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破与融合: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成效、困境与对策
1
作者 王红 陈寒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6,共8页
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双向互动性和整体性特征,在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科研协同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因资源分布不均、战略契合欠佳、体制... 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双向互动性和整体性特征,在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科研协同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因资源分布不均、战略契合欠佳、体制机制壁垒、文化认同差异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依然存在发展协同不足、服务区域能力不够、合作要素流通不畅、合作理解和认同度欠佳等问题。对标“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和创新发展先进典范”的建设目标和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现状,应以区域均衡发展为基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以文化培育为推手,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度、广度、融合度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合作 突破 融合
下载PDF
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
作者 王红 修旗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0-90,共11页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更是提升大湾区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关键。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打开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对话的窗口,对提升全球教师教育水... 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更是提升大湾区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关键。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打开我国教师教育与国际对话的窗口,对提升全球教师教育水平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在全球教育治理视角下,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旨意和运行机理,并构建包括领导政策协商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跨境培训研修机制、最佳实践交流机制以及知识共享合作机制在内的粤港澳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以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景为指引,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提供路径和范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师教育 融合发展 全球教育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质量观的演变、问题及策略
3
作者 王红 闫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207,共15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合需要性质量观、合发展性质量观的不同阶段,其演进在质量目标、关注焦点、思维方式等层面呈现出从合格到卓越、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特点。教师教育质量观在演进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合需要性质量观、合发展性质量观的不同阶段,其演进在质量目标、关注焦点、思维方式等层面呈现出从合格到卓越、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特点。教师教育质量观在演进过程中表征出一些问题,一是师范性观念弱化,陷入高等教育同质化问题;二是本土性观念不强,难以彰显中国特色;三是靶向性观念不足,无法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需求。对于教师教育质量观在演进过程中表征出的问题,需要变革教师教育观念,回归教师教育本体,重新审视与思考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要求;转换认识,辩证理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澄清教师教育的存在价值,切实构建指向基础教育服务贡献的教师教育质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质量观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质量
下载PDF
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中学者的“陪伴式引领”
4
作者 王红 白宏太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33-39,共7页
教师培训中高校学者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但在实践中学者常陷入“角色困境”,专业引领作用受到局限,理论与实践的隔膜未能有效突破。深入分析学者陷入“角色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着眼于学者与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角色... 教师培训中高校学者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但在实践中学者常陷入“角色困境”,专业引领作用受到局限,理论与实践的隔膜未能有效突破。深入分析学者陷入“角色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着眼于学者与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理解、角色定位、空间重构以及精神陪伴,更全面地认识学者的价值与贡献,构建学者对中小学教师“陪伴式引领”的理念及行为模型,是破解理论引领与实践落地相互割裂的瓶颈问题的关键。“陪伴式引领”以学习型组织理论、道德领导理论以及“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建构以倾听(Listen)、赋责(Oblige)、走访(Visit)、共历(Experience)为核心要素的“LOVE行为模型”,并通过“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营造中小学教师与高校学者共创共生的培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高校学者 陪伴式引领 LOVE行为模型
下载PDF
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特点、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心 李盛兵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50,共8页
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特点表现为:以香港支柱产业为导向设置课程类别;多样化的学习层次与授课方式;非本地课程合作办学主体与模式灵活多元;行政立法监管机制完备;实施分类管... 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特点表现为:以香港支柱产业为导向设置课程类别;多样化的学习层次与授课方式;非本地课程合作办学主体与模式灵活多元;行政立法监管机制完备;实施分类管理与外部质量保障;采取激励措施推动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落地。另一方面,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一是规模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二是非本地办学主体来源地过于集中;三是引进世界名校课程资源力度不足;四是办学质量有待进一步监控与提高。面对国家进一步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应兼顾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国际化与国家化、质量保障与培育优质、依法治理与自主办学四个层面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 香港 注册课程 豁免课程
下载PDF
推进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闻凯 《现代教育论丛》 2021年第6期93-94,共2页
10月23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为主题。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高等教育学会 华南师范大学 示范区 广东省 第一届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协同提质计划”助力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7
作者 王红 《中国民族教育》 2023年第9期32-35,共4页
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为实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关于“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总体要求,教育部组织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 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为实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关于“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总体要求,教育部组织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成为破解教师教育资源不均衡、加强师范院校协同治理、增强师范教育内生动力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教育体系建设 师范院校 创新举措 筑基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体系 重要战略决策
原文传递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及供给预测
8
作者 王红 池志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51,共15页
在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体下降的趋势背景下,班级规模和班师比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本研究综合考虑课时总量、教师工作负荷等因素,对2024—2035年各学段班级规模进行了高标方案、现实方案以及班师比逐年达标的测算。高标方案以经... 在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体下降的趋势背景下,班级规模和班师比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本研究综合考虑课时总量、教师工作负荷等因素,对2024—2035年各学段班级规模进行了高标方案、现实方案以及班师比逐年达标的测算。高标方案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班级规模为参照目标,基于此方案预测的师资需求会产生较大的经费缺口,经费保障不足。现实方案采用随学龄人口变化等比放缩和指数平滑的方法综合测算并规划班级规模的有序缩减,该方案下的师资预测结果显示,2024—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师资需求均不减反增,除初中师资需求在波动中小幅上涨外,其余学段均稳步增长;教育经费会出现结构性与阶段性的盈缺波动,但经费保障总体可行。在师资供给方面,不同渠道供给占比将发生结构性变动。其中,开放性渠道教师及师范类本科生供给趋于下降,师范类硕士生供给持续提升。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基础教育应制定班级规模分学段、分阶段有序缩减计划;师范教育规模须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结构性调整;开放性渠道教师供给要提高准入标准;基础教育各学段应建立师资及经费贯通调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 师资需求 经费保障 师资供给
原文传递
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尹弘飚 杨柳 林闻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5,共12页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实用性伦理,通过对全国高校3407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不同背景特征的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分析其接受网络教学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网络教学变革特征而修订的大学生网络教学认同感问卷...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实用性伦理,通过对全国高校3407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不同背景特征的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分析其接受网络教学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网络教学变革特征而修订的大学生网络教学认同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学生的院系、家庭和个体等背景特征对其接受网络教学的行为意向的解释能力较低但多为显著;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同感水平较高,且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成本效益评估、行为控制、主观标准和态度对其接受网络教学的行为意向解释能力很强;大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成本效益评估评分较低,但这一因素却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意向的关键。这些发现从大学生学习经验的角度丰富了认同感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估和未来的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认同感 网络教学 计划行为理论 实用性伦理
下载PDF
对“数字育人”始终不渝的追求
10
作者 王红 《中国基础教育》 2023年第11期40-40,共1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秉承“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育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五育”并举为目标,以学习空间迭代搭建为基础,以教学过程数字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秉承“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育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五育”并举为目标,以学习空间迭代搭建为基础,以教学过程数字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现出对“数字育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很好地解决了单一学习时空与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学习形态、学科课程资源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知识本位评价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方式不匹配等问题,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书写了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培养路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知识本位 小学教育教学 五育 提升方式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