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的国内外进展与挑战
1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3 位作者 留典淳 王莹 薛雪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梳理了糖尿病前期的起源与定义,发现早在《素问》成书时,中医学便已对“脾瘅”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实施,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化糖尿病前期临床实践指南。在诊断方面,血糖检测指标类型和阈值、中医证候诊断、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型、疾病风险评分模型、生物标志物、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无创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不断完善,但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而非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和筛查;餐后1 h血糖可能是未来诊断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新指标,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推广使用。针对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面临的诊断标准的动态性、筛查流程的复杂性、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疾病的低知晓性等挑战,未来需不断更新和完善诊断标准,融合数字化健康管理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构建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基于中医宏观表征与组学微观数据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型,开发更简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筛查方法,实现糖尿病前期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早期诊断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下载PDF
发酵制品调控糖脂代谢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路 张蕾 +2 位作者 郑皎碧 王琼熠 范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2-300,共9页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 发酵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技术,不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而且具有改变食品特性的功能。随着近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制品的潜在健康价值逐渐显现,在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效应也受到更多关注。该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代谢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5个方面阐述发酵制品对糖脂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作为保健品或药剂的潜力,为今后将发酵制品用于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制品 糖脂代谢性疾病 神经内分泌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代谢性炎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的量化诊断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谦 黄思瑞 +4 位作者 黄晓强 朴胜华 荣向路 王超 郭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以图书形式出版的标准和医案专著,对文献进行提取分析并建立症状条目池。构建德尔菲问卷,进行德尔菲法专家调查,从条目池中筛选出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关键条目并确定其权重赋值。开展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采用诊断性试验方式确定诊断阈值。结果共纳入各类文献24篇,经过对术语的提取、拆分和归并后,建立了包含52个症状和13条舌脉象的症状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后确定核心条目17个,并按条目不同的均数区间分别赋予3分、2分、1分的权重。由广东、陕西等地的医院收集了37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16分是本标准最佳诊断阈值,此时的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943。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首个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提供依据,研制过程对中医证候规范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冠心病 湿热证 诊断标准 德尔菲法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降糖丸抑制TGF-β1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及纤维化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宇晴 唐堂 +5 位作者 李颖 段应铃 李宁 代睿欣 范辉 兰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8-1993,共6页
目的探讨降糖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降糖丸组。造模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合并高脂喂养... 目的探讨降糖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降糖丸组。造模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合并高脂喂养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持续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检测尿蛋白、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TC、TG评价脂代谢情况;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IHC检测小鼠肾组织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表达;RT-PCR检测FN、TGF-β1、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24 h尿量、24 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值、血清TC、TG明显升高(P<0.01),糖原堆积、间质纤维化明显增加;小鼠肾组织中F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FN、TGF-β1与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降糖丸组能够明显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降糖丸能够有效地改善STZ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N及TGF-β1的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丸 糖尿病肾病 肾损伤 间质纤维化 纤维粘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和调态化浊法的应用
5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3 位作者 赵墨 黄淑霞 卓子文 吕文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99-2204,2210,共7页
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糖脂代谢紊乱的认识,认为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过程可呈现“郁、痰湿、热、瘀、虚”五态,且浊邪贯穿始终。据此提出“调态化浊法”,具体为解郁化浊法、祛痰湿化浊法、清热化浊法、祛瘀化浊法、补虚化浊法。结合糖... 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糖脂代谢紊乱的认识,认为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过程可呈现“郁、痰湿、热、瘀、虚”五态,且浊邪贯穿始终。据此提出“调态化浊法”,具体为解郁化浊法、祛痰湿化浊法、清热化浊法、祛瘀化浊法、补虚化浊法。结合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通过分析各法的临床应用和相关作用机制,阐明调态化浊法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胆汁酸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异常等作用机制,发挥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脂质代谢 代谢紊乱 调态化浊
原文传递
田黄方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敏仪 陈可纯 +3 位作者 罗朵生 贝伟剑 杨祎琦 郭姣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田黄方(THF)对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黄方组,高脂饮食诱导5个月及给药干预6周;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情况;生化检测试剂盒检... 目的探究田黄方(THF)对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田黄方组,高脂饮食诱导5个月及给药干预6周;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情况;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肾脏匀浆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指标:乳酸脱氢酶(LD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小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原位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PI3K、p-AKT、Bax、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及球囊黏连,肾脏TC、TG、LDL-C、LDH和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抗凋亡通路蛋白PI3K、pAKT、Bcl2和Bcl2/Bax表达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THF组可有效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并显著抑制高脂诱导的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THF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诱导的小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黄方 高脂饮食 肾损伤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参芪降糖颗粒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洪佳娜 程国良 +6 位作者 黄志伟 黄文静 王乐琪 李冰 张贵民 肖雪 罗国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44-5552,共9页
参芪降糖颗粒由人参(茎叶)皂苷、黄芪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降糖、抗炎、保护微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因参芪降糖颗粒具有协同降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其应用于糖尿病... 参芪降糖颗粒由人参(茎叶)皂苷、黄芪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降糖、抗炎、保护微血管等多种药理活性。因参芪降糖颗粒具有协同降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其应用于糖尿病防治。对参芪降糖颗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基于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提出对参芪降糖颗粒防治疾病的认识,以期为参芪降糖颗粒的深入研究与临床推广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颗粒 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糖脂代谢病
原文传递
贞术调脂胶囊对脂肪组织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盼迪 郑皎碧 +2 位作者 张盛昔 范辉 郭姣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87-2491,共5页
目的:探究贞术调脂胶囊对脂肪组织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及贞术调脂胶囊低(0.6 g/kg)、高(1.2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 目的:探究贞术调脂胶囊对脂肪组织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建立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及贞术调脂胶囊低(0.6 g/kg)、高(1.2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及体脂质量;HE、Masson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附睾脂肪组织病理学;ELISA法和RT-qPCR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及附睾脂肪中ColⅠ、FN、α-SMA、HIF-1α、LOX水平及mRNA表达和TGF-β_(1)、Smad3、 Smad7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贞术调脂胶囊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附睾脂肪炎症浸润和胶原沉积改善,ColⅠ、FN、α-SMA、HIF-1α、LOX、TGF-β_(1)、Smad3 mRNA表达显著降低,Smad7 mRNA表达显著升高,以贞术调脂胶囊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贞术调脂胶囊通过降低HIF-1α水平,调节TGF-β_(1)/Smads信号通路,减弱炎症因子和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改善小鼠脂肪组织纤维化,进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术调脂胶囊 肥胖 脂肪组织纤维化 炎症
下载PDF
大蓟提取物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梦梦 陈桢琳 +1 位作者 郝雅坤 郭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大蓟提取物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大蓟提取物,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其主要成分。实验小鼠先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造模组(n=16),造模组小鼠采用饮食诱导建立高胆固醇...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大蓟提取物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大蓟提取物,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其主要成分。实验小鼠先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造模组(n=16),造模组小鼠采用饮食诱导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组小鼠分为模型组(n=8)及大蓟提取物组(n=8)。大蓟提取物组小鼠灌胃大蓟提取物400 mg/(kg·d)(以提取物计),其余2组小鼠灌胃等体积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6周。给药结束后,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大蓟提取物的干预效果,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大蓟提取物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相关机制。结果从大蓟提取物中共鉴定出绿原酸、蒙花苷、柳穿鱼叶苷等12种成分。给药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水平显著升高、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出现大量脂滴,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索结构被破坏。与模型组比较,大蓟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TC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中的脂滴明显减少,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紧密排列,肝索排列整齐。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大蓟提取物干预后,乙醇胺、富马酸、胆固醇等代谢产物水平发生显著回调;最终得到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3条代谢通路。结论大蓟提取物的成分主要是酚酸类和黄酮类,如绿原酸、蒙花苷、柳穿鱼叶苷等;大蓟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及分布,以及调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3条主要的差异代谢通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改善肝脏脂质蓄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高胆固醇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提取物 代谢组学 高胆固醇血症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柱前甲基衍生化GC-MS法测定人粪便短链脂肪酸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满 李晓飞 +2 位作者 何芍莹 贺炳凯 范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12,共6页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人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3-(三氟甲基)苯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热裂解甲基衍生化试剂,利用柱前甲基衍生化GC-MS技术,采用DB-23石英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μm)...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人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3-(三氟甲基)苯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为热裂解甲基衍生化试剂,利用柱前甲基衍生化GC-MS技术,采用DB-23石英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μm),以高纯氦气为载气,柱流速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进样量为1.0μL,程序升温;EI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为230℃,电子轰击能量为70 eV,四极杆温度为150℃,溶剂延迟时间为4.5 min;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扫描范围m/z为40~500),SIM模式定量分析,MS模式定性分析。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粪便样品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6种短链脂肪酸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精密度试验RSD值均小于3.0%,重复性试验RSD值均小于5.0%,稳定性试验RSD值均小于8.0%,粪便样品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在85.8%~97.6%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人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熊果苷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募集并调控Akt/NF-κB和Smad信号 通路改善小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家樊 孙跃 +3 位作者 丁鑫 李盛文 陈博 兰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59,共8页
目的探究熊果苷(Arb)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b低剂量给药组(25mg/kg)和Arb高剂量给药组(50mg/kg),6只/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持续... 目的探究熊果苷(Arb)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b低剂量给药组(25mg/kg)和Arb高剂量给药组(50mg/kg),6只/组。通过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持续6周后取材。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q-PCR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指标a-SMA,Pdgfb,Col1α1,Timp-1基因以及炎症相关指标Ccl2和Tnf-a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实验使用Arb处理THP-1和RAW264.7细胞24h后,DAPI染色检测迁移细胞数目。体外实验使用Arb处理LX-2细胞24h,Westernblot法检测Akt、p65、Smad3及其磷酸化p-Akt、p-p65、p-Smad3和α-SMA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Arb给药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损伤和胶原沉积减轻(P<0.001),肝脏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P<0.001)。Arb降低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a-SMA,Pdgfb,Col1α1,Timp-1,Ccl2和Tnf-a基因的mRNA水平(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Arb可抑制THP-1和RAW264.7细胞的迁移募集作用。体外实验显示,Arb可抑制LX-2细胞Akt、p65和Smad3的磷酸化,并且降低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rb可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同时干预Akt/NF-κB和Smad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改善小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炎症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募集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机械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及完全弗氏佐剂构建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忠晓 欧雅滢 +7 位作者 庄薪晴 张翔 李彪平 蒋智锐 张靖怡 杨加顺 唐玲 肖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2-1677,共6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下腰痛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于椎间盘退变的造模方法众多,但缺乏一个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下腰痛的模型。目的:对比机械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完全弗氏佐剂注射与传统仅机械穿刺下建立的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模...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下腰痛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于椎间盘退变的造模方法众多,但缺乏一个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下腰痛的模型。目的:对比机械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完全弗氏佐剂注射与传统仅机械穿刺下建立的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模型的效果。方法:将18只成年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6只,空白组不进行任何操作;对照组大鼠L_(4-5)椎间盘建立传统机械穿刺椎间盘退变模型;实验组在机械穿刺基础上,以微量注射器向L_(4-5)椎间盘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α+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机械穿刺结合炎症因子诱导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术后4周,热板法测大鼠痛阈值用于评估椎间盘退变大鼠对热伤害感受;MRI观察各组大鼠椎间盘退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E2水平;苏木精-伊红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椎间盘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在疼痛上,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行为学痛阈值持续降低,血清学各炎症因子指标显著增高;②在形态上,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MRI L_(4-5)髓核信号完全消失;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髓核完整,可见较多脊索细胞,部分纤维环破裂;实验组大鼠的脊索细胞稀少,髓核与纤维环结构紊乱,边界消失;③结论:大鼠椎间盘机械穿刺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可成功建立椎间盘源性腰痛模型,该操作方法简单、经济,模型退变及腰痛明显,明显缩短椎间盘退变成模周期,可作为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模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大鼠 腰痛 肿瘤坏死因子Α 完全弗氏佐剂 动物模型 穿刺
下载PDF
贞术调脂胶囊对2型糖尿病HbA1c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淼闻 黄晓强 +11 位作者 詹会霞 杨进 彭柳芬 刘倩 金英花 陈滢宇 徐俊姣 李思莹 梅元珍 朴胜华 荣向路 郭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10-117,共8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究贞术调脂胶囊(FTZ)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长期疗效特点。方法: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FTZ的T2DM患者(FTZ组)与使用常规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常规治疗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究贞术调脂胶囊(FTZ)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长期疗效特点。方法: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FTZ的T2DM患者(FTZ组)与使用常规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常规治疗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平衡组间混杂因素,以HbA1c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对同一患者的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并评估对HbA1c疗效的稳定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影响FTZ降低HbA1c效力的因素,并对相关因素分层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FTZ组患者46例与常规治疗组患者1 208例,经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42对,在1年的观察期内,(1)FTZ组治疗后的HbA1c为6.51%±1.09%,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FTZ组治疗后HbA1c<7.0%的达标率为73.8%,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GEE结果显示,对于重复测量的治疗后HbA1c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组间HbA1c水平保持平稳;(3)多元线性回归及亚组分析结果显示,FTZ对HbA1c基线更高[β=-0.530,95%置信区间(CI)-0.850~-0.209,P<0.01]或合并高血压病(β=-0.918,95%CI-1.614~-0.222,P<0.05)的患者降低HbA1c的效力更强。结论:在真实世界中FTZ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其效果与常规降糖药物相近,并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患者的血糖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贞术调脂胶囊 真实世界研究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广义估计方程(GEE)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润肠颗粒对小鼠便秘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梦琴 王雪松 +4 位作者 甘雨涵 卢诗勤 邓琪琪 朱青 郭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润肠颗粒对小鼠便秘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润肠颗粒低剂量组(5 g/kg)、润肠颗粒高剂量组(10 g/kg)和莫沙必利组(0.003 g/kg,阳性对照),每组6只。后4组小鼠灌胃洛哌丁胺(0.004 g/kg),每... 目的探讨润肠颗粒对小鼠便秘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润肠颗粒低剂量组(5 g/kg)、润肠颗粒高剂量组(10 g/kg)和莫沙必利组(0.003 g/kg,阳性对照),每组6只。后4组小鼠灌胃洛哌丁胺(0.004 g/kg),每天2次,持续给药3 d后开始药物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纯水,各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粪便含水量和肠道推进率,观察结肠和回肠组织结构以及结肠黏液分泌量,检测结肠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黏蛋白2(MUC2)、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促进肠道运动相关因子[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smMLCK)、5-羟色胺受体4(5-HT4R)、MUC2、SCF、c-kit]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润肠颗粒低、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小鼠粪便含水量,肠道推进率,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水平和MUC2、SCF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促进肠道运动相关因子(润肠颗粒低剂量组nNOS和SCF除外)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肠和回肠损伤均改善;润肠颗粒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黏液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润肠颗粒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能够改善小鼠便秘,其润肠机制可能与促进结肠黏液分泌和MUC2表达有关,其通便机制可能与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肠颗粒 便秘 黏蛋白2 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拳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15
作者 李晓飞 杨炜琪 +3 位作者 黄琦 练东银 钱正明 范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建立谱-效关系分析筛选拳参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拳参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结合HPLC-Q-Orbitrap HRMS/MS定性分析,对其中29个主要特征峰进行指认。使用2,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建立谱-效关系分析筛选拳参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拳参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结合HPLC-Q-Orbitrap HRMS/MS定性分析,对其中29个主要特征峰进行指认。使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和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法,分别评价拳参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并利用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APC)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了11批拳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均≥0.970。标定29个主要特征峰,并鉴定其中26种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峰2+3(6-O-没食子酰葡萄糖)、峰8(二没食子酰葡萄糖)、峰11(绿原酸)、峰14(儿茶素)、峰15(二没食子酰葡萄糖)、峰18(二没食子酰葡萄糖)和峰23(表儿茶素)是反映拳参抗氧化药效的重要特征峰。结论拳参发挥的抗氧化作用是酚酸类和黄酮类等多种成分联合效应的结果,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拳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参 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改善肠道炎症与黏膜屏障损伤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鑫 庄黎航 +3 位作者 李盛文 陈诗韵 郭姣 兰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59,I0023,I0024,I0025,共9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100 mg/kg)和黄连素高剂量组(200 mg/kg),构建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 目的探讨黄连素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100 mg/kg)和黄连素高剂量组(200 mg/kg),构建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脏与肠道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生化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内毒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与肠道紧密连接因子的mRNA水平。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屏障功能损伤模型,通过测定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检测细胞通透性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co-2细胞紧密连接因子与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能有效减少肠道巨噬细胞浸润与炎症反应,增加肠道紧密连接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改善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减少血清内毒素含量。从而缓解肝脏炎症,减少肝组织损伤与胶原沉积,降低血清ALT含量与肝脏纤维化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与纤维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连素可有效降低Caco-2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上调紧密连接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LPS诱导的屏障功能损伤。结论黄连素可通过减少肠道巨噬细胞浸润与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细菌内毒素渗漏进入肝脏,从而缓解肝脏炎症,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炎症 肠道黏膜屏障 人结肠腺癌细胞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贞术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滢宇 金英花 +7 位作者 詹会霞 刘倩 杨进 彭柳芬 李雄 朴胜华 荣向路 郭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评价贞术调脂胶囊用治高脂血症的长期疗效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提取2011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贞术调脂胶囊(1145例)和他汀类药物(2036例)的高脂血症患...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评价贞术调脂胶囊用治高脂血症的长期疗效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提取2011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贞术调脂胶囊(1145例)和他汀类药物(2036例)的高脂血症患者信息,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为贞术调脂胶囊组和他汀组,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血脂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贞术调脂胶囊组56例和他汀组80例,经过PSM匹配38对。治疗后贞术调脂胶囊组的总胆固醇(TC)平均降低0.27 mmol/L,三酰甘油(TG)平均降低0.3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降低0.14 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平均降低0.27 mmol/L;TC、TG和Non-H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LDL-C和HDL-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他汀组比较,贞术调脂胶囊组显著降低TG(P<0.01),两组比较TC和Non-HDL-C无显著差异(P>0.05);贞术调脂胶囊治疗后肝肾功能主要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发现贞术调脂胶囊可能通过降低Non-HDL-C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真实世界中应用贞术调脂胶囊可降低TC、TG和Non-HDL-C,调控脂质的作用确切,长期服用临床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术调脂胶囊 高脂血症 真实世界 临床疗效 倾向性评分匹配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医学国内外发展现况及其中国化的挑战
18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1 位作者 王莹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7期797-806,共10页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理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与内涵、起源与发展、疗效评价工具,发现生活方式医学与中医“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我国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仍缺乏具体化、定量化和规范化的生活方式实施细则、临床指南及评价体系。生活方式医学的中国化仍需结合本土国情,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全国数据监测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健康公平性并优化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简便廉”优势,以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医学 治未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疾病管理 综述
下载PDF
蒙药珍宝丸随机对照试验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19
作者 王芊云 陈思怡 +3 位作者 潘星如 刘雪寒 鲁春丽 刘建平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6期38-45,共8页
目的总结蒙药珍宝丸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和研究特征,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15个中英文及蒙医药数据库平台,使用NoteExpress独立进行文献筛选,WPS进行资料提取与分析,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 目的总结蒙药珍宝丸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和研究特征,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15个中英文及蒙医药数据库平台,使用NoteExpress独立进行文献筛选,WPS进行资料提取与分析,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19项研究,神经系统疾病(73项,占61.34%)、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19项,占15.97%)以及循环系统疾病(8项,占6.72%)研究数量居多。其中,脑血管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占比最大(53项,占73.97%)。3项研究单独使用蒙药珍宝丸作为干预,其余研究均为联合治疗,包括常规西医疗法、与其他蒙药配合、针刺以及康复训练。5项研究的疾病超出说明书适应症,10项研究存在超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的情况。85项研究(占71.43%)使用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99项研究(占83.19%)选用复合指标“总有效率”作为终点指标评价疗效,11项研究报告不良事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显示纳入研究的整体方法学质量较低。结论蒙药珍宝丸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神经系统中的脑血管疾病,多为辅助治疗,缺少安慰剂对照。少数研究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安全性评价数据不足。目前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宝丸 额尔敦乌日勒 蒙药 随机对照试验 方法学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田黄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损伤及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菊鲜 吴铠礽 +4 位作者 李明慧 陈哲 兰天 肖炜 郭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81,共10页
目的:观察田黄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田黄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小鼠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 目的:观察田黄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田黄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小鼠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余组小鼠灌胃500 mg·kg^(-1)次黄嘌呤和腹腔注射200 mg·kg^(-1)氧嗪酸钾诱导HN模型,非布司他组小鼠每日灌胃5 mg·kg^(-1)非布司他,田黄方组小鼠每日灌胃60 mg·kg^(-1)和120 mg·kg^(-1)田黄方,连续给药3周。检测小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和24 h尿蛋白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损伤程度,采用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田黄方在HN小鼠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生化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田黄方低剂量组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SUA、SCr水平显著降低(P<0.01),田黄方高剂量组,SUA、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病理染色结果表明田黄方各剂量组对肾脏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田黄方高剂量组能够使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黏连蛋白(FN)、及尿酸转运蛋白1(URAT1)、磷酸化p65(p-p65)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降低到正常水平(P<0.01),而田黄方低剂量组不影响HN小鼠IL-1β、URAT1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田黄方通过抑制NF-κB和NLRP3炎性小体激活改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减轻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黄方 高尿酸血症肾病 网络药理学 肾脏损伤 炎症 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