型与RA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SSCP法 ,对一种自发性RA小鼠模型 (SKG小鼠 )发病初期与后期四肢足关节聚集的T细胞克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发病后期 ,四肢足关节中一致的Vβ2和Vβ8.2T细胞克隆型均明显升高 (分别为 72 .3%和 6 0 .2 % )。结论 :TCR为Vβ2和Vβ8.2的T细胞克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克隆型 类风湿关节炎 RT-PCR SSCP
下载PDF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英旭 周晓莉 +1 位作者 崔丽 侯丽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采用SPSS(13.0),选择活动期RA患者126例,研究中医证候与病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及晨僵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X线征象分期之间的相... 目的:初步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采用SPSS(13.0),选择活动期RA患者126例,研究中医证候与病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及晨僵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X线征象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患者证候分布比例差异较大,不同证候在病程、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活动期RA中医证候在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邪从热化"趋势是活动期RA病机的主要标本特征。反映出随着RA疾病不断进展,其病机变化存在着一个由实至虚实夹杂,再到虚的动态演变规律。关节疼痛数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ESR等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反映活动期RA中医证候分布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中医证候
下载PDF
Ghrelin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岩 马君贤 张金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42-45,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滑膜组织增生和自身免疫。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肿瘤样增生并分泌各种炎症因子在RA发生、发展中起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滑膜组织增生和自身免疫。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肿瘤样增生并分泌各种炎症因子在RA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Ghrelin是一种内源性增食欲肽,除了可以调节摄食行为和能量代谢外,最新研究发现Ghrelin可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目前Ghrelin和RA的研究报道主要是关于RA患者血循环Ghrelin的水平及Ghrelin与骨细胞之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GHRELIN 作用机制 骨细胞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掌指关节2,3与掌指关节1,4,5超声表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愿 宿峰 +4 位作者 陶庆文 王建明 王琬茹 邬巧玲 阎小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23-325,330,共4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关节超声掌指2,3关节(US-MCP2,3)阳性患者与1,4,5关节(US-MCP1,4,5)阳性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评估US-MCP2,3能否反映RA患者MCP关节病变。方法 :收集53例RA患者,共106只手,观察MCP关节的压痛症状、肿胀... 目的: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关节超声掌指2,3关节(US-MCP2,3)阳性患者与1,4,5关节(US-MCP1,4,5)阳性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评估US-MCP2,3能否反映RA患者MCP关节病变。方法 :收集53例RA患者,共106只手,观察MCP关节的压痛症状、肿胀体征、US的灰阶滑膜炎(GSUS)、能量多普勒(PDUS)、骨侵蚀等参数。结果 :1与MCP1,4,5比较,MCP2,3的GSUS、PDUS和骨侵蚀阳性率高(61.32%vs29.22%,P<0.01;9.43%vs2.83%,P<0.05;18.87%vs5.66%,P<0.01),但MCP2,3的GSUS、PDUS和骨侵蚀阴性者中,MCP1,4,5三者的阳性者分别为11例(10.38%)、3例(2.83%)、4例(3.77%);2在MCP关节中,GSUS、PDUS和骨侵蚀最严重表现发生在MCP2,3者分别为73.7%、76.9%、83.3%,发生在MCP1,4,5者分别为26.3%、23.1%、16.7%;3MCP2,3关节GSUS阳性者为65例(61.4%),显著高于MCP关节压痛(24.6%)和肿胀(17.0%)(均P<0.01)。结论 :在RA患者中,虽然US-MCP2,3敏感性明显优于临床表现及US-MCP1,4,5,但其阳性率和严重程度不能完全反映MCP关节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超声 掌指关节
下载PDF
“黑虎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圣根 张庭 +2 位作者 许晓华 蒋云根 余小龙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554-556,共3页
关键词 “黑虎丹” 中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中医病理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二线药物用药决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林娣 梅振武 倪立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二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副反应发生率和撤药率,为临床医生选择二线药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由经过训练的调查员调查864例RA病人以往服用过的二线药物,这些药物有无副反应和有何种副反应...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二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副反应发生率和撤药率,为临床医生选择二线药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由经过训练的调查员调查864例RA病人以往服用过的二线药物,这些药物有无副反应和有何种副反应。结果 上腹不适为二线药物最常出现的副反应;甲氨蝶呤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为 143.1/1 000人年)最多见;青霉胺和风痛宁突出表现为皮肤出现瘙痒性皮疹(分别为84.4和87.7/1 000人年)。雷公藤多甙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月经周期的紊乱(54.1/1 000人年)。柳氮磺吡啶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上腹不适 118.9/1000人年,纳差59.4/1 000人年)。眼部不适、视力下降(157.6/1 000人年)是使用氯喹最常见的不适主诉。二线药物副反应程度是有差别的。药物副反应是引起各种二线药物撤药的主要原因,甲氨蝶呤撤药率最低。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甙、风痛宁和青霉胺有相似的副反应模式。结论 熟悉二线药物副反应,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注意监测和对症处理副反应,二线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副反应 药物 撤药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常见 青霉胺 主要原因 调查员 决策分析
下载PDF
蚂蚁类风湿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7例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春雷 《武警医学》 CAS 1996年第3期169-170,共2页
蚂蚁类风湿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7例观察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类风湿专科吴春雷(杭州310004)关键词蚂蚁类风湿灵,类风湿性关节炎由著名蚂蚁食疗专家吴志成先生提供的验方,以良种野生黑蚂蚁为"君"药,佐以活血化瘀祛风、... 蚂蚁类风湿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7例观察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类风湿专科吴春雷(杭州310004)关键词蚂蚁类风湿灵,类风湿性关节炎由著名蚂蚁食疗专家吴志成先生提供的验方,以良种野生黑蚂蚁为"君"药,佐以活血化瘀祛风、利湿、健脾补肾的中药制成蚂蚁系列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类风湿灵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下载PDF
蚂蚁为“君”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10000例疗效总结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志成 隋传华 +1 位作者 周珊 殷杰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0-12,共3页
我专科门诊从1988年6月18日至1990年4月18日20个月中,根据吴志成先生的验方,以良种野生蚂蚁为“君”药,佐以活血、祛风、除湿和补肝肾、健脾胃的中药,制成的玄驹类风湿灵1号散、玄驹类风湿灵2号和3号胶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 我专科门诊从1988年6月18日至1990年4月18日20个月中,根据吴志成先生的验方,以良种野生蚂蚁为“君”药,佐以活血、祛风、除湿和补肝肾、健脾胃的中药,制成的玄驹类风湿灵1号散、玄驹类风湿灵2号和3号胶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28300例。凡坚持1疗程(3个月)以上者进行统计,共10000例;观察证明,蚂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中医“痹”症范畴的疾病,早期能治愈;中期能控制病情发展,晚期能缓解症状,且能增强体质。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 类风湿性 关节炎 中药治疗
下载PDF
通络止痛胶囊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蓉芳 刘丹冰 侯丽萍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3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通络止痛胶囊 临床观察 联合治疗 甲氨蝶呤 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线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并走马疳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玫 王秀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6期407-407,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走马疳 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井穴刺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甲皱微循环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蓉芳 刘丹冰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甲皱微循环探讨井穴放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30例RA患者分别于井穴刺络治疗前后,测甲皱微循环的液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及总积分。结果:井穴刺络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 目的:通过观察甲皱微循环探讨井穴放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30例RA患者分别于井穴刺络治疗前后,测甲皱微循环的液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及总积分。结果:井穴刺络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流态积分、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刺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改善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外周血液微循环,改善或预防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细胞的恢复,早皱微循环检测对观察其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穴刺络 甲皱微循环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